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作者:奶酪西瓜      更新:2020-07-08 08:34      字數:3740
  而當幾封信分別送到幾家人手中後, 整個京城的水變得更加渾濁。

  皇宮中。

  皇帝打開了一張紙, 細細看著紙上的內容。

  身邊莫山恭敬躬身, 與皇帝匯報著現下的情況:“順天府府尹正在審問被雲將軍一道帶來京城的那些人。這些人該是提早也被審問過。所有收到信的人, 全是被他們對付過的人家。”

  皇帝沒開口。

  莫山身為錦衣衛, 能查出來的東西很多:“這紙張在京城有三家印廠有賣,國子監中學子使用最多。墨並不昂貴,是尋常隨處可采買的墨。”

  所以這幾封信和國子監印書擾亂京城的人是同一批。

  法不責眾,皇帝就算要對付, 也得優先對付領頭的謝寧。而謝寧身後有謝家,此等小打小鬧會被認為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讓百官心寒。

  皇帝開口:“你看是誰寫的這信?”

  莫山依舊躬身,語氣都沒有變化:“封翰林,封淩。”

  真要查,查起來還是容易的。

  大部分的案子總歸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如今京城的各種事情複雜混在一起,推波的人逐漸從個別到了好幾戶人家。恩仇擺到明麵上,再不遏止就會越鬧越大。

  肖家是買凶人,但別家也會有買凶人。

  到時候牽扯起來,朝中臣子怕是互相針對,能公器私用,鬧得不可開交。

  “你說這人是為了自己的手,還是為了傅辛夷?”皇帝忽然好奇了起來。

  莫山:“臣不知。”

  皇帝又將視線投向了一旁的太監。

  太監和聲細語回著話:“陛下,封翰林到底是年輕人,手段粗糙了些,也想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兩方麵原因該是都有,望順天府府尹能給出個公道。”

  皇帝點了頭:“給出個公道。”

  給出個公道。

  皇帝細品了這句話,覺得有點意思。

  要是封淩再年長個十歲,對朝政了解得更透徹一點,皇帝是絕不會認為封淩是純粹為了一個公道。天底下不公不正的事比牛毛和繁星還多,講公道講不過來。

  封淩工於心計,直白一點擾了一池水,更方便做自己想做的事。

  肅清朝堂,讓很多人不敢再對他暗中下手,倒也是一方計策。至少對皇帝而言,敲打了大批逐漸膨脹的臣子,此舉有利無弊。

  “肖雯的動作是越來越大。”皇帝輕歎了一口氣,“她何必。”

  莫山和太監都不敢接話。

  他吩咐了莫山一聲:“讓元駒回來一趟。”

  莫山應聲。

  莫山告退,太監卻退不了,繼續躬身在邊上隨時準備伺候著。當皇帝稍有動作,他便快速上前,虛扶著人跟上。

  皇帝走到窗口,看著外麵晴空萬裏。

  皇宮的景色,從這裏望出去,每年都大同小異。他以前做夢都想著自己站在這兒,會是何等的喜悅和自傲,然而年複一年,原來還是會厭的。

  雖厭,不悔。

  “讓他們把接下去幾日與此案相關的本子理出來。三日後交給三司。此案從順天府轉交過去。”皇帝開口,將這事定下了基調。

  要查,還要嚴查。

  太監應聲:“喏。”

  皇帝對著風景出了會兒神。

  忽得有人稟告:“陛下,皇後求見。”

  皇帝回過神,臉上神情略帶無奈了些:“讓人進來,你們都出去。”

  太監再次“喏”了一聲,先行出去了。

  宮裏頭,皇帝能穿著隨意,一身寬鬆袍子就躺在那兒,皇後卻不行。她作為後宮表率,日常穿戴都不能太過越了規矩,容易引得群妃和宮女效仿。

  皇後衣著奢華,妝容美豔,卻冷著臉踏入宮殿,任由宮女太監將門給關上。

  宮殿裏就剩下她與皇帝二人。

  皇帝在窗邊轉身,微側頭:“梓童瞧著心情不好。”

  皇後看著眼前的人,覺得這人可真是虛偽至極。他明知道自己為什麽心情不好,明知道外頭發生了點什麽,卻還和沒事人一樣,開口輕描淡寫一句“瞧著心情不好”。

  多年相處,他們誰能不知道誰呢?

  皇後注視著皇帝,緩緩開口:“你從一開始就知道。”

  他們誰都不用問句,直接就給對方下了判斷。

  皇帝輕歎一聲。

  皇後抬起手,直接將手邊櫃子上的花瓶推到了地上。花瓶碎裂得徹底,無數碎片迸濺,有的竟是彈到了膝蓋高度。要不是皇後穿著的衣服長,必然會被這樣的碎片給割傷。

  花瓶“乒”的一聲,讓宮殿裏的人心驚,也讓宮殿外的人心驚。但誰也不敢進去打擾裏頭兩人,生怕被牽扯進去。

  這聲巨響代表了太多意味,有皇後埋在冷靜背後的憤怒,有被隱瞞十年的失望,還有無法言表的恨。

  情愛在尋常人家裏都容易消磨,更別提後宮之中。她知道他們曾經相愛,卻到了現在無法確信兩人之間還有感情的地步。他們現在還算是能交心的人麽?他們注定已回不到過去,難道還要走到決絕的對立麵。

  她麵上神情維持著進來的時的冰冷,讓人覺得如果現場她手能夠得著的地方還有瓶瓶罐罐,一樣會被推到地上,變成一堆垃圾。

  皇帝回望著這樣的皇後,稍放下了點架子,再喚了一聲:“梓童。”

