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5193
  王瓊姿掐他的胳膊, 嗔怪道:“不要亂說。”幸好是在東苑行宮,要是在宮中她是絕對不會跟著李逸胡鬧。

  李逸見她滿臉紅暈,可愛極了,情不自禁地摸摸她的臉頰,說:“我說喜歡你呢!”

  小英與葫蘆帶著宮人端著梳洗用具走進來, 王瓊姿推了推他, “還不起來!”

  宮人們見帝後關係這麽好,臉上也洋溢著笑容。小英背地裏說:“咱們娘娘嫁進宮裏足足有一年了,與皇上的關係還這麽好, 大概小皇子就要到了!”

  葫蘆也道:“宮裏地方大,要是有了小皇子與小公主,想必會更加熱鬧。娘娘到了這東苑比在宮裏更自在, 倒有些像回到咱們在南京的時候一樣了。”

  小英表示讚同, 又有點可惜:“再過兩日就要回宮了。”

  葫蘆笑道:“天也漸漸涼了,總不能在這裏過冬吧, 明年夏天還回來的。”

  她得了皇後的寵愛,在宮裏的日子非常好過,人人恭敬,錦衣玉食, 想想以後的日子就覺得欣喜。

  過了兩日,帝後從東苑返回宮中。王瓊姿回到一個多月未回到的地方,竟然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看來她已經逐漸把這宮裏當做家。

  因中秋節是在東苑渡過的,為了避免麻煩,王瓊姿一概沒有召見諸位命婦,現在回來了少不了要見一見。

  馮妙青陪著她的母親英國公夫人進宮覲見。她麵色紅潤,神采奕奕,嘰嘰喳喳與王瓊姿說這段日子發生的事情。

  馮夫人對這個女兒頗為無奈,向皇後告了一聲罪,然後去了清寧宮。

  馮妙青笑道:“八月十五的中秋節,相國寺那裏辦了廟會,好熱鬧啊,今年的情形比往年更盛大,還有黃頭發、藍眼睛,身材高大的外人過來,外國東西可多了,還有天竺傳來的奇香,我替你帶了一些來。”

  自從開放海禁,與大周通商的國家越來越多,以往隻能在沿海等地看到一兩個外國人,如今像南京、京城這樣的大城市,也常能看到外國人的麵孔。

  她讓侍從呈上來,林林總總許多東西,俞賀儀掌管泉州市舶司,得到到千奇百怪的外國貨多不勝數,還給王瓊姿弄來了天鵝絨的布料,王瓊姿想起了斯嘉麗用窗簾做的那件綠裙子,甚至起了心思也自己做一件,可惜在這個時代,露胳膊露腿都是不允許的,她讓人做了,隻是收藏起來,偶爾看一看。

  馮妙青送來的這些東西論起精美在遠比不過俞賀儀送來的,但是野趣十足,造型稀奇,王瓊姿十分喜歡。

  她還在裏麵發現了一個光屁股拿弓箭長翅膀的小人兒。

  馮妙青也翻到這東西了,臉紅了紅,不好意思道:“下麵的人辦事不用心,竟然把這東西也放進去了。我回家就讓人砸碎它!”

  “別!”王瓊姿忙說,“我喜歡,給我吧。”

  不過是個小孩子造型,也沒什麽大不了了,馮妙青作罷,悄聲對王瓊姿說,“外國人還帶了畫來,他們管畫叫做油畫,裏麵還畫有更讓人難為情的東西,我覺得怪不好意思的,所以就沒買。以後你一定要去看看。”

  王瓊姿失笑,心裏知道她說的是什麽畫。她拿著丘比特的小雕像把玩。

  馮妙青道:“當時買這個東西挺不好意思,也就沒多問,不知道這個在外國是做什麽用的,難道是外國的神仙,就像太上老君一樣麽?”

