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5132
  李逸不嫌髒,反而很高興,對王瓊姿說:“好聰明啊,知道我在喊他。”

  王瓊姿:“……”不覺得聰明啊。

  反正這位皇上就覺得誰都沒有自家的娃聰明,很有點王婆賣瓜的趨勢。

  “對了,你還沒告訴我為什麽要給他取名‘寧’字?”王瓊姿突然想著這事來。

  李逸笑道:“咱們在南京認識,南京自古以來又叫做“江寧”,所以就用了寧字,紀念我們認識的地方。”

  王瓊姿已經快星星眼了,李逸竟然也有這麽細膩浪漫的時候。

  “怎麽樣,感動吧?”李逸得意道。

  “不敢動,我現在身上還疼著,動了不舒服。”

  李逸:“……”

  作者有話要說:“我這條賤命算什麽,一點要給二少爺生個兒子出來。”出自電視劇《x道》。

  接檔文求個預收吧。《我和錦衣衛相親了》

  盧青桑沒穿越前,對錦衣衛的印象是,皇帝身邊頭號殺手,行蹤神秘,陰冷嚴酷,權勢滔天。

  簡而言之,就不是個好人。

  事實是,打雜工?兼職整修街道、疏通溝渠河道,還有……飼養大象?

  裴琰作為錦衣衛,任勞任怨,幫助孤女盧青桑插秧,割麥,養豬,開店……

  大人真是個為民做主的好官,盧青桑感動得無以複加。

  盧青桑:小女子無以為報,唯有——

  裴琰極力掩飾住心裏的興奮,追了這麽久,總算是開竅了。

  盧青桑:唯有把我的表妹介紹給您。

  裴琰:……

  溫馨種田文,女主真種田,順便收獲一個忠犬錦衣衛的故事。

  預收很重要,請小天使們點到專欄收藏一下吧,鞠躬感謝。

  128、第 128 章

  有子萬事足, 生下太子之後,王瓊姿有很明顯的感覺。皇後名義上的地位雖然尊崇,但實際上, 一個得寵的嬪妃的話在宮裏絕對比失寵的皇後好使,以往王瓊姿在宮裏的地位是仰仗於李逸的寵愛,可是小太子一封, 眾人便再也不敢小瞧皇後。

  大周自建國以來,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幾乎沒人敢挑戰這條祖規,可以說,隻要太子不犯大錯, 未來的皇帝之位是穩穩妥妥的。這小太子就是王瓊姿的尚方寶劍。

  俞氏進宮來看望女兒, 抱著外孫看了又看, 怎麽都愛不夠, 突然心裏酸澀起來, 眼睛就有點紅, 忙把孩子給乳母, 掏了帕子出來擦眼睛。

  王瓊姿見她這樣子,不解道:“娘,你哭什麽,有了外孫,該開心才對。”

  俞氏擦幹淨眼淚,笑道:“娘這是喜極而泣,娘是真高興啊。瓊兒, 你有了太子,好好撫養他,以後萬事無憂,娘以後總算是可以不為你擔憂了。”

  王瓊姿拿著撥浪鼓去逗太子,回過頭來說:“萬事無憂也說不上,養孩子挺難的,總不能把他養著荒唐不羈的樣子吧,最好也不能像他爹一樣。”

  “你、你這孩子,說什麽話呢!”

  幸好屋裏隻有葫蘆一人,俞氏才放心些,強調說:“皇上勤政愛民,是個好皇帝!”

