第3節
作者:微微多      更新:2020-07-10 17:11      字數:5484
  尤其是他爸,口裏總是念叨著他們家定是上輩子積了德,祖墳上冒青煙才讓他哥托生給他這麽個粗人做兒子,因而對他哥是十二分的寶貝,看得眼珠子一般,吃穿用度自不必說,一直是舉全家之力供他最好的,葉爸工作十分拚命,可再忙他都會每天抽空和大兒子說說話,就算在外地出差,每晚的電話也不會斷,然而自小就活在他哥光環之外的葉勉就沒那麽幸運了,父愛隻有那麽多,大都給了他哥,剩下給他的自然是忽略和敷衍。

  葉勉很委屈,男孩子小時候對父親這個角色多多少少都有些孺慕之情,如此明顯的區別對待讓小葉勉不能理解和接受,自然又哭又鬧,如此卻更遭葉爸反感,偶爾與外人談起家裏老二也隻是感歎說他性格不好忒招人煩。

  後來葉勉長大了些,知道哭鬧也不會換來父親更多的關愛,便下意識處處模仿他哥,見葉父最愛在親戚麵前炫耀老大被保送京大,葉勉便也勵誌要考京大。

  葉家大哥頭腦聰明,葉勉自然也不差,從小學習成績就拔尖兒,奈何葉勉戶口所在地是高考人口大省,京大的錄取率又低,在家人的不理解下固執報考京大之後,意料之中落榜。

  複讀那一年,葉勉憋著一口氣,就差學著古人頭懸梁錐刺股了,吃足了苦頭,好在最後成功考入京大。

  可收到錄取通知那天,葉勉並沒有從葉父那裏得到想象中的肯定和誇獎,他爸隻是看著他感慨:“何必逞強呢,全家跟著你提心吊膽一整年,要是再落榜,我和你媽還要不要臉,你和你哥不一樣,沒那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

  葉勉氣的渾身發抖,卻也沒去和他爸爭辯什麽,他早已習慣自己消化負麵情緒,隻一個人悶悶不樂了整個暑假。

  京大開學前一天,親戚們聚在一起為葉勉踐行,大家客套著誇讚葉勉有出息,喝高了的葉爸卻擺手:“勉勉不行,考了兩年才考上,這還幸虧有他哥考前給他補課,不然準又得落榜,我們兩口子還哪有臉和你們坐在這裏吃飯,我家這老大啊不僅是福星,還是我們家救星。”

  葉勉當晚失眠一夜未睡,天快亮時實在覺得煩悶,便腫著眼睛偷偷溜出去透氣,卻不小心被一輛酒駕車撞倒,粉身碎骨的劇痛過後,再睜眼就是這大文朝。

  在這大文朝,他也叫葉勉,這個葉勉也有一哥哥。

  要說葉勉前世的哥哥是人生開掛,那他大文朝的哥哥簡直就是神仙下凡,三歲啟蒙習文,四歲通詩詞,五歲練武,七歲可精音律,最重要的是在這個“以貌取人”的時代裏,哥哥長得謫仙一般好看。三年前在國子學讀完坤字,也未如其他官家子弟一般捐官出仕,而是正正經經地參加了科考,殿試時,當今聖上見他人物風流,品貌絕端,更兼腹裏才識非凡,文采斐然,撫掌大讚了好幾個好字,當場便點了榜眼,而後殿人都私傳要不是葉家大公子年紀小吃了虧,狀元及第牌何至於花落別家。

  這話雖是私傳,卻也不是沒有根據,當今聖上在殿試上依次點了狀元、榜眼、探花後卻不放人,盯著瓊枝玉樹般的葉家公子問了好一會兒的話,喜歡的什麽似的,最後又金口禦賜了表字“端華”才頻頻點頭撫須大悅。自此大文朝便有了個“端華公子”,那一年甭管是官家貴女還是平民百姓家的小家碧玉,哪個不與好姐妹在閨閣裏偷偷打探那端華公子是怎個“才絕冠六藝,玉麵世無雙”。

