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394
  連鈴鐺和如月也在一邊說好看,青蓮拉拉細月的裙子,“細月姐姐,你就穿上吧,阿娘的裙子多的很,白放在那裏都壞了,我個子小又穿不上。鈴鐺姐姐和如月姐姐又沒定親,也隻有你能穿了。”

  眾人都勸,細月也隻能穿上了。

  黃茂林回來看到細月的裙子,仔細瞄了兩眼,差點以為自己認錯了人。

  回到屋裏後忍不住偷笑,“都說細月長得不好看,這一用心打扮起來,也不差嘛。”

  梅香斜睨了他一眼,“你可別假裝認錯了人!”

  黃茂林立刻過來拱手作揖陪笑,“大奶奶放心,我眼神好的很。再說了,大奶奶神仙一樣的人物,豈是細月能比的。”

  這些日子細月去水玉坊做飯,又換回了以前那些灰撲撲的衣裳。

  等黃茂林的豆腐坊漸漸走上正軌之後,梅香先把王聚財叫了回來,讓他跟著王媽媽學做飯。細月一個姑娘家,雖說是奴身,也不能總待在水玉坊裏。

  王聚財跟著王媽媽學了一陣子之後,梅香把他打發到水玉坊,換回了細月。

  過了一些日子之後,黃茂林終於把兩樣臭豆腐都研製出來了。他先往酒樓裏送,等眾人漸漸接受了之後,街坊們也開始來買。

  臭豆腐卷好賣,因為能做菜。那街頭小吃油炸臭豆腐,一時半會的沒有什麽銷量。也隻有幾家酒樓裏訂了一些,當做小食給客人們嚐鮮。

  水玉坊各樣豆腐的銷量穩步提升,縣城裏的人是有數的,眾人能吃的豆腐也隻有那麽多,不是東家就是西家。

  黃茂林的豆腐賣得多,自然會影響旁人家的生意。

  自來同行是冤家,慢慢有人開始抵觸。

  方法無非就是兩種,一是自己降價,二是傳一些謠言。因水玉坊狗頭關係硬,一一般人也不敢隨意造謠。降價這種伎倆對黃茂林不管用,你降價你的,我該什麽價還是什麽價。水玉坊的豆腐品相又不差,好不容易有了名氣,如果跟著降價,豈不自毀長城。

  升鬥小民們不管那麽多,誰家便宜去吃誰家的。但周邊的這一塊兒已經被黃茂林拿下,各家各戶也不會為了每天少個一兩文錢跑大老遠去買豆腐。黃茂林的大主顧一是酒樓,二是那些豆腐攤子。

  酒樓那邊,黃茂林和各家掌櫃簽了長期的契約書,不管外麵是漲是跌,酒樓裏的價格是死的,一文都不會變。至於各家豆腐攤子,黃茂林也願意讓一些利。

  這樣打了一陣子價格戰之後,小作坊先撐不住了,家底薄的也不行,最後隻剩下了幾個大作坊。

  黃茂林開始把價格調回到原來的水平,剩下的幾個大作坊也開始紛紛恢複價格,理由就是今年的黃豆貴,成本高。

  升鬥小民們見漲了價格,剛開始會比較抵觸,甚至不吃。過了些日子後,發現跟雞魚肉蛋比起來,還是豆腐更實惠一些。

  幾個大作坊心照不宣,聯手擠死了一些小作坊,幾家一起把剩下的份額一搶而空。

  因水玉坊有獨家品種,雖是後來,卻穩占鼇頭。那幾家大作坊的掌櫃心裏有數,這是縣丞大人親姐姐的產業,人家又一向規矩,誰也找不到什麽錯處,暫時都默認了這個格局。

  經過了這一輪價格混亂,縣城裏豆腐行業漸漸趨於平穩,黃茂林終於搬回了家。

  黃茂林搬回家之後,仍舊每日過去,並把消息放出去,要招兩個學徒,夥計暫時不招了,讓王家父子頂著。

  忙過了這一陣子,黃茂林終於有功夫多陪一陪妻兒了。

  黃茂林首先把接送慧哥兒的任務攬了過來,每天早上,爺兒兩個一起吃早飯,黃茂林先把慧哥兒送到學堂,自己再去水玉坊,晚上再去把慧哥兒接回來。

  每天這一送一接,爺兒兩個一路走一路說閑話,父子感情越發深厚。

  梅香提醒黃茂林,“豆腐坊裏都妥當了,趕緊把明輝兄弟兩人也接過來吧。”

