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作者:當歸矣      更新:2020-07-06 15:53      字數:4360
  結果想什麽來什麽,王婉貞拖兒帶女地來了。

  呂老太太人老成精,打眼一掃就發現他們雖穿得舊,但臉上都有點肉,幹脆就不留飯了。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二郎又不好臉麵,一個人就能把她偷藏的米全吃了。

  現在二房的走了,她自己也吃飽了,晚上誰都甭想再吃飯!

  整天就知道吃吃吃,這日子都沒法兒過了!

  第31章 照顧老師

  了卻祭掃之事, 春節就到了。

  顧玉成提前砍了竹子劈成小段,帶著顧玉榮往火堆裏扔, 在爆竹聲中熱熱鬧鬧地過了個年。

  清平縣的習俗, 初一是親戚子侄拜年, 初二是媳婦回娘家, 初三才是朋友間走動。顧玉成年前連著奔波兩天,又背著顧玉榮來回走, 累得兩條腿酸疼,在家中結結實實歇了兩天才緩過氣,初三一大早就收拾齊整, 帶著禮物去給顧儀拜年。

  世情嫌簡不嫌虛,雖然他自家財力不能跟顧儀比, 還是厚厚地備了一份禮。買的有豬腿、火腿和臘肉, 自家做的有豆腐皮、豆腐泡,還有王婉貞繡的謝師圖,滿滿放了一箱子, 也拿得出手。

  他們家沒什麽親朋故友, 過年走動起來很簡單。如顧儀這種交遊遍天下的名士,就有許多人來拜年, 哪怕來不了也會派人送帖子聊表心意。

  因為需要送帖子的大多是權貴人家, 仆人需要送的帖子也多,在各家之間穿梭如飛,這帖子又被稱為“飛帖”。有那講究的人家,還會在帖子上繪“福祿貴壽”四個老人, 寫上吉祥話,代表有福祿貴壽親至拜年。

  顧玉成到了顧儀的宅子,就見熟悉的大門上貼著個紅紙袋,上麵寫著鐵畫銀鉤的“接福”二字,滿滿的飛帖塞得鼓鼓囊囊。

  他叩響銅環,就有相熟的老仆開了門迎他進去,雖穿戴一新,神色間卻有些憂愁。

  顧玉成暗自納悶,進堂屋見禮的時候,才知道是顧儀出遊時受了傷。

  卻原來剛進臘月時,顧儀曾跑到三百裏開外的莊子去賞梅,一時興起又騎馬跑到附近山嶺,遊玩幾天後從那邊繞路回來,這一繞二繞的,就遇上一場薄雪,在路麵結了層淺淺的冰淩。

  顧儀一時不察,快到縣城時把自己給摔了,從二十八回了家就再沒出過門,來拜年的也一律婉拒。

  “為師無甚大礙,拄著拐還能走兩步呢。都是寬伯太小心,不肯讓我起身,不然還能與你們年輕人一道開詩會呢。”顧儀坐在輪椅上,頗不以為然地道。

  他不是年齡大了腿腳不好,純粹是跟譚思德犯衝!

  想他當年在京師,風頭無兩,跟譚思德這個窮翰林也就點頭之交。結果後來他出京遊曆,譚思德也被貶出京做縣令,竟是走哪兒都能遇到,而且回回都趕上他倒黴,不是被偷就是受傷。

  縣令一任三年,譚思德到了任期就輾轉他鄉,竟然還能碰上。顧儀三番五次受人搭救,也不好再擺狂生架子,慢慢便和對方成了老友。

  用譚思德揶揄他的話說,畢竟是過命的交情了……

  “老師在外受傷,學生竟不能為老師分憂,著實慚愧,懇請讓弟子每日前來侍奉。”顧玉成道。

  自拜師以後,顧儀對他精心教導,傾囊相授又不取分文,隻偶爾讓他幫著抄抄書,比他夢想過的名師更名師。現在見顧儀受傷,顧玉成隻覺得又心痛又慚愧,當即自請前來照顧。

  聽顧儀所言,他應是小腿腓骨受了傷,隻不知是骨折還是骨裂。

  腓骨幾乎不承重,隻是輔助脛骨而已,看顧儀拄著拐要自己行走的架勢,並不很嚴重,但萬一走動中錯了位,就大大不妙了。

  顧儀這般好麵子的風流人兒,凡事都講究儀態瀟灑好看,要真落個腿腳不便,簡直不敢想。

  顧玉成打定主意,便再三懇求,終於讓顧儀鬆了口。

  這宅子麵積不小,又沒個女眷,顧儀嫌他一個少年人來回跑著辛苦,幹脆讓寬伯給他收拾了一間客房住下。

  寬伯是跟了顧儀幾十年的老仆,深知他好麵子的脾性,為了弟子也得以身作則,當天就開開心心地幫顧玉成搬了書籍紙筆過來,囑咐他有什麽不便一定要說。

  “寬伯客氣了。”顧玉成笑道,“師父有事,弟子服其勞,老師待我如親子,我自當盡心侍奉。”