  王瓊姿竊笑,“勤政”這個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像先帝那樣宵衣旰食,早中晚朝一起上,算是勤政,但是先帝所學全部出自於書本,這一生就沒有踏出過繁華的京城一步,對於真正的民間疾苦並不了解,實際的情況與聖賢書中並不一樣,因此他勤政,但是國家治理的並不算好,百姓的日子也更談不上好過。

  李逸與他父皇相反,於上朝一時並不熱衷,有時候甚至覺得就是個形式而已,很多事情隻需與內閣商議就行,再就是批閱折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深入民間,切切實實地了解百姓是怎麽生活的。可惜,世人認為皇上就應該安分地待在紫禁城。

  想想成婚近三年,李逸的作所作為,王瓊姿頗感欣慰,雖然他還是一樣愛玩,有時候想要偷偷懶,但這是人之常情,而且他該做的事情都做了,一些政策措施實施下去,頗有成效。開放海禁,設置市舶司,倭寇大規模侵犯沿海地區的的情況越來越少,大多都轉為海上經商往來,國庫收入充盈後,便可整頓軍隊,不至於像先帝朝甚至連軍餉都發不出來;清量權貴土地的事情也打擊了不少兼並土地的惡行;王瓊姿也借由李逸的手將高產的紅薯、玉米、土豆等糧食在全國推廣,這樣可以解決很多百姓的溫飽問題。

  想想這些事情,王瓊姿不禁開顏,事情真的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有賴於李逸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小昏君”,當然也少不了自己時時督促他。王瓊姿理所當然給自己攬功,教導主任就教導主任吧,雖然在學生心中不是個那麽好的名詞,但是每個學校少不了教導主任啊。先帝與太後對李逸這個獨生兒子的寵愛太過了,先帝早逝,太後漸漸演變成扶弟魔,不可能勸李逸什麽,朝中大臣們則動不動就倚老賣老教訓他,王瓊姿覺得還非得自己去勸他不可,不過眼看著李逸越來越自覺,她也不必像最初成婚時那樣經常勸他了。

  有了寧兒後,兩人的關係更近了一步,李逸每天下朝後都會先來坤寧宮看看寧兒。

  寧兒太小,憨吃憨睡,但是每天都有一個人逗他,抱著他玩,他很快就能認人,見到李逸就伸開雙臂,咿咿呀呀地叫喚。

  王瓊姿有時候就吃醋,“我這當娘的天天陪著他,他好像更喜歡你一些。”

  李逸語氣裏有掩飾不住的得意,“不是好像,就是。你知道原因嗎?”

  “什麽?”

  “因為我們都是男人,男人跟男人之間自然更好些。”李逸如是說。

  王瓊姿看著眼前這個不滿兩個月的……男人,道:“他跟你好,等日後有個女兒,一定跟我更好。”

  生寧兒的時候,她很害怕,可是把寧兒平安生產下來,王瓊姿突然覺得再生一個孩子也不錯,男孩子五歲就要出閣讀書,天然與父親相處的時間更多,若有個女孩子,她會一直陪著自己。

  李逸笑道:“好,等你身子徹底好了,我們再生一個女兒,咱們一人一個玩。”

  這話說的仿佛孩子成了他們的玩具一樣。不過王瓊姿現在還真把寧兒當玩具,小小的嬰兒,白胖軟萌,一股奶香味,可愛極了,坐月子的時候她每天跟這小嬰孩玩一點都不悶。

  李逸將孩子抱在懷裏,手臂時不時托著他的繈褓往上舉,寧兒咧嘴直笑。李逸的心都要融化了,他對王瓊姿說:“因他太小,冊封太子的典禮就先不辦,不過我打算大赦天下,為他祈福。”

  大赦天下,即將一些犯罪或者流放的人減罪,再有就是減免百姓賦稅,施恩天下。

  王瓊姿覺得非常好,小孩子太過柔弱,希望寧兒能夠健康成長。

  某日,李逸從朝堂上回來,臉上喜氣洋洋,洗過手,抱了寧兒,道:“這孩子可真是我的福星。瓊姿,你知道嗎,邊關傳來吉報,邵廷玉大勝蒙古人,將韃靼的二皇子給擒獲了,而且還深入蒙古境內燒荒搗巢,蒙古人元氣大傷,隻怕三年內不敢再大肆犯邊。”

  王瓊姿:“……”

  龍傲天不虧是龍傲天,才到甘肅一年多,就收攏了兵馬,樹立威望,屢得大功。有他龍傲天在,何愁邊患不平?

