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作者:Miang      更新:2020-07-08 02:18      字數:5448
  要不然,便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什麽都不剩下了。

  隻可惜陛下並不打算逐了她的願,給福昌挑了個下臣做駙馬,還要將她嫁出京外。這樣的婚事,恐怕是想讓福昌公主以後再也不必回京城了。別說和齊小公子成親了,就是見一麵都難。如此,福昌公主如何不恨呢?

  她恨不得執掌生殺的皇帝,難道還恨不得自己的弟弟李絡嗎?

  “到底是我的姐姐。”李絡合了眼,語氣有些沉,“等她出嫁,麵子還是要做足,總不能給人挑了錯處出來。”

  “是。”朱嫣低聲應了,想幫李絡卷起袖口。袖口一撐,她卻兀的發現李絡的手腕上下竟然是兩種不同的顏色,手掌有些小麥色,被袖子遮著的地方還是通透的白,兩種色澤宛如被一道看不見的分割線齊刷刷地隔開了。

  “殿下,您這手,怎麽回事?!”朱嫣抓住李絡的手腕,翻來覆去地看,眼底有痛惜之情,“怎麽曬成這樣?!”

  這也太難看了吧!

  李絡看到朱嫣隱藏的嫌棄之情,有些不知當如何解釋。

  從前的夏日,他都悶在長定宮裏不必出去,屋簷陰陰,自然是曬不到分毫的太陽,整個人蒼白的有些病弱。可如今不同了,他日日要去前朝,大太陽底下走上好一段路,有事沒事還要出宮去辦事,騎馬迎著日光,如何不曬呢?

  “嫣兒,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他說,“要出門,就肯定會曬黑。”

  “那不成。”朱嫣卻一副要哭的樣子,“這也太不好看了!”她撇著嘴,忙回去翻箱倒櫃地布料,口中道,“這樣吧,我給你做一副手套和袖套,以後你出門兒的時候就戴著,進了屋子再摘下來,明白了嗎?”

  李絡:……

  他點頭,沒好意思說自己的脖頸其實也曬黑了,隻不過平日衣領遮著,不太看得出來。那等要脫衣服的場合,嫣兒又是閉著眼睛一副被欺負的樣子,也看不見。

  朱嫣正在翻著箱籠裏的布料,李絡見到桌上擱著剖開的西瓜,便向著果勺走去。但走近了一看,卻看到瓜瓤最中心的紅肉已被挖走了,隻餘下兩旁一圈的厚瓤。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心說下次該叫下人多準備些瓜果。

  太子妃隻喜歡吃西瓜瓤最中間的部分,隻備一兩個送上來,怕是不夠她吃的。

  第103章 千金

  今年的荷花開的遲, 都入了正夏,才姍姍在池裏開了幾片施舍的紅。美人輕卷, 如腮含羞, 一副不欲叫人閑看的模樣,唯有蓮葉照舊一通碧翠, 將禦花園的水塘鋪了個滿遍。

  天太熱, 一出門便被炎陽曬的眼花,蟬鳴落在草樹間也惹人心煩。朱嫣索性沒事便不再出門了,成日窩在百味堂裏, 又派人在屋內多置了幾籠碎冰驅暑。她近來新起了一副畫稿,描的是泰嶽山川, 整日裏沒事便會添上一二筆。

  因著實無聊, 朱嫣便讓堂妹朱嬋遞了母親萬氏的牌子進宮, 到長定宮來閑坐。

  朱嬋前段時日嫁給了宣平侯家的嫡長子,如今也是個小少奶奶了。她進長定宮時, 穿了一襲煙霞色的撒花綴蝶紋長羅裙, 外拾細緞披帛, 挽起婦人的青髻, 瞧著也頗有點名門夫人的架勢。

  她和朱嫣關係好,進了門,見四下無人,叫了一聲“太子妃娘娘”後,便立刻親親昵昵地恢複了舊稱,挽著手道:“嫣兒, 有二月餘沒見了,你想不想我?”

  朱嫣忙叫琴兒去外頭把重規矩的宋姑姑支走,又讓宮女合了門,一邊給朱嬋遞茶,一邊笑說:“想你!當然想。不過,我在宮中待習慣了,見不著家人,也算不得什麽。”

  朱嬋抬起茶盞淺呷一口,嗔道:“你還說呢?早前你進宮當伴讀,留我一個人在家裏無聊的緊。好不容易聽說你要出宮了,才在家裏待了幾日,又進去了!”