  王瓊姿道:“我在書裏看過一些,這是外國的丘比特,算是神仙吧,是個小愛神。他的弓箭射在兩個人身上,便把這兩人湊成了一對。”

  “那我與廷玉肯定是被這小孩的弓箭射到過!”馮妙青喜滋滋地說。

  邵廷玉遠赴甘肅,馮妙青捧著臉,心裏懷著無限幽思,道:“不知道廷玉現在到了甘肅沒有?”

  王瓊姿心算了下日子,道:“沒,還得過幾日。”

  馮妙青也就惆悵了一會兒,邵廷玉離開之前與她百般恩愛,新納的朱小憐看都不看一眼,她心裏早已釋懷。雖然有些想念他,但是邵廷玉離開之前,不知對邵母說了些什麽,邵母竟然主動勸她閑暇也多回英國公府看望父母,就是在那邊多住幾日也使得。馮妙青得了婆母的話,更加放心大膽在娘家住下,雖然偶爾有些寂寞,但是日子過得很舒服,畢竟在家做父母的女兒,總比做某人的媳婦要自在得多。

  馮妙青自我覺得高枕無憂,不免為王瓊姿擔憂起來,問道:“你聽說了些什麽沒有?”

  她這麽沒頭沒腦的一句話把王瓊姿搞懵了,反問:“我該聽到什麽事?”

  馮妙青立馬反應過來,“哦,沒什麽!”

  她不是個善於掩飾的人,王瓊姿看出了些什麽,笑道:“你怎麽也學的吞吞吐吐起來,一點也不利索,快說,到底是什麽事?”

  “好吧,那我就說了,”馮妙青道,“我是聽見我爹娘說的,因你嫁到宮裏一年還未有喜,朝堂上那些極其無聊的人上了折子,奏請皇上選妃,充沛後宮,延綿子嗣呢!”

  她度量王瓊姿的神色,道:“我本來以為你知道這件事。”

  關於選妃的事情這幾個月來偶爾有人提起來,李逸不當回事,王瓊姿自然也不放在心上,可這次情況似乎不同,馮妙青的眼睛都是擔憂之色。

  “聽說禮部一個郎中上書的,朝堂上很多人讚同。”

  馮妙青想起前段日子邵廷玉納妾的事情,覺得與王瓊姿同病相憐,狠狠道:“那些閑人,國家大事,百姓生計,多少國家大事等著他們去管,非要管人家的內闈事!”

  王瓊姿也深深地覺得這些人實在可惡,她嫁給李逸才一年的時間,這些人就急成這樣。大周皇室到李逸這一代,宗室人多得很,先帝隻生了李逸一個,先帝還有七八個兄弟,反正絕不缺人。

  王瓊姿可是聽李逸說過,光是每年養這些宗親藩王們就得花很大一筆錢。

  “別管這些人了,都是閑的,永安公主的婚事還不夠他們忙嗎!”

  話是這麽說,王瓊姿當然不可能完全不放在心上,她可不想有一天李逸學著龍傲天說話,“納妃不過是權宜之計,我不會碰她們,我的心裏隻有你一個人。”

  騙鬼!

  她遣了邱琰去打聽。邱琰打探回來,笑道:“這是前天的事情,難怪咱們坤寧宮一點風聲也沒聽到。原來是皇上為了不讓娘娘您為這點小事煩心,不讓人在後宮傳這事。小的是好不容易才打探到,皇上將那上書的禮部主事斥責一頓,貶到江西去了!”

  王瓊姿徹底放心了。

  倒是小英挺擔心的,她跟著王瓊姿讀過幾本書,以往在南京時,王瓊姿也買些楊貴妃之類的話本回來看,小英看過一些,擔心世人把王瓊姿傳成了楊貴妃那樣的禍水。

  王瓊姿知道後,笑道:“小英,你這想的也太多了,沒事兒,我是皇後又不是嬪妃,那些人完全是閑的。”

  皇帝嬪妃多一點,他們會說荒淫過度,不納嬪妃,也有話說,根本無需理睬。

  王瓊姿在現代的時候看一些古代小說,裏頭說什麽前朝與後宮息息相關,某位大臣得勢,皇帝就寵信他的女兒怎麽樣怎麽樣的,簡直搞笑。都混到皇帝的位置的,喜歡一個妃子難道還不能隨心所欲嗎?隻除了極少的皇帝才這樣,大多皇帝都是喜歡誰就是誰,就連辮子國的皇帝也大多這樣。

