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3949
  王媽媽做好了晌午飯之後,一家人團團圍坐在一起。

  黃茂源給父兄倒酒,紅蓮要起身伺候伯母和大嫂,梅香按下了她,“弟妹好容易來我家,隻管做個客就行,哪能讓你忙活,有丫頭們呢。”

  婆媳三個和青蓮一起喝米酒,梅香隻略微沾了沾唇。

  滿桌子的菜,雞鴨魚肉蛋,樣樣都有,還有許多楊氏從來沒有見過的菜色,想來是縣城裏的花樣。

  兩房人一起熱熱鬧鬧吃了頓中秋團圓飯。

  吃了飯沒多久,黃茂源就要回去。

  黃茂林夫婦一再相留,他仍舊拒絕,“多謝大哥大嫂好意,隻是我明兒與人約好了拉貨的,不能言而無信。”

  黃茂林這才做罷。

  梅香把家裏剩下的許多吃食送給二房,還有娘家送來的一些上等月餅點心,分了一些讓紅蓮帶回去給榜哥兒吃。除了給二房,又讓紅蓮給淑嫻以及蓮香捎帶了一些。

  因楊氏今兒過來沒準備住這邊的,什麽都沒帶,她也要跟著回去,把自己常用的東西和換洗衣裳帶一些過來。

  榜哥兒依依不舍告別了哥哥妹妹,跟著阿爹阿娘一起回了平安鎮。

  黃炎夏吃了飯之後,帶著夥計們和徒弟們一起回了水玉坊。

  白天是一大家子的團聚,到了晚上,就剩一小家人團聚了。

  中秋月圓,桂花香清冷,團圓夜熱鬧。

  梅香讓王媽媽把中午剩下的食材略微做了幾樣菜,一家五口在花院子裏的桂花樹下擺了一桌飯菜。

  慧哥兒對著父母舉起酒杯,“兒子願阿爹阿娘年年有今日,願咱們一家子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夫妻二人盡飲杯中酒。

  青蓮有樣學樣,黃茂林夫婦再次笑眯眯的喝了杯中酒。

  小泰和不甘示弱,啊啊的叫喚了起來,青蓮立刻往弟弟嘴裏喂了些吃的。

  八月的晚上,略微有些涼了。梅香怕飯菜涼了吃了壞肚子,帶著孩子們趕緊吃完了飯。

  丫頭們把碗筷撤下之後,梅香給泰和加了件小馬甲,又讓慧哥兒和青蓮也各自加了衣裳,一家人就坐在院子中賞月。

  慧哥兒對著天上的月亮,做了首勉強通順的詩,贏得了一家人的稱讚。青蓮拿起豎笛,勉勉強強吹了一首李先生新教的清平樂。梅香抱著小泰和,唱了一首鄉下的小曲。

  黃茂林看著兒女們承歡膝下,內心異常感動。又見梅香溫婉嬌俏,心中更加歡喜。

  黃茂林把月餅分給妻兒們吃,麵色溫和的和家人說話,“我小的時候,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今日這樣的好日子。”

  青蓮依偎在父母身邊,“阿爹,你小時候的中秋節是怎麽過的?”

  黃茂林想了想,“也是一樣的吃團圓飯,吃月餅,不過沒有賞月,也不會作詩吹曲子。”

  梅香也忍不住懷念,“我阿爹在世的時候,每年中秋節,他會從鎮上買月餅回家給我們吃。我家裏院子有一棵桂花樹,雖然農忙,我也會打了桂花做餅吃。那時候你們舅舅和二姨都小,我們家裏的零嘴就沒斷過。”

  黃茂林也忍不住笑了,“可不就是,我跟你阿娘剛定親的時候,每次去你外婆家,你阿娘都要偷偷帶著我做好吃的。”

  梅香嗔怪他,“胡說,怎麽是偷偷的,你哪回不比我吃的多。”

  兩口子一邊說笑一邊帶著孩子們玩耍,等夜深了,泰和開始打哈欠,一家人才結束了賞月,洗漱過後各自安歇去了。

  黃茂林今兒吃了酒,心中高興,等泰和睡著了之後,見梅香洗漱幹淨,換上了一身豔麗的睡袍,二話不說把她摟到床上。

  “這衣裳真好看!”

