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131
  黃茂林抱起女兒,在她臉上親了一口,“上街幹什麽呀?”

  青蓮鼓起白嫩嫩的小胖臉兒,“吃糕糕,吃糕糕,找姐姐,找姐姐。”

  一歲九個月的青蓮已經能說不少話了,比慧哥兒當初說話早了許多。

  大大的杏眼水靈靈的,齊刷刷的睫毛忽閃忽閃,兩隻黑眼珠純淨透明,小臉蛋白嫩嫩,小嘴巴紅嘟嘟,看的人忍不住就想把她抱進懷裏一頓搓揉。

  因冬日裏天冷,梅香一直沒有給青蓮剪頭發,如今長長了不少。

  今兒早上起來,青蓮見阿娘梳妝,又往頭上戴了一朵絹花,忽然間伸手要花,梅香給了女兒一朵小絨花,青蓮拿著小花就往頭上比劃。

  梅香笑了半天,抱起女兒忍不住親了一口,“我的小乖乖,想戴花了是不是?來,阿娘給你梳個小辮子。”

  梅香摸了摸女兒細軟的頭發,找了一把小梳子,把青蓮頭頂的頭發用紅頭繩綁了一個小馬尾,把那朵小花戴在上麵。

  青蓮戴了花之後高興得不行,跑去給哥哥看。

  慧哥兒當時正準備去學堂,看了一眼妹妹頭上的花,用手扯了扯,“臭屁!”

  青蓮聽不懂,以為哥哥在逗她,笑個不停。

  小花戴到頭上就摘不下來了,青蓮不讓。

  黃茂林抱著女兒往後院走,青蓮急了,用小手指頭指著外麵,“上街上街!”

  黃茂林忙哄女兒,“好好,上街上街,我們去叫阿娘一起!”

  青蓮聽懂了,父女兩個到了後院後,梅香正在做針線活,見黃茂林進來了,頭也沒抬和他說話,“豆豆送過去了?”

  黃茂林點頭,“我還想讓豆豆住咱們家呢,又怕那孩子怕生,過一陣子再說吧。”

  梅香奇怪,“迎賓樓離這兒又不遠,怎麽想著讓豆豆住咱們家。”

  黃茂林嘿嘿笑了,“一來迎賓樓人多雜亂,豆豆想在那裏安心讀書寫字怕是不容易,到咱們家可以和慧哥兒一起,小哥倆相互比一比,學得更快。再者,慧哥兒也不小了,不能總是跟咱們擠在一張床上,也該自己睡了。”

  梅香嗔怪他,“慧哥兒才五歲呢,急什麽。就算讓豆豆陪著他,一個七歲一個五歲,晚上一起蹬被子一起著涼,那可真是難兄難弟了。”

  豆豆還沒來,小柱卻要回家了。

  小柱到黃家已經整整四年了,這期間,他每年隻回家住個兩三天,其餘時間全部侍奉在師傅師娘身邊,一來學手藝,二來幫著家裏幹活。

  磨豆腐的手藝小柱頭兩年就學的差不多,後麵兩年不過是打磨精度。

  黃家夫婦確實舍不得小柱,這兩年,小柱分擔了豆腐坊近一半的責任,磨豆腐、賣豆腐,甚至往縣城裏送貨如今也是他在打頭。

  過完年之後小柱雖然一直沒提回家的事情,但黃茂林一直記在心裏。

  二月底的一天,黃茂林讓梅香好生備了一桌酒席,給徒弟踐行。

  師徒二人都喝了些酒,小柱喝的有些上頭,趴在桌上嗚嗚的哭了,“師傅,師娘,我舍不得走,你們留下我吧,以後我就在家裏幹一輩子,給師傅打下手,師傅給我些工錢就行。”

  黃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胡說,你家裏已經給你訂了親,你的手藝如今不比我差,回去了之後,開個小作坊,娶妻生子,以後的小日子滋潤著呢。”

  小柱擦了擦眼淚,給師傅倒了杯酒,又把自己的酒杯滿上,“師傅,我再敬您一杯。”

  不等黃茂林回話,小柱自己仰脖子喝了幹淨。這一頓飯,小柱自說自話自己斟酒喝,越喝越上頭,哭了兩場,說了一肚子知心話,說的黃茂林夫婦也有些動容。

  等小柱終於趴在桌子上起不來了,黃茂林和大福一起把他抬回房裏,並讓大福好生看著他。

  夜裏睡覺的時候,梅香忽然問黃茂林,“在鄉下開個小豆腐坊得多少銀錢?”

