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5376
  王瓊姿驚道:“他性子跳脫,坐在衙門辦公一定坐不住,你讓他做什麽官?”

  李逸笑道:“我打算取消海禁,在沿海一帶全麵重開市舶司,讓俞賀儀做個提舉。”

  大周沿襲前朝,設有市舶司,後來因倭寇猖獗,廢除市舶司。李逸早有廢除海禁的想法,幾次提出都被臣子們反駁回去,其中以幾位閣老為甚。

  閉關鎖國肯定不會有什麽好下場,隻會越來越落後,直至挨打。王瓊姿當然是舉雙手支持,道:“你得下定決心一定要辦成這事才行,不管是誰阻止都沒用。”

  “堵不如疏,我想過了,開放海禁之後,沿海的百姓可以重操舊業,打魚或者駕船經商都沒問題,大周與日本、暹羅、爪哇等恢複經商往來。賀儀說了,海外貿易利潤高,如此一來也可以增加國庫的收入。”

  王瓊姿笑道:“對,商人與強盜隻有一線之隔,大家夥兒都正正經經地在海上貿易往來,誰又願意做強盜呢?沿海的百姓有了正經的謀生,也不至於被逼著犯罪。”

  李逸道:“就是這個道理,明日我在朝堂上與朝臣們商議此事,不管他們同不同意,這個市舶司,我開定了!”

  作者有話要說:大家晚安,明天見。

  89、第 89 章

  次日早朝過後, 李逸留下謝康、李夏、王敖三人。王敖是新近提拔起來的戶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皇上近來表現不錯,雖然不能與先帝的勤勉相比, 但是比起以往來, 要好了許多,至少每天準時上早朝了。這次三人被皇上留下, 王敖還好,謝康與李夏心裏忍不住嘀咕,按照以往的慣性,這位小皇帝平靜一陣子又要鬧幺蛾子,上次整了一出清查權貴土地, 直到現在還沒有落幕, 弄得人心惶惶,不知這回又要鬧出什麽事來。

  李逸也不拐彎抹角,開門見山道:“請眾位卿家過來, 朕有要事要商量,朕決定開放山東、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港口,並在登州、寧波、泉州、廣州等地設置市舶司, 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

  皇上的話裏雖然有商量二字, 但是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似乎隻是通知臣子而已。

  謝康本能地站出來反駁,先說禁海政策乃是高祖製,不可違;再說開放了海禁,會招致倭寇, 洋洋灑灑講了一大堆話,而且這堆話他以前講過不下三次。

  李逸耐著性子聽完,然後一一反駁,從太宗時開海禁的先例,講到如今大周全麵禁海已有二十載,比之前朝,沿海一帶倭寇更甚,而大部分的倭寇使者是福建等地的百姓假扮,不是因為有了倭寇才有海禁,而是因為海禁才招致倭寇不斷。

  至於王敖曾經在福建等地做過布政使,他則大力支持李逸的舉措,表示海貿易利潤高,即使禁海,仍然會有人鋌而走險,甚至官商勾結,私自出海,倭寇隻會履次殺不止,永遠不會滅絕。隻而要管理得當,大周的國力軍事強大,其他一切都不是問題。

  李夏稍微圓滑一些,建議先開放福建福建漳州府月港,這樣一來兩全其美,既順了皇上開海禁的意思,又讓謝康麵子上過得去。

  要是放在以前李逸可能就同意了,可是昨日與俞賀儀談過,海外貿易利潤巨大,他又怎麽會輕易放棄?他讀史書,唐太宗時萬國來朝,大唐可以,大周為什麽不可以?農業稅收畢竟有限,若是朝廷賦稅增加,軍備也會增加,就像王敖說的意思,隻要朝廷有實力,即使是開海禁也是不怕的。

  李逸仍舊是他原來的意思,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沿海一起開。謝康氣得吹胡子瞪眼,痛心疾首地勸諫了李逸一頓,當下就提出要致仕。