  可皇後連往前邁一步的心都沒了。她的心逐漸冰封,覺得後宮真的很沒有意思。她當年是瘋了是傻了,才會寧可和雲詩詩鬧翻,也一定要嫁給麵前的這一人。

  她梗著,半點不肯退步。

  皇帝知道自己隻要說錯一句話,他們兩個的關係就會徹底變決裂。他知道她為他受盡了委屈,卻還是替他操持著後宮。他要考慮的東西太多,所以並不後悔自己所作所為。

  隻是……

  他終於是朝著皇後走了過去,半點不在意那些個花瓶碎屑。他腳踩過碎片,慢慢和她解釋著:“當年我才上位,位置不穩。朝中上下世家當權,我即便是知道一些事,也無法輕易撼動肖家地位。”

  皇後靜靜看著他,看他能說出個什麽花來。

  “肖雯當初隻做錯過如此一件事,我為了肖家忍了。後來她沒做錯什麽,肖家又送了姑娘給十二,我已錯過了最好處理那事的時間。”他說著當年的中毒事件。

  “十二實在喜歡肖家那孩子,我要是讓他傷了心,你肯定也會怨我。”他無奈說著,“我不管做什麽,裏外不是人。”

  他從解釋開始,一直沒用過“朕”,一直放低姿態,直到牽上了皇後的手:“上回她傷了封淩,我和她大吵一架,又不知道該如何和你說。一說,以前的事就也要說。”

  皇後抿著唇,手抖了抖。

  “這回我會處理,絕對給你一個答複。”皇帝將人攬住,“你不要太怨我,可好?”

  皇後問他:“如果不怨你,詩詩能回來麽?”

  她聲音帶著一種詭異的沉穩,好似剛才手抖的不是她。她半點沒有被眼前的人哄過去,再度問他:“人死能複活麽?”

  他們之間的心結遠不止雲詩詩一個。

  “陛下,我早就不是當年無知的姑娘了。”她被人攬在懷裏,告訴皇帝,“您也不再是當年的您了。我說不怨,您信麽?”

  她越是坦誠,皇帝卻越是想歎息。

  “這回的答複,是您欠我的。”皇後將腦袋終靠在了皇帝身上,微垂下眼,放軟了身段。她看似溫存,說出的話沒有半點柔軟,“孩子們都是無辜的。不論是嫁給十二的孩子,還是傅家的孩子,他們都是無辜的。望陛下憐憫,護著他們一回。”

  她怕他一算肖家賬,就將肖家整個給削了。

  這人的話她聽出來了,他看肖家不滿很久,還想著借這個機會處理了。

  皇帝笑歎了一聲:“你啊。”

  他們的往來已參滿了利益。雲詩詩就算活著又如何,她和他的身份注定了一些事並不能簡單揭過。

  “朕這回是替官家子女,朝中重臣出口氣。卻也知道犯錯在個人。他們舊有功,朕點到即止。”皇帝給了皇後允諾,“世上該有公道,若沒有,朕盡力而為。”

  皇後睫毛輕顫,輕聲謝過:“陛下英明。”

  她能為十二、為傅辛夷做的,也就是這點小事情了。望皇帝不要太過計較下手的人,望他們至少可以在年紀尚小時,多過些無憂的歲月。

  “陛下,後廚做了點涼食,可要嚐兩口?”皇後鬆開了皇帝,帶上歉意,“這地上讓人來掃了。免得等下傷了。”

  皇帝看著一地狼藉,心想剛才你推得時候不是還挺得勁的麽……

  他幽幽心中歎氣,朝外叫人:“來個人,將殿裏頭清掃一番。”

  外頭應聲,很快有人推門進來。

  第143章

  皇宮裏的一場紛爭並沒有傳出宮殿門。

  京城中關於各大世家之間的矛盾衝突卻是突然都浮到了表麵, 日常碰麵都開始嗆聲。一個說另一個奪了生意, 另一個說這個搶了人才,回頭又因為世家中的男女情感問題大撕一場, 辱罵一番再扭頭就走。

  隻要時間過得久, 各大世家總歸會有一點親戚往來,往上扯一扯, 這個和那個以前相好,那個和這個被另外一個捷足先登, 細扯簡直扯不完。

  傅辛夷在家裏頭聽良珠講, 聽得那是目瞪口呆。

  有錢人家真會玩,還有上花樓搶女子爭風吃醋都搞出來了。

  良珠小小年紀經曆了如此衝擊,隻餘下一個感慨:“小姐,這世上男人十個裏頭八個不可信。還好您遇上的是封公子, 不然頭都要禿了。”

  傅辛夷腦子裏莫名想到了不靠譜的說書, 心想,幾年之後還真不知道是人更不靠譜還是說書更不靠譜。

  良珠感慨完, 繼續幫傅辛夷收各種消息:“小姐, 您要這些消息幹什麽呀?”

  傅辛夷表示:“投邸報。”

  良珠眨了眨眼, 不太理解:“小姐, 邸報是官員才能投, 才能看的。您……”

  傅辛夷朝著良珠笑笑:“找個官員借名投了就是,最近民間既然消息那麽多,眾人對這些事情都好奇,不是麽?”

  邸報算是明朝的報紙, 但又和官方報紙有一些不太一樣。雖然上頭有很多官方發布的消息,比如科考題目,比如皇帝瑣事,比如朝中任免官員以及新政之類的,偶爾也會有一些八卦消息。

  八卦消息通常比較少一點,但官員們都挺愛看的。

  這換誰誰不愛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