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6079
  “也罷,季公子很算是有心的人了,你哥哥能結識這個朋友,是他的運氣,等咱們安頓好了,讓你哥哥去魏國公府拜訪季公子。”

  不須哥哥主動去拜訪,隻怕過不了兩日,魏國公府就會主動請他們兄妹倆前去做客。王瓊姿在心底默默地說。

  倒是葫蘆與小英兩個丫頭挺為自家小姐擔心,小姐有一段時間同季公子走得是稍微近了一些,可是後來小姐同季公子都說清楚了啊,此番來京這季公子又糾纏了上來,她們覺得季公子有點……雖然季公子送的菜挺好吃的,蘋果也又香又甜。

  王瓊姿此刻在燈下打量小昏君送的鳳凰鏤空翠玉佩,玉色一如既往的透亮,一點兒瑕疵都看不到,這確實是個好東西,李逸送玉佩時的心意該是誠摯的。

  其實現在來看,李逸沒多差,誰能想到後來他成為一位昏庸無道的帝王?

  可捫心自問,王瓊姿也一點都不想嫁入皇家,帝王的恩寵如朝露一般短暫,色未衰而恩絕,這日子過得可真是生不如死了。若是嫁入跟王家差不多的人家,受了夫婿婆家的欺淩,她可以去廚房操起菜刀跟夫婿對著幹,再說王瓊姿有兩個兄弟撐腰,再不濟還有和離一條路呢,不像嫁入皇室,那完全是身份的碾壓,像一隻螞蟻一樣任人擺布,她無法想法自己操菜刀麵對李逸的樣子。

  葫蘆跟著王瓊姿看了不少話本,想法也被帶的有點歪,道:“季公子不會使出三五個大漢把我們小姐給綁了去吧?”

  這是一本草寇愛上大家閨秀的話本中所說。

  王瓊姿屈指彈她的額頭,笑罵道:“傻妮子,你當季公子是土匪呢!不用怕。”

  這是個真話,她慶幸自己好歹出自官宦之家,而昏君目前還是一枚比較純情的少年,要是她遇到的是後期的昏君處境就沒有現在這麽美妙了。

  果然次日魏國公三少爺季顯就下了帖子在京城最有名的春風樓宴請王綜,王綜去赴宴。

  王綜自去赴宴,王瓊姿隨著母親走親戚,先去了周姨媽府上,然後又去了俞家往日在京城的其他親眷府上拜訪,接著俞大表哥來王家拜見姑媽。

  俞大表哥全名叫做俞賀文,是俞賀儀的親大哥,應了名字中的這個“文”字,從小到大在讀書方麵就是別人家的孩子,王瓊姿的父親在世時就極喜歡這侄子。俞賀文跟爭氣,不須家裏出錢捐個監生,一路從童生考到舉人,順順利利的,然後緩了三年,今年與王綜一道參加會試。

  俞表哥見過姑媽表弟表妹們,然後掏出一封信來遞給王瓊姿:“這是賀儀寄給你的。”

  王瓊姿拿起信,驚喜地問道:“二表哥要回來啦?”

  俞賀文苦笑一聲:“回來還早著呢,賀儀在外頭就跟脫韁了的野馬一樣,沒人管教約束,任意妄為,他托人寄了信回來,說是今年不回來了,要去什麽意大利,唉,隻看明年能不能回來。”

  這位二表哥可真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王瓊姿笑道:“昔日有三寶太監下西洋,現在二表哥航海歐洲,說不定二表哥能名垂青史呢。”

  古往今來有千千萬萬個進士,真正能做出一番事業青史留名的又有幾人?俞賀儀現在做的事情比考進士有意義多了,當然這是王瓊姿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問題。

  俞氏就很不讚同,俞賀文道:“我隻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吧,隨便他去吧。”家裏有他撐著,父母姊妹他來看護,這個弟弟盡可以去做他喜歡的事情。

  王瓊姿看了俞賀儀的信,信不長,先說了他出海的一些見聞,以及爪哇等地的風土人情,她囑托要找的一些東西有一些找到了,還有一些沒有找到,等他再仔細尋尋,明年回家時帶給她,信上還說他在海上遇到大風浪,還有一小隊海盜,十分驚險,但從俞賀儀的筆下,卻沒有看出害怕,反而透露出一股興奮。看完這封信,王瓊姿羨慕得不得了,她要是男兒,一定與俞賀儀同去!