  黃茂林心下算了算,“若是作坊小,大頭就是毛驢,再就是蓋房舍,鍋碗瓢盆和石磨什麽的不值幾個錢。拉拉雜雜算起來,少說也得七八兩銀子。”

  梅香對黃茂林說道,“我想著,小柱到咱們家四年,除了用心學手藝,平時就沒閑過,慧哥兒小時候他一直幫著帶,去年你受傷了,若沒有他幫忙,我一個人如何能忙得過來。這些年逢年過節咱們也給他封了紅包,我估摸著他多少也攢了個二三兩銀子,咱們不如再送他幾兩銀子,讓他回去開個小作坊,好生把日子過起來,也不枉你們師徒一場。大福看見了,以後也會用心幹活。”

  黃茂林用手點了點梅香的鼻尖兒,“還是韓掌櫃會籠絡人心,怪不得我每天不要工錢給韓掌櫃幹活,都是被韓掌櫃蠱惑的!”

  梅香對著他的大腿輕輕擰了一把,“對,就是我蠱惑的,我是山裏的妖精,專門騙人的!”

  黃茂林哈哈笑了,青蓮也跟著笑。

  第二天一大早,小柱依然如往常一般起來跟著師傅磨豆腐。

  磨完豆腐他就守在倒座房賣豆腐,連飯都是在這邊吃的。早飯過後,黃茂林來了倒座房。

  黃茂林先坐下,讓兩個徒弟也坐在一邊,從兜裏掏出個荷包,塞到小柱手裏,“等會客人多,我就長話短說,這裏麵是五兩銀子,我與你師娘送你的。你拿回去開個小作坊,以後好生把日子過起來。”

  小柱驚呆了,從來沒聽說徒弟學手藝走的時候師傅還送錢的,都是恨不得讓你多幹幾天。

  小柱抬眼看向黃茂林,“師傅。”

  剩下的話小柱再也說不出口,黃茂林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多說,這是我和你師娘的心意,今兒我就去給你訂一輛車,你再幹最後一天,明兒就走。”

  小柱正要說話,外麵來了客人買豆腐,黃茂林示意他去招呼客人,自己回後院去了。

  等客人走了,小柱捧著銀子又嗚嗚的哭了,哭過之後對大福說道,“師弟,明兒我就走了,以後就靠你侍奉師傅師娘。師傅師娘是好人,我來了四年,從來沒有挨打挨罵,也沒有餓過肚子。家裏有好吃的,不管是雞魚肉蛋還是點心果子,有慧哥兒吃的就沒少了我的,逢年過節師娘給我做衣裳,還給我紅包,這哪裏是收徒弟呢,一般人家養兒子也沒這麽精細的。你以後一定要好生幹活,你比師兄機靈,但師兄希望你的機靈要用在正道上。若是你幹了什麽對不起師傅師娘的事情,我知道了,定也不饒你!”

  小柱看得出來,大福比自己機靈,上進心特別強,但這種人心思多,若是一旦沒用到正道上,首先被坑害的就是身邊人,因此特意說這樣的狠話。

  大福嚇了一跳,“師兄放心,我肯定不敢的。若不是師傅,我這會子還在鄉下種地呢。師傅師娘對師兄這樣好,我想著,隻要我用心肯幹,師傅師娘肯定也會對我好的。”

  小柱點點頭,“是不假,這幾個月你也學了一些東西,賣豆腐你都會了。磨豆腐的流程你雖知道,但想把豆腐做好,得耐下性子認真學個兩三年。縣城那邊我也帶你走過兩回,以後我回家去了,你聽師傅安排。”