  小英見皇後神色坦然自若,放心不少,隻是暗中茹素,每日必拜一遍菩薩,祈求皇後早日有孕。

  禮部在奏請皇帝選妃,被訓斥一頓後,沒有消停下來,最近的存在感特別強,在朝堂上又為永安公主的準駙馬吵起來。

  這位即將上任的駙馬蔣安現今在禮部辦得禮儀班學習。這不過是形式,隻要不出啥大錯,這個禮儀班結業,蔣安就能順利迎娶公主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有禦史提出來蔣安是庶出,生母乃是奴婢出身,沒有資格迎娶公主。

  公主是皇妹,金枝玉葉,不可能有一個奴婢身份的婆母,這不僅傷了公主的體麵,更有損皇家的體麵。

  接著又有人說,蔣安的母親在蔣安父親蔣員外的原配過世後,被扶正,所以這樣算起來,蔣安算是正妻之子。

  朝中眾人其中不乏是庶出的,對這蔣安抱有同情,認為他母親扶正,他就應該是嫡子。可其中也有一些守舊的大臣,覺得奴婢扶正不能算數,不是聘回來的正妻,蔣安應當是庶子。

  這就涉及到禮儀之爭,禮部為這事從書中找佐證,兩方人馬在朝堂上變得如火如荼,互不相讓。

  作者有話要說:晚安,明天見。

  117、第 117 章

  本朝公主的嫁妝視乎皇帝的寵愛而定, 但是至少有一千頃地,至於駙馬所得也很豐厚, 一躍從平民階級跨越成官僚階級不說, 每年還有兩千祿米的俸祿,這筆錢可不少, 那些閣老們尚且沒有這麽高的俸祿呢!既有錢,又有名,很難不讓人心動。

  這事就看朝堂上能吵出一個什麽結果。

  王瓊姿歎氣:“這事兒最倒黴的就是永安公主了。”

  “可不是,”小英道,“要奴婢說, 都是那些遴選駙馬的太監不負責, 怎麽偏偏把個蔣安給選出了,那些原配正妻出身的人難道就沒有嗎?”

  蔣安的身份,怎麽說, 你說他是嫡子,也可以,畢竟人家的親娘現在扶正了;可是你說他是庶子, 也說得過去, 畢竟他娘是丫環扶正,雖然現在做了正妻, 但是跟皇家結親,皇家的顏麵不太好看。

  當然這是某些大臣的看法,依照王瓊姿的想法,覺得那些大臣們那麽多事, 英雄不問出身,丫環生的也沒什麽。要論真起來,先帝的母親還是宮廷女奴!

  隻是由駙馬身份的事情演變成另一起更深刻的事情。

  李逸回坤寧宮跟王瓊姿說起朝堂上關於駙馬的嫡庶身份之爭,略有些煩,道:“正經的事情不做,偏偏要在這上麵費勁!”

  王瓊姿道:“咱們大周朝為人做事,你知道最重要的是什麽嗎?”

  “什麽?”

  她笑道:“就是一個‘禮’字,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大戶人家多有納妾者,庶子一大堆,這樣還涉及到爵位的繼承,財產的分配。全靠有個‘禮’字在裏頭,凡事隻有規矩禮儀,否則一家子人為爵位、財產能打的頭破血流。那些大臣們有嫡,有庶,家裏小妾應該也不少的,嫡庶的問題可不是小事,現在其實已經不光是在爭駙馬的身世了。”

