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427
  黃茂林有些懊惱,當時為啥要挑了貴仁?是因為他長得好看?他識字?還是比較懂規矩?

  黃茂林也不記得了,隻覺得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貴仁被黃茂林看得心裏墜墜的,鼓起了勇氣問他,“大爺,可是我哪裏做的不對?”

  黃茂林尷尬的笑了笑,“沒有,你做的很好。”

  說完,黃茂林轉身走了。貴仁確實做的很好,勤快、有眼色、不多嘴、不貪吃。自己總不能因為他長得好看,就容不下他吧。

  再說了,自己和梅香之間的感情,十個貴仁來了也沒用。

  黃茂林想到自己和梅香一起經曆的風風雨雨,頓時又變得十分自信起來,覺得自己不該瞎胡想。

  進了屋之後,梅香斜眼看黃茂林,“掌櫃的,要不要再買兩個俊俏小廝?”

  黃茂林見青蓮不在,笑著回答梅香,“有我就夠了,要小廝作甚!”

  梅香在他腿上擰了一把。

  院子裏,貴仁仍舊楞楞的站在那裏。以前的經曆又讓他忽然有些害怕,半晌後又安慰自己,不會的,大爺是個正經人,和大奶奶跟神仙眷侶似的,再不會打他的主意。

  貴仁摸了摸臉,這張臉太招人了,遲早又要惹禍。

  貴仁沉默了半晌,又靜悄悄的回了房。

  現在角落裏的細月目睹了一切,她心裏說不上是什麽滋味。

  等貴仁走了,細月心裏又唾罵自己,醜成這樣,別做白日夢了!

  以前細月從來不在意自己的長相,醜就醜吧,能吃飽飯穿暖衣就是好日子了。

  可自從貴仁來了之後,細月看他第一眼就呆了。

  天哪,一個男孩子,怎麽長得這麽好看!

  細月回去後偷偷打了盆水,仔細照了照,頓時羞愧不已。這還是個女孩子嗎?連貴仁一根腳指頭都趕不上!

  細月越發自卑,見了貴仁連頭都不敢抬。她一向不言不語,也沒人發現她的變化。

  有一回,細月在暗處偷偷看貴仁,無意中被貴仁發現,她立刻扭臉就跑了,貴仁卻若有所思。

  細月感歎了一番之後,也轉身去正房了。她不知道的是,貴仁也正透過窗戶外看細月。

  醜嗎?大福說細月太醜了,可能這輩子都嫁不出去。貴仁對此不置可否,好看不好看的,不過是一副臭皮囊罷了。細月老實勤快,人又溫柔,哪裏不好了。

  過兩日,韓明輝帶著韓明尚,哥倆一人背了個小包袱,直接過來找黃茂林。

  梅香把他們兄弟二人引進正房,上了茶點,先問候崔氏以及韓敬奇夫婦,又問家裏嫂子和孩子好不好。

  韓明輝笑著一一回答,“阿奶身子骨好的很,前兒還和大伯娘吵了一架。我阿爹阿娘也好,家裏都好,三妹妹隻管放心。”

  梅香點頭,“家裏好就好,如今我家裏事情多,不得已才請大哥和五弟來幫忙。”

  韓明輝有些不好意思,“以後就要勞煩妹妹和妹夫了。”

  說了一陣子客氣話之後,黃茂林帶著他們兄弟二人去了新油坊。

  先手把手教他們招呼客人,兄弟二人有些不大放得開,黃茂林也不著急,誰還不是慢慢來的呢。

  蓮香聽說哥哥弟弟來給三姐姐幫忙,連忙跑到油坊那裏去看了看,也送了一些東西過去,還說要每天送飯過去。

  梅香忙攔住了她,“你就不用管了,茂鬆總是不在家,你把孩子看好就行。”

  韓明輝兄弟肯學,黃茂林教得盡心。膽怯這個事兒,多幹幾回就行了。

  油坊裏的瓶瓶罐罐比較多,韓家兄弟學了幾天,才弄明白什麽樣的油桶能裝多少油,給人家打油的時候用什麽樣的小竹筒能打得更快,也讓客人覺得自己沒吃虧。

  黃茂林時常點撥他們,“比如人家要打半斤油,你就拿半斤的小竹筒打得滿滿的。你若拿一斤的小竹筒,你就是打了六七兩,人家也覺得自己好似吃虧了。”

  兄弟二人剛開始有些挫敗,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黃茂林又時常誇獎他們,他們又不好意思垂頭喪氣,隻得鼓足了勁兒繼續往下幹。

