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
作者:行煙煙      更新:2020-07-06 19:16      字數:3369
  朝陽光芒萬丈,氣勢磅礴地傾泄而下,毫不留情地將宮城中的每一寸暗處都照得透亮刺目。

  男人站在這朝陽下,容貌如朗朗清月,身形如勁拔青鬆,清晰地落入眾人眼中。

  他看向譚君,譚君亦回望向他。

  這一刹,二人仿佛重回當初森冷潮濕的刑獄中。

  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權勢滔天的、心狠手辣的鄂王,被抽滅威儀,被抽毀尊嚴,被抽斷硬骨,就在譚君的眼前,應聲跪倒在地。

  譚君腳尖停在他膝前數寸處。

  “當年鄭文襄公因得罪王爺,竟被王爺迫害至死。臣今想問一問,這些年來,王爺悔不悔。”

  獄吏們持鞭,無聲立望。

  男人抬手抹去嘴角的血,盯住譚君,吐出兩字:“……不悔。”

  譚君將他看了半晌,然後無言轉過了身。

  料想老師若泉下有知,今聞此言,必亦無悔於當年。

  ……

  建初十五年春三月,譚君為久病的老師謄抄奏折,送入都堂。那封奏折,是身為端明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的鄭平誥第三次銜領朝中文臣,諫請皇帝早日立儲的議章。

  毫不意外地,這封奏折激起了皇帝的盛怒。皇帝傳召鄭平誥入覲,二人在崇德殿內頗起了一番爭執,而這一番爭執之激烈,事後便連外朝眾人都有所耳聞。

  據傳當日,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皇帝將這本奏折狠狠砸在鄭平誥腳下,問說:“你三番五次奏請朕冊立儲君,是為何心?”

  鄭平誥跪著,答稱:“陛下膝下諸子早非幼兒,陛下久不立儲,宮內不平,國朝難安。”

  這話說得無一分委婉,立時便叫皇帝又變了臉色。

  皇帝沉了沉氣,道:“朕這六子,你與眾臣欲推立哪個?”

  鄭平誥答:“四皇子天資出眾、文武拔萃,可堪重任。”

  皇帝沉默地覷著他,一字不發。

  鄭平誥又道:“陛下心知肚明,又何必問臣。除四皇子外,陛下其餘諸子皆極平庸,任是冊立哪個,都難服眾。而陛下若有立他人之意,又豈會遲遲不下詔?陛下既不願立其餘諸子,又何故不立四皇子?”

  皇帝仍舊不言。

  鄭平誥最後道:“四皇子被陛下外放近三年而不得歸京,臣鬥膽問陛下:四皇子當初究竟犯了什麽大錯,得遭陛下這般懲戒?陛下久不立儲,究竟是在猶豫什麽?”

  皇帝冷笑一聲:“朕算聽明白了,你是為他抱不平而來。”

  “臣不敢。臣所言,皆為陛下、為大晉。”

  “你當朕愚蠢。”

  “臣萬萬不敢。”

  皇帝猛地起身,厲聲斥罵道:“他是朕的兒子,朕想怎麽罰,便怎麽罰!朕便是讓他一輩子不能回京,亦是朕的家事,不容爾等置喙!朕立不立儲,當立誰人,豈是爾等能指手畫腳的!你給朕滾出去!”

  這番罵聲直達殿外。

  在外候著的文乙看見鄭平誥被斥退出殿,近前為他引路。鄭平誥久病不愈,此番急火入心,臉色更是晦青,沒走幾步,就弓腰悶咳起來。待咳聲罷,文乙瞥見他手心裏捂住一抹血色,當即皺了皺眉。

  鄭平誥聲音沙啞地叫他:“文乙。”見他答應,鄭平誥又歎:“你可知陛下何故對四殿下如此?陛下明明深知,此輩江山,唯四殿下可繼。我等欲得明主,非四殿下不可堪此重任。”

  文乙平靜地對上鄭平誥的視線。

  他胸中埋藏著無數句話,但他一句都不可輕易說出口。這不是一個最好的時刻。他已孤身一人走了這麽久的路,他絕不可踏錯一步。

  他垂下頭,答說:“鄭大人,請恕小臣無知。”

  ……

  建初十五年深秋,諸事紛亂。

  皇帝一病不起,諸子會集京城,各懷心思。昌王既歿,翰林院議諡恭憲,皇四子戚炳靖奉旨行監國事,詔葬昌恭憲王於皇陵。皇二子易王戚炳哲奏請刑、兵二部案查昌恭憲王之死,當廷質證戚炳靖為弑兄之凶手,卻反被侍禦史彈劾不孝不悌,隨即被殿前侍衛押出皇城,最終被兵部連夜派禁軍護送回封地。

  朝堂下,文臣清議沸沸嚷嚷。以端明殿大學士、翰林學士承旨鄭平誥為首的百餘名館院清臣,於宮門處伏闕長跪,為昌恭憲王疑案不平而叫屈。

  到了深夜,戚炳靖親至宮門處。

  他走到鄭平誥身前,提燈照了照鄭平誥病容滿麵的臉,叫人將他攙扶起來,然後一言不發地返身回宮。

  鄭平誥一路被人帶到昌慶宮中。

  內殿中燭火通明,戚炳靖命人為他賜座。

  鄭平誥望著這十九歲的少年,見其麵容之鎮定,知其手段之狠酷,一時胸口湧上諸多難以言述的惋惜與慨歎,不禁搖了搖頭。

  戚炳靖亦將他望了兩眼,而後道:“我記得小時候,兄弟們都最樂意聽鄭公講經史。往聖故賢,功過千秋,由鄭公娓娓道來,最令人感悟紛紛。”

  鄭平誥道:“四殿下若能記得少時所學,今又何故會變成這般模樣。”

  戚炳靖道:“是我令鄭公失望了。”

  “殿下。”

  “鄭公。”

  “臣想從殿下處求一句實話:昌恭憲王是為何人所殺?”