  李逸想了想,道:“說的也是,今天在朝堂上徐敏中提起了太宗在的時候的一件事,是關於永平侯家立嗣子的事情。永平侯正室夫人無子,家裏隻有一個買來的奴婢生了一個庶子,按照當時大周的典製,庶子並無承爵的資格,可選同宗子弟過繼。但是永平侯不願意自己拚了命掙來的爵位落入別人手中,便上書請求先帝開恩,他隨著先帝出身入死,戰功顯赫,先帝於心不忍,便同意了他的庶子立嗣的事情。這事一開,後麵那勳貴人家若是沒有嫡子,都援引這個舊例,立庶子為嗣子。”

  王瓊姿一點就通,說:“程大人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蔣安身份的合法。”

  李逸點了一下頭,“是。”

  其實翻看曆史可以看出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來,早期並不是特別開化的時候,子憑母貴,孩子的身份依照母親的身份來決定,甚至母親是奴隸,生出來的孩子便是奴隸,可是越往後麵,嫡子與庶子除了在繼承爵位上有差別,在很多方便幾乎都是一樣了,當然某辮子國除外。

  那麽,王瓊姿道:“你就承認那蔣安的身份,讓他繼續做駙馬。”

  李逸又犯愁起來,“我跟你想法差不多,可是蔣安的母親畢竟是婢女扶正,皇室總不能與個奴婢結親家吧?”

  王瓊姿忍著笑意道:“那你就該把馬大成重重的打幾板子,這事兒是他沒有辦好,給皇上添憂,該打!”

  “他年紀大了,不如羅翔抗打,真打他一頓板子,估計就起不來了,我訓他一頓得了!”李逸忙道。

  馬大成從小陪著他讀書,李逸小時候都喊他“大伴”,更何況這人極其懂他的心思,指哪打哪,人又忠心耿耿,李逸現在還真離不開他,至少走了馬大成,他一時還找不到人接替他,羅翔與李平兩人都太年輕輕浮了,遠不如馬大成辦事老練。

  王瓊姿看他那護犢子的模樣,冷哼一聲,扭頭就走。

  “哎,你去哪裏?”李逸趕緊拉住她。

  王瓊姿道:“我去偏殿住!”

  李逸疑惑極了,“好端端的去偏殿住做什麽?我哪裏得罪你了?”

  王瓊姿嗬嗬一笑,“沒有啊,你沒得罪我。”

  她突然想起這裏是坤寧宮,她自己的地盤,走什麽呀,該走的李逸,於是把他往外麵推,“走吧,走吧,去乾清宮找你的大寶貝去!”

  李逸摟著她笑道:“你就是我的大寶貝啊。”

  王瓊姿裝作十分詫異的樣子,“原來我是你的大寶貝啊,我還以為馬大公公才是你的大寶貝呢!”

  李逸被她這陰陽怪氣的話逗笑了,道:“那個老貨怎麽可能是我的大寶貝,我的大寶貝隻有你啊。”

  “我不信!”王瓊姿說。

  李逸道:“真的!馬大成我留著還有用呢。”

  行吧,王瓊姿不再多說什麽,剛才她是故意那麽說的,隻是為了試探而已,這不,果然試探出了結果,馬大成在他心裏的地位,穩如磐石呀。即使是親妹妹的婚事被誤了,也舍不得打馬大成幾板子。

  ……

  駙馬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李媛這個當事人反而跟無事人一樣。她過來坤寧宮給王瓊姿請過安後,說起了釀菊花酒的事情。

  “咱們現在釀了,趕不上重陽節喝,不過可以等到明白再喝。”

  她拿了一本古書,書中有釀造菊花酒的法子。

  王瓊姿興致勃勃跟她一起釀菊花酒,首先蒸出菊花露來,然後蒸大米,加入酒曲,花露,捯飭了大半天才弄了兩壇酒,最後埋在坤寧宮後殿的一株桂花樹下麵,隻等著來挖出來。

  釀完酒,兩人出了一身汗,梳洗過後,坐在涼亭喝茶聊天。

  李媛見著王瓊姿心情好,這才問道:“嫂嫂,我聽聞別人在議論紛紛,說是駙馬身世的問題,嫂嫂,可否跟我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果然是終身大事,哪有不掛心的,王瓊姿無意隱瞞什麽,將朝堂上爭論的事情都給她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