  梅香嬌聲問他,“難道隻有衣裳好看?”

  黃茂林輕輕撫摸梅香的頭發,“從頭到腳都好看,從我十三歲第一眼看到你那天起,我就覺得你是這世上最好看的姑娘。”

  梅香忍不住笑了,“如今我不是姑娘,都生了三個孩子,可見不是最好看的。”

  黃茂林吃吃發笑,“你肯定不是最好看的姑娘了,你是最好看的婆子。”

  梅香立刻在他大腿根上擰了一把,“快走開,不要和我這婆子睡在一起!”

  黃茂林把她摟得緊緊的,“我一個糟老頭子,隻能和你這婆子睡在一起!”

  說完,他二話不說,開始動手解衣衫。

  二人成親快十年,越發心有靈犀,於床幃之事也是琴瑟和諧。

  黃茂林感覺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少年時候,心潮澎湃。這一刻,他恨不得把以前那些求而不得的苦楚通通補償回來。有了這個心思,他動作越發勇猛,又怕傷著梅香,勇猛間又帶著些隱忍,頗是纏磨人。

  窗外,明月高懸夜空;窗內,小舟輕搖,木槳劃動,水聲乍起,鷗鷺驚鳴。

  風愈急、雨愈大,路人行其中,滿身濕透。忽然一聲驚雷響起,風停雨歇,鷺鳴聲散,一切又歸於平靜。

  作者有話要說:

  結尾的詩寫得怎麽樣?哈哈哈,(狗頭)

  推薦基友古言甜寵文《總被表叔欺負哭》,作者:秋色未央。

  感謝在2020-05-13 20:12:42~2020-05-15 14:14:0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貝拉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貝拉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狗尾巴草兒 30瓶;語 11瓶;41118107 4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20章 長流水溫馨居家

  楊氏回去後把自己的東西收拾收拾, 囑咐黃茂源和紅蓮好生看著家,轉天就自己搭車到了縣城。

  楊氏走的時候分外高興,鎮上的人紛紛打探, “黃太太這是要去哪裏?”

  楊氏說的半真不假, “老大兩口子請我到縣城裏去住一陣子,我在家閑著也無事,去看看也無妨。”

  眾人都羨慕的奉承她,“還是黃太太有福氣, 老了老了, 能去縣城裏享福。”

  楊氏笑眯眯的看著眾人不解釋,她自然不會說自己去縣城是住進豆腐坊裏, 還要給大夥做飯。

  等楊氏走了,有人羨慕,“做後娘能做到這個份上, 也是有本事了。”

  有人撇嘴, “要是心裏真有她,早把她接去了,還等到現在。”

  楊氏到了縣城之後先去了黃茂林家裏, 黃茂林不在家,梅香親自出來迎接她,“阿娘來得這樣快,我還說明兒雇輛車去接您過來呢。”

  楊氏擺擺手, “我又不是外人, 不用特意接我。你找個人送我去豆腐坊。”

  梅香先把楊氏帶進家裏,上了茶點, 婆媳二人絮絮叨叨說了些家常話,梅香這才打發下人把楊氏送了過去。

  從此, 楊氏就安心住在水玉坊。有楊氏在,梅香也能少操些心。

  頭幾天,梅香還時常打發幾個丫頭輪流過去給楊氏幫忙做飯。等楊氏熟悉了之後,就不讓丫頭們過去了。不過是做幾個菜,她能忙活的過來,豆腐坊裏的夥計和學徒們都爭著給楊氏燒火打下手。

  梅香就徹底撂開手不管了,她一個兒媳婦,也不好過問太多公爹的事情,有這後婆婆在,正正好,都讓她操心去吧。

  九月初的時候,黃茂源抽空又到縣城來了一趟。這回,他是給黃茂林送田租過來。

  當日黃茂林正好在家,見弟弟來了,強行留下他吃飯。

  梅香讓王媽媽做了一桌酒席,又把黃炎夏夫婦請了過來,一家子一起吃頓飯。

  黃茂源見到楊氏就問,“阿娘在縣城可住的慣?”