  顧玉成說到做到,當天就悄悄擬了一個康複方案,從食療到複健,應有盡有。

  怕顧儀不喜約束,他就沒把這方案拿出來過,隻是借用廚房燉了一鍋排骨,又教了廚子隔水蒸豬蹄的法子,然後每天盯著顧儀吃飯,必備肉蛋奶,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同時每隔一個小時,就扶著顧儀起來走動幾分鍾,搭配捶打按摩,充分讓血液流通。

  除此之外的時間裏,他就和往常一樣,上課、作文、背經義、臨字帖,除了傍晚回家一趟看看之外,沒有一刻放鬆。因為顧家有下人的緣故,省了他做家事的時間,看起來更加用功。

  寬伯背地裏向顧儀誇讚:“顧少爺真是了不得,年紀輕輕就有這般毅力,對老爺也盡心盡力。您收了好些學生,還是這一個最體貼啊!”

  顧儀含笑點頭:“這孩子是不錯。”

  別的不說,就那套又是走又是敲的辦法,就比幹坐著恢複快,他自己都覺得小腿更有力了。

  而且這孩子在廚藝上似乎頗有天分,瞧出他愛吃甜的,就變著法子教人做各種可口飯菜。他自傷了腿以來,活動量大減,飯菜也用得少,在學生的精心照顧下,現在胃口都好了幾分。

  好容易有這樣的學生,喜得顧儀一天就寫了三封信,向京師的朋友花式炫耀。

  可惜好景不長,幾天後顧儀詩興大發,拎著壺清酒要佐詩時,被顧玉成給攔下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最是見不得這等發物,老師要愛惜身體啊。”

  顧儀訕訕放下酒壺,給學生布置了幾篇作業。

  兩天後顧儀再次摸到酒壺,不知怎的又被顧玉成給看見了。

  顧儀這次不準備妥協。他都快拆夾板了,還能拄著拐慢走兩刻鍾,哪裏就喝不得兩口清酒了?

  然而顧玉成並不與他爭辯,隻長歎一聲,沉痛地道:“我不能勸阻老師自傷身體,有什麽臉麵留著這條腿?”說完就要拿起顧儀的拐杖,把自己腿敲斷。

  顧儀氣道:“……你這是無賴!”

  然而他也做不出看著學生自殘的事兒,隻好再次放下酒壺,又給顧玉成布置了新課業。

  顧玉成表麵上老老實實寫完作業,一點怨言沒有,暗地裏聯合寬伯給顧儀房裏的蠟燭定量,每天晚上不到亥時正就燃盡,隻能老老實實躺下睡覺。

  顧儀:“……”

  顧玉成一邊為顧儀的旺盛精力苦惱,一邊又怕他悶壞了,畢竟這是個上課十天能出遊十五天的人,在家宅著實在是難為他。

  思來想去,就提出了辦個圖書館的主意。

  “可以先捐獻一批書,做個簡單的圖書館,然後做好借記卡。有人來借的話,需按期歸還,並抄寫一份同樣內容的。長此以往,書越積越多,就能惠及更多人。”

  “清平縣文風不盛,一來是積弊使然,二來也是苦於沒有好書,若能有這樣一所圖書館供人讀書,必能造福一方學子。”

  顧儀原本捧著一卷誌怪談在看,聽完沉吟片刻,道:“如你所言,這圖書館也有些開銷,銀兩從何處來?”

  顧玉成雙眼亮晶晶的,不慌不忙地道:“學生以為,可以賣真題。這些日子來,學生做了近十年的院試題目,頗有心得。如能將其集結成冊,進行售賣,想必會有一部分人願意花錢買。”

  顧儀心頭一動,他自己就是進士出身,最明白好書和經驗的意義。如果真有這種冊子,別說一部分了,周邊幾個縣的讀書人都得跑過來買,銀錢確實不成問題。

  隻是……顧儀將書卷成筒,在手心拍了拍,深深地望著顧玉成,道:“你是近水樓台,方得了這些題目。若公開售賣,不怕別人比你文章做得更好?”

