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作者:西蘭花炒蛋      更新:2020-07-08 11:49      字數:5384
  你不能說他不好,因科舉是他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機會,而且在大多數人眼裏,謝斌這樣的人才是勤勉正經的好青年。但在王瓊姿看來,謝斌的以後估計就是一個普通乏味的官僚,透著一股悶與呆。

  她與嫂子心照不宣地交換了一個眼神,並不打算給謝斌難堪,想要把這個話題扯過去,哪知道王純開口了,“謝世兄,李商隱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呀,人稱小李杜的‘小李’,你怎麽連這都不知道!”

  他童言童語地說出來,讓場麵更加尷尬。王瓊姿假裝沒看見,低著頭剝菱角吃,杜氏忙著給婆母布菜,隻王純一雙眼睛滴溜溜地望著謝斌,謝斌臉漲得通紅。

  “咳,”最後還是王綜解圍,“純兒,你謝世兄說的沒錯,詩詞歌賦不是正途,還是要少看些。咱們這樣的人家,該把心思都放在八股文上,八股文做得好了,詩賦也就不在話下。”

  王純沒被他給糊弄過去:“可是我們剛才說的是李商隱啊,沒有談到作八股文……”

  王瓊姿忍不住笑出聲來,忙用袖子掩住嘴,再看杜氏也是滿眼笑意。

  王小姐掩袖而笑,斯文柔美,謝斌知道自己剛才鬧了一個大笑話,他站起身,拱手向王純拜了一拜,道:“王世弟就如同是我的師父,今日多謝你的提點。”

  王純小孩心性上來,搖頭晃腦地說:“不用謝,不用謝!”

  “純兒!”俞氏看到了這一幕,“你怎麽如此不知禮數?”

  謝斌道:“伯母,古有孔子拜七歲項橐為師,今王世弟比我懂得多,我向他請教也是應該的。王世弟,我可否向你借李商隱詩集看?”

  王純大方地說:“好,明日我就借給你!”

  王瓊姿不禁對謝斌另眼相看了,這人雖然癡迷於八股文章,但於人情世故上,卻讓人感到如沐春風,這種人應該很會當官吧。

  中秋之後,俞氏私下問王瓊姿覺得謝斌這個人怎麽樣?王瓊姿很實在地說:“他是個很無趣的人。”

  俞氏反問道:“你說的有趣是指什麽,會詩詞歌賦、宴飲玩樂?這樣的人又多風流紈絝。我看謝斌就不錯,老實正經,學問好,你嫁了他我才放心呢,像你俞家二表哥,那倒是個有趣的人,可是讓人舅舅舅母操碎了多少心。”

  王瓊姿道:“我記得父親就不是這樣的。幼時雖然也教我讀讀文章,但閑暇時也會以琴棋為樂,那時候家裏還有一個小小的藥欄,爹爹會研究草藥,濟給窮人家,還經常帶著我們一家人遊山玩水,我現在還記得爹娘一起憑欄讀書的情景。”

  她這一席話讓俞氏的眼睛紅了,低聲道:“有幾個人能像你爹一樣?”這個丈夫雖好,可隻陪了她短短十年,往後餘生,隻得兩個孩兒作伴。

  王瓊姿掏出帕子替俞氏擦拭眼淚,俞氏微微歎息一聲,道:“也罷,你不同意就再看看吧。”

  八月過後,一天比一天冷,王綜與謝斌二人徹底收了心,整日都在外書房埋頭讀書,偶爾與其他同年一起做幾個文會。王瓊姿與俞家姐妹往來,大多數時候在家,小白這狗兒長胖了不少,越來越像一隻行走的毛球,對王瓊姿諂媚得很,見到她就翻肚皮打滾,使出法寶討她開心,隻是有一點不好,愛吃醋。

  王瓊姿喜愛狗,也愛貓。佩蘭即將要嫁人,貓兒不方便帶到夫家去,於是就想送給王瓊姿,王瓊姿歡天喜地的把貓兒接回來,但是小白極其討厭貓兒,兩個天天打架,貓兒溫順,主要是小白欺負貓兒。王瓊姿煩不勝煩,隻能把貓兒送給了杜氏。

