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5312
  李逸無奈,坐到王瓊姿身邊,拈了她的一縷頭發把玩,“唉,瓊卿,你不會明天用它來叫醒我吧?”

  王瓊姿放下書,摸摸他委屈的臉,笑道:“哎呀,你是我最親親的夫君,我疼愛你都來不及,不會用它叫醒你。你放心,我是用它叫醒我自己。從明日起,我卯時起床,練拳練字,你好好睡覺,不打擾你。”

  這算是不打擾嗎?李逸表示懷疑,兩人住一起,他能不被吵醒嗎?

  王瓊姿見他不吱聲了,掀開被子站起來,就往外走。李逸拉住她,“這麽晚了,幹嘛去?”

  王瓊姿心平氣和地說:“不打擾皇上您休息,我去坤寧宮睡。”

  李逸不許她走,又道:“朝堂上的事情,我沒有懈怠啊。”

  王瓊姿道:“可你沒有時間觀念,在朝臣,在百姓眼裏就是散漫,上行下效,皇上尚且都是這個樣子,下麵的官員肯定有跟著學的,政令下達不及時,該辦的事情不第一時間去辦,這樣怎麽治理國家?那些守衛邊關的將士們,若是如此散漫,怎麽還能打退敵人呢?皇上,你還說要做大將軍,可是做將軍的人難道不更應該遵守軍規軍紀嗎。”

  她把手裏的書遞給李逸,正色道:“諾,這裏麵都是關於軍規軍紀的,還是高祖、太宗皇帝當年打天下時所形成的一套軍紀。正是因為前人宵衣旰食,才有了大周。”

  後世的這些不肖子孫,吃喝玩樂,將祖宗的基業玩完,當然為了給李逸留麵子,這句話王瓊姿放在心裏沒有說。

  李逸低頭望著書,沉默不語。

  剛才說了硬話,王瓊姿決定再說點軟和的,她將頭靠在李逸的肩膀上,道:“我還等著看你成為大將軍王呢,日後史書記載,你開疆拓土的基業甚至能夠與高祖太宗比肩,我也能蹭一蹭你的光,也在史書上留個美名。”

  半響,李逸道:“你不反對我去打仗嗎?”

  王瓊姿笑著點頭,“不反對,但首先你要成為一個合格的兵士,對不對?所以從明日起就每天準點起來上早朝吧,我跟你一起起來。咱們誰偷懶就罰誰。”

  李逸不答應也得答應下來。果然第二日,到了時間王瓊姿就起來,他也跟著以來,兩人互相比著,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是都沒有偷懶,時間一長,生物鍾形成,到了這個點也會自然而然地起床。

  ……

  整個內廷,有名分數得上號的主子隻有四個,皇帝、太後、公主各一,再加上王瓊姿自己,內廷的事情其實還是畢竟簡單的,隻除了太後那裏麻煩一些,其他都不是多事的人。

  王瓊姿大膽地把尚寢司給裁了,部分職能歸於其他幾個司。宮女中冗員,拿空餉的情況也查了一些出來,放了一批宮女出宮。在查的過程中,發現太監那邊的情況與宮女差不多,但是她知道自己暫時動不了太監,所以暫丟開不管。

  內承運庫掌印太監李平奉了皇帝的命令過來見王瓊姿。王瓊姿與這人過了幾招,發現毫無辦法,太監權力極大,且這人與司禮監馬大成、羅翔等素來關係都不錯,至少是在表麵上如此。

  李平拒絕把賬本給她,笑道:“內庫曆來所積的賬本幾個屋子都放不下,娘娘若是想看,臣一時也取不來。皇上剛登基時,內庫空虛,賬目混亂,後來整頓內庫,對內庫盤查與登記造冊,凡所支取報銷者,須印信題本才行。所造何物,所買何物,詳具實數造冊。皇上事事都安排已經安排好,娘娘您就放心好了,況且內庫不單隻涉及到宮廷開銷,還涉及到前朝以及軍務。”

  王瓊姿才說了一句話,就被他長編大論的堵回來,還拐彎抹角說她作為內廷婦人,不該管前朝的事情。

  她笑了笑道:“我有什麽不放心的,隻是內廷裁剪了不少人,相應的支出也有裁剪,不過是看看是個什麽賬目罷了。”