  “等甘肅那邊徹底平複下來,再把他調到遼東去對付女真人。”王瓊姿提了一個建議。

  李逸覺得甚好,“可以,隻是馬上就要新年了,邵廷玉押解韃靼二王子回京獻俘。你說,我該怎麽賞賜他呢?”

  邵廷玉這次功績不可謂不大,至少要給他封個爵位了。

  李逸雖然是問王瓊姿,但是心裏早有一套想法,“我打算封他平西伯,賞賜良田百頃,白銀萬兩,京城豪宅一座,怎麽樣?”

  按功行賞,王瓊姿覺得沒問題,龍傲天打仗,總是拿自己的命在搏,比那些外戚之流不知好多少倍。

  宣和五年,王瓊姿在懷孕生子中讀過,隻覺得日子過得飛快,轉眼就到宣和六年的新年。

  宮裏依然張燈結彩,熱熱鬧鬧。今年楚王進貢一批宮燈進京,絹紗燈,羊角燈,走馬燈,五花八門,應有盡有,禦花園與主要宮殿都掛滿了,到了夜晚,燈火通明,引著宮人紛紛出來看燈。

  王瓊姿也去湊了一回熱鬧,好看是好看,但是她擔心,這些燈都是用蠟燭或者燈油,宮殿的材料以木頭居多,極容易引發火災,因此她將主要宮殿的燈給撤了,隻留禦花園與壽寧宮,然後著令了三班人馬,輪班時刻不停的巡邏。至於坤寧宮,也隻留了兩盞燈。

  但這兩盞燈極其精美,四壁繪有春時四景,在燈的四角墜有四顆拇指甲蓋大的夜明珠。

  晚上掛在臥房,朦朧的燈光與夜明珠的光輝交映,美不勝收。

  這盞燈價值千金,再加上楚王進貢的其他燈,王瓊姿在心裏算了算,人力無力算下來,僅新年進貢這一項,楚王就花費了不下萬金。這些還沒算上之前送李逸的那些老虎獅子大象。

  王瓊姿問李逸:“楚王這麽有錢嗎?”

  李逸伸手彈了彈夜明珠,笑道:“那些個藩王都富的流油,楚王肯定有錢啊。”

  王瓊姿想起上次馬大成說的事情,道:“你同意恢複楚王府衛兵了?”

  “同意了。”李逸不以為意,“這本就是王府的製規,藩王都有的,先前楚王的父親老楚王犯了一點事,給虢奪了,現在恢複也行。楚王這人還算老實,比那些天天向我哭窮的藩王好多了。”

  王瓊姿倒覺得天天哭窮的藩王才不算什麽,這位楚王經濟實力如此雄厚,還不停地討好李逸,到底有什麽目的,她暗暗把這件事記在心裏。

  春節的前三日就是各種祭拜祖先,接見內外命婦,大宴小宴不斷。永安公主李媛這次做為出嫁的公主與駙馬一同回宮給帝後拜年。

  李媛嫁人後,自有自己的公主府居住,她固定地一個月進宮四次給王瓊姿請安,民間有新鮮的玩意兒就帶進給給皇後解悶,其他時間就在自己的公主府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京中的名山古刹閑暇也會去逛逛,各種有名的酒樓的菜肴也嚐了一遍,除了一個駙馬不是十分得意,凡事自己做主,說一不二,日子可以說過得比宮裏好上百倍。

  馮妙青與李媛同在宮外,兩人相交很多。眼看邵廷玉即將要回京,王瓊姿不欲李媛通過馮妙青與邵廷玉扯上關係,便暗示李媛與馮妙青保持距離。

  李媛乖巧,王瓊姿隻是輕輕地提了一句,她便極少與馮妙青往來。帝後時常對她有賞賜,在外人眼裏李媛這個公主是得寵的,自然有人巴結上來,她在宮外如魚得水,不愁地沒人陪伴,奉承她的人多得很。