  什麽事情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多曆練幾天,這膽怯的毛病慢慢就去掉了,經驗也更多了,知道如何應付刁鑽的客人。

  好在韓家如今勢力大,黃茂林並不苛刻人家的斤兩,一般也無人找麻煩。

  黃茂林也不是天天都有功夫在那裏看著,他的事情多得很,隔兩三天才能去照看半天。反倒是梅香天天過去,把自己看家的本領都交給韓明輝兄弟二人。

  這樣過了近一個月,韓明輝和韓明尚終於能獨自應對油坊裏的事情。

  黃茂林夫婦終於鬆了口氣,把頭一個月的分紅給了他們,一共四兩多銀子,黃茂林湊了個整,給了他們五兩銀子。

  韓敬奇聽說之後,把大兒媳婦和孫子送了過來,自己老兩口仍舊住在鄉下。

  忙完了油坊的事情,又到了秋收。

  今年,整個榮定縣的收成都堪憂。那場大雨雖下的大,但仍舊有許多人家遭了災,還有許多人家的莊稼隻就下了一部分。

  別人家都不說,梅香自己家的田地,今年至少要減產三到四成。

  縣城裏麵,李大人憂心忡忡,“今年四處減產,這糧稅怕是難收啊。”

  明朗又給了李大人一記重錘,“大人,糧食減產,怕是商稅也要變少。”

  李大人眼見著就要離任了,忽然間遇到這樣的事情,於他的仕途來說,是很不吉利了。

  好在李大人從旱災開始時就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這次離任,最好也是平調,若是不好,被降級都有可能。

  李大人已經盡力了,折子已經呈上去了,如實匯報榮定縣受災情況,能給百姓爭取多少,就看天意。

  還沒等李大人離任,上麵的批示下來了,今年的糧稅照舊。

  縣衙一幹人越發坐不住了,百姓的收成減少,朝廷卻不肯減免賦稅,今年想把糧食收上來,怕是難上加難了。

  李大人把縣衙所有人都派了出去,到各鄉鎮收糧稅,自己留守在縣衙。

  百姓們本來睜大了眼睛,指望著朝廷能減免些賦稅,哪知卻等來了這樣的結果。百姓自然不敢罵皇帝,隻好罵底下的狗官,從縣令到衙役,各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罵了個遍。

  黃茂林聽說今年朝廷不免賦稅,背地裏也忍不住和梅香抱怨,“都說皇帝老子皇帝老子,兒子們都要餓死了,老子卻閉著眼睛隻管要吃的!”

  梅香沒說話,心裏也是讚同的,但也忍不住勸他,“誰知道呢,說不定這消息根本就沒報上去。”

  黃茂林歎了口氣,“今年減產這麽多,還要如實交糧稅,上頭這是想吃大戶還是想吃絕戶啊?”

  梅香看向黃茂林,“這話如何說?”

  黃茂林煩躁的喝了口茶,“吃大戶就是讓地主讓利,吃絕戶就是讓百姓賣兒賣女了。不管是哪一種,都是百姓遭殃。”

  梅香歎了口氣,“茂林哥,要不,咱們減免一些租子可行?”

  黃茂林用手敲了敲茶幾,“也隻得這樣了。”

  但黃茂林又不想就這樣吃了個悶虧,雖說家裏隻有八十多畝地,也減不了多少租子,但有粉誰不想抹到臉上呢。

  黃茂林先去了縣城,與葉氏商議此事,葉氏也同意了減免租子的事情。

  征得了葉氏的意見後,黃茂林立刻大張旗鼓把兩家的佃戶全部招了過來,說明了來意。

  眾人歡欣鼓舞,大聲誇讚韓縣丞體恤百姓,又誇黃掌櫃高義。

  老百姓們彼此之間消息也靈通的很,韓黃兩家減免了租子,立刻嚷嚷的整個平安鎮都知道了。其餘大戶不管心裏怎麽想的,也隻能跟著減免租子。

  這事傳到李大人耳朵裏,往府城州官老爺那裏略微提一提,州官老爺立刻對榮定縣年輕的縣丞有了個好印象。

  雖說減輕了田地租子,但絕大部分百姓家裏仍舊比往年更加捉襟見肘。

  往年豐收的時候,秋收完畢,各家各戶一天還能做一頓幹飯吃。今年,不管是鎮上的娘子們,還是鄉下的婦人,每日做飯的時候都掐斤掐兩,多的一粒米都沒有。若是當日不用幹重活,一天吃的都是稀飯。許多人家為了節省糧食,一天隻有兩頓飯。

  黃茂林借著這個機會,好生教育了家裏兩個孩子,家業來得不容易,一粒米都金貴,萬萬不可浪費。

  因減免了租子,梅香家裏今年沒有收到多少糧食。黃茂林把家裏糧食再次清點一遍,全部保存下來,一粒也沒賣。

  誰知道明年是什麽天呢,萬一再出個旱災或是洪澇,家裏若是沒有餘糧,那可要命了!

