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作者:當歸矣      更新:2020-07-06 15:53      字數:4098
  現在出門,再沒人說他沒有二弟會經營了,反而都誇父親後繼有人。

  在座的都是趙崇朋友,跟他臭味相投,俱是出手散漫的豪爽之人,紛紛捧著誇讚——

  “我就知道大哥不是一般人,定能做出番偉業!”

  “這般氣魄,其他人哪裏比得上?”

  “就是就是!”

  幾人邊吃酒邊吹牛,正說得痛快,忽然有個靠窗的站起身,結結巴巴地道:“大、大哥,老父母往你家去了!”

  “啥?”趙崇的酒瞬間醒了大半,往下一看,果然見縣令大人和另一個麵白無須的男人騎著馬,打著儀仗經過。

  那前頭領路的,可不就是他的小廝?

  “我回去看看,帳記下就行!”趙崇說完,大步來到後院,跨上馬就抄小巷往家中奔去。

  他腳程快,收拾停當後譚縣令一行才到。那麵白無須的男人果然是宣旨的天使,問了幾句確認是趙家後,就打開朝廷旌表,抑揚頓挫地念起來。

  原來是朝廷表彰趙崇,然後將厲夫人封為了七品孺人,並發賞賜若幹。

  這封賞出人意料,趙家上下俱是大喜,趙平指揮著全家上下殷切款待,忙得不亦樂乎。

  後宅裏,厲夫人捧著孺人冠左看右看,好半晌才小心供奉到菩薩前,暗自祈禱菩薩保佑她和趙崇。

  .

  翌日,顧玉成難得休沐在家,恰好趕上趙崇過來送禮。

  除了八匹布和六隻臘雞臘鴨,還有一匣銀子。

  十兩一個的小銀錠子,白晃晃,圓胖胖,在匣子裏碼得整整齊齊。

  作者有話要說:  三更啦~

  PS:從明天開始中午12點更新噢,得調整下時間233

  第26章 拿到潤筆

  顧玉成隻有一個老師, 這老師還比較隨性,於是他的時間就完全跟著老師走, 日常都是每天上午上課, 下午自習。晚上怕費眼睛, 就隻默默背誦, 不再看書。

  趕上顧儀出門遊玩,揮手給他放假, 顧玉成也不敢放鬆,照常做功課。

  靠著這股自製力,顧玉成堅持維持住了十天一休沐的節奏, 今天恰巧是第三天。

  沒成想就碰到趙崇來送禮,還是這麽重的禮。

  顧玉成急忙拒絕:“大哥折煞我了, 這是要做什麽?”

  趙崇嘿嘿嘿嘿地樂了一會兒, 才解釋說是厲夫人被封為孺人,他也得了縣令嘉獎,特意過來感謝顧玉成。

  “這士農工商, 商字排在最底下, 雖然有錢,但掣肘頗多。每年為了拉人情關係, 送出去的銀子不計其數。賢弟一心為我著想, 出謀劃策,是我趙家上下的恩人,可千萬莫要推辭這點謝禮。”趙崇言辭懇切地道。

  趙崇是真的感謝顧玉成。孺人封號雖然是本朝外命婦的最底層,那也是朝廷封號, 縣令見了都要以禮相待,遑論是其他百姓?

  有了這個封號,又搭上譚縣令的關係,趙家以後在清平縣的生意就好做許多。

  他雖然沒有受到朝廷嘉獎,但年紀輕輕就為母親得了恩賞,孝子名號打出去,比少東家的頭銜好用許多,連嶽家都特意過來道賀。

  認真說起來,他也不過是給了顧玉成一個管事職位,每月才一貫錢,還是因為顧玉成幫忙在先。而顧玉成為他賺的好處,又何止二百兩?

  要不是厲夫人說送錢太多以後不好來往,趙崇簡直想送一千兩!