  朱嫣聽得忍不住笑起來:“阿嬋,你怎麽說的像是我犯了事兒,被扣進了監牢裏去了呢?我是嫁了人,又不是犯了錯。”

  朱嬋撇撇嘴,閣下茶盞,說起自己夫家的閑事來。

  姐妹二人之所以兩月未見,那是因為朱嬋忙著備嫁去了。她的母親潘氏與朱嫣的母親萬氏妯娌關係好,不似三房的許氏那樣處處愛找茬,沒事便要在背後酸兩句;因此,朱嬋出嫁時,萬氏給足了臉麵,幾乎是當自己的親女兒一般來操持,讓她風風光光地嫁去了平宣侯府。

  平宣侯也是京中一等一的人家,朱嬋嫁進去,算得上是門當戶對。隻不過那位平宣侯的嫡子,形貌似乎算不得太出眾,人倒是白皙文雅,就是稍有些豐腴。往好裏說,是和藹親切,往壞裏說,那就是免不了二十年後發福了。

  朱嬋起初還不大滿意這點,她就是喜歡臉皮好看的,譬如二殿下那樣,有一張俊臉還會花花手段哄人的男子。但平宣侯家心意做的誠,讓自家的嫡子親自上門跑了不知道多少趟,朱嬋也就鬆口了。

  “讓他少吃兩口甜的,興許就瘦了!”朱嬋興致勃勃地說。

  大抵是記著求親時上門跑斷腿的悲慘經曆,平宣侯嫡子待朱嬋很寬厚,處處做低。

  又坐了一會兒,朱嬋忽然顯露出扭捏的作態來。她攥著帕子,小聲試探道:“嫣兒,你也知道,嫁了人,和在自己家裏做姑娘到底不一樣,多了許多要掛心的事情。比如說呀,柴米油鹽,庫房後院,田產鋪子什麽的……”

  “嗯。”朱嫣點頭。

  “你是太子妃,可能不大需要操心這事兒,自有宮裏的司局給你打點,但是我嘛…多少得被煩著些。”朱嬋的表情更扭捏來,她不停地翻卷著那條皺巴巴的可憐手帕,道,“尤其是…家裏的人還盼著我早點生個子嗣……”

  朱嫣正在喝茶,聞言,差點一口茶水嗆住。

  “你才嫁進去多久呀?這就惦念上你的肚子了?”朱嫣大為不可思議,小聲道,“怎麽也得過個三月半年才能有消息吧!更何況,隻要你夫君愛重你,遲個三兩年也沒什麽不好的。”

  就像李絡這樣,難道會因為這老天判的子嗣因緣而疏遠她嗎?她可不信。李絡要當真是這麽小心眼的人,早八百年就不會娶她了。

  朱嬋的麵色陡然一片通紅。

  她扯著那條手帕,小聲說:“夫君也不急,婆母催的也還慢。但…說出來也不怕你笑話,我從小就想養個乖女兒,給她穿穿漂亮衣服,戴我的珠釵首飾。好不容易嫁了人,心裏總歸急切一些。”

  聞言,朱嫣噎了一下,訕訕道:“原是如此。”

  原來不是婆母催的急,而是朱嬋自己就想當母親呢。從前在閨中可沒聽她這麽說過,大抵是因未出閣的女兒不好講這等話。不過,朱嬋倒是當真極喜歡縫些娃娃衣服,自個兒剪編花環,這些朱嫣都知道。

  這世上有懶得生兒女的人,那就有急著生兒女的人,那也是常事。

  “聽聞宮中有京城最好的千金科大夫,不知…”朱嬋麵龐飛上羞粉,小聲道,“能不能請哪位掌科的先生幫我把把脈,看看我這身子,什麽時候能有個孩子?”

  朱嫣擱下茶盞,道:“阿嬋,不是我潑你冷水,子嗣這事兒當真是看老天給的緣分。我倒是可以幫你找兩個太醫院的聖手來,但你什麽時候能有個孩子,這事兒我可說不準。”

  一聽朱嫣願意幫忙,朱嬋露出了喜色,抿唇道:“哎呀!嫣兒你最好了。能有個太醫給我瞧瞧,我就滿足了,其他的也不求什麽!”

