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作者:南慕野      更新:2020-07-08 01:47      字數:5090
  “五六年前,偶爾有一次,楚昭平提到了你的名字。安瀾之名,乃是你父親剛剛求來的名字,還來不及上族譜。我就想,這是不是你?我覺得,我又能多熬幾年了!”

  想起二十年的幽禁歲月,陸氏悲從中來,流下淚來:“若不是盼著有朝一日能再見你們一麵,我早就一根白綾,殺了楚昭平,再自殺,追隨你父親去了!如今,總算叫我熬出頭了!”

  昨夜兵亂,陸氏聽得膽戰心驚。

  佛寺之中,設有密室,與皇帝寢殿也有密道。可是,這密道陸氏從未有過,隻得躲入密室之中。

  過不了多久,便見有亂兵闖入,叫嚷著尋找一個女人,誰找到了李皇後重重有賞。

  她正在心驚之時,又有人馬殺到,很快將李皇後的人清理幹淨。隨後,眾人退了出去,便響起一道聲音:“鄙人陸安瀾,但請與夫人一見!此時宮亂,正可趁亂離開。”

  陸氏乍聽陸安瀾的名字,心頭一熱,當即決定見上一見,賭上一把。

  密室之門緩緩打開,就著室內昏暗的燈光,陸氏看到了陸安瀾。他長得與陳嘉遠並不像,反而更像自己娘家哥哥。她的眼淚瞬間就落了下來。

  陸安瀾一見陸容微,母親的容貌已經在他腦海裏回想過千百遍,他立即認了出來,撲通一聲跪下,喊道:“母親!”

  終於在有生之年團聚了。

  母子倆說了一會這些年來各自的境遇後,陸安瀾方問道:“母親,當年父親受害之事,究竟何人主使?是否是武德帝?”

  陸氏搖頭:“他雖可恨,恩將仇報,罪該萬死,可誣陷之人並不是他。有一回醉酒,他吐露了真情,說是多謝鮮於諒,若不是他,他這一輩子也沒辦法搶到我。我揣測,鮮於家當時想謀朝篡位,可你父親忠於朝廷,他便下手除去。”

  說起亡父,陸氏又是一番悵然與心痛:“你父親……可有為他點一盞長明燈?他屍身恐怕都無處安葬,唯有長明燈,方能叫他安息吧。”

  陸安瀾便將趙老兒安葬了陳嘉遠之事告知陸氏。陸氏不由得又露出一絲笑意:“老天有眼!老天有眼!”

  “瀾兒,鮮於家和楚家,你打算怎麽報?我是一個也不願放過!”陸氏含淚看著陸安瀾。她雖然聽了二十年的晨鍾暮鼓,可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既然有機會逃出生天了,那就要想著怎麽報仇雪恨。

  “母親放心,他們一個也別想逃過。”陸安瀾沉聲道,勢在必得。

  母子倆夜談完畢,陸安瀾起身回房。

  到了房中,卻見謝如冰還在等自己,陸安瀾不由得道:“天氣漸漸冷了,怎的不早點睡?”

  謝如冰看著他,問:“你就真的一點兒都不與我說?”

  陸安瀾一怔,便知道她指的是什麽。他揉了揉眉心,道:“此事是我的疏忽。此前,我並不知道,我的母親真的在佛寺之中,隻是揣測。這般揣測之事,你若是先知道了,徒添了煩惱。”

  謝如冰有些微微失望,也知此刻他勞累,不是生氣較勁的時候,當下也不再說話,隻道:“既如此,那休息吧。”

  陸安瀾自留意到了謝如冰的不滿,輕歎了一口氣,伸手拉住了她的手腕,將她帶到自己身前,道:“這是生氣了?”

  謝如冰甩開他的手:“前些時日,你問起我母親與陸師伯的事情,我以為你隻是好奇。今日才知道,你是心中有丘壑!我都提到陸師伯了,你為何還是旁敲側擊,卻不肯就直接告訴我呢?”