  倒座房裏,小柱絮絮叨叨的叮囑師弟,後院裏,黃茂林也有些不舍,歎了兩口氣。

  梅香笑著安撫黃茂林,“不要想太多,你們師徒的緣分本來就是隻有四年,就算緣分到了,以後心裏偶爾惦記一回,想的也都是他的好處。”

  黃茂林勉強笑了笑,“你說的對,是我著相了。”

  轉天清晨,小柱在黃家吃了最後一頓早飯,預備要出發了。梅香昨兒就讓小柱把自己的東西都打了個包袱,又把家裏的點心給他帶了一些,一家人一起送小柱去路口。

  慧哥兒聽說小柱哥要走,抱著他哭了一場,不讓小柱哥走。小柱從慧哥兒還不滿一歲就來了黃家,幫著梅香一手一腳把慧哥兒帶大,陪他玩耍,接送他上學,帶他上街買吃的,慧哥兒對小柱哥情誼深厚。

  忽然間說要走,慧哥兒今兒連學都不上了,要一起去送小柱哥。

  車夫早就在路口等著,一見黃茂林來了,主動拱手打招呼,“黃掌櫃放心,我定把這孩子平安送到家。”

  黃茂林也拱手,“勞煩兄弟!”

  小柱爬上了車,紅著眼眶看向大家,“師傅師娘,我回家去了,願二位長輩以後平安和順!”

  黃茂林擺擺手,“去吧,一路平安,以後好生把日子過好!”

  小柱是個實誠孩子,聽到這話後,眼淚又掉下來了。

  黃茂林眼眶也紅了,擺擺手讓車夫趕緊走。

  平安鎮的人都知道這是黃掌櫃的高徒,這乍一分離,以後再難見麵,肯定萬般不舍,車夫也懂人情世故,立刻掉頭就走,免得他們師徒難分難舍。

  等車走了好遠,梅香把青蓮遞到黃茂林懷裏,“茂林哥,咱們回去吧。”

  慧哥兒拽著梅香的衣裙,“阿娘,小柱哥以後還會回來嗎?”

  梅香摸了摸兒子的頭,“還會來的。”

  以小柱的品行,以後定然還會來看望師傅。慧哥兒得了阿娘的肯定話,立刻又高興了起來。

  黃茂林親自把慧哥兒送到學堂,一家人回去了。

  大福正在倒座房裏,連忙出來迎接師傅師娘。

  黃茂林溫和的對大福說道,“你去倒座房裏看著,下午我教你做香豆腐。”

  大福高興的點頭,“師傅放心,我這就去。”

  小柱走了之後,大福越發勤快,除了磨豆腐的手藝不如小柱,其餘的樣樣都幹得不差。

  等到了三月初,張發財來找黃茂林,跟他報了迎賓樓第一個月的帳。

  “兄弟,這一個月我絲毫不敢懈怠,還是收效甚微,除掉本錢,隻掙了五兩銀子。大部分都是吃飯錢,住店的不多。”

  黃茂林先看看賬本,安慰張發財,“發財哥,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我們剛開業,好多人還不知道我們這裏有客棧呢。你莫急,會慢慢越來越好的。”

  說完,黃茂林取了一兩五錢銀子給張發財,“既掙了五兩銀子,一兩是你的工錢,另外五錢銀子,算我給發財哥的紅包,這一個月你著實辛苦了!”

  張發財連忙拒絕,“等客棧掙了大錢之後,兄弟再給我封紅包吧!”

  黃茂源塞進張發財手裏,“咱們兄弟,難道隻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如今你巡街的差事沒了,又要供豆豆上學,還有一家子老小,家裏不安頓好了,如何能安心做事!”