  端華公子出仕時是隻十七歲,按著先例,禦點的榜眼應經由吏部授予官職,一般會先安排在翰林院做個從六品的文職編修,哪知皇帝快了吏部一步,選官前一天召了端華公子禦書房密談了兩個時辰,第二日一上朝便為其禦賜了從五品的大理寺正官位,官品在其次,那大理寺可是手握實權的地界兒,聖恩如此榮寵本已罕見,哪想一年半之後又被當今提拔為大理寺少卿,從四品之職!要知道其父葉侍郎在戶部混了半輩子也不過從三品官位,自此天子身邊的紅人兒是誰還有哪個不清楚,這一年葉家府邸的門檻都不知道被人踏壞了多少根。

  上一世的葉勉還是有和他哥一較高下的心的,畢竟他覺得自己也不錯,這一世卻是想也不想了,和優秀的人競爭,能促使人進步,和神仙去爭長短,那不是吃飽了撐的嗎?葉勉在第一眼見到他哥葉璟的時候就知道沒戲,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人家一舉手一投足能把你比到泥裏去。

  哥哥如此耀眼奪目,又是嫡長子,自然會被偏愛,這戲碼葉勉熟悉的很。他剛來這大文朝的時候,從下人嘴裏得知原主與他前世一樣,為了爭奪父親的關注,見天兒的瞎鬧騰,結果如何葉勉不用問都知道,葉侍郎看他的眼神比前世的葉父都不如,葉父是忽略與不耐煩,葉侍郎眼睛裏卻不經意間會流露出嫌棄和厭惡。葉勉第一次在葉侍郎眼裏讀到這種情緒時,震驚和害怕的同時,心裏更是一陣刺痛,卻分不清是為上一世的自己還是為這副身子原來的主人。

  玉仙樓用完膳,幾人順著原路匆匆趕回國子學。

  死梅林牆外下了馬車,葉勉率先翻牆越了過去,牆外幾人搓了搓手剛想依次跟上,忽然聽到葉勉在牆裏一聲慘叫。

  “啊———”

  這一嗓子都叫破了音。

  幾人被唬得一跳,麵麵相覷後,趕緊踩著牆下堆著的幹草垛手忙腳亂地爬了上去。

  “勉哥兒??”

  葉勉定定地立在牆下惱怒地瞪著不遠處一棵死梅樹,心髒都快從心口兒蹦了出來,胸口還在劇烈地起伏著。

  這片死梅林本就陰森森的,還自帶了幾個版本的鬼故事加持,葉勉自打重生在這大文朝,便對這鬼神之說很是忌諱,要不是這片梅林很少有人巡視方便他們逃學,他才不會踏進來一步,隻是每次經過這兒,心裏還是毛的很。

  剛剛他跳下來還沒站穩,就見幾張黃色的冥錢兒被一股邪風卷著直衝他而來,慢悠悠地落在他的靴麵上又滾落在地,映著地上慘白的雪,好不滲人!抬眼看去,隻見不遠處雪地上更是灑落著一大片還帶著殘灰未燒盡的黃錢兒,一棵枯樹下堆著黃澄澄的紙金元。

  又一股陰風吹過,葉勉站在那隻覺得頭發絲兒都豎了起來,正奓著膽子看得仔細的時候,就見那棵枯樹後突然冒出個人來,隻露了半邊身子,一手扶著樹,一隻眼睛陰測測地盯著他看,葉勉沒經住,就這麽嚇得一嗓子嚎了出來。

  待魏昂淵等人都跳了下來,葉勉才緩過勁兒來,抬手指著那人厲聲斥道:“你是什麽人?鬼鬼祟祟躲在哪裏做什麽?”

  那人又縮回樹後。

  李兆是個混不吝的,幾步跨過去把人從樹後揪了出來,又一把推在地上。

  那人是副受了驚的模樣,哆哆嗦嗦地站了起來,臉色慘白地看著他們。

  “看什麽?”李兆一腳踹了上去,怒道:“快說!你是什麽人?竟敢在國子學裝神弄鬼!”