  謝如冰頓了一下,又道:“你這是根本不相信我。”

  她到底是聰明伶俐的人,聯想到陸安瀾對待自己的態度,很快有了猜測:“你從前突然對我冷淡,置之不理,出言諷刺,是不是以為我爹爹便是誣告之人?後來發現不是,才決定娶我?”

  “你在我爹爹門下受教多年,又與我相處多年,竟是半分也不相信我爹爹和我麽?”

  陸安瀾想說“不是”,可是說不出來。

  半晌,他放開了她的手腕:“對不起,我確實做不到。我的敵人,藏在暗處。我的身份,就必須保密。否則,不管對我,還是對知情人,都是一種危險。”

  他的聲音清冷而自持。

  謝如冰忍不住紅了眼圈,抬頭看他:“那現在呢?你想說出你的秘密了麽?將來呢,將來若有什麽事,你是不是也會瞞著我?”

  陸安瀾道:“這幾日極忙碌,過得兩日我同你一一細說可好?”

  謝如冰麵無表情,道:“隨你。”說罷,頭也不回地回了內室。

  她躺倒在床上,心中堵得慌,卻無處發泄。陸安瀾此刻正是忙碌的時候,京城平定需要他定奪,討伐歸義節度使府需要他調兵遣將,滅楚國的行動需要他的示下,件件樁樁都是難事,她若是懂事就不該在此時生氣。

  可是,一想到陸安瀾如此防備自己,半點信任之心都沒有,她又覺得心酸。

  這般做夫妻,又有什麽滋味?

  陸安瀾知她生氣,正要進去安慰幾句,外頭傳來陸定的通報聲:“大人,征楚大軍連夜來了戰報,信使正在外頭等候。”

  陸安瀾道了一聲:“我馬上就到。”

  卻是快步入了內室,見小妻子正陷在錦被中,無精打采的。他走近前去,坐在床邊,捏了捏她的瑩白的小腳丫,道:“待事情了結了,你想知道的,我都同你說。”

  說罷,也不待謝如冰回答,徑自起身出去了。

  第69章 輔政大臣 ...

  信使帶來的戰報, 是伐楚大軍在長江以北與楚國埋伏的遊擊軍相遇。楚軍本想趁其不意、攻其不備,孰料反而被大周軍隊將計就計,大周軍隊旗開得勝, 正要準備渡江。

  陸安瀾將這好消息稟報給武德帝的時候, 武德帝剛剛清醒過來沒多久。聽得此消息, 他臉上半分喜色也無,隻問道:“陸氏還沒找到麽?”

  這也是武德帝清醒以來,問的第一句話。自從得到否定的答案以後,每一天,他都要問陸安瀾一遍。

  “還不曾。”陸安瀾道。

  “她去哪裏了?快去找她回來!”武德帝道。

  “當日楚元茂逼宮, 宮中大亂, 寶慈宮宮人奉了皇後懿旨前去抓拿, 臣領兵到時, 已是不見蹤影。不知是被殺害了,還是被帶走了。”陸安瀾再次解釋。

  武德帝似乎有些神誌不清了,不斷重複地問起陸氏,卻忘記如何處置楚元茂了。

  他本是武將, 又注重養生, 年雖半百,宮亂前很是精神矍鑠, 身強體健。可是, 此番宮亂後,卻是一夜白頭,神情灰敗, 如同老朽。

  直到四五日後,武德帝醒來,仿佛一下子清醒了,立即發出了三道命令:一是廢太子,囚於天牢,永不得放。二是冊立蘇淑嬪為皇後,其子為太子。三是封陸安瀾和鮮於桑翰為太子太傅,輔佐太子。

  冊封詔書發布後,武德帝就宣召眾人到寢殿。他躺在靠枕之上,看著跪在地上的眾人,咳嗽幾聲後方道:“皇兒,你日後就是我大周的太子、將來的天子,定要禮賢下士,遇到難以決策的政事,多多聽取兩位太傅大人的意見。”