  張發財聽罷,隻得接下了銀子。回去之後,開始想法子增加客源。

  他按照黃茂林以前的方法,先去驛站那邊想主意,經過黃茂林同意後,又往另外幾家貨倉送些禮,那些拉車的車夫們來吃飯時,他偶爾給人家抹去個零頭。

  除了張發財,黃家這邊也沒少使勁。如意坊的客人都被黃炎夏介紹了過來,黃茂源在外拉客或者拉貨時,也沒少跟別人推。甭管是來吃飯還是住店,多少總能多些收益。

  多管齊下,來住店的客人果真多了一些,張發財幹得越發起勁了。

  到了五月初,張發財再次來報賬時,一個月能掙十幾兩銀子,黃茂林按照慣例給張發財分了兩成,又加了三百文的紅包。

  等張發財走了之後,梅香詫異的問黃茂林,“頭先一個月掙五兩銀子,你給發財哥封了五錢銀子的紅包,如今掙了十幾兩,如何卻是三錢銀子?”

  黃茂林拿起賬本仔細看了看,“我與發財哥自**好,此次蓋客棧,我才把他拉了過來給我幫忙。但兄弟歸兄弟,生意歸生意。我給發財哥分兩成幹股,就是想讓他更加盡心盡力。紅包時多時少,我這是告訴他,想多掙錢,隻能從幹股裏頭拿,紅包多少隨我的意,時間久了,他就不會把心思放在紅包上頭,迎賓樓才會越做越好。等迎賓樓一個月能掙幾十兩銀子時,他分得更多,更加不會把紅包放在眼裏。”

  梅香點頭,“你說的有道理,自來親朋之間合夥最難。患難時還好,都憋著一股子氣,勁兒往一處使。等掙了大錢後,多少親兄弟都打得頭破血流,你與發財哥這麽多年好關係,可得用心。”

  迎賓樓有了起色,黃茂林夫婦都鬆了一口氣,蓋客棧可花了不少錢,若是弄不成,可不讓人心疼。

  如黃炎夏和葉氏等人,自然也是跟著高興,誰不希望自己的後人越過越好呢。

  一日下午,慧哥兒從學堂回來之後,一進門就大喊,“阿娘阿娘,妹妹在哪裏?”

  梅香笑著從正房出來了,接過了兒子的書袋,“妹妹去你二叔家裏去了,找妹妹作甚?一天沒見就想妹妹了?”

  慧哥兒哼了一聲,從梅香手裏的書袋中拿出自己的一本書,呼啦啦翻開給梅香看,“阿娘,你看看,是不是妹妹撕的?”

  梅香一看,那本書中間被撕掉了兩頁,頓時忍不住扶額,青蓮現在再也不是以前那個乖乖巧巧的小丫頭了,搗蛋的本事不比慧哥兒差。

  梅香摸了摸慧哥兒的頭,“妹妹不是故意的,她見你整日讀書,以為這書是個好玩意兒,才動手摸了摸。她還小呢,下手沒個輕重,想是沒當心撕掉了兩頁。明兒阿娘再給你買一本新的可好?”

  慧哥兒撅起了小嘴,“這上麵有我寫的筆記,阿娘買新的我還得重新再寫一遍。”

  梅香蹲下身,和慧哥兒雙目平視,“再寫一遍豈不是記得更清楚,你姑父時常不是告訴你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這寫讀書心得想來也是一樣的。你當日寫頭一遍時,說不定稀裏糊塗的,再寫一遍,能記得更清楚。”

  慧哥兒哼哼兩聲,“那好吧,看在阿娘的份上,我就不與妹妹計較了。”

  梅香抱了抱慧哥兒,“我兒真乖,這麽小就知道體諒阿娘愛護妹妹,以後定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說完,梅香又在慧哥兒臉上親了一口。慧哥兒頓時有些不好意思了,姑父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做扭捏娘態!

  但阿娘抱著自己,又親一口,慧哥兒覺得心裏甜滋滋的。

  梅香又問慧哥兒,“姑父有沒有留功課?”

  慧哥兒點頭,“有呢,姑父讓寫三篇字,還要背一篇書。”

  梅香想了想,對慧哥兒說道,“你在學堂坐了一天了,才回來也讓屁股歇一歇,去你二叔家把妹妹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