  閣老啥的,動不動就要致仕,每隔幾個月就要來一出,李逸已經習以為常了。按照他以前的急躁脾氣說不定當堂就允許了,吃過這些老人精們的幾回虧後也學乖了,自然是不允許謝康致仕,反而還十分懇切地說謝愛卿是先帝留下來輔佐朕的肱骨之臣,若是謝康走了,朕就像失去了左膀右臂一樣,誰致仕都不能讓謝康致仕。

  話說的實打實的真誠,可是在堅持設立市舶司的問題上,絲毫不肯鬆口。

  謝康不敢罵皇上,就指著王敖責罵,王敖資曆雖然比他淺,但為人傲氣,一點也不退讓,兩人差點劍拔弩張。慌得李夏在兩人中間調和打圓場。

  最終眾人沒有商議出一個可行之策,不過這個結果在李逸的預料之中,不可能一次就搞定。

  另一邊,三位內閣大臣出了宮,謝康連李夏的氣也生上了,因為兩人一向都是同進同退,誰也不理,一言不發上了自家的馬車。

  李夏尷尬地衝王敖笑了笑,王敖心思一動,勸道:“李大人,如今的皇上有開拓進取之心,我等身為臣子該支持才對,更何況開海禁一事,雖然有弊端,但總得說起來利大於弊,既可以增加國庫收入,又可以減輕海患。”

  李夏哈哈了兩聲,隻說一些“欲速則不達”之類含糊的話。

  王敖笑道:“若是謝公次日就上了致仕的折子,公也跟著一起嗎?”

  說完沒等李夏回答,便上了車,“李公,先行告退。”

  李夏摸摸下巴,也覺得沒趣上車回家了。

  ……

  小皇帝回坤寧宮時,見王瓊姿又在劈裏啪啦打算盤,在一邊坐下,看了一會兒,道:“可惜了。”

  王瓊姿:“可惜什麽?”

  李逸道:“可惜你這雙手,彈琴肯定比打算盤好看。”

  王瓊姿可不愛聽這話,道:“彈琴那是吃飽了飯菜做的風雅事,我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得搞清楚這內廷每年要花多少銀子。”

  李逸想了想,道:“內廷日常嚼用倒用不了多少,織造、興建宮室也比往常少了不少,更何況我不像先帝好齋醮,其實花不了多少錢。再有就是宗室親王跟我哭窮,我也不似先帝那麽大方,不給就是不給。要是聽到別人說你夫君小氣,你可不許笑話!”

  王瓊姿道:“我笑話什麽!錢要用到刀刃上,那些個香料、布料、木材之類的,能省就省了,宮裏統共隻有你、我、太後、公主四個人,哪裏用的了這麽多。這些東西從大老遠的地方進貢來京城,勞民傷財,不得安生。”

  李逸不肯在這上麵委屈娘子,道:“你放心我有掙錢的門路,一則是清查土地一項,令瞞報土地的勳爵宗室們補稅退地,二則是開海運,到時候朝廷可以官方組織船隊出海貿易,商稅也會增多,不愁錢用。”

  王瓊姿拉著他的袖子撒嬌,“我又不是說不用,隻是有些完全不是必要的,省掉的隻是用不上的,需要的地方還是要用的。你說內廷的事情都歸我管,不許再多說一句。難道我想做個賢後還不行嗎?”

  李逸無奈道:“好好,不過不許委屈自己。還有一樁,太後那裏的供應,一如既往。”

  王瓊姿瞥了他一眼,道:“我減誰的都不會減太後的。”

  李逸爽快道:“盡管減我的吧。”

  王瓊姿恨恨道:“頭一個就把你動物園給減掉,你那兩隻豹子、四隻老虎養著可真費錢!”

  李逸忙道:“把別的動物減掉吧,豹子老虎給我留下。”

  王瓊姿也隻是說說而已,養動物可以適當減壓,再說她總不能把李逸的愛好都給剝奪了,不然他再玩出其他的新花樣可怎麽辦?

  “放心,給你留著。”

  她想起李逸剛才說的清查土地的事情,於是問道:“已經查了多少家了?”