  顧玉成唇角輕勾:“老師說笑了。與其鶴立雞群,學生寧願鴻鵠齊飛。”

  “好!”顧儀朗聲大笑,“我顧儀的學生,合該有這般氣魄!”

  然而夾板一拆,得了“可自由走動但不可過累”的醫囑後,顧儀毫不猶豫就把這有氣魄的學生攆回了家。

  他要飲酒!

  他要賦詩!

  他要通宵作文!

  然而可能是這二十多天養成了習慣,亥時一到,顧儀就打起了哈欠。

  寬伯趁機服侍他躺下歇息,又收走了剩餘的蠟燭。

  迅速沉入夢鄉的顧儀:“……”

  他恨!

  另一邊,顧玉成圓滿完成照顧老師的重任,開開心心回到家,受到全家人的熱烈歡迎。

  王婉貞擀了麵,燉了雞,一餐飯做得極是豐盛。顧玉榮更是賴在他身上不肯下來,像根扭扭糖似的撒嬌。

  顧玉成又感動又心酸,還有點承受不住這日漸沉重的分量,好言寬慰許久又拿出新買的糖,才哄得她爬下來,開開心心地吃起了飯。

  飯後,王婉貞拿出個眼熟的小匣子:“這是欣榮書坊送來的,三十六兩八錢,還送了兩斤果子呢。”

  顧玉榮笑得露出幾顆小白牙:“特別好吃!”

  顧玉成默默算了下,發現加上這筆錢,家裏積蓄已經有三百多兩。

  照這個速度,等圖書館落成,他就能捐一筆善銀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3-23 12:58:03~2020-03-29 15:30: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原點 3個;30501962 2個;新的開始、落白寒霜、相見不見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沉 8瓶;方也 4瓶;阿大啊呀 3瓶;關山啊、水墨蓮畫、奇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2章 縣圖書館

  圖書館的建議顯然於一縣文教大有裨益, 加之有來自老友的相當完善的運轉方案,譚縣令沒多久便在縣衙附近起了個二層小樓, 又召集幾家富戶捐錢捐書, 多少自願。

  譚縣令是個頗有能力的官員, 之前集資修路, 去年底也修成了,往來客商行人都得了便利。這會兒又是為了揚縣城文氣, 說不定他們家也能出個舉人老爺呢?

  眾人議論之時,趙崇因提早得了顧玉成的消息,當場捐出一千二百兩, 獲得了承印曆年院試題目和優秀試卷的資格。

  有他帶動,其他人也不好出的太少, 你一百我二百的又湊了一千兩。

  這可比預期超出太多了, 譚縣令心頭暗喜,好生款待一番,給每家都發了帖子, 邀請他們下月十五參加圖書館落成剪彩儀式。

  眾人雖不知什麽是剪彩儀式, 也不好拂了縣令的邀約,到了日子便整飭一新, 過來捧場。

  這一來才發現, 真是不白來!

  除了他們幾個捐了銀錢的,全縣有頭有臉的人家幾乎都來了,連長鬆、篤實、忘憂三家學堂的夫子和學生,也呼啦啦來了一大群, 加上圍觀的鄉民,少說也有上千人,都聚集在這裏,衙差手持威風棍,來回穿梭維持秩序。

  巳時正的時候,鼓聲響起,譚縣令登上二樓,聲音清朗地誦讀文章,把圖書館的來曆和用處介紹一遍,又特意誇了捐銀子的幾家。

  幾人沐浴在圍觀百姓讚揚羨慕的目光中,頗覺臉上有光,被侍女領著上台後,互相道了好,就麵帶笑容地站在長長的紅綢前,一人一把小剪刀,哢嚓一聲將其剪斷。

  紅綢落下的瞬間,“清平圖書館”的牌匾也露出真容,五個大字筋骨舒展,正是顧儀的手跡。

  敞開的大門和窗戶裏,能看到裏麵是成排的書架,整整齊齊排列著各色書籍。

  這麽多書,都能免費看!

  還能抄了帶走!

  人群瞬間激動起來。

  這時代的許多百姓,可能終其一生都看不到摸不著一本書,現在見到這麽多書擺在眼前,又聽說能免費借閱,當即呼啦啦鼓起掌來,還有叫好喊“譚青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