  皇上以前跟他們這群太監最好,自皇後進了宮,恃寵而驕,手越伸越長,李平心裏很不以為然,不過他麵上還是帶著笑意,道:“皇上特意交代臣,娘娘若是需要什麽隻管吩咐臣,不須印信題本。”

  王瓊姿不軟不硬道:“皇上定下來的規矩,豈有為我破壞的道理?這話就不要說了。”

  李平底下頭嘲諷地笑了笑,應了一個“是。”

  待李平走後,小英給王瓊姿端了一杯熱茶來,王瓊姿問道:“小英,這個李平是跟羅翔、馬大成他們一樣都是陪著皇上一起長大的嗎?”

  小英麵容凝重,低聲道:“娘娘,奴婢已經打聽到了,李平與皇上的關係還不止這麽簡單,李平是苗嬤嬤的兒子。苗嬤嬤我們都認識的,當初她奉了皇上的命令來咱們家送東西,打的是魏國公三公子乳娘的名頭,其實苗嬤嬤的真實身份是皇上的乳娘。前兩年因為年紀大,身子也不好,皇上特地給在京城她賜了一座大宅子,讓她安享晚年,這位苗嬤嬤時不時還會進宮探望皇上。”

  這下子問題就麻煩了,沒想到李平是這樣的身世。王瓊姿想想李逸與太後不鹹不淡的關係,再想想苗嬤嬤,隻怕李逸對母親的慕濡之情,倒有一大半都給了這位苗嬤嬤,不然也不會放心讓她去辦這麽私密的事情,而且還把內庫交給他兒子掌管。

  要知道一個公司通常財務部門都是由老板的家人或親戚擔任,看來李逸必定是對李平母子極為信任。

  小英又道:“苗嬤嬤本來不姓苗,因夫家姓苗,所以被稱為苗嬤嬤,那李平以前叫做苗平,後來皇上賜了他姓李。”

  她有些擔憂地說:“娘娘,太監勢大,聽說司禮監馬公公走在外麵,恨不得比幾位閣老大人還威風呢,咱們先不要管了吧。”

  進宮這一兩個月來,小英深有體會,不說那些普通的宮女,便是有品級的女官們,太監也不大買賬,雖然二者不是直屬關係,但是在有衝突的情況下,都是以太監的意見為主。

  王瓊姿擺擺手,道:“別害怕,是我急了些。我本來也沒打算怎麽樣,隻是想先摸清楚情況再說。我這才進宮多久,自己都沒有站穩,有些事情不會亂插手的,你放心好了。”

  那本龍傲天大男主文中,昏君身邊頭號禍國殃民的太監是孫忠。現在孫忠在南京孝陵衛種菜,宮裏其他的太監必然不會讓他回來分權,孫忠這輩子應該都沒有機會踏進京城半步了。王瓊姿本以為孫忠沒了,情況應該好很多,看來基本上沒差啊,走了孫忠,還有無數的李忠、王忠、張忠等著上位。

  太監有太監的用處,要是李逸能控製住,不失為一個好助力,隻是這些太監善察人心,無孔不入,王瓊姿都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就著了太監們的道,吃了大虧。不過目前來說,相安無事,王瓊姿進宮日子尚淺,隻能在宮裏慢慢布置自己的勢力。

  到了十一月底,傳來一件好消息,俞賀儀終於從海外回來了。他先回了一趟南京,之後再進京,隻是進京的第一天就與兄長俞賀文大吵了一架,他直接搬到客棧去住。最後是俞氏心疼這個侄兒,派人接了他來家裏住。

  88、第 88 章

  俞氏進宮來把俞賀儀回京城的事情告訴了王瓊姿。王瓊姿喜的一晚上都沒有睡好覺, 興奮地拉著李逸說話:“你知道嗎?我二表哥去年偷偷從家裏溜出來,從泉州坐船出海, 足足在海外待了一年多, 不但去過暹羅爪哇,還去過歐羅巴大陸。”