  “既然如此,小弟就卻之不恭了。”顧玉成含笑恭賀一番,痛快收下了禮物。

  趙家財大氣粗,二百兩對趙崇而言都不算什麽大錢,現在風光受封,自然要過來感謝,他再一味推拒就顯得不近人情了。

  而且上次是派個小廝來送禮,今天卻是趙崇親自過來,誠意十足,為的不外乎鞏固關係,以後好繼續走動。

  他要真不收,等於直接宣布和趙家斷了關係。

  顧玉成也不是扭捏之人,收了禮物,又帶趙崇見過王婉貞和顧玉榮,便邀他在家吃午飯。

  “我別無所長,唯在吃食上有些小聰明,今天就讓大哥嚐嚐我的手藝。”

  顧家房間小,又隻顧玉成一個男丁,趙崇不好在屋裏久待,拜過王婉貞之後就坐在院裏的方桌前,看顧玉成叮叮咚咚切菜剁肉,動作頗為熟練。

  趙崇好奇道:“都說君子遠庖廚,顧兄弟你一個讀書人,怎的這麽會做飯?”

  “其實我隻會幹些力氣活,一會兒收拾好就送到廚房讓我娘做了,大哥不嫌我粗鄙就好。”顧玉成說完,將切好的雞塊泡到水盆裏,先浸一浸血水,又取出塊豆腐切成小塊兒,將一應食材都送到廚房,這才洗了手,坐下和趙崇一起喝茶。

  得虧他拜師後想著可能哪天要有客人,就買了個茶壺,打了口厚實的炒菜鍋,不然今天還真不敢留下趙崇吃飯。

  顧玉成暗自慶幸的時候,趙崇也是悄悄鬆了口氣。

  從前他和顧玉成來往,雖然兄弟相稱,但比顧玉成有錢有勢,又是興隆酒樓的東家,底氣十足。然而現在顧玉成對趙家有恩,又拜了名師,以後必然要科舉做官,就和趙家這商戶不在一個碗裏了。

  昨日譚縣令都說,清泉居士這次收了個好學生,頗為勤勉。

  兩相疊加,趙崇就有點底氣不足,甚至怕顧玉成學成他表弟那酸儒模樣,不屑跟他來往。

  沒想到顧玉成不但親厚一如既往,還親自下廚……趙崇一顆心慢慢放回去,等到吃飯的時候,已經發揮豪爽本色,將顧玉榮逗得咯咯直笑了。

  顧玉成特意將一碗炸好的豆腐泡放在趙崇麵前:“大哥嚐嚐,這是豆腐塊下到油裏炸出來的,晾一會兒就脹起來,別有滋味兒。”

  趙崇對素食非常不感興趣,看在顧玉成麵子上才夾了兩個,頗有些不情願地吃下。

  顧玉成看得好笑,道:“我在酒樓的時候,聽到過一種菜叫‘釀’,我看這豆腐泡就很適合,可以掏空了往裏麵放肉餡,蒸熟或炸熟,應該都不錯。回頭我寫個方子給大哥送去,說不定又是一道美味呢。”

  “你的方子向來好,大哥先謝過了!”趙崇嘿嘿一笑,又把筷子伸向了辣子雞丁。

  也不知他顧兄弟腦子是怎麽長的,做出來的飯菜都比一般人家好吃。

  賓主盡歡地吃了頓飯,待兒子送走趙崇後,王婉貞就把門拴起來,緊張地抱出小匣子:“阿成你再給娘說說,趙家怎麽送了這麽多銀錢?”

  顧玉成抱起小黑丫頭,邊給她揉著脹鼓鼓的肚子,邊把這事兒前前後後詳述了一遍,末了道:“娘你就安心收著吧,趙大哥今天登堂拜母,以後咱們也算通家之好了。”

  兒子居然這麽聰明能幹……王婉貞一臉恍惚地將小匣子鎖到箱子裏,道:“那孺人冠不知是什麽樣子,想來也是華麗富貴的。”

  顧玉成:“我努力讀書,將來也給娘掙個誥命,風風光光的。”

  王婉貞笑起來:“現在這樣娘就很滿足了,以前在溪口村,一輩子也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日子。倒是你,不要隻顧著讀書,也多吃些,整個人都瘦了。”

  “我這是長個子呢。”顧玉成道。

  小黑丫頭忽然開口:“各!”

  雖然念成了去聲,也是字正腔圓,聲音響亮。

  “哎喲我們阿榮真聰明!”顧玉成掐著兩肋將她抱起來,忽然發現這丫頭不那麽黑了,小臉蛋紅撲撲的,“我們阿榮都變成漂亮姑娘了,真是又聰明又漂亮。”

  以後都不能叫她小黑丫頭了!