  真是霸道啊,想起那塊怎麽也還不回去的鳳凰鏤空玉佩,王瓊姿再一次感歎,小白就是當初被季顯養了幾天,學到了他強勢霸道的性子,要不是小白擼起來太舒服,王瓊姿真想把它送出去算了。

  今日她看著小白莫名其妙想起了季顯,這昏君回了京城該是早忘了她吧。王瓊姿找來梳子給小白梳毛,然後一點點編起來,竟然在小白身上編了兩根長長的辮子,逗得葫蘆與小英她們都笑起來。

  大家正玩鬧著,俞氏房裏的秋萍帶著一個姑娘過來。那姑娘見到王瓊姿,盈盈一笑:“好久未見,瓊姿姐姐這一向可好啊?”

  王瓊姿看過去,原來是崔侍郎家的小姐崔燕玉。這位崔小姐可是為季顯當了幾次紅娘,她心裏浮起一股不祥的預感,麵上卻還是帶著笑:“是有些日子沒見了,聽說燕玉妹妹前些日子去了京城。”

  崔燕玉摸摸小白,道:“是去京城外祖家給外祖父拜壽。姐姐,你把小白養的真好,我記得剛送給姐姐時,小白還不是這樣的。”

  小白實際是上季顯所送,名義上則是崔小姐送給王瓊姿的禮物。王瓊姿索性讓葫蘆、小英等人都出去,單獨與崔燕玉說話。

  崔燕玉苦笑一聲,從袖袋裏掏出一封信來,“姐姐,燕玉並不想做那惹人厭煩的人,隻是形勢所逼,這是季公子給姐姐的信。”

  王瓊姿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崔燕玉將信展平放在案上,輕聲說:“姐姐還是看一看吧,那位不好惹。”

  現在的季顯也不過是個預備昏君,才登基不到兩年,真正昏庸無道的事情還在後麵,既然他一直以來沒有亮明身份威逼,這次應該也一樣,不然就不會讓崔小姐送信了。王瓊姿沒多怕,道:“先放著,我有時間再看。”

  “好吧。”

  崔燕玉頓了一會兒,才開口:“其實我挺羨慕姐姐。”

  羨慕什麽?羨慕她被昏君追求,做皇帝的女人有那麽好嗎?

  誰知崔燕玉道:“王伯母開明,為姐姐挑選夫婿,都要親自問過姐姐的意思。我爹娘就不似這樣。”

  她垂下頭來,想起了這次去京城的難堪,舅母與母親帶著她在京城中高門大戶走動,想為她說一門好親事,可是崔家被放逐到南京,那些貴婦們看她們就跟看鄉下人一樣,她不願意,爹娘卻偏偏要拿她的親事去換權勢與富貴。

  王瓊姿感歎一聲:“幾家歡樂幾家愁,從來沒人能事事順心。”

  崔燕玉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眼前女子遇上的麻煩事未必比自己少,她心情好了些,又問:“姐姐,我聽我哥哥說你們府上來了一個大才子。”

  王瓊姿笑道:“你消息倒是靈,是個做八股文的專家呢!”

  崔燕玉眼睛一亮,“真的?我聽說這年頭有真才的人少,大多都是徒有其名,既然這大才子聲名在外,咱們不如考考他?”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王瓊姿也覺得好玩,於是兩人商量著出了一個題目,然後把王綜的小廝叫過來,讓他拿去給謝斌做。

  王瓊姿笑道:“幸好我哥哥今日不在家,不然可就露餡了!不過還得提前給我哥哥打好招呼,不然這兩人一對也會發現的。”

  一個時辰後,小廝就把謝斌所做的文章拿過來,崔燕玉捧著文章讀起來,越讀越歡喜,讚道:“好文!對仗工整雅致,談經論典信手拈來,很有些意思!”

  光誇還不夠,還問王瓊姿借了筆墨,細細地批注,末了,還將這篇文仔細收起來,藏在袖袋裏。

  王瓊姿看得目瞪口呆,崔燕玉有些不好意思,道:“王姐姐,我家的情況你是知道的,我父親指望著哥哥能走科舉之路以重振家業,從小就請名師教學,可我哥哥不愛讀書,偏偏我就比較感興趣,看這八股文覺得比詩詞歌賦有意思多了。”

  眼看天色不早,崔燕玉打算告辭了,突然又想起一件事來,問道:“你有什麽要我轉交給季公子的嗎?”