  李兆文選駙馬,不管他是不是存心瞞報身高,但是他長得矮是事實。這始終是李媛心裏的一道坎,因此她隻在大婚當日與駙馬同房過,之後就不再召駙馬侍寢,但是為了京中不傳閑話,一個月也有三五次召駙馬去公主府覲見。

  就是這三五次裏,李媛也不總是見李兆文,她心情好就見一見,一起吃個飯,吃飯完讓他走人,遇上心情不好或者有事情,她根本不見人,就讓李兆文在公主府坐冷板凳,坐夠一天就放他回去。

  她的侍女燕兒擔憂地勸道:“公主,您這樣不太好吧,您畢竟與駙馬是夫妻,若是傳出去,不好聽。”

  李媛再不是宮裏那個溫順柔和的模樣,她譏笑道:“有什麽不好的,駙馬家原本是什麽樣的人家,現在是什麽樣的人家?爵位、田莊,應有盡有,他享盡了好處,還想讓我像柔順謙卑的妻子一樣伺候他?做他的春秋大夢吧。”

  “可是,您與駙馬總是分居,男人都是愛偷腥的貓兒,萬一駙馬——”後麵的話燕兒不太敢說。

  “他敢!”李媛柳眉倒豎,“他家本是普通的軍戶,若不是尚主,能有今天的高官厚祿?已經得了好處,還想著納妾,這世上有這麽好的事情嗎?”

  李媛與駙馬沒有感情,其實駙馬有沒有別的女人,她根本不在乎,但是,駙馬既然主動吃了皇家這碗軟飯,就要有吃軟飯的自覺,弄出個小妾孩子來傷李媛的臉麵,讓她被京城的人恥笑,她是絕對不吃這個虧!

  於是乎,李媛派了一名老嬤嬤外加兩名小太監去服侍駙馬,若是駙馬有不軌的事情,及時稟告她,這才放心。

  她在宮外我行我素,十分壓製駙馬,王瓊姿有所耳聞,但並不管她。隻要李媛不作出太出格的事情,王瓊姿一概當做沒看到,為此,李媛更加感激這位皇後嫂嫂。

  新春佳節,為了皇家的體麵,李媛就是再不情願,還是要帶著駙馬進宮給太後與兄嫂拜年。

  李兆文收拾地妥妥當當,戴上帽子,穿上一品錦衣衛指揮使的官府,再加上他一副好容顏,看著也是賞心悅目。

  王瓊姿一眼看過去,心想,從外表上看,這兩人也算是金童玉女,十分登對。身高矮一點其實並不是多大的問題,可惜,李兆文有意無意地瞞報了,性質不同,導致李逸不喜歡這位妹夫,李媛更是討厭李兆文。

  這兩人在坤寧宮拜見過帝後,再去清寧宮拜見皇太後。之後出來,李兆文騎馬,護送李媛回公主府。

  進了公主府的大門,李媛下車兀自回房,李兆文在後麵跟著。

  李媛回頭,不耐煩道:“你回去吧。”

  李兆文笑道:“臣渴了,想問公主討一杯水喝。”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明天見。

  129、第 129 章

  李媛雖然不喜歡駙馬, 但是駙馬那張唇紅齒白,幹幹淨淨的笑臉並不惹人厭,於是吩咐道:“燕兒,帶駙馬下去喝水。”

  燕兒道一聲“是”,走到李兆文麵前,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駙馬,請隨奴婢過來。”

  李兆文並不是真的要喝水, 而是有話同公主說,見狀隻好道:“公主, 臣有話同您說。”

  李媛今日的行程是上午去宮裏給帝後等人拜年,下午則去京城東郊梅圓。魏國公季夫人在梅園設宴, 下帖子請了她, 李媛在宮裏悶了十幾年, 現在出宮了, 愛個熱鬧繁華,季夫人待她親近, 這個宴會是必定要去的。

  “我今日有事, 有話改日再說吧。”

  說完她便吩咐下人備車馬儀仗準備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