  朱嫣聽了直搖頭。她拿手帕拭了嘴角,推門讓琴兒取了自己的腰牌,上太醫院請坐科的醫正來東宮瞧瞧。

  琴兒去了,姊妹二人又坐著說了會閑話。談到家裏的三妹朱妙好像也在說親事了,但許氏眼界高,反複拒了好幾個,一定要挑個高攀不起的,為此與萬氏鬧了好幾通矛盾。一邊是覺得萬氏故意為難自家,用差勁的婚事來搪塞;一邊是覺得許氏不知輕重,盡給府中添亂。也不知道朱妙的婚事什麽時候才能說下來。

  沒說多久,太醫院的博太醫就提著醫箱到了。

  “見過太子妃娘娘。”博太醫從前就是為長定宮看診的,與李絡相熟,平常朱嫣有個頭疼腳酸的,也是博太醫來瞧。

  “這位是宣平侯家的少夫人。”朱嫣給博太醫介紹自己的妹妹,笑說,“博太醫從前也看千金科,深得純嘉皇貴妃娘娘器重。如今勞煩你替我這妹妹診診脈,調養身子,好讓她早點償了心願。”

  朱嬋飛紅了臉,道:“勞煩了。”

  博太醫捋著胡須,笑說:“這位宣平侯家的少夫人,從唇色氣象來看,身體底子就好,想必是不大需要發愁的。若不放心,再讓臣把下脈弦便是。”

  朱嬋點頭,忙將手伸了過去。

  博太醫在桌上搭了軟墊,將中指放到朱嬋的腕脈處,略觸一陣,便從藥箱裏取出紙筆,氣定神閑說:“少夫人的身體很是康健。”

  “那…我什麽時候可以有孩子呢?”朱嬋追問道。

  博太醫無奈地笑了起來:“哎呀,這個,臣也說不好。”

  朱嫣忍不住也笑了起來:“太醫是太醫,又不是送子觀音。你問太醫,太醫也給不出個準數呀。”頓了頓,朱嫣又道,“不過我這裏有些太後娘娘送來的備孕方子,你若不嫌棄,可以抄了去用。我被太後身旁的甌姑姑盯著,用了好一陣子的藥,可我卻不覺得有什麽用!”

  博太醫道:“延康宮的方子,本就隻是調養身體用的。太後娘娘雖心意好,不過子嗣一事,卻非藥物可催。”他寫罷了手裏的藥方,一時興起,問朱嫣道,“太子妃娘娘,不如臣也為您診一次脈吧。離上次請安脈,也有些許時日了。”

  “好。”朱嫣信手將腕脈露出。

  博太醫慢條斯理地捋著胡須,好半晌都沒出聲。朱嫣很少見到博太醫這副架勢,有些疑惑,問道:“太醫,可是有什麽情狀?”

  “……噢。”博太醫回神了,笑說,“從太子妃娘娘的脈象來瞧,似乎是有喜了。雖說隻有一月,不過確實是胎脈之聲。”

  “嗯?”朱嫣小小地吃了一驚。

  上次博太醫來診脈還無事發生呢,這回她就有了?她可是什麽都沒感覺到呢!別說是察覺到一個月的身孕了,她根本沒覺得自己腹中多了個娃。

  朱嬋聞言,大吃一驚,竟然有些委屈:“嫣兒,你這就懷上了!還用那些話來勸我呢……”說話間,有些酸溜溜的。

  原本是為了自己的身體來求醫的,誰料到最後診出了朱嫣有孕,這可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不過,酸過酸,朱嬋很快笑起來,道:“這可真是好事一樁,快點去告訴太子殿下吧!等你的孩子落地了,我就給他縫衣服穿。”

  朱嫣的表情有些微妙。她學著太醫的模樣,摸了摸自己的手腕,卻是什麽也察覺不到。她沒學過醫道,自然是不通聽脈之理,隻覺得手上的玉鐲子滑溜溜的,在夏天摸起來挺涼快。

  琴兒張著嘴,吃驚地站在一旁。好半晌,她才歡喜地回過神來,行禮道賀:“恭喜太子妃娘娘。”說罷了,又急匆匆的出門去找宋姑姑,要小太監去裏外通傳報喜。

  第104章 尾聲

  李絡匆匆行過長定宮的轉廊。

  他的腳步走的急, 身後幾個宮人都跟的踉蹌,一路小跑著追, 口中道:“太子殿下, 請慢行,小心著些腳下……”

  雖說口中這麽講著, 但宮人心底也清楚, 太子殿下恐怕是慢不下來的。

  太子本在前朝,長定宮裏傳來了消息,說太子妃娘娘診出有喜了。他立時便放下了手中事, 腳步不停地回了後宮。

  “嫣兒!”