  那人被踹的一趔趄,向後退了兩步才穩住身子,卻還是沒有說話,隻咬緊了嘴唇弓下腰去作揖。

  李兆眉毛一立,腳都抬起來一半,卻被葉勉給攔了下來。

  “他帶了鐲子,”葉勉拉著李兆,朝那人手腕上努了努嘴。

  李兆頓了頓,朝那人手腕上看去,又皺著眉和魏昂淵幾人對視了一眼,原來是他們這屆啟字生同窗。

  國子學的學生在上學時必須佩戴學裏統一發配的手鐲,葉勉覺得這個有點類似於前世學校的校徽,隻不過這裏每個“年級”的手鐲都不一樣,“啟字生”的手鐲是紅色雞血藤木,“修字生”是黑檀木,“知字生”是青色的藥桐木,“坤字生”則是棕色金剛藤所製。

  這人手腕上佩戴的就是紅色雞血藤手鐲。

  李兆走過去不客氣地抓起那人手腕仔細看了看,然後一臉嫌棄的撂下,衝葉勉幾個不屑道:“啟謙院的,我說怎麽都沒見過。”

  他們的手鐲上包了大概半指長的銀片,上麵刻有一字,代表你在學裏的教院,葉勉幾人在啟瑞院,手鐲銀片上刻的就是“瑞”字。

  李兆剛才所言的啟謙院是寒門庶民的教院,向來和啟瑞院這種官宦子弟沒什麽交集,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兩撥人倒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

  大文朝階級意識分明,就連最“開明”如國子學也是很維護這一觀念的,不然也不會把兩撥人完全隔開施教了。

  那學生瘦瘦弱弱的,被李兆甩了一下也沒敢吱聲,隻是腰彎的更低了些。

  魏昂淵不耐煩道:“你是啞巴嗎?再不說話我就讓人把你那舌頭割了拿去喂狗。”

  那學生大駭,腿一軟,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抖如篩糠。

  李兆見這人河蚌一樣嘴緊都氣樂了,自袖間取出一把兩指長的魑獸紋金鞘袖珍匕首,嗤道:“我看昂淵這主意甚好,他那舌頭沒用的很,割了正相宜。”

  葉勉到底看不下去了,推了李兆一把,“你拿這個嚇他做什麽?”

  李兆瞪他:“這賤胚子衝撞了你,我這是替你教訓他。”

  “算了算了,到底是國子學的同窗,”葉勉拽過李兆耳語,“萬一他去行思閣告狀,倒也麻煩。”

  “他敢?”李兆脖子一梗。

  “借他個膽子他也不敢!”阮雲笙冷聲道:“這人定是在給陰人燒奠儀,敢在國子學祭祀,我看他是想回家了。”

  跪在地上那學生猛地抬起頭來,麵如金紙,終於出聲求饒道:“幾位貴人饒了我!”

  “噯我冷死了!”葉勉跺著腳抱怨:“他既不會多嘴,我們和這人耽擱這麽些時候作甚,還不快走?”

  李兆:“我們是在給你出氣!”

  魏昂淵斜了葉勉一眼,冷道:“怎麽次次都是你充聖人?”

  葉勉被魏昂淵這麽一嗆,火氣也勾起來了些,不耐道:“我樂意!”說罷幾步上前把那學生拽了起來。

  葉勉拉著那人的手,隻覺得手裏像握了塊冰,仔細打量了兩眼,隻見他身上就穿了件紺色的縕襖,連個披風鬥篷都沒有,葉勉在心裏歎了口氣,把藏在袖間的小手爐取了出來塞到那人手裏。

  “你拿著吧,一會兒我們走了,你將這裏收拾幹淨,回去也別多嘴,今兒這事兒就當沒發生過。”

  葉勉說完隻見李兆一臉無語地指著他,朝魏昂淵叫道:“葉四還真成聖人啦?”

  “閉嘴!”葉勉不爽道:“你年前闖禍,我去行思閣替你頂罰的時候怎麽沒見你說我充聖人?”

  “我......”李兆被噎得悻悻閉嘴,隻小聲嘟囔著:“得,竟成我的不是了。”

  葉勉自不會因前世受著“人人平等”的文明教育,便在大文朝要求自己的朋友更改他們早已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隻不過他在努力融入他們並讓自己不那麽“格格不入”的同時,他也不喜他們對他的處事方式指手畫腳。

  阮雲笙見葉勉臉色有些不好看,便咳了一聲上前化解道:“行了行了,我們走吧,耽擱這麽些時候已經遲了。”

  魏昂淵白了葉勉一眼:“不是要走?還盯著那賤民看什麽?”說罷便拉過葉勉的手。

  葉勉被他拽的一個踉蹌,怒道:“魏昂淵你牽狗呢......”

  幾個人稍微走遠了一些,那學生才抬起頭來,抖著身子看著他們的背影,依稀還能聽到他們說話的聲音。

  “真夠倒黴的。”

  “晦氣死了,半路遇這麽個玩意兒。”

  “君子背後不言人。”

  “葉四!!你夠了吧?”