  王婉貞看他一副小大人的樣子,兩個詞兒翻來覆去的誇,心中好笑,又不覺冒出點辛酸。

  要是大河還在,看到一兒一女都這麽孝順懂事,該多開心啊。

  顧玉成很快發現王婉貞神色悵然,該是想起了顧大河,便把小丫頭放到她膝上。

  他不是原身,沒有見過顧大河一麵,自然也沒什麽感情,由他勸說王婉貞,就有點隔岸觀火了。

  小丫頭不負哥哥所托,爬上爬下的,又叫又笑,很快鬧得王婉貞什麽也想不起來,隻想抓住她揍兩下屁股。

  顧玉成叮囑小丫頭不要亂跑,就袖了契書往欣榮書坊而去。

  今天難得休息,就去領潤筆費吧。

  之前他也找過李斷腸說的那家書鋪,很快發現那所謂的老叔就是個印盜版書和小黃書的,說話也躲躲閃閃,就幹脆地棄了這家,尋到欣榮書坊。

  希望能賣出去吧,要一本都賣不出去,他就隻能給李斷腸寫話本做上家了。

  到了欣榮書坊的時候,恰逢裏麵有讀書人結伴在買書,三五成群的,嘴裏談著詩詞文章。

  顧玉成瞅了個人少的空當去找老掌櫃,還沒開口就被認出來,指了個學徒領他往裏間去。

  顧玉成不明所以,到了之後發現是在抄書房間的隔壁,也挺亮堂,隻是小了許多,隻有一張八仙桌和兩個凳子。

  那學徒將他帶進來,又倒了茶,沒一會兒老掌櫃就慢吞吞進來,遞給他一個挺大的紅布錢袋。

  “這個月生意還行,你那《問仙圖》賣了二十三本,七十文一本,統共是一千六百一十文,小公子數數,出了門可就算結清啦。”

  那錢袋顯然分量不輕,顧玉成急忙起身接過,道:“我自然是相信掌櫃的,這書能賣出去,也虧了您肯收下。”

  老掌櫃笑起來,滿臉皺紋更深了些:“我年紀大了,就不給你換銀子了,你要換就上前頭那家錢莊問問。”

  顧玉成謝過他提點,兩人閑話兩句,老掌櫃才說出來意。原來是看《問仙圖》賣得不錯,想跟他再簽個契書,以後把所有稿子都放在欣榮書坊,做個長久買賣。

  一旦簽了,以後顧玉成就不能再往其他書鋪送《問仙圖》手稿。如果其他地方盜了這書來賣,欣榮書坊就能去報官,隻要顧玉成出個麵作證即可。

  欣榮書坊還會把每本書的提成增加五文,作為長契的鼓勵。

  “小公子不要小瞧,我們欣榮書坊雖然在清平縣不大起眼,在府城也是有分號的。東家還想再開分號,以後說不定能把書賣到京師去呐。”

  顧玉成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承蒙掌櫃的抬愛,就依您說的辦。”

  一本五文看似不多,日積月累也不少,何況清平縣也沒幾家書鋪,他本就打算一直交到欣榮書坊的。

  幹脆利落地定了契約,顧玉成告辭離開,恰好碰到先前那幾個書生在話本架子前徘徊。

  其中有個個子稍矮的說道:“也不知這《問仙圖》是何人所做,我來了欣榮書坊好幾趟,也不見有下卷。”

  另一個道:“這等奇文,豈能倉促而就?我已給夥計塞了錢,讓他有新書就到家裏喊人。”

  “話說這作者怎的叫‘任之梅’,好生拗口。”

  “莫非是咱們清平縣藏著哪位大家,取了個名字引我等探究?”

  眼看那幾人好奇之下推敲起了“任之梅”三個字,顧玉成匆忙舉起錢袋遮住臉,快步從另一架書後麵繞開。

  他都能胡謅出“無蹤山人”,取名水平著實不怎麽樣,此刻聽人來回念那三個字,隻覺臉上發燒,走出數裏才恢複過來,拎著一袋銅錢去買東西。

  天氣漸涼,得往家裏置辦點東西了。

  第27章 學做文章

  顧玉成拎著新收到一千六百多枚銅錢, 到銀樓買了根梅花簪。

  這簪子是純銀打造,一端光潤圓滑, 一端打了一大兩小三朵梅花。雖然分量不重, 才三錢左右, 但格外精巧別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