  皇三子楚元熙不過五歲稚齡,平時甚少與武德帝相處,此刻見父皇神情嚴肅、聲音嚴厲地說了這一番話,心中有些害怕,不由得就看向母親。

  蘇皇後忙拉著兒子的手向武德帝行禮:“陛下,您的囑咐,臣妾和熙兒都記在心裏了,定會遵照您的吩咐行事。”

  武德帝閉目點了點頭,半晌方睜開眼,望向陸安瀾和鮮於桑翰:“你們兩人,都是精明能幹,務必輔佐太子,文治天下,武平四海。”

  陸安瀾和鮮於桑翰都行禮稱是,口呼:“臣等謹遵陛下詔令!”

  武德帝盯著他們看了半晌,方揮手道:“下去吧。”

  眾人起身告退。眼看都已退至門口,武德帝忽然又道:“陸安瀾留下。”

  陸安瀾腳步一頓,又往回走,拜倒在榻前。鮮於桑翰看了一眼陸安瀾,神色複雜。

  待眾人退去,武德帝方有些吃力地道:“有些話,還是得再叮囑你。將來,你多多留意鮮於桑翰。此人,恐怕未必會全心全意輔佐熙兒。”

  他咳嗽兩聲,繼續道:

  “當年,前朝閔帝時,鮮於家乃是大族,世代控製歸德節度使府,扼守運河要道與鐵礦產區,對幽雲十六州也頗有影響力。桑翰之父鮮於諒曾起過問鼎帝位的心思,隻不過棋差一著。太子太傅之名,不過是安撫他鮮於家的名號,免得生出叛亂來。”

  陸安瀾應下了此事,方告辭而去。

  卻說鮮於桑翰回到府中,入得內室。外頭已是寒冬,屋內地龍燒得火熱。臨真公主一身貼身小襖,腰肢纖細,見到丈夫麵有不平之色,臨真公主問:“怎麽了?”

  鮮於桑翰冷哼一聲,將皇帝的詔令說了。“竟是陸安瀾與我同時為太子太傅,而且皇帝竟還單獨留下他說話,看來是有些話隻對陸安瀾說了,陸安瀾才是他最信任的臣子。”

  臨真蹙眉:“先前的刺殺,無功而返。後來的彈劾也好,栽贓陷害也罷,陸安瀾統統屹立不倒。如今,權勢更盛,無人能敵。再這麽下去,這大周天下怕是要換主易姓了。父皇是老糊塗了,竟然看不出陸安瀾的野心麽!”

  鮮於桑翰道:“父親來信了,他已經與契丹六王爺達成共識,讓我們趁著京中紛亂之時,先除掉陸安瀾。否則,越往後隻會越麻煩。”

  “契丹人來幫忙?他們什麽時候這麽好說話?”臨真公主問道。

  鮮於桑翰壓低了聲音,道:“幽雲十六州,契丹可汗肖想已久,從前兩次進攻,都被郭應龍和陸安瀾給擋了回去。如今契丹可汗年邁,正在考慮冊立儲君,誰能拿到幽雲十六州,自然勝算最大。”

  “最近幾年,陸安瀾幾乎控製住了幽雲十六州,把我鮮於家的勢力逐一鏟除。父親恨不得將他碎屍萬段。反正幽雲十六州落入契丹人之手和落入陸安瀾之手,對我鮮於家沒什麽差別,不如做個人情,賣個情報,到時候來個裏應外合,叫契丹人占了去。隻要陸安瀾失去幽雲十六州,失去鎮守此地的將士,他必定元氣大傷,屆時朝廷之事就由我說了算。”

  臨真聽著,麵色越發凝重:“郎君,此事……我有些擔心。你說,陸安瀾有沒有可能知曉此事?太子逼宮,居然都能被他預料到了,還留了後手。陸安瀾此人,太過可怕。”

  鮮於桑翰道:“此事由父親從中斡旋。他已經退居歸德多年,陸安瀾從未與他打過交道,應該不會留意到這些事情。你不必太過憂心。”