  王瓊姿當然說沒有,崔燕玉道:“季公子身份高,我父母都不敢得罪他,姐姐讓我交個差吧。”她拿起了王瓊姿書桌上的一本常看的《大唐西域記》。

  21、第 21 章

  崔燕玉走後,小英替王瓊姿收拾案桌時,發現少了一本書,便問了王瓊姿,王瓊姿隨口說:“崔小姐借了去。”

  葫蘆撲哧笑出聲來,道:“他們姓崔的還看書?”

  王瓊姿奇了:“怎麽姓崔的就不看書?”

  葫蘆解釋道:“南京城誰都知道崔家靠著崔皇後起家,可崔皇後沒了之後,崔家就被打發到南京來養老,靠著崔皇後的餘蔭過日子,這家子人都是土老鱉,聽說崔侍郎從小就不愛讀書,認字隻認一半,人稱白字先生,崔少爺也一樣,在國子監就不能安安穩穩地待上一天,從小到大不知氣跑了多少夫子。”

  王瓊姿聽得也笑起來,“崔小姐是個例外呢,很願意讀書,尤其對八股文章感興趣。”

  晚上,王綜夫婦給俞氏請安,杜氏陪著俞氏說話,王綜看了一眼王瓊姿,道:“妹妹跟我來,我有話說。”

  王瓊姿老老實實跟他去了書房,王綜伸出手:“拿來!”

  這個哥哥肅著臉還挺唬人的,不過他一向疼愛妹妹,所以王瓊姿一點也不怕,還嬉皮笑臉:“哥哥,拿什麽呀,妹子沒錢,正要問哥哥討點銀子花。”

  王瓊姿的月例不多,有時候花得多了鬧饑荒,王綜會背著俞氏貼補妹妹。

  “你這個憊懶樣子啊,”王綜裝不了嚴肅,道,“你用我的名義出了題給謝兄弟做,我看看還不行?”

  王瓊姿毫不留情地甩鍋給崔燕玉,“這都是那崔小姐的主意,她說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所以試試謝斌的真實水平。”

  王綜搖搖頭,“你們呀,閑了做做針線不好嗎?天冷了,既然你時間多,那就給大哥做身衣裳吧。”

  轉眼間王瓊姿就被他訛了一身新衣裳,隻能答應下來。

  過了兩日,崔燕玉讓崔家的老仆送了一籃黃橙橙的橘子給王瓊姿,隨著橘子一齊送來的則是崔小姐的信,信上說新作了一篇文,希望能得到謝公子的指點。

  王瓊姿這才恍然大悟,這崔小姐不會是看上謝斌了吧,不不,應該是看上謝斌的文章了!

  她有成人之美的心思,再說這是正正經經的學術交流,私相授受那是根本不存在的事情。

  她借王綜之手把文章給了謝斌,次日聽說謝斌得了文章愛不釋手,一整晚都在看,直到雞鳴了三遍才睡下。

  杜氏笑道:“你哥哥怎麽都勸不住他。”爾後又感歎,“這樣人不中進士,還有哪樣的人能中呢?”

  王瓊姿的《大唐西域記》被崔燕玉拿走了,她想起外書房還有一本,於是問道:“大嫂,我想去外書房找書,哥哥與謝公子在嗎?”

  杜氏道:“他們今日有個文會,都出去了,你現在去找吧,沒人。”

  俞家三代人藏書都收在外書房,名義上稱為書房,其實是一個有幾間房子的院子。早幾年王瓊姿閑暇無事給所有藏書做了目錄索引,所以很快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書。

  她拿著書出去,邊走邊對葫蘆說:“你看你,識字也不好好學,不然就能替我找書了。”

  葫蘆嘟嚷:“小姐,我也想好好識字,可是實在不認識它呀,我覺得每個字都長得一樣。”

  說話間,兩人走到院門口,正好遇到謝斌。謝斌竟然沒想到這麽快又能見到王小姐,麵紅心熱,激動地說:“小生見過王小姐。”

  王瓊姿道了個萬福,問:“謝世兄不是同我哥哥去參加文會了嗎?”