  楊氏笑眯眯的回答兒子,“住得慣,豆腐坊裏屋子寬敞。每日讓夥計們出門買菜,小學徒們洗菜掃地,我隻管做飯就行,連碗都不用洗。平日無事,時常出門逛逛。那豆腐坊附近許多街坊鄰居們都認識我了,不愁沒人說話。”

  黃茂源點頭,“阿爹阿娘住在一起,兒子也能更放心一些。”

  黃炎夏問小兒子,“榜哥兒讀書如何?”

  這話問的黃茂源有些不好意思,“大約是隨我,天生沒有讀書這根筋,勉強能認幾個字罷了。”

  黃茂林連忙圓場,“榜哥兒還小呢,不用著急。”

  好容易一家子團聚,黃炎夏也不想說太多煞風景的話,見時辰不早了,招呼兒孫們一起上桌。

  黃茂源當著一家子的麵把黃茂林家今年的收成都拿了出來,“大哥,你們家有五十畝地不用交糧稅,另外三十多畝照舊。我按照您的吩咐,把收上來的糧食賣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我都放在你家裏庫房中。這是賣糧食的銀子,請大哥收好。”

  黃茂林心中估算了一下,當場拿出其中一部分塞到黃茂源手裏,“說好了二八分,我豈能白使喚你幹活。你明兒找幾輛車,替我把糧食都拉過來,車費我來出。”

  黃茂源看了看錢數就知道,這不止兩成,怕還有大哥給的辛苦費,他也不矯情,大大方方的接下了錢,“大哥放心,等過些日子太陽好了,我替你把糧食再曬一遍,然後一起拉過來。”

  黃茂林笑著點頭,“那就辛苦你了。”

  黃炎夏在一邊插話,“親兄弟之間,說那些客氣話幹什麽。來,閑話別說了,一起吃酒吃菜。”

  梅香帶著丫頭們已經把飯菜都擺好了,眾人一起上了桌,分賓主坐好。

  黃茂源吃了飯就要走,梅香把家裏許多新鮮吃食給他帶了一些,又把自己新買的料子分了一些給紅蓮。

  黃茂源接過東西,駕著車就走了,在縣城去平安鎮路口那裏,還拉了兩個客人,也算沒白跑一回。

  黃茂源一走,黃炎夏帶著楊氏也回了水玉坊。

  梅香和黃茂林一起歇了中覺,起來之後,黃茂林去看韓明輝兄弟,梅香自己到小花園裏玩去了。

  泰和屁顛兒屁顛兒跟在阿娘身後,到了小花園之後,一會兒扯一扯花,一會兒拽拽小草,或是拿個小鏟子到處戳一戳。

  梅香靜靜地坐在秋千架上,微風起,吹起她的裙擺,耳邊的發絲也在風中飛舞。

  她雙眼不錯地盯著兒子,生怕他用鏟子戳到了自己。

  梅香本想跟在泰和身後,可他不讓,一直擺手,讓阿娘離他遠一些。梅香隻好坐在不遠處的秋千架上,靠著繩子看著他。

  泰和獨自玩了一會子,忽然看見阿娘坐在秋千上,立刻跑了過來,啊啊叫著也要坐秋千。

  梅香把兒子放在上麵,一手扶著他,一手晃秋千。

  娘兒兩個正高興著呢,忽然,細月一臉為難的進來了,“大奶奶,鄒大奶奶過來了。”

  梅香頭也沒抬,“她來有什麽事情?”

  細月看了一眼泰和,“說是泰和把他家二小子打了。”

  梅香終於抬起了頭,“她家二小子多大了?有三四歲了吧?泰和才多大!”

  說完這話,梅香忽然又想起,泰和力氣大,莫不是真的把人家孩子打傷了?

  梅香一把抱起泰和,一邊往外走一邊問他,“你是不是在外頭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