  鮮於家緊鑼密鼓地謀劃著這一切。

  伴隨著武德帝的幾道詔令,以及冊立大典的完成,京城表麵看起來又恢複了平靜。每隔幾日,伐楚前線就遞送來好消息,大周軍隊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捷報頻傳。陸安瀾的威望,與日俱增。

  陸安瀾很忙碌,謝如冰已經多日不曾見到他了。她疑心,他不想去解釋隱瞞身份之事,幹脆借口忙碌,避而不見。

  她有些悶悶不樂。

  當然,謝如冰也沒有太多時間去考慮,她也很忙。她對突然回來家中的婆婆陸氏,很有好感。因擔心陸氏一個人寂寞,就每日過去請安,陪她講話。

  這一日,陸氏同謝如冰說起了自己的女兒:“我同阿晚本是一同在行宮服役,孰料失火,我抱著阿晚,昏迷過去。待醒來,隻得我一人,阿晚卻是不見了。楚昭平說,阿晚在他手上,我信以為真。總盼著有朝一日能同她再見。也不知楚昭平將阿晚放在了何處。真是恨不得立刻就去跟楚昭平問個明白!”

  陸氏對於武德帝,從來直呼其名。她對武德帝有救命之恩,卻沒想到他竟然恩將仇報,囚禁了自己。

  “不用等太久了。”謝如冰安慰陸氏,“郎君說了,很快就會全部結束這些事情。”

  過了幾日,陸氏仍是掛念女兒,道:“不如我們去一趟慈恩寺吧?我從前在宮中寺廟許下宏願,若是有朝一日恢複自由的,當做一做法事。我再請主持看看阿晚如今身在何處。”

  謝如冰想了想,勸慰道:“外頭有些亂,不如待局勢穩定了,咱們再去不遲?若是母親覺得悶了,我們到後花園走走,散散心?”

  陸氏轉念一想,輕歎一口氣:“也是。就怕節外生枝。”

  “府中絕對安全,母親可以放心。”

  雖然已是寒冬,但這一日陽光甚好,晴空朗朗,陸氏披上鬥篷,與謝如冰一起,去往後花園。花園裏,紅梅白梅開得正好,迎著陽光,如珠似玉。

  陸氏幽居深宮已久,許久未曾見到如此開闊的場景,站在梅花樹下,說不出的歡喜。

  兩人正在賞梅,突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孩童的笑鬧聲。謝如冰側耳一聽,笑道:“該是二郎和寧安正在玩耍。我們過去看看。”

  二郎如今已在崇寧書院上學,今日恰逢休息,在家中找寧安玩耍。

  謝如冰與陸氏轉過梅樹,就看到兩個孩子正在踢毽子,一旁跟著仆婦丫鬟。

  二郎一身寶藍色錦緞棉服,鑲嵌著一圈白色的毛領。寧晚一身大紅色錦緞棉服,同樣鑲嵌著毛領。兩個孩子都顯得玉雪可愛,宛如金童玉女。

  “二郎,寧安,快過來,姐姐看看有沒有出汗呀。”謝如冰笑道。

  二郎撲過來,小臉蛋紅撲撲的。謝如冰半蹲下去,一手攬著一人,問:“快來見過陸夫人。”

  二郎與寧安很乖巧地上前行禮,小小一團,像模像樣的。

  陸氏扶他們起來,一邊笑道:“可真是乖巧可愛……”

  寧安抬頭,道:“陸夫人可真漂亮,像畫兒裏的美人。”

  陸氏扶著寧安的手卻頓住了,她有些出神地看著寧安,半晌方顫聲問道:“好孩子,你的母親呢?她在何處?”

  謝如冰察覺陸氏神色不對,忙扶著她,問:“母親,可有什麽問題?”

  陸氏看著謝如冰,眼中已有淚光:“我斷然不會記錯。這孩子……長得與幼年時的阿晚一模一樣!”

  謝如冰一怔,再想到寧晚的身世,難不成這天下竟有這麽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