  李絡雙臂撐開門扇,大步跨入門檻內, 一路急趕的氣息仍未平複。

  珠簾後簇著一群宮女, 朱嫣正坐在上首, 身旁陪著她的堂妹,宣平侯府的少夫人。宋姑姑與琴兒皆是一副喜色, 下首則有兩個太醫, 正在拱手道賀。

  見太子突然歸來了, 一群宮人黑壓壓起身行禮。“見過太子殿下。”

  李絡打起珠簾, 目光掃過宮人與太醫,最後慢慢落在了妻子的麵龐上。朱嫣正半低身子向他行禮,他忙伸手將她扶起,壓低了聲音,問道:“你…有身子了?”

  朱嫣沒抬頭,反倒是垂的更低了些, 像是不大好意思回答這話似的,耳根有淡淡的紅色。旁邊的博太醫笑了起來,撫著白須道:“娘娘不答,老臣代庖。錯不了了,臣與這位丁太醫都診出了喜脈,恭喜太子殿下。”

  等博太醫說罷了這話,朱嫣才像是有了底氣,點了點頭,嘟囔道:“太醫…是這麽說的,那就是沒錯了。”

  她的麵頰也染著很淡的緋色。

  李絡的眸光輕輕一晃,捏著她掌心的手不由攥得緊了些。

  “……這是好事。”他喃喃地說著,少見地在宮人前露出了很明顯的笑意,“當真是一樁喜事。”他鬆開了朱嫣的手,背過身去,發出了很淺的笑聲。

  好半晌後,才清咳一聲,轉過身來,又恢複了平日淡薄的麵容,對宮人道:“差幾個人手,去延康宮與禦書房;再叫人和嶽父家報一聲喜。把司局的掌事叫來,孤有事要叮囑她。太子妃有孕,此乃大事,不可輕待。”

  宮人們得令,應了聲“是”,有條不紊地動了起來。

  李絡想了又想,忽而對應公公道:“還要再寫一封信,給在京城養老的黃嬤嬤。小時她就盼著我能做父親,如今這喜事當真來了,應該與她說一聲。”

  應公公有些詫異,想起先前從落魄時一起過來的黃阿姐,心中不由有些感慨。太子殿下竟還記得已經出宮的黃嬤嬤的養育之恩,這如何不叫人心酸呢?

  “是,是,老奴今日就差人去送信。”應公公哽咽著說。

  紛紛罷了,李絡扶著朱嫣在椅上坐下。朱嫣還是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樣,臉上一片緋紅,像是個煮熟的番茄。她自覺麵上的熱燙丟人,就將麵孔輕輕地側開了。

  “嫣兒,你以後可要小心些身子了。”李絡輕輕地拍了下她的手背,說道,“可別和以前一樣胡鬧,尤是不要再到處追著鸚鵡跑鬧了。”

  朱嫣聽了,有些懊惱,拽著手帕答道:“知道了!知道你心疼你的寶貝鸚鵡。”

  “……”李絡被噎了一下,歎口氣說,“我心疼的是孩子。”

  好在朱嫣沒多嘴強。她也不過是想趁機占占嘴上便宜,心底也知李絡不是當真心疼可憐鸚鵡。

  送信的宮人出門去了,接下來的幾天,長定宮就未曾消停過熱鬧。先是皇帝的賞賜如流水似地搬入,接著又有各宮的主子登門道謝,還有太子妃娘家的親眷領著滋補財禮遞牌子入宮。長定宮上上下下,都忙的一團亂。

  因太子妃有孕,不宜操勞,這些事都由李絡與宋姑姑來招待了。好不容易上了燈,人能歇息了,李絡的麵色便顯出微淡的憔悴來。他從未在哪一天和那麽多的客人打過機鋒交道,在燈下顯得莫名有些疲累了。

  朱嫣捧著一疊瓜子,悠悠在他的書桌旁坐下了,一副看笑話的樣子:“怎麽?這就不行了?不過是幾個太妃圍著你說了一通閑話,你就對付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