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524
  郭老太太早沒了,郭大舅看樣子也時日無多。郭舅媽很熱情,親自指點孫媳婦做了頓飯,又拉著梅香一起說家裏的喜饃鋪子。黃茂林和表兄弟們一起吃了頓飯,又帶著梅香去看了郭二姨。

  郭二姨倒是還硬朗的很,口齒也伶俐。

  看了郭家的長輩,夫妻二人又去了葉家。

  葉家人長壽,葉厚則兄弟還硬朗的很,熱情地招待了外甥女和外甥女婿。葉思賢已經把如意坊裏的事情都交給了兒子打理,自己在家裏照顧老父母。

  葉思遠聽說表妹和表妹夫來了,連忙跑了過來。

  見到梅香後,葉思遠想起自己年少時的心思,頓時覺得有些好笑。他拉著黃茂林喝了許多酒,醉醺醺的還說了些胡說。

  都是年過半百的人了,誰也不計較誰是不是失禮。

  葉厚則年紀一大把,仍舊像看孩子一樣看著子侄們,還不停地勸他們吃菜。

  走了一大圈的親戚,梅香覺得有些累了,回到了平安鎮。

  歇了兩天後,夫妻二人又帶著厚禮,一起去拜訪了張發財。

  張發財有些受寵若驚,“兄弟,你如今身份貴重,如何到我家裏來了。聽說你回來後一直在拜訪各家長輩,我也不好去打擾。正想等你閑下來去你家叨擾,還是遲了你一步。”

  黃茂林笑了,“發財哥還跟我說客氣話,我不管什麽身份,咱們兄弟還要計較那些不成。”

  張發財老了,再不是當初那個虎背熊腰的壯小夥,他的孫子倒是和他有些像。

  這樣走親訪友,日子不覺得空虛。

  等把所有親朋故舊都走完了,夫妻二人就暫時住在平安鎮上。

  梅香每日自己買菜做飯,以前家裏的那一小塊菜園還在,梅香從黃茂源手裏討了回來,自己補種了許多菜。

  日子仿佛又回到幾十年前,但黃茂林沒有過去那麽忙碌了,他整日跟在梅香身後。梅香種菜,他幫著鋤地。梅香上街,頭兩天他還不好意思,等過了一陣子,他不想一個人待在家裏,就幫梅香提籃子。

  有時候覺得人家菜賣的貴了,黃茂林好像又變成當初那個豆腐攤攤主,精明勁兒來了,還會講價錢。

  攤主們都從善如流地給黃茂林降價,等買好了之後,梅香給細月使眼色,細月還會多給些銀錢。

  時間久了,大家都知道黃家老太爺過日子節儉,雖然老夫人有打賞,也沒人敢胡亂要價。

  無事的時候,兩口子有時候去挖野菜回來包餃子,或者去迎賓樓裏吃頓飯,再一起走回來。家裏下人們要跟著,黃茂林還不讓,覺得他們礙手礙腳,隻讓細月和貴仁跟著。

  等入了秋,黃家在平安鎮的田租都收了上來。黃家的糧店在榮定縣成了最大的,但已經不需要黃茂林操心了,慧哥兒親自安排了心腹處理。

  收了新糧,黃茂林親自舂米,梅香悶了一頓幹飯。把夏天曬的幹茄子加了肉絲炒,放了辣椒,一人吃了一大碗。

  老兩口在平安鎮過了好幾年煙火平常的日子,整日相伴在一起,無憂無慮,有滋有味。因總是有人想來走路子送禮,梅香又有些想念孩子們,她決定再次搬家。

  還是這麽任性,收拾好了東西後,說走就走。

  黃茂林無奈,隻能趕緊跟上。

  作者有話要說:

  老了之後能有這樣的日子,也挺讓人羨慕的。

  感謝在2020-05-31 13:54:36~2020-05-31 16:27:2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15268481 30瓶;baiyun1duo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41章 明嶽

  明嶽五十多歲的時候, 嶽父嶽母都去世了。

  當時,他的孫子已經快要參加科舉了。雖然孫子不姓韓,但明嶽也很高興。

  明嶽的媳婦生了三個兒子, 按照當初上門時兩家約定, 挑一個姓韓。

  頭一個兒子是嶽父嶽母的心頭寶,自然跟著嶽父姓。等第二個兒子出生後,嶽父一家子主動提出讓孩子跟著明嶽姓韓。

  明嶽當時也沒反對,韓敬傑夫婦當時還很滿意。

  等到第三個兒子出生後, 又跟了嶽父的姓。

  明嶽家裏祖祖輩輩都是男丁多, 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嶽父嶽母非常高興。

  明嶽雖然做了上門女婿, 卻仍舊和以前一樣踏實苦幹。

  最開始的時候,嶽父嶽母多少還有點防著他,明嶽心裏也清楚。外頭有一些人做了上門女婿, 覺得丟了自己的臉, 不是滿心憤恨,就是好吃懶做,還有趁嶽父嶽母死了就奪了家產帶回自己家的。