  ……

  再次遇到季顯,不,應該是李逸,是在魏國公府上。俞氏母女拜見完魏國公府的老太君,與老太君以及夫人們說話。季二夫人不到四十歲,打扮得很年輕,插混打科,很善於搞氣氛,猶如鳳姐兒一般圓滑周到,看著比不苟言笑的季大夫人更得老太君的喜愛。

  季老太君也喜愛女孩兒,見王瓊姿模樣俊秀,舉止大方得體,心裏先愛了三分,贈送了名貴的見麵禮,又讓廚下端來好吃的果子給她。

  拜見過老太君與季大夫人,季二夫人帶著俞氏與王瓊姿回了自己屋子,拉王瓊姿坐在自己身邊,問她多大了,可讀過什麽書,王瓊姿麵上微微含笑,一一作答。季二夫人聽了更加歡喜,攜著王瓊姿的手,羨慕道:“俞夫人家的閨女可真俊,我在想要是我的女兒就好了!可惜啊,我沒那福氣,隻生了三個魔星!”

  魏國公府子孫繁盛,特別是男孫,到這一代,竟然有七位少爺,一個女兒都沒得,那季三少爺就是季二夫人的長子。

  俞氏笑道:“她在家也是淘氣得很呢!”

  季二夫人笑道:“女孩兒活潑潑才好,隻要規矩不錯就行。可惜我們家沒個女孩兒,不然倒可以陪俞小姐一塊兒玩耍,讓她一個小姑娘陪著我們大人家說話,怪悶的。好姑娘,你喜不喜歡花兒?”

  王瓊姿道:“喜歡,在南京家中時,我自己養過花兒,有繡球花,玉簪花,還有月季花。”

  季二夫人笑道:“我們家有個暖棚,冬天裏麵也暖烘烘的,裏頭花兒可多了,芍藥牡丹玫瑰都有,我讓丫頭帶你去看看。”

  終於來了!

  王瓊姿心裏很平靜,答道:“好啊,瓊姿多謝夫人。”

  季二夫人指著身邊的侍女說:“采薇,你帶著王小姐去暖棚裏轉轉,若是她喜歡什麽花兒,隻管都摘了,算到我名下。”

  采薇躬身道:“是。”然後輕扶著王瓊姿的手臂,“王小姐,請隨我來吧。”

  王瓊姿想起在南京時,李逸這廝讓崔小姐做紅娘穿針引線,現在魏國公府上沒有小姐了,隻能讓侍女引路。當初謝斌在王家住在,那種結親的意思很明顯,王瓊姿合理懷疑,崔小姐之所以對謝斌那麽感興趣,肯定有崔詠的推波助瀾,幸好最後成了一樁還算不錯的婚事。魏國公沒有小姐,倒省了一樁事兒。

  魏國公府不愧是簪纓世家,整個公府極大,采薇帶著王瓊姿穿過長長的走廊,橫七豎八走了半柱香的時辰才到了暖棚。

  說是暖棚其實就是一個很大的暖房,分位幾個部分,有專門種果子的,還有種菜蔬與鮮花的。采薇一一介紹,王瓊姿簡直歎為觀止,古代確實遠不如現代發達與方便,但是頂級權貴人家的享受絲毫都不差。

  大片大片的牡丹與芍藥,鮮豔欲滴,采薇自豪道:“魏國公府上的暖棚在整個京師都是首屈一指,隻比宮裏差一點點罷了。這些鮮活,每日會送到各房供夫人們擺放或者插戴,還有的會做成香露。您剛在在二夫人那裏喝得就是玫瑰香露。”

  采薇指了指不遠處,道:“轉個彎就是玫瑰圃,王小姐,您自己過去吧,奴婢在這裏等著您。”

  王瓊姿心知肚明,點點頭,抬腳往前走。果然在一大片妖冶的玫瑰花叢中看到了一個久違的身影。

  一身織金雲段錦衣的季顯聽到動靜轉身,手裏把玩著香木折扇,衝著王瓊姿燦爛一笑:“別來無恙呀!”

  25、第 25 章(捉蟲)

  季顯五月回京城,而現在是十一月初,兩人有半年沒有見麵,乍然見到前男友,王瓊姿沒有生出一點‘以眼淚,以沉默’的心思。

  她是有點高興的,季顯頭戴金冠,腰束玉帶,腳踏朱履,衣襟上還別著一朵玫瑰,粲然而笑,一派風流,無論如何,這廝的皮相還是好的,足以讓人饞一饞他的身子。

  見她不做聲,季顯心裏有些忐忑不安,走到王瓊姿眼前,“哼”了一聲,道:“怎麽,是不是見到我太高興了以至於連自己是哪個都忘記了?”

  王瓊姿一邊伸手去奪他手中的香木折扇,一邊說:“你怎麽還是跟朵水仙花一樣啊!”

  季顯急急地收回了手中的香木折扇,“我拿玉佩換了這扇子,所以它算是我的了。你要是喜歡扇子,改日我送你一百把都沒問題,什麽烏骨泥金扇、琺琅柄扇,要什麽都可以!”