  黃茂林跟梅香抱怨,“我才歇了兩天,你又指派我出去幹活。”

  梅香摸摸黃茂林的臉,“早日都處置妥當,以後咱們才能清清靜靜一起過日子不是。”

  黃茂林像個小孩子一樣,趴在梅香懷裏,“我可羨慕泰和了,整日吃吃睡睡,什麽都不用幹,還一直讓你抱著他。”

  梅香哈哈笑了,“你別羨慕他,我也抱抱你。”

  兩口子每回在一起的時候,丫頭們都很有眼色的把青蓮帶走。

  黃茂林聞了聞梅香身上的奶味兒,“等事情都忙完了,豆腐坊那邊交給阿爹和茂堅哥,油坊交給明輝哥,我就隻管坐在家裏等著天上掉錢。”

  沒想到這黃茂林的頭,“那敢情好,我陪你一起數錢。”

  兩口子一起在屋裏親親熱熱的說話,青蓮在院子裏和丫頭們一起踢毽子。

  說起青蓮,梅香又忍不住和黃茂林抱怨,“這縣城裏,連個像樣的女學都沒有。唯一有一家,我聽玉茗說,那學堂裏的女先生跟個老學究似的,整日就會講什麽三從四德,教出來的學生都呆板的很。”

  黃茂林連忙反對,“那可不能去,那哪裏是教學生,簡直是教奴才了,把如花似玉的女孩子們教的跟個木頭似的,就知道一味聽從男人的話,挨打挨罵不還手。你不曉得,我在外麵聽到很多這樣的事情。那有些父母愚蠢無比,恨不得把自己的女兒糟賤到泥土裏去。你自己教她讀一些書,明一明事理就行。明兒你再去問一問她舅媽,看清溪都在學什麽,讓青蓮跟著一起學,大不了咱們給她舅媽送束脩。”

  梅香笑了,“你這些話可不能到外頭去說,這世道還是對女人不公,都希望女人老老實實,咱們自己心裏清楚都行了。我問過玉茗了,清溪這會子也隻是讀書寫字,再學一學規矩,出了門大麵上不錯就行,在家裏並不拘束她。”

  黃茂林歎了口氣,“還是我沒本事,要是能在府城或是省城紮根,那裏的女學風氣才好呢。女學生們除了讀書寫字,還會騎馬射箭,聽說還會一起辦文會,文會上還喝酒。咱們縣裏這些人,畫虎不成反類犬,學了個四不像,就會約束女孩子們。”

  梅香摸摸黃茂林的頭,“誰說你沒本事了,你本事大著呢,你看我們娘兒幾個如今過的日子,平安鎮誰也比不上。”

  梅香坐在榻上,黃茂林躺在梅香懷裏,翹著二郎腿,“等泰和大一些,我帶你們去府城裏玩。”

  夫妻兩個正說著話,青蓮衝了進來,見阿爹躺在阿娘懷裏,連忙跑過來,“阿爹羞羞。”

  黃茂林坐了起來,抱起女兒親了一口,“阿爹帶你出去玩好不好啊?”

  青蓮雙眼發光,“真的?我想吃醬驢肉!”

  梅香摸了摸女兒的頭,“一個小丫頭,口味也不知怎的這樣重,居然喜歡吃醬驢肉!”

  黃茂林抱著女兒,“好,阿爹這就帶你去買醬驢肉!”

  青蓮想了想,“給大哥買兩隻醬豬蹄兒,給阿娘買二斤點心!”

  梅香笑了,“我可吃不了二斤,你這是給自己買的吧!”

  青蓮嘿嘿笑了,“給阿娘買的。”

  黃茂林問梅香,“你在家閑著也無事,帶上泰和,咱們一起去可行?”

  梅香想了想,“那你等等我,我換身衣裳。”

  說完,梅香起身,出去叫細月,“你也換身衣裳,跟我一起上街,如月也去,都趕緊去收拾好。鈴鐺去告訴貴仁,準備準備跟我們一起去。”

  丫頭們都動了起來,梅香換了一身玫紅色衣裙,頭上隻插了一根金簪子,耳朵上什麽也沒戴,泰和那小手可厲害著呢,戴什麽都要被他扯掉了。

  一家四口帶著貴仁和兩個丫頭一起出門了。

  先去了鹵菜店,黃茂林買了一些醬驢肉,給兒子帶了兩隻豬蹄兒。掌櫃的細心,把醬驢肉切了一部分,又給了幾根牙簽兒,“姑娘邊走邊吃也行。”

