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898
  縣太爺一來,下麵其餘一幹官吏全部到場,都送了賀禮。

  韓敬博帶著學堂裏的學生全部都來了,這些學生們曾經都是明盛的學生,以後他們考舉人靠進士,說不定哪一天又需要先生的幫助。

  韓氏族人傾巢而動,每一家都來了好幾個,葉氏和兩個兒媳婦的娘家人也都來了。

  賓客眾多,光葉氏娘兒幾個肯定忙不過來。韓氏族人在韓敬堂夫婦的指導下,男女分工,一起幫著操持今天的宴席。

  今天一共兩件喜事,但這兩件事性質不同。嫁女兒不允許吹鼓放炮,但中進士自然要鑼鼓喧天。

  最後,韓文富拍板決定。吹鼓手照常請過來,姑娘沒出門之前不許有動靜,等姑娘被男方接走之後,再開始熱鬧也不遲。

  忙著忙著吉時就到了,全福人給清溪上頭,插戴首飾。

  清溪有些緊張,青蓮一直在一邊安慰她,“姐姐莫怕,凡事都有章程,姐姐照著規矩來,再也錯不了的,也沒人敢瞎胡鬧。”

  男方來人之後,韓家這邊一眾子弟們堵門、設關卡,新郎官急得滿頭大汗,還是登哥兒心疼姐夫,偷偷開了門。

  辭別父母、哭嫁,一樣的流程,一樣的依依不舍。

  玉茗忙活了大半天,到這個時候再也沒法克製自己的情緒。從她自己出嫁開始,好像就已經習慣了離別。

  遠離父母,和丈夫分開好幾年,如今女兒又要遠嫁府城。她雖然心性堅韌,此時卻也忍不住了,一邊用帕子擦幹眼淚,一邊笑著囑咐女兒,“好生把日子過好,不用惦記家裏,若有難處,要記得回來說。”

  明朗一向話不多,看著眼前穿著喜服、蓋著蓋頭的女兒,隻是簡單說了一句,“去吧,好生過日子,這裏永遠是你的家。”

  清溪一邊哭一邊被登哥兒背上了花轎,慧哥兒和長俊以及夏至等人從後院一路護送到花轎門口。

  慧哥兒告訴清溪,“妹妹,登哥兒雖然還小,但你還有我和長俊呢,若有難處,千萬不要瞞著。”

  清溪從花轎中回應了一聲,“多謝表兄,多謝師兄,還請你們多替我照看父母和弟弟。”

  吉時一到,鼓聲響、花轎起,清溪被婆家人一路吹吹打打接走了。

  還不等明朗和玉茗繼續悲傷,韓文富一聲令下,奏樂!

  前院兒的樂隊立刻奏響了喜登科,賓客們紛紛上前道喜,恭賀韓家兄弟齊中金榜。

  前後兩院都請了戲班子,立刻熱熱鬧鬧的唱了起來。

  葉氏帶著兩個女兒坐在那裏聽戲,玉茗和婉柔安排好了家務事之後也陪在了一邊。

  各路親戚家的女眷們紛紛到葉氏身邊奉承,誰能想得到,當初那個年紀輕輕死了丈夫的葉氏,那個每天天不亮帶著沒成年的女兒一起上街賣菜的葉氏,也能有今天!

  可著整個榮定縣,誰家婦人現在有她的福氣大!

  葉氏麵含笑容,輕輕拍了拍玉茗的手,“府城離這裏也不遠,過幾天清溪又會回來看我們。”

  玉茗點了點頭,“多謝阿娘,我都知道。”

  葉氏不再說話,繼續和女眷們一起看戲。

  明朗兄弟二人在前院兒四處敬酒,同窗、同僚、族人、親朋,一桌又一桌,兄弟二人快有些招架不住。

  黃茂林和韓明輝一直伴在左右,慧哥兒、長俊和登哥兒一起也跟在後麵給長輩們倒酒。

  大家看到這兩個進士和兩個更年輕的舉人,嫉妒也有、羨慕也有。熟悉的人知道葉氏娘兒幾個吃了多少苦,不熟悉的人也認為天道酬勤,韓家兄弟刻苦讀書,終於有了回報。

  在娘家熱鬧了一天,梅香又帶著丈夫兒女們一起回來了。

  長俊和青蓮一時半會也沒提走的事,黃茂林夫婦自然巴不得女兒女婿多住一些日子。

  等清溪回門之後,長俊接到了李先生的信。

  李先生信中主要提兩件事,第一,讓長俊和青蓮早日回家;第二,問慧哥兒願不願意到省城衙門裏做個刀筆吏,曆練一番。自然,李先生也給長俊尋了份差事。

  長俊一接到信,立刻拿給嶽父嶽母看。

  黃茂林不大懂,問長俊,“這刀筆吏是做甚的?”

  慧哥兒先開口解釋,“阿爹,在咱們榮定縣,舉人值錢,能做縣丞。但到了省城,這舉人就不值錢了,隻能做個刀筆吏。所謂刀筆吏,就是給衙門裏大人們打雜的。起草文書,接待外客,跟著大人們一起到各衙門裏辦事。雖然職位不高,明麵上的俸祿也少,但可以見識到許多官場裏的事情,熟悉各衙門裏辦事程序,還能認識不少人。”

  黃茂林想了想,問慧哥兒,“你想不想去?”