  都已經是半夜了, 李逸睡眼朦朧,摟著王瓊姿,胡亂點頭,“知道,知道, 爪哇在南洋嘛。”

  有人應和, 王瓊姿說得更起勁了些,“我這位二表哥從小就與眾不同,他不愛讀書, 外公與舅舅不知打了多少次板子,就是不聽。鄉試時,我舅舅把他送進了考場, 他連一張卷子都沒有寫完, 就跑了。身上也沒什麽銀子,我與表妹每人送了銀子給他, 才湊足了盤纏。”

  李逸閉著眼睛,說了一句“真窮啊。”

  王瓊姿笑了,“對啊,他為人仗義, 身上有多少錢都花的出去,所以才窮。我還讓他在海外幫我找東西。”

  李逸這回清醒了些,摸摸她的頭,道:“你要找什麽東西,說給我聽,我讓人給你找,比你表哥找更方便。”

  王瓊姿道:“就是一些海外特產而已,反正我表哥要出海就順便讓他幫我找了。”

  李逸聽她說了一晚上表哥,忍不住道:“夫人,你這樣總是在我麵前提起別的男人好嗎?”

  說完還沒等王瓊姿反應過來,就堵住了她的嘴。

  長夜漫漫,兩人終於安睡了。

  ……

  表哥既然來京城,作為東道主,李逸自然要請這位表哥進宮做客,他見王瓊姿比過年還高興,酸酸道:“表哥表妹一家親……”

  王瓊姿“啊呀”一聲,氣惱地去扯他的雙頰,“你這家夥吃什麽幹醋,我家跟俞家要是想結親,早就結了!他待我與他自己的兩個親妹妹沒什麽不同,我也拿他當親生哥哥看。你再胡亂吃醋我就不理你了!”

  李逸小聲嘀咕道:“總是讓我為你吃醋,總有一日也要讓你為我喝點醋。”

  王瓊姿敷衍地哄他,“什麽呂小姐,唐小姐,我早就喝過她們的醋,咱兩扯平了。你給我一點麵子,笑一笑嘛。”

  李逸扯扯嘴角,露出八顆牙齒,“這樣夠了嗎?”

  “夠了。”

  王瓊姿讓葫蘆帶著幾個宦官去接俞賀儀來坤寧宮。一路上俞賀儀左顧右看,悄聲說:“我看這金碧輝煌的皇城也就這樣,家裏宅子是小籠子,皇宮則是個大籠子,不過是金子打造的罷了。”

  葫蘆趕緊噓了一聲,“表少爺,你可千萬別這麽說,這可是宮裏,說錯話走錯路都要受罰的。”

  俞賀儀“哦”了,又問:“皇上對瓊姿還好嗎?”

  葫蘆糾正他。“表少爺,你該稱呼‘皇後娘娘’。”

  “好好,皇後娘娘她還好嗎?”

  葫蘆答道:“挺好的,皇上對我們娘娘很好。”

  兩人不再說話,進了坤寧宮,俞賀儀給帝後二人行禮,他畢竟是世家子弟,雖然行事不羈,但是該有的禮儀還是會的。

  李逸道:“平身,坐吧。”

  俞賀儀抬頭去看兩人,李逸不用說什麽,表妹穿一身常服,臉上帶著笑容,似乎仍然是舊時的模樣。

  王瓊姿笑道:“二表哥,請坐呀,傻站著做什麽!”

  俞賀儀這才坐下來,王瓊姿問:“我大哥怎麽沒同你一道進宮?”

  “他說有事。”俞賀儀解釋道。

  李逸撐著微笑看著皇後與她表哥寒暄。

  王瓊姿見俞賀儀伸出來的手腕處有道傷疤,疤痕比較新,問道:“這是怎麽受傷的,遇到倭寇了嗎?”

  俞賀儀笑道:“不是倭寇,隻是一些宵小之徒。我們的船帶著大批貨物與銀子,在福建沿海一帶被一夥人盯上了,在打鬥中受了一點小傷,不過好在我們的東西沒有受損。”

  “不是倭寇?”王瓊姿心念一動,道,“難道是沿海的百姓假扮的?”