  李逸道:“榮王、陳王、雍王等等宗親,還有建昌伯、英國公、永昌伯、韓國公幾家。”

  清查土地最傷害權貴們的利益,必然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建昌伯是李逸的親舅舅,李逸首先拿了他重重地開刀,後麵的事情才算進展得順利些。

  王瓊姿道:“皇上打算查到什麽時候?”

  李逸道:“我心裏有個數,查到了就行了。這些人家仗著先帝寬宥,侵占的土地以及私自瞞下來稅不知有多少,我現在不過是讓他們小小的吐出來一些。”

  好吧,暫時由馬大成在前麵頂著,按照李逸的做法,真出了事情,也有一個背鍋的,難怪那麽多大臣上折子彈劾馬大成,他都置之不理。

  不過這馬大成也未必是清白無辜的,聽說他在京郊有一座大宅子,亭台樓軒、假山流水,應有盡有,富麗堂皇,甚至可以比肩王府。

  李逸算算日子道:“今日該去乾清宮住,夫人,咱們一道過去吧。”

  王瓊姿不肯:“我例假來了,不舒服,不想挪地方。”

  “又來了?”

  王瓊姿推了他一把,“什麽叫做又來了!”

  李逸摟著她的腰,把頭埋在她的頭發見,聞著一股花香味,喃喃道:“本來今晚還想跟著你一起看書的。”

  王瓊姿臉紅了紅,嗔道:“那就各看各的。”

  晚上,李逸讓人把折子搬到坤寧宮,冬日坤寧宮暖閣燒了地龍,暖意融融,李逸批閱折子,王瓊姿坐在他身邊,拿著自己的風土民俗記看。

  她瞧見李逸拿著一本折子看了半日,好奇地瞅了一眼,道:“謝閣老與李閣老又要辭職啦?”一點都不稀奇好嗎?

  李逸笑道:“是啊,這回辭職的決心很大。”

  王瓊姿想起辭職被批準的原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的劉遷,道:“他難道覺得你不敢真把他給辭退了?”

  這事鬧出來,劉遷是真丟了官,但是小皇帝也沒好到哪裏去,差點被朝堂內外的唾沫星子給淹死,名聲進一步敗壞。

  王瓊姿覺得按照小昏君的慣性,謝康的官位岌岌可危呀,因為名聲道他來說並不是最在乎的事情。

  李逸一本正經道:“我還真不敢辭退他,你看,他還拉了李夏一起致仕,我要是批準了,豈不是少了兩位肱骨之臣?”

  “是嗎?”王瓊姿沒有多問。

  謝康與李夏一連三天上折子要求致仕,李逸就是不批,授意羅翔私下去李夏府上。在謝康第四次上折子時,大筆一揮,同意了謝康的致仕,道:“謝卿年老多病,朕不忍其勞累,故準其告老歸鄉。”還給謝康贈了一個太師的榮譽稱號,讓他光榮退休。

  作者有話要說:市舶司,管理海外諸國朝貢和貿易事務。來自百度百科解釋。

  開海禁涉及到很多的事情,我這裏可能隻說了一個皮毛。

  中國封建社會以農業為基礎。開海禁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問題,商業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發展。。。。對統治者不利。這是我自己的一個看法,但是在裏麵沒有提及,因為真寫下來涉及的太多了。

  90、第 90 章

  劉遷的致仕讓小皇帝承受了不少罵名, 特別是在文官集團中失了很大的人心,再加上之前屢次提致仕, 李逸從來都不批準, 也會適當退讓,這次謝康連著提了三次, 李逸都苦苦勸留,謝康頭腦發熱提了第四次,但是他的密友李夏這次沒跟他一起提,於是皇上直接批準,這下子謝康真的懵了。

  他不同於劉遷, 劉遷執拗剛正, 沒那麽多歪心思,提致仕是真想致仕,而不是以此來威脅皇帝。但是謝康還真不是想致仕, 他才六十歲,身子好著呢,還想多幹兩年, 畢竟能做到內閣大臣的位置不容易。

  李夏過府來看望他, 謝康見了他,不客氣地道:“李閣老貴腳踏賤地, 有何貴幹?”