  慧哥兒有些猶豫,“兒子不放心阿爹阿娘還有泰和。”

  黃茂林揮揮手,“你想去就去,不用擔心我們。我聽你大舅舅說,若是中進士之前能在衙門裏曆練一番,以後中了進士授官也更容易一些。你隻管去,把你媳婦也帶上。你們自己租個地方住,錢的事不用擔心。”

  長俊連忙道,“嶽父,讓大哥住到我家裏去吧。”

  黃茂林搖搖頭,“住到你家裏容易,若是三五天也就罷了,長年累月的,我知道你們母子自然是樂意的,但你們孟家族人眾多,保不齊就有人嚼舌頭根子。”

  梅香也開口解釋,“長俊,你大哥就算沒住你家裏,也不會和你們生分了。他們去了省城,就算住在外麵,許多地方也還是需要你們幫手。”

  長俊想想也對,不再勸,到時候多照看他們一些。慧哥兒雖然是大哥,但他年紀比長俊小,閱曆也比長俊淺,長俊很多時候都會主動照顧慧哥兒。

  既然決定了要送慧哥兒去省城,黃茂林和梅香立刻著手開始準備。

  最重要的就是錢,省城離這裏太遠,慧哥兒不好總是回來,黃茂林夫婦去一趟也不容易。

  春收才過,黃茂林又賺了一筆,家裏如今有兩個田莊,近千畝地,又有幾處產業,一年少說也能進個兩千銀子。雖然和長俊家沒法比,但在榮定縣也是數一數二的了。

  黃茂林平常低調,住的宅子小,家裏吃穿用度也並不鋪張浪費,但到了這個時候,他絲毫不小氣。

  慧哥兒臨行前,黃茂林塞給他一千兩銀票,“租房子畢竟不是長久之計,你把這錢拿著,先隨意租個地方住,再找合適的小宅子買一棟。這裏到省城太遠,我也不敢給你帶太多,怕遭賊人惦記。要是買宅子不夠,先找你妹夫借一些,回頭阿爹再給你。”

  慧哥兒接下銀票,“兒子長這麽大,沒有給家裏掙過一文錢,如今都娶妻成家了,還要阿爹養著。”

  黃茂林拍了拍慧哥兒的肩膀,“男子漢大丈夫,不要糾結這些小事。如今你不也有差事了,我這幾天也出去打聽了一些,聽說衙門裏的刀筆吏雖然明麵上俸祿不多,但其實油水厚的很。你要記住了,你去省城衙門,目的是為了曆練,一不為撈錢,二不為升官兒。以後你還要考進士的,千萬不要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蒙蔽了雙眼,咱們家不缺那點銀子。”

  慧哥兒點頭,“兒子知道了,多謝阿爹教誨。”

  那邊,梅香也正和兒媳女兒一起說話,“這下好了,到了省城,你們互相之間也有個照應。青蓮,你雖說是妹妹,但你婆家是省城大戶。我不說讓你為你哥哥做什麽,他們才單獨過日子,要是有什麽難處,你看在阿娘的份上,幫著搭把手。”

  青蓮笑著點頭,“阿娘不說,我也知道的。”

  梅香又叮囑錦屏,“你妹妹雖說嫁入大戶人家,如今還沒有一兒半女,親家太太人好,但一般的小事情咱們也別去煩擾。你們是哥哥嫂子,妹妹要是受了委屈,你們可千萬要記得給她出頭。”

  錦屏再三保證,“阿娘放心,我們定會與妹妹互相照應,阿娘在家裏一定要保重身體。”

  錦屏本來說留在家裏伺候公婆,當初姑媽也是這樣做的,梅香二話不說就攆她走,“我不用你伺候,我身子骨比你還好呢。你姑媽當初是無奈,那時候我娘家窮,若是你姑媽和清溪也跟過去了,到府城花費大,我們家供不起。如今不一樣了,別說你和慧哥兒是去府城,就是去京城,我和你阿爹也能保證你們過普通的日子。”

  梅香知道剛成親的小夫妻有多親熱,要是乍然分開,那真是心如刀割,她怎麽能忍心讓兒子媳婦為了自己而天各一方。

  明朗兄弟二人聽說慧哥兒和長俊要去省城衙門做刀筆吏,都十分讚同,明朗還把自己做縣丞的經曆仔細告訴他們,並叮囑了和黃茂林一樣的話,讓他們不要參與衙門裏的鬥爭,隻管做好自己的事情,多長些見識就行,等過了幾年,閱曆深厚了,文章更紮實了,再一起去參加春闈。