  嶽父嶽母的防備在明嶽心中也算是人之常情, 多少人家娶了兒媳婦,不生兩個孩子也得不到婆家人真正的信任,如今男女倒過來,也是一個樣。

  明嶽也沒去計較那麽多, 他每天用心幹活, 真心體貼屋裏人,小兩口情分越來越好。

  明嶽從來不提貼補父母, 他知道父母不會再要他一文錢,後來聽說家裏也添了許多營生, 他更加放心過起自己的小日子。

  因他多少年如一日的勤奮肯幹,又有了幾個孩子,嶽父嶽母年邁,屋裏人畢竟是個婦人,家裏的作坊漸漸就是明嶽在打理。

  屋裏人早就把明嶽當做自己最親近的人,見明嶽雖然嘴上不說,心裏也是惦記父母兄弟。

  嶽父嶽母也能看得出來,就經常主動提及讓明嶽帶著媳婦孩子回去看望父母,每次都帶了厚厚的禮物。

  明嶽帶著三個兒子回家,漸漸發現韓敬傑夫婦明顯更偏愛老二,無他,因為老二姓韓。

  小孩子最敏感,老大和老三感覺到受了忽視。平日裏還好,小孩子磕磕絆絆難免拌嘴,吵架的時候老大和老三就會孤立老二,滿嘴都是你姓韓不是我們家裏的人。

  老二這孩子心思越發重,哥哥弟弟和他不是一個姓,而且,阿爺阿奶更喜歡哥哥弟弟。

  明嶽知道了後心中很難過,屋裏人雖然能安慰好明嶽,卻沒辦法改變這種現實。

  明嶽的屋裏人多次說自己的父母,“阿爹阿娘也真是的,孩子姓什麽不都是我的孩子,如何能偏心對待。”

  世人就是這麽膚淺,特別是一些沒兒子的人家,內心執著於有男孩來繼承自己的姓氏。老二仍舊姓韓,在老兩口心中,老大老三才是這家裏的繼承人。

  不光嶽父嶽母,親生父母韓敬傑夫婦也是這樣偏愛老二。

  明嶽痛苦了許久之後,做出了一個決定,讓老二改回母姓,和哥哥弟弟一樣。

  韓敬傑夫婦聽說後很不高興,明嶽勸導他們,“阿爹阿娘如今兒孫滿堂,也不缺二郎一個孩子。二郎在家裏處處和兄弟們不一樣,我看了如何不心疼。”

  韓敬傑張了張嘴,最後還是一個字都沒說,長長歎了一口氣,“是我對不住你,對不住二郎。”

  明嶽又安慰了父母一番,回家之後就和嶽父一起找了族長,在族譜上把二郎的名字添加上了。

  屋裏人怕他難過,一直小心翼翼的。

  明嶽主動勸慰屋裏人,“我沒有難過,孩子就算跟你姓,不也是我兒子,老了一樣孝順我。如今他們兄弟三個一個姓,二郎也不會多思多想了。”

  果真,改了姓之後,老二在家裏比以前更理直氣壯了,老大和老三若是拿這個說事,他擼起袖子就跟兄弟們幹。

  韓敬傑夫婦去世時,明嶽帶著妻兒們回去奔喪。二弟讓他捧靈摔盆,明嶽拒絕了。他若是接下這活,就表示自己還是韓家人,等嶽父嶽母死了,那邊的族人們說不定就會剝奪他幾個兒子的繼承權。

  明嶽隻把自己當作普通人家的女兒一樣,孝子重孫該做的事情,他全部推給了二弟,隻在一邊默默幫忙。

  給父母圓墳的時候,明嶽拎了一把鐵鍁,像一頭牛一樣埋頭幹活,一鍁一鍁把上麵的泥土夯得非常緊實。給父母磕頭的時候,他的額頭每次都是緊緊接觸地麵。

  三個兒子長大之後,明嶽帶著他們努力創辦家業,等孫子們長大之後,通通送去了學堂。

  嶽父嶽母過世之後,明嶽雖然是上門女婿,卻實實在在成了當家人。

  後來,他的七個孫子裏麵,有兩個讀書成器的有了功名,有繼承家裏作坊的,有外出尋了營生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自都過得很不錯。