  “葉四?”凍得有些青紫的嘴唇微動,喏喏念道。

  第5章 散學

  傍晚酉時,國子學鍾鳴三聲。

  集賢門應聲而開。

  伴著著吱呀呀的聲音,候在正門外的童子小廝們都伸長了脖子朝裏麵張望,尋摸自家小主子的身影。

  不一會兒便有學子們說說笑笑,成群結伴地從門裏走了出來,一時間國子學門口的廣場熱鬧如集市,同窗道別,馬兒嘶鳴,各府的車夫鞭子甩的劈啪直響。

  葉勉今天出來的有些晚,他午後上的是射課,那校練靶場是在室外,葉勉厚著臉皮尿遁了四次,還是足足在外頭吹了快兩個時辰的寒風,人已經凍實了。

  散學鍾一敲,魏昂淵和李兆先帶他回了啟瑞院,在學屋烤了好一會兒才往外走。

  三個人一邊往外走一邊說話。

  李兆:“這天兒還得好一陣才能暖和起來,要麽下兩次射課你別上了,我回去讓我爹和楊教傅說說。”

  “得!”葉勉趕緊阻止:“這讓我爹知道了,指不定怎麽損我呢,趕上他老人家氣兒不順,還能落頓打!”

  “你爹可真是......”魏昂淵在旁邊聽了直撇嘴,隻是到底是長輩,沒敢把話說全。

  “他現在正看我不順眼呢,”葉勉滿不在乎道,“再說逃得了射課,還能再逃禦課不成?橫豎就這麽兩個月,凍不死我。”

  大文朝的國子學教學內容十分豐富,禮、樂、射、禦、書、數,一個不落,和他前世的應試教育完全不一樣,除了文化課,他們要學貴族禮儀,音理舞韻,射箭,騎馬駕車等,甚至連易經八卦和性教育都有。

  李兆無奈歎氣,“你大哥在揚州辦差回來之前,你別惹他,實在不行就躲著些。”

  葉勉無可不可得點了點頭,惹不起可不就得躲著。

  還沒出集賢門,葉勉就看見他家豐今在大門外咧著嘴和他招手,旁邊還站著魏昂淵和李兆兩家的小廝。這下人們也是有趣,跟的久了自然也知道家裏小主子平時和誰家交好,很自覺地各自抱團兒界限分明。

  廣場上已經沒多少人了,三家的馬車直接趕到集賢門正門口,葉勉也不和他們客套,道了聲“明兒見”就跳上了車。

  回了葉府葉勉沒有回寶豐院,而是直接去了他祖母的壽雲齋,今兒晚上是要在那邊用膳的。

  這葉府老夫人奉佛心誠,每日茹素,所以平日裏並不讓兒孫們陪她一起用飯,隻葉侍郎心疼老娘怕她寂寞,每逢月裏頭的整日子都會帶著夫人和孩子們一起陪她共食齋飯,後來這便成了葉府的一個不成文的規矩。

  壽雲齋門口的小丫頭子爭著給葉勉掀了簾子,他娘和他大嫂已經到了,正在內室陪他祖母說話,帶來伺候的丫鬟婆子烏泱泱站了一地,好不熱鬧。

  “四少爺來了。”

  丫鬟婆子們見葉勉進來,紛紛福身行禮,麵上帶笑。

  一個穿著銀紅襖裙,藕荷色褙子的美貌侍女也笑盈盈地從內室迎了出來,手腳十分利落地服侍葉勉脫了大氅。

  “雲兒姐姐,一會兒你把我頭上的冠子摘了,戴了一天勒地我頭皮疼,”葉勉和他祖母身邊最得寵的大丫鬟雲兒說道。

  “是,”雲兒笑著應道,“四少爺先去裏間兒暖和暖和,我讓人拿篦子去。”

  “勉哥兒快過來,到祖母這兒來,”裏麵傳來葉老夫人的聲音。

  葉勉把雞血藤木手鐲也摘下來塞給雲兒便進了內室,規規矩矩地給一屋子女眷請了安。

  葉老夫人滿臉帶笑朝著葉勉招手,葉勉便走過去一屁股擠在他祖母坐著的烏木鏤雕長板塌上,兩隻手臂環著老人家的腰,臉貼在她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