  李夏苦笑一聲,道:“皇上一意已決,我能再勸阻也無用,更何況開海禁有利於國民, 並非十惡不赦的事情。”

  “我大周地廣物博,何須與那些彈丸小國商貿往來?更何況商人都是些重利的宵小狡詐之人,農事才是根本!”謝康堅持自己的想法。

  李夏搖搖頭,拿出一張簡易的地圖給謝康看,“這是一位出海的商人所繪製,天下之大,遠不止大周一家。日本、暹羅、真臘、爪哇雖小,可是你看過了這片海,還有廣袤的歐羅巴,而且歐羅巴有人遠航,甚至發現更廣闊的土地!”

  謝康固執,無論李夏怎麽給他說都說不通,反而責怪李夏背叛自己,是個出爾反爾的小人,宣布兩人割席斷交。

  李夏氣不過,道:“謝公,別說什麽背叛不背叛的,臣子結黨可是大罪,我李夏眼裏隻有皇上,擔當不起這個罪名。”

  他今日來是想勸勸謝康識時務者為俊傑,現在按照皇上的意思致仕了,還能安享晚年,隻是沒想到謝康是一點都聽不進去。

  謝康連飯都沒有留李夏吃,就讓人送客。李夏冷聲道:“我這就走,隻想問謝公一聲,你不會是想要學那些諍臣為這點事情血濺太極殿,威脅皇上吧?”

  謝康氣得臉紅脖子粗,指著大門的方向,道:“走!”

  李夏頭也不回地離開。

  謝康不知是否把李夏的話聽進去了,反正沒有再鬧。他走得還算風光,有太師的尊榮還有李逸的大批賞賜,比起劉遷來好了很多,故而沒有再朝堂上掀起多大的風浪來。

  謝康一走,開市舶司的事情無人反對,很順利地實施下去。俞賀儀被李逸任命為泉州市舶司的提舉,其他等地或有中央派遣,或許布政使舉薦。

  李逸還打算親自組建一支船隊出海,詔令下去,倒有許多的太監、錦衣衛報名參加。王瓊姿打趣道:“出海要有船,先帝時為了禁海,不但關閉船廠,燒毀了大船,甚至連造船的圖紙都給毀了,當年的那些匠人也難尋,如今隻怕連雙桅艦船都造不出吧?”

  李逸先訓斥了她一句,“不要打擊我軍士氣!”然後拿出一個盒子來,道,“這裏都是當年造船的圖紙,民間幾乎難尋,但宮裏藏了一份,有了這份圖紙,何愁沒有船?再者市舶司一建立,海外貿易有利可圖,自有人去學造船,就算一兩年不行,三五年總是行的。”

  也是,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日後隻會有造型配置更加精妙絕倫的船出現。

  俞賀儀領了泉州市舶司提舉一職,穿著新官服去太極殿覲見皇帝。早朝過後,李逸單獨留他說話,道:“隨朕去見見皇後吧。”

  俞賀儀道:“臣是該去見見皇後,不然此次去泉州,不知過多久才能再見麵。”

  坤寧宮。

  王瓊姿重點叮囑他,不要因為自己是皇後舅家表兄的身份而自傲或者自卑,讓他好好幹出實成來,讓世人瞧瞧他的本事。

  市舶司表麵上隸屬於承宣布政使司,而且提舉的職位也隻是區區從五品而已,但是李逸對市舶司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提舉都是由他親自任命,有直接向皇帝上書的權力。

  由不得王瓊姿千叮嚀萬囑咐,還把建昌伯的例子拿出來講,讓俞賀儀著眼大處,隻要能幹出成績來,日後何愁不能加官進爵。

  俞賀儀笑道:“放心,我心裏都有數,旁人那些酸言酸語我也隻當聽不見,現在是做我喜歡的事情,我一定會做好。你不知道吧,我連外國人的鳥語都開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