  謝斌有些羞赧地說:“今日身子突然不適,中途便回來了。”

  他盼著能與王小姐多說幾句話,於是道:“天氣轉冷,王小姐也要多多注意身子。”

  “多謝世兄的關心。”

  王瓊姿與他沒什麽好說的,福了福身,打算離開,謝斌叫住她,“王賢妹,小生見了你的文章,寫得甚好,若是王賢妹身為男子,必定能高中進士。”

  王綜拿給他的文章,字體偏秀氣,謝斌心裏有數,便以為是王小姐在試探自己,卯著勁兒做文章,那認真勁甚至可以與鄉試一比。

  這會兒院子裏人來人往,王瓊姿不便與他多說,簡單道:“謝世兄,你誤會了,回頭我讓哥哥給你解釋。”

  回了臥房,葫蘆咬咬唇,道:“小姐,您剛才是沒有注意到,謝公子的眼睛盯著您看,裏頭都是欽慕之色!”

  王瓊姿心煩意亂:“欽慕啥呀,加上這次,我們統共才見了兩次麵,他是欽慕那寫文章的崔小姐。”

  昏君讓崔小姐帶了信,信上都是土味情話,王瓊姿就不多說了,可見昏君還惦記著自己,王瓊姿也不敢隨便找個人嫁了算了,昏君之所以是昏君,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他看上了女人,還管你是黃花大閨女,亦或是有夫的羅敷!

  看來謝斌的事情還得盡快解決,不然拖久了對誰都不不好,王瓊姿寫了封信,派人送給崔燕玉。另一邊,王綜將實情都告訴了謝斌,還帶著幾分遺憾與歉意說:“我的心思賢弟都是知道的,隻是舍妹的性子與賢弟不相契合,勉強成婚,也會成怨偶。”

  上次中秋夜宴謝斌大概就能看出王瓊姿對自己並沒有另眼相看的意思,再加上兩次請教文章都另有他人,謝斌心裏釋懷很多,反而感激王綜的坦誠,道:“雖然不能做親戚,但我與王兄的感情永遠不變。”

  王小姐雖然不錯,但是謝斌之所以欽慕她,倒有一大半的緣由出在王綜身上,謝斌喜愛王綜的厚道謙和,進而愛屋及烏,並不是說對王小姐有多麽情根深種。

  事情說開了,王綜心中的大石落下,有心情開幾句玩笑:“賢弟,我看這位崔小姐蘭質蕙心,與你倒是極為相配。”

  謝斌自嘲道:“以崔侍郎的門第,崔小姐必定是要嫁到權貴人家,小生高攀不上這樣的人家。”

  話是這麽說,心底仍然存了幾分遺憾,不知這能做出花團錦簇一般文章的才女又是長得什麽模樣?

  想想崔家的勢力,王綜點點頭:“崔家外戚發家,確實有些——也罷,賢弟日後摘得桂枝,還怕沒有賢惠的女子來相配?”

  這事兒本以為就這麽結束了,沒想到崔家突然遣了官媒來王家提親,是為崔小姐向謝斌提親。

  王瓊姿知道這個消息時,不太敢相信,崔侍郎夫妻都是一對勢利眼,謝斌是潛力股沒錯,但是家底薄,可以說毫無根基,他們怎麽會將女兒嫁給謝斌,而且還這麽快就定下?按她所想,怎麽也要等謝斌中了進士之後才能談婚事。

  “是真的!”葫蘆信誓旦旦地說,“媒人先來見了我們夫人,然後見謝公子,謝公子一口答應下來。”

  22、第 22 章(捉蟲)

  謝斌與崔小姐就這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定下了婚事,婚期放在明年春闈之後。既然謝斌成了崔家的女婿再住在王家就不太方便,崔家將自家在鼓樓街的一座小宅子給謝斌住,還派了一房人去服侍他。

  謝斌離開那日,俞氏特意從醉仙樓叫了一桌席麵招待他。謝斌鄭重其事地給俞氏行禮,感激俞氏這段日子的照顧。

  俞氏笑道:“快別這麽客氣,你與我們大郎兄弟相稱,我拿你當親近的世侄看待,以後有空了也常常過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