  呸呸,明年定是風調雨順!

  百姓們手裏的糧食少了,過日子就比往常更加精細,黃茂林的生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如意坊和迎賓樓倒是影響不大,外地客商到這裏來交易,又不是賣給平安鎮的人,買賣不受影響,住店也照常,反倒是因為迎賓樓的飯食漲價,比以前掙得更多一些。

  但水玉坊和油坊那邊就比往年少多了,鎮上的人倒還罷了,仍舊吃得起豆腐,鄉下許多人家已經許久不買豆腐吃了。張五叔和劉麻子的買賣大受影響,黃茂林的收成必然也要跟著下跌。

  好在縣城那邊影響倒是不大,黃茂林的香豆腐和白豆腐幹主要是賣給縣裏家境殷實的人家。

  黃茂林減少了每日磨豆腐的分量,省的做多了賣不出去。並叮囑韓明輝兄弟,不要急著把油菜籽都炸成油,這菜籽油囤久了賣不出去,也是會壞掉的。

  韓明輝一家子帶著弟弟住在鎮上,吃的米麵菜都是從鄉下帶來的。關於吃油,黃茂林與韓明輝商議好,兩家人一家一個月五斤油的份例,再多了就要記賬。

  韓明輝家裏倒無妨,五斤油反而吃不完,還能送給老父親二斤。梅香從小到大,大方吃油習慣了,故而時常就要去記賬。

  日子慢悠悠的過,等種了冬麥,下了霜,又下了第場雪,明盛娶親的日子就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早上好!

  第114章 逛縣城貴仁告白

  葉氏自從搬到縣城之後, 就開始著手準備小兒子娶親的事情。

  如今家裏房子大,兩個兒子各自有自己的院子。明朗住在二進正院,葉氏帶著女兒住在明朗後麵的三進院子中, 明盛的新房設置在明朗的西麵院子中。

  搬家後, 明朗和玉茗一起買了兩房下人。兩房人加起來也有近十個人,再加上家裏的兩個丫頭,也能轉的開。

  因還未分家,兄弟二人得了錢財都交給葉氏。葉氏剛開始推脫, “我如今老了, 跟著你們隻想享福,不想太操心了。”

  玉茗主動勸葉氏, “阿娘,這家裏還是要交給您來管才行呢。一來我年輕,不好服眾。二來, 不怕您笑話我不知羞, 我還想趁著年輕再要兩個孩子呢。我又不像姐姐那樣能幹,拖著幾個孩子,家裏的事情就顧不上了, 還是要勞動阿娘多辛苦幾年,等孩子們大了,讓他們好生孝敬阿奶。再者,我說句私心的話, 官人和二叔才起家, 若是立刻把老母榮養起來,家裏都是媳婦做主, 說出去了於他們兄弟名聲也不好。”

  葉氏聽玉茗這樣說,也不再拒絕, “既然你這樣說,我就再討嫌兩年,等明盛媳婦進了門,你們各自有了幾個孩子,我就要徹底撒手不管了。”

  有了錢財之後,葉氏帶著玉茗一起,開始為明盛的婚事做準備。

  葉氏娶過一次兒媳婦,多少有些經驗。她先讓人打聽了縣城裏娶兒媳婦的規矩,把各樣流程讓玉茗用紙筆記錄好,一樣一樣準備。

  好在聘禮老早以前就下過了,如今就是臨門迎親外加辦酒席,這個倒不怎麽費錢,隻管往熱鬧裏頭辦就是了。

  定花轎、定吹鼓手、請大廚、發喜帖,等把這些事情做完了,再就是準備酒菜。

  縣丞大人的親弟弟要娶親,新娘子是張縣尉家的姑娘,葉氏婆媳二人出去買東西,不管去哪家,也沒人敢欺瞞價格。

  葉氏也不占人家便宜,提前讓家裏人打聽好了價格,該多少錢就給多少錢。

  等快到正日子的時候,葉氏把家裏的大管事劉凡東打發回來,一來與韓文富商議,韓氏族人各家都要去個代表,二來通知娘家人以及女兒女婿一家,一定要提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