  俞賀儀讚一句,“表妹還是這麽聰慧,一點就通。我們抓了其中兩個人,說得一口地道的福建話,再一審問,原來就是福建本地人,連一句日本鳥語都不會。他們是日子過不下去了,才假扮倭寇搶劫。當然真正的倭寇也有,但是據那兩人個說,在福建沿海一帶,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倭寇,而是大周的百姓。”

  李逸問道:“福建的地方官難道不管嗎?”

  俞賀儀歎了口氣,正色道:“管,但是太多了,管不過來。皇上,請恕我直言,福建賦稅重,沿海一帶的百姓靠海吃海,打魚或者經商,這些年因為海禁,百姓沒法出去打魚,更加沒法與外地通商,家裏又沒什麽地,有些人日子過得太窮了,為了活命,不得不鋌而走險。我們抓到的那兩個人家裏一貧如洗,連遮風避雨的茅草房都沒有一間。”

  極少的官船允許出海,俞賀儀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跟了上去。其他百姓沒有門路,被限製死了,賣兒賣女,最終鋌而走險靠假扮倭寇打劫為生。

  李逸聽得十分認真,將俞賀儀所說的記在心裏。

  俞賀儀不欲再提這些沉重的事情,轉而說起了此次的長達一年半大出海經曆。他講了出海遇到的各種事情,有兩次甚至還遇到了海盜,剛到爪哇島時聽不懂當地人說話,差點鬧出笑話來,還有海外的風土人情,奇人異事。

  這些王瓊姿在現代時並不罕見,反而是李逸由原本無所謂的狀態,到後來聽得津津有味,甚至與俞賀儀問答起來。這場會麵演變到最後,王瓊姿被他們撇開了,兩個男人兀自談得盡興。

  李逸留了俞賀儀用午膳,用完午膳還有拉著他去乾清宮轉一轉。

  王瓊姿:“……”

  俞賀儀覺得這位皇帝爽快,兩人聊得來,於是也拋下表妹要跟李逸一起去乾清宮。

  王瓊姿不甘心,追問道:“我讓你帶的東西呢?”

  俞賀儀笑道:“都交給了你宮裏的兩個小內侍,你自己去看吧。”

  他在口袋裏掏了掏,掏出一大疊銀票出來,爽快道:“給!兩千兩銀子,你當初的五百兩的分紅。”

  王瓊姿瞅見李逸要說什麽,忙道:“差點忘了還有這事兒,葫蘆,你替我接著。”

  葫蘆替王瓊姿接了銀票,李逸伸出食指在臉上比劃了下,王瓊姿理直氣壯地瞪回去,為什麽不要?

  李逸搖搖頭,與俞賀儀兩人離開了坤寧宮。

  葫蘆掂了掂這疊銀票,笑道:“娘娘,表少爺真是發達了,他還給您帶了許多東西。”

  王瓊姿來了興趣,“走,去看看!”

  兩大盒子的玳瑁、象牙、犀角、乳香等外國貨,王瓊姿對這些都並不太在意,小英翻出一個不起眼的布口袋裏裝著的東西,打開來一看,橢圓形還帶著泥土的果子,還有植物的根莖,都像是從地裏刨出來的,還有一些種子,不過沒有說明是那種植物。

  王瓊姿一點也不嫌髒,拿在手裏細細地看,笑著對兩個丫頭說:“這才是真正的好東西。”

  她叫了邱琰過來,讓他拿著這個布口袋去東苑,交給會種植的農人去培育。邱琰接了差事二話不說,立刻就去辦了。

  王瓊姿挑了兩串玳瑁手串賞給葫蘆與小英,兩人戴在手上,喜不自禁。

  ……

  李逸直到晚上才來坤寧宮,王瓊姿仿著他的語氣酸溜溜地說:“我現在吃醋啦!”

  李逸笑道:“我身邊連服侍的人都是太監,你吃什麽醋啊?”

  王瓊姿“哼”了一聲,“吃你與我表哥的醋,明明是我自己的表哥,怎麽你們兩個比我還好。”

  李逸得意道:“有些話,隻能男人與男人之間說,我與你表哥談得很投機。我賞他一個官做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