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136
  明朗心中越發擔憂,但家中這個情景,又讓他放不下。

  玉茗是枕邊人,且一向心細,第一個發現明朗憂心忡忡。

  夜深人靜時,夫妻二人相擁而眠。

  玉茗小聲問明朗,“官人,我見你近來心思難安,可是有何難事?不若說出來,我雖無能,總能給你想些主意。”

  明朗用下巴頂著玉茗的頭頂,“玉茗,我與先生不愧是翁婿,以後我們的命運怕是也一樣。”

  玉茗一聽就明白了,“官人,你可是想到外地求學?”

  明朗苦笑了一聲,“我如今是走不開了,我想把明盛送出去。仔細論起來,明盛讀書比我還有天分。他的文章靈氣足,考官們都喜歡這樣的。”

  玉茗沉默了半晌,“官人,不若你與二叔一起去吧。我知道府城官學裏一直招學生,如官人和二叔這樣已經是正經生員的學生,官學裏最喜歡要了,且不用交束修,隻用交些茶飯錢即可。官人若是與二叔一起去,咱們家也不是供養不起。油坊裏有一半的分成,我聽阿娘說一年有好幾十兩銀子呢,我的鋪麵一年也有十幾兩收成,咱們家還有田地,供你們兄弟二人讀書綽綽有餘。”

  明朗仍舊搖頭,“讓明盛去吧,我留在家裏,一來照看學堂,二來家裏都是婦孺,沒個男人如何能行。再者,就算家裏能供得起我二人讀書,過幾年明盛娶親,妹妹出嫁,總不能寒酸的糊弄過去。”

  玉茗不再說話,心裏卻越發想讓明朗外出讀書。她知道,若一直在鄉下蹉跎,再有天分的人,想中舉人也不容易。

  玉茗知道明朗責任心重,不肯拋下家人,也不再勸他。

  第二日,玉茗直接找葉氏說了此事。

  葉氏神情嚴肅,“你說的有道理,他們兄弟二人如今都中了秀才,總不能就這樣滿足了。若想再往前走一步,沒有師傅引路如何能成。”

  玉茗看了葉氏一眼,“阿娘,您不怪兒媳的私心吧?”

  葉氏笑著看向玉茗,“這如何是私心,要說私心我也有,若是我兩個兒子都中了舉人,咱們娘兒幾個不都跟著沾光?你所慮無非是學堂,這個事情你不要管,你隻管帶好清溪,我來處理。”

  說完,葉氏又有些擔憂的問玉茗,“若是去了府城官學,多久能回來一趟?”

  玉茗想了想,“聽我阿爹說,也就逢年過節讓回來。”

  葉氏看了一眼兒媳,“你們小夫妻才成親多久,如何能分開,就算要去,你也要跟著一起去。”

  玉茗忙搖頭,“我不去,我在家裏陪著阿娘和妹妹。官人和二叔去府城官學,住在官學裏就行,每日隻需交一些茶飯錢,費不了多少銀錢。若是我們母女也跟過去,還要另外租房子,每日柴米油鹽,哪一樣不費錢。”

  葉氏點了點頭,“我先去說等他們兄弟二人,剩下的回頭再說。”

  葉氏當天就與兩個兒子商議,明朗看了玉茗一眼,玉茗低下了頭。

  葉氏忙說明朗,“你不要看玉茗,玉茗是為了你好,也是為了咱們家好。”

  明朗忙賠笑,“阿娘誤會了,兒子沒有怪玉茗。兒子的意思是,讓明盛一個人去吧,兒子在家裏守著學堂。”

  葉氏搖頭,“你們都去!”

  明朗也搖頭,“阿娘,學堂總得有人看著。這是先生十幾年的心血,先生與我有恩,又把愛女許給我,我豈能辜負先生。”

  葉氏想了想,“不如讓俊哥兒回來管學堂?”

  明盛立刻拍手,“還是阿娘有見識,方大哥在常家能教多久呢,等常家兄弟倆不需要他的時候,他又能去哪裏!大哥,你別猶豫了,咱們一起去府城。不是說鄉下不好,這裏有我們的根,有阿娘姐姐大嫂妹妹,我們不管走多遠,心都留在這裏。隻有我們都中了舉人,阿娘和姐姐妹妹們才能過上好日子,大嫂跟著你也不算是低嫁。”

  明朗看了弟弟一眼,“我們都走了,家裏都是婦孺怎麽辦。”

  明盛詫異的看了大哥一眼,“大哥,不是我笑話你,隻要學堂能托個可靠的人,你留在家裏真沒多大用。做飯洗衣你不會,下田地你不會,帶孩子你更不會,你就會吃白飯!”

  明朗抬腳踢了他屁股一下,“難道你不是個吃白飯的!”