  “是我殺的。”

  “殿下為何弑兄?”

  戚炳靖盯著他,一時未答。

  鄭平誥歎道:“殿下天資出眾,自幼深得陛下寵愛,雖後來犯錯被罰出京,可陛下從未將同等的寵愛給予過其他皇子。陛下一朝立儲,非殿下莫能堪此重任。殿下心圖大位,但等陛下立儲則是,何必弑兄!”

  “鄭公今率眾臣伏闕,是欲讓我伏罪?”

  “殿下奉詔監國事,當以仁德治事。敢問昌恭憲王何罪,竟被殿下所殺?”

  戚炳靖站起身,他不聲不響地解開自己的衣襟,將胸腹袒露於鄭平誥麵前。那上麵有數道交錯的傷疤,睹之驚心。他道:“我殺他,是為了活命。”

  鄭平誥臉色微變,半晌而答:“昌王若有惡舉,殿下為何不告之陛下,由陛下做主?”

  戚炳靖竟彎了彎嘴角。他垂下目光,看向自己腹部的傷疤:“倘若父皇也殺我,我要找誰做主?”

  鄭平誥悚然無聲。

  戚炳靖攏起衣襟:“我在西境邊軍凡三年,大小戰有十數場,從未被敵所傷。我身上的傷,皆拜父兄所賜。長兄殺我,是嫉我妒我,奪了我的命,便沒人能同他爭儲。父皇殺我,是再三權衡之下的不得不殺。我不殺人,何來活路,鄭公教我。”

  鄭平誥嘴唇動了數下,才發出聲:“……陛下,為何要殺殿下?”

  戚炳靖從袖中取出一物,捏在手裏,走近鄭平誥。在他眼前,戚炳靖將手中之物徐徐展開——

  那是一封許多年前的、邊角早已泛黃的軍報。軍報中,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數百個人名。

  元烈三十四年夏,七月。

  鄭平誥看清上麵的日期,臉色驟變。

  燭光下,戚炳靖的手指向其中的一個姓名,問說:“鄭公,識得此人麽?”

  單姓單名。

  兩個字映著燭光,在鄭平誥眼中變得清晰,又變得模糊。鄭平誥胸口起伏著,他抬頭看向戚炳靖,眼中震蕩——

  這個少年,容貌如朗朗清月,身形如勁拔青鬆,竟肖故人。

  “你……”

  鄭平誥怔怔開口,連失了敬謂都未察。

  戚炳靖道:“此人,便是我的生父。”

  鄭平誥不敢信,更不願信,然卻不得不信——

  二十年前高涼郡一役,謝淳戰死,未婚妻紀氏隨後被納入裕王府中,此事在當年並非秘聞;而後皇四子早產,宗牒有載,更非作假。這些事,從前未有人敢細究細想,而今被堂皇捅破,竟亦找不出差繆。

  鄭平誥定定地看著故人之子:“殿下所奉監國之詔,是陛下……還是……”

  戚炳靖不語。

  可有千言萬語,都被放在了這不語當中。

  鄭平誥移開了目光,似在沉思。少頃,他又重將目光移回來:“殿下今欲何所圖?”

  “欲取晉室。”

  “所為何故?”

  “生父遺誌。”

  “這晉室江山……殿下欲如何取之?”

  戚炳靖注視著鄭平誥消瘦的病容:“我今詢過為鄭公診疾的太醫,太醫說,鄭公的病,恐難熬過此冬。”

  鄭平誥點頭,臉色釋然而平和。

  戚炳靖問:“鄭公可願助我?”

  鄭平誥的眼底泛起水光:“二十年了……”低聲喟息後,他說:“殿下欲成此事,當念大仁與大德,勿計淺恩與淺義。”

  “鄭公知我。”

  “殿下需臣如何相助?”

  戚炳靖再度看了一眼軍報上的那個姓名,而後抬眼,重重道:

  “毀了我。”

  ***

  小戚往事收個尾~

  第89章 捌拾玖

  秋九月,謝淖即皇帝位於崇德殿;改國號曰穆,改元正安,大赦。

  新帝踐位,先晉遺臣惶惶不自安,深恐獲罪。大禮既畢,帝召左右廷議先朝故事。譚君上言稱:“陛下始踐天位,宜修正德。先晉典治故鄂懷妄王事,係者千二百六十一人,大獄一起,冤者十有之九,臣恐其不能盡當罪。”

  帝納其言,詔釋眾罪,蠲除禁錮,還諸徙家;先晉名臣如莫士培、詹丹者,鹹複其尚書之職,治事戶、刑二部;又以陳無宇得軍中人望,拜為兵部尚書。

  先晉諸遺臣悉聞此詔,人心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