  韓家崗其他人後來再提起明嶽時,還是滿口稱讚。一是誇他年少時勤奮很幹,二是誇他在婚事上為了父母兄弟犧牲自己,三是誇他有魄力,主動去做上門女婿,不光給兄弟們掙來了娶媳婦的錢,嶽父家豐厚的家產最後都落到他幾個兒子頭上,他比幾個兄弟們先一步發家,他的子孫們也先一步有了出息。四誇他有情有義,雖然做了上門女婿,卻從未把自己當外人,用心幫助嶽父拓展家業,嶽父嶽母死了之後,並沒有因為自己上門女婿的身份而開始報複屋裏人,而是始終一心一意對待她們母子。

  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孩子們不跟他的姓,但明嶽早就看開了,在他心中,兒子們都是他的心頭肉,為了他們,明嶽什麽都願意做,不管孩子姓什麽,都是他的兒子!

  作者有話要說:

  明嶽是個通透的人,看到了事情的本質。感謝在2020-05-31 16:27:29~2020-06-01 13:46: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baobao 2個;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24264850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克等待 66瓶;22849769 60瓶;越努力越幸運 20瓶;春天 10瓶;小w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42章 黃炎夏

  黃炎夏從榮定縣回來之後, 就成了個富家老翁。每日不是閑著和楊氏一起帶靈智,就是回大黃灣找老夥計們一起閑聊。

  整個大黃灣,誰不羨慕黃炎夏呢。年輕的時候, 他就是村裏比較富庶的豆腐坊坊主。別人家吃鹹菜, 他家可以吃豆腐。別人家吃豆腐,他家可以吃肉。

  後來,他和兄長率先搬到了鎮上,成了眾人羨慕的對象。

  他給兩個兒子分家的時候, 村裏不少人暗搓搓等著看笑話。他若是跟老大, 楊氏和繼子麵和心不和。他若跟老二,老大說不定要被人非議。

  別別扭扭分了家, 各方歡喜,隻有黃炎夏有些悵然若失。他不再是家裏最權威的人,特別是大兒子一家, 他徹底失去了掌控。

  唯一能讓他欣慰的是, 大兒子雖然不讓他管了,卻越來越能幹,建貨倉、蓋客棧、做喜饃, 家業越來越大。

  他眼見著兒子媳婦忙不過來,主動去幫忙,又找到了許多存在感。

  等兒子搬到縣城,請他去做大師傅, 黃炎夏更高興了。能去縣城紮根, 是平安鎮多少人的夢想。

  他去縣城,和當初鎮上那個賣油條的可不一樣。那個賣油條的方老板是去給別人做師傅, 他兒子是在縣城實實在在有產業的人,還和縣丞大人是親戚。

  兒子的家業越來越大, 黃炎夏漸漸成了大黃灣同齡中的個中翹楚。等他孫子中了舉人,孫女嫁到省城大戶人家,黃炎夏的自豪感達到了頂峰。

  他高高興興回了老家,準備頤養天年。大兒子仍舊每個月給孝敬銀子,小兒子兩口子照顧他的生活。每日隻管閑磕牙,想吃什麽吃什麽,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可他一閑下來就難受,但家裏的事情他也幫不上忙,隻有幫著帶孫子了。

  靈智確實不大機靈,原來他覺得榜哥兒和慧哥兒比起來差了好多,現在看靈智,他又覺得榜哥兒簡直太機靈了。

  人一旦閑下來,就感覺日子過的很慢。

  黃炎夏從十二歲開始學藝,到慧哥兒中舉,幾十年間,他像一頭老牛一樣,從未停止過耕作。早些年風裏來雨裏去賣豆腐、後來幫兒子看貨倉,又去縣城裏做大師傅,忙活了這麽多年,他終於能歇息片刻了。

  可他一歇下來,身上的毛病全出來了。腿疼、腰疼、眼睛看不清楚、頭不能吹風,他隻能細細地養著。越養著,他的身體越差。

  但他又不能說,兒子們孝順,他總不好說自己不喜歡閑著。就算不喜歡閑著,他也做不了什麽了。

  原來他覺得楊氏愛纏著他,誰知道他從縣城回來之後,楊氏居然對他有些冷淡。

  黃炎夏有些摸不著頭腦,錢不是都給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