  明盛也叮囑他們,雖然有了差事,也不能放鬆的功課,這差事和功課結合到一起,做的文章才實在。

  郎舅二人聽了長輩們一籮筐的囑托,逗留兩日之後,帶著妻室一起去了省城。

  梅香已經習慣了送家裏男丁遠行,慧哥兒夫婦走了,她仍舊安安靜靜的過日。

  黃茂林本來有些傷感,梅香趕緊勸慰他,“趕緊出去掙錢,孩子們在省城花銷大,別讓他們為了錢的事操心。”

  黃茂林想想也是,多掙些家業留給孩子們,這才是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想通了之後,他又一頭紮到外麵的事情裏麵。

  梅香才送走了兒子,韓家人又要走了。

  這一次韓家動靜極大,葉氏要隨著兩個兒子一起走,還把韓明輝也帶走了。明朗要做官,外頭一些他不方便出麵的事情,得有族人幫著打理。韓明輝這些年在縣城也長了見識,再不是過去那個內斂的少年。

  韓敬奇聽說後,二話不說就把大兒子一家子送了過來,油坊裏的事情都交給了韓明尚,所得出息也都是他的,葉氏和黃茂林早就不去分這點錢了。

  至於家裏的產業,葉氏交給兩個女兒幫著打理。

  梅香和妹妹帶著全家送行。

  葉氏一邊憧憬未來的日子,一邊又有些忐忑。

  她年紀不小了,以後要跟著兒子四處遊宦,葉氏有些擔心自己給孩子們添麻煩。但她不走也不行,兩個兒子都走了,她不可能單獨留在這裏。

  到了出發那一日,梅香一大早帶著黃茂林和泰和過來了,連早飯都是在娘家吃的。

  葉氏讓廚房準備了豐盛的早飯,就在她的屋裏,擺了兩桌,男一桌女一桌,四個孩子又帶著孩子,整個屋子裏人聲鼎沸。

  葉氏含笑坐在上首,給坐在旁邊的兩個女兒各自夾了一塊子菜,“我走了之後,你們姐妹兩個好生過日子,雖然我們不在榮定縣,但你們也是有娘家的,受了委屈千萬不要忍著。”

  蘭香哭著回答葉氏,“阿娘一定要保重身體,等大哥的事情定下來了,阿娘一定要給我們來信,若有機會我們去看望阿娘。”

  葉氏紅著眼睛點頭,“放心,我會好生保養身子。聽說父母過世,做官的要守三年孝。為了你們兄弟們,我也要爭取活到八十歲。”

  葉氏一句話把一桌人都逗笑了。

  葉氏親自給黃茂林盛了碗粥,黃茂林起身相接。

  葉氏看了看大女婿,“茂林,阿娘最慶幸的是,當初聽了明朗和梅香的話,退了王家的親事,挑了你做女婿。這些年,你雖是女婿,卻如兄如父,照顧弟弟妹妹們,對梅香也好。阿娘很高興,隻是,你也勞累了半輩子,以後要記得保重身子。”

  黃茂林有些動容,“我自小沒有生母,自從和梅香定親,我才知道親娘疼是什麽滋味。阿娘,您也要保重身子。”

  葉氏讓他先坐下,自己又回到座位上。

  吃過了早飯,張縣尉一家子來給婉柔送行。

  婉柔是張家最小的孩子,從小備受寵愛,父母兄長和姐姐們都離得不遠,忽然間她要去京城,張家人都舍不得。

  張縣尉知道女兒這一去可能很多年回不來,雖然內心不舍,但又為女兒高興。

  張縣尉最實在,他什麽都不送,拍出三張一百兩的銀票給了女兒,“你們去京城,什麽不要花錢,這是阿爹的一點心意,你們拿著。”

  婉柔含著淚接下了,其餘兄長姐姐們也各有表示。

  梅香姐妹二人要送的東西已經給過了。

  明朗見時辰不早了,主動對葉氏說道,“阿娘,咱們走吧。”

  葉氏點頭,起身後先對兩個女兒點點頭,狠狠心先往外走。到了垂花門口,葉氏先上了車,玉茗妯娌二人帶著夏至也跟著上了車,明朗兄弟二人和登哥兒上了馬。

  明朗對眾人拱手,“張大人,我們去了,以後再相見。姐夫,家裏的這些事情,有勞您幫我們操持。”

  說完,他又看向姐姐妹妹,“姐姐,蘭香,你們好生保重,等我和明盛安定下來,就往家裏送信。”

  梅香止不住哭了,把頭埋進黃茂林肩上,衝兩個弟弟擺手,“去吧,去吧。”蘭香已經哭得說不出來話了。

  葉氏在車中也忍不住眼淚直掉,婉柔也跟著掉淚。玉茗安慰完了婆母,又安慰妯娌。

  明盛俯身,摸了摸妹妹的頭,“別哭啦,妝都花了。”

  姐妹兩個又破涕為笑。

  明盛笑了,“哭甚,我們是去做官,喜事。”

  兄弟二人當先打馬走了,葉氏等人的馬車在後麵跟著。

  黃茂林帶著一行人直送出官道七八裏路,明盛一再攆他們,才製止住了腳步。

  等看不到馬車的影子了,梅香摟著妹妹,“咱們回去吧,晌午別走了,和妹夫去我家裏吃飯。”

  蘭香想了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