  青蓮高興的眯起了眼睛,黃茂林把女兒抱在懷裏,青蓮自己吃一口,喂阿爹阿娘吃一口,很快就把那切碎了的醬驢肉吃完了。

  一家四口又去了點心鋪子,買了些普通的雞蛋糕,又買了一些貴一點的酥餅。

  等走累了之後,黃茂林帶著妻女去了一家茶樓,在樓上要了個雅間兒,一家子一邊喝茶一邊看外頭大街上人來人往。

  青蓮到了縣城之後這還是第一次和父母一起逛街,一路高興的小嘴都沒閑過,嘰嘰咕咕說東說西。

  等到天快擦黑,一家人又一起往學堂裏去,在門口等了一會之後,和明盛打過招呼,帶著慧哥兒一起回來了。

  過了幾日之後,黃茂林又開始忙碌了,他要把油坊搬到縣城裏來。這是韓敬平生前一手創建的作坊,葉氏對油坊的感情非常深厚。

  其實把油坊放在平安鎮也可以,但黃茂林還是決定搬到縣城裏來,能不能多賺錢不說,至少能讓葉氏心裏有個安慰,這是她和韓敬平之間唯一的聯係了。

  葉氏如今早不再乎油坊裏的那點收入了,但仍舊十分關心油坊。

  三兩天的功夫,黃茂林把韓明輝兄弟和油坊裏的東西全部搬了過來。

  黃茂林先在那邊照看了一陣子,往酒樓送貨的時候,也推一推自己家裏榨的油。

  黃茂林直接在門口掛了個韓家油坊的牌匾,葉氏親自過來看了看,指導韓明輝兄弟一些自己多年賣油的經驗,並看著他們兄弟榨出了第一槽油。

  回去了之後,葉氏和梅香也時常在外頭給自己家的油坊拉生意。

  縣裏一些官宦人家和富戶,個個都是人精子。吃豆腐吃油,自然不會去別家。三班六房的衙役們,也時常來照顧水玉坊和油坊的生意。花花轎子眾人抬,水玉坊自然是風生水起,油坊也漸漸站穩了腳跟。

  葉氏和梅香投桃報李,那些人家家裏有產業,也時常去光顧生意。

  一眨眼,又到了端午節,明盛忽然間要做媒人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以前看新聞裏的女德班,宣揚的那些個糟粕思想,作者真想把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拖過來痛打一頓!

  阿彌陀佛,作者要戒嗔戒躁,親們不要跟作者學~

  日常小廣告,想要六百個預收,還差六十個!感謝在2020-05-12 16:18:38~2020-05-13 19:13:3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貝拉 1個;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coty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橘子味的貓 10瓶;蒙太奇、晚晴 5瓶;香蕉牛奶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8章 牽紅線青蓮進學

  明盛說的不是旁人, 他想把胡三姑娘說給常二郎。

  胡家三姑娘按理早該說親事了,隻因胡老爺一心想給女兒挑個讀書人,才耽誤到了現在。

  照胡老爺的意思, 韓家兄弟多好啊, 可惜人家早就定親了。

  今年府試期間,明盛帶著幾個學生去府城考試。學生們考試期間,他又去拜訪了胡老爺。

  明盛去了胡家毫不拘束,吃飯吃茶不消人動手, 自己熟門熟路。

  胡老爺和胡太太也喜歡他這樣, 顯得更親近。

  因胡家院子淺窄,明盛看到胡三姑娘在院子裏晾衣裳, 順道問了一句胡老爺,“三妹妹的親事可說定了?”

  胡老爺歎了口氣,“都怪我, 東挑西挑, 倒耽誤了她。”

  明盛仔細看了看胡三姑娘,長的細條條,眉清目秀, 雖說不上是什麽絕色,也耐看的很。

  胡太太心中納悶,你都成了親了,還盯著我女兒看什麽。

  姑娘見明盛看自己, 大大方方的問, “韓二哥,你看我作甚?我臉上有麻子?”

  明盛哈哈笑了, “三妹妹原諒則個,不是我偷看妹妹, 我見妹妹人才好,想給你保個媒!”

  胡三姑娘呸了他一口,“韓二哥好歹也是個舉人老爺,如今又做了先生,卻整日嘴裏沒個正經!”

  說完,她扭頭回房去了,明盛嘿嘿笑了。

  胡太太心中卻有些意動,“賢侄說的是真的?”

  明盛先問胡太太,“大娘,三妹妹今年多大了?”

  胡太太也不瞞著他,“滿打滿算快有十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