  想起他兩次壕氣衝天大手筆的行為,王瓊姿忙說:“可別!我真的很感謝你,可是不要再往我家送東西了。再說送禮也不像你這樣按車送,一送就送半屋,我家裏人少,穿不完那許多錦緞,也吃不完那麽多菜。”

  李逸“哦”了一聲,繼而道:“我也是希望你過得好點嘛!”他仔細打量王瓊姿,“你怎麽瘦了些?”

  “真的?”王瓊姿摸摸自己的臉,“瘦了才好看!”

  “送給最漂亮的姑娘!”李逸從衣襟上取下玫瑰,送到王瓊姿麵前,那雙眼尾微垂的桃花眼看著王瓊姿,說,“我在這片玫瑰花圃找了好久,最漂亮的就是這朵,不過玫瑰雖美,不及你遠矣。”

  這情話確實有夠土的,但是!王瓊姿聽在耳中覺得莫名的動聽。滿園花香,少年皇帝(別管他以後是不是個大昏君)專注地望著她,此時此景,叫王瓊姿差點意亂情迷,她隻是個普通人啊,虛榮心有,更何況在知道李逸是反派昏君之前,她其實是挺喜歡他的。

  王瓊姿忍不住伸手去接花,李逸眼角眉梢的笑容遮都遮不住,他想著趁送花的機會,抓住王小姐的柔荑,突然之間天昏地暗,萬物昏沉,李逸眼前一黑,身子軟軟地暈過去了。

  暈倒之前,李逸最後的念頭,暈得太不是時候了,他差點就捉住了王小姐的手!

  見他暈倒,王瓊姿先是驚慌,很快就反應過來,他應該是缺氧了,魏國公府的暖棚不小,玫瑰花圃在最深處,這裏花兒雖然很漂亮,但待得久一點並不舒服,讓人感覺心慌氣短,李逸不像那些常年在暖棚勞作的人,蹲在花圃找了這麽久的玫瑰花,暈過去也是正常。

  王瓊姿扶起他,輕輕喊了一聲,果然李逸身邊是少不了人的,徐勉聞聲而出,當即就喊著要去請禦醫。

  王瓊姿製止他:“不是什麽大事,驚動整個府上就不好看,你扶他出去,找個通風的地方放下他。”

  徐勉權衡一秒鍾,依了她所說,扶著李逸出去,把他安置在暖棚邊上亭子的長椅上。

  王瓊姿道:“你用力掐他的人中。”

  徐勉不敢,王瓊姿道:“那麽,就去找一碗冰水,澆在他頭上也行。”

  現在去找冰水就會驚動魏國公府,繼而就要傳到太後那裏,徐勉這個錦衣衛就要倒黴了,他隻好硬著頭皮去掐李逸的人中。

  他掐了幾下,李逸就醒了,微微睜開眼睛,對徐勉使眼色,徐勉背對著王瓊姿,因此她看不到李逸的神色。

  徐勉站起來,愁眉苦臉地說:“還是不行。唉,王小姐,你知道嗎我們家公子今日連早飯都沒有吃,心裏隻想見到你,為了尋您手上那朵花,他費勁千辛萬苦。”

  千辛萬苦?李逸恨不得起來罵徐勉蠢,連話都不會好好說。

  王瓊姿看著手裏曆經‘千辛萬苦’摘來的玫瑰花,這與其他的玫瑰沒啥不同啊,莫非這是小王子那朵獨一無二的玫瑰,思緒飄遠了。徐勉還在喋喋不休說李逸如何這樣,如何那樣,王瓊姿喝止他:“停!”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救你家公子。《金匱要略》上麵說,將患者放置平穩,以手按壓其胸外三十次,然後以口對口向其渡氣兩次,如此循環兩三次,這個叫做心肺複蘇。你這樣做,你家公子立刻就會醒,隻是你手上力氣別太大,不能把他的肋骨給壓斷了。”

  李逸臉色由剛開始蒼白轉為紅潤,即使不做任何處理,再過片刻也會醒。看徐勉這麽著急,她決定幫他。

  見他猶豫,王瓊姿催促:“快呀,你難道不想看他趕快醒啦?”

  徐勉騎虎難下,在李逸身邊蹲下來,心裏默默念:皇上祖宗,求您就快點醒吧。

  他伸手放在李逸的胸上,裝模作樣地按了一下,李逸睜開了眼睛,起身,“朕已經沒事了!”

  王瓊姿作歡喜狀,“季公子沒事那就太好了!我出來太久了,恐怕我母親在尋我,告辭!”

  “站住!”季顯剛在在王瓊姿麵前犯了蠢,這會兒要找回一點麵子,沉聲道:“我以前讀過《金匱要略》,怎麽沒看見過有你說的心肺複蘇?你別是在胡說八道吧。”故意在整人吧,她眼睛靈動,精靈古怪,沒準還會真編出這樣的話來。

  王瓊姿信誓旦旦地說:“真的有,不信你回去翻書。”

  她說的這麽真誠,李逸不由得懷疑自己是不是記錯了,或許《金匱要略》上真的有。

  李逸還想繼續跟王瓊姿說話,徐勉附在他耳邊輕輕說了幾句話,他隻能道:“今日不巧了,咱們沒能好好說說話,改日,改日我請你去京城最好的酒樓吃飯,讓你嚐嚐真正的京城菜肴。”

  目前看來暫時不能擺脫小昏君,砍頭之前也要吃頓好的,王瓊姿當下道:“好!”

  李逸帶著徐勉先離開,王瓊姿在亭子裏坐了一會兒,采薇才尋過來,“對不起,王小姐,奴婢剛才肚裏痛,一時離開了一會兒。”

  王瓊姿道:“沒事,我們回去吧。”

  ……

  李逸回了宮,與劉、謝、李三位閣老就江南賦稅的事情扯了半天皮,晚上回到乾清宮,正待歇息時,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連忙讓羅翔找了一本《金匱要略》來。

  他仔仔細細翻了三遍,書中確有疑似‘心肺複蘇’的記載,不過書中是‘兼令兩人各以管吹其兩耳’,而不是王瓊姿所說,以口對口渡氣!

  想起王瓊姿當時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樣子,李逸並不生氣王小姐戲弄了自己,反而覺得她更可愛,更有趣了。

  人的耳鼻口相通,從耳朵吹氣其實與以口渡氣並沒有什麽區別,甚至用口更加直接,估計在效果方麵也會更好,王小姐真是個聰明的姑娘,舉一反三!

  26、第 26 章

  宮裏的日子多煩悶,李逸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也要受諸多規矩的限製,宦官們使出渾身解力討好他,奉承他,可以解悶,但畢竟沒意思,要是王小姐在宮裏,她敢說敢笑,兩人作伴,那日子才過得有趣。

  臨睡前,李逸興致勃勃地逗兩隻銀豹玩了一會兒,突然抬頭道:“羅翔,你說王小姐會不會喜歡這兩隻大貓?”

  羅翔想起這兩隻豹子把宮裏住的張婉兒小姐嚇得渾身戰栗的樣子,覺得嬌俏的王小姐應該也差不多,女孩子們喜歡的是可愛逗趣的貓兒狗兒,而不是真正的豹子老虎。不過他揣摩李逸的意思,道:“王小姐不是普通的姑娘,她肯定會喜歡的!”

  李逸頷首,摸摸銀豹油光水滑的皮毛,“朕覺得也是。”

  一夜好夢,李逸又有了精力去同閣老們扯江南賦稅的事情。大周是罕見的從南到北統一整個國家,江南地區在其中貢獻了大量的財力支持,有這個曆史淵源,江南地區的賦稅極重,以至於這幾年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大周賦稅的主要來源就是江南地區,而且種類單一,以農稅為主,為了避免減稅導致的國家收入減少,這就又涉及到對商業的態度以及是否重開船舶司。

  李逸作為少年皇帝,銳意進取,認為“重農抑商”政策已不合理,重農也須重商,至於重開船舶司的想法則來自這次微服去南京,在南京見過幾個外國人,而且雖然朝廷不令官船出海,但民間屢禁不止,仍然有不少人冒險出海遠航,最遠有到達歐羅巴,聽說大周的茶葉與瓷器在外國賣得極好。他相信,若是鼓勵商業、重開船舶司,大周國庫空虛的狀況一定會得到改善,國庫豐盈,才有錢對付北擄。

  總之,他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父皇把大周的擔子交到他身上,他要做得比父皇更加出色,讓天下人都看著!

  然而這一切拿到朝堂上與閣老們商議,對於減稅,閣老們認為施惠於民,可以商討;鼓勵商業,降低商稅、重開船舶司則堅決不認可,甚至還有私下底的消息傳出來,皇帝重新船舶司是想自己出海去玩兒!

  李逸還不能罵這幫文臣,因為罵了就是給他們長臉,他們就是拚死勸誡頑劣皇帝的諍臣!他們還有最後的殺手鐧,聯合起來一起上書致仕以此來威脅皇帝,他們不怕死,甚至願意赴死,這樣他們就是名垂千史的忠臣,而李逸自個就是逼死忠臣的昏君。

  早朝進行到最後,劉遷老兒隱晦地說皇上,您就是太年輕了,年輕人思慮不深也是有的,不過這些都沒關係,您還年輕,還有時間慢慢學,您得多讀書,要像先帝一樣勤勉,重開經筵侍講,老臣們將不辭辛勞,為您講解治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