  明盛哈哈笑了,“大哥,我們在外麵好好的,誰也不敢來咱們家撒野。等你中了舉人,你就算三五年不回來,阿娘在這裏也是人上人,姐姐妹妹在婆家更無人敢小瞧。”

  葉氏忙點頭,“明盛說的對,趁著年輕,你們不出去搏一把,還要等到什麽時候!這事兒我做主了,你們都去,把玉茗和清溪也帶過去!”

  說定了之後,葉氏托梅香去方家說項,請方孝俊回來接管學堂,可以把常家兩個兒郎帶過來讀書,就住在韓家。

  方父方母不敢擅自做主,淑嫻也不敢替方孝俊拿主意。方父立刻動身去常家,與兒子商議此事。

  方孝俊想了一個晚上,答應了韓家請托,早上起來就去與常家夫婦辭別,並邀請常家兩個孩子一起去平安鎮學堂讀書。

  常家夫婦有些猶豫,反倒是常大郎主動要求跟著先生去平安鎮讀書。

  常老爺笑話兒子,“我看你不是想去讀書,就想天天去看媳婦!”

  常大郎頓時雙臉爆紅,“阿爹怎麽這樣笑話兒子,兒子想的是讀書的事情,成日在家裏好吃好穿,就我們兄弟二人,也沒個同窗,時間久了難免消磨意誌。若是跟先生去平安鎮,有一群同窗一起讀書,進益更快。再者,遠離父母,錘煉意誌,以後不管到哪裏,不說頂天立地,總不會天天跟沒斷奶的娃一樣想家。”

  常二郎聽說可以有一堆同窗,也願意去。常家夫婦無奈,隻得把兩個兒子托付給方孝俊。

  方家父子帶著常家兩個兒子一起回了平安鎮,車上帶了滿滿兩箱子的東西。常老爺實在不放心,一起跟著過來了。

  到了平安鎮之後,常老爺立刻去拜訪親家,並把兩個兒子托付給葉氏。

  葉氏二話不說就答應了,“親家老爺隻管放心,大郎是我女婿,我還能不照看他。二郎這孩子活潑可愛,我也喜歡的緊。等我兩個兒子都走了,家裏不免冷冷清清的,他們兄弟二人能過來,也添些熱鬧。”

  常老爺留下了豐厚的禮品,囑咐兩個兒子要聽先生的話,然後咬咬牙一步三回頭的走了。讓這兩個小子吃些苦頭也行。

  方孝俊回來後,明朗立刻把學堂交給了他,並把今年學生們的束脩一並給了他。

  方孝俊打聽了如今鎮上租房子的價格,按照市價給了明朗學堂的租金。

  明朗想著學堂的宅子是玉茗的陪嫁,他也無權替玉茗拒絕,隻得接了下來。

  常家兄弟二人在韓家住了下來,葉氏在前院兒給他們整理了一間屋子,從常家的行李中拿出兄弟二人的被褥,把他們安置了下來。

  常老爺這回一個丫頭小廝都沒留給兩個兒子,就是存了打磨他們的心思,也是想讓韓家母女多照顧照顧兩個兒子,這樣小兩口以後情分更深一些。

  明朗出發之前,收到秦先生的一封來信。秦先生鼓勵兄弟二人及早去府城求學,並介紹了一個熟人讓他們去拜訪。同時囑咐玉茗,帶著女兒在家好生侍奉婆母,莫要跟著女婿一起去,一來分心,女婿無法專心讀書,二來更費銀錢。

  玉茗聽見父親這樣要求,更加不肯去府城了。

  梅香一早就聽說弟弟們要去府城求學,也在家裏與黃茂林商議。

  黃茂林非常支持,“趁著年輕,就要多出去闖一闖。方家妹夫是因為走不開,隻得先看著學堂。你們家不一樣,能供養的起,他們兄弟二人早就該去了!”

  梅香想了想,看向黃茂林,“你也知道我娘家的家底,油坊收成被我分了一半,原來指望學堂的束脩,如今也沒了,就剩下幾十畝田地。我兩個弟弟去府城讀書,雖說不要束脩,但府城的茶飯錢定然也不便宜,一年來往幾次的車馬錢,怕是也需要不少。我想送他們一份厚厚的儀程,你看可行?”

  黃茂林點頭,“行行行,你不說我也要送的。我比誰都巴望著他們兄弟二人早些中舉人,我也能沾光,慧哥兒以後也能學些好。一次給多了錢他們肯定不要,明兒咱們去先送五兩,以後每次他們回來,走的時候再送五兩。除了這些,阿娘那裏咱們也去勤一些,省得他們兄弟二人在外掛心。”

  梅香看了一眼熟睡的兩個孩子,笑著撲進黃茂林懷裏,“茂林哥,你對我真好!要是別人家,哪裏會這麽大方!”

  黃茂林立刻摟著她小聲說道,“我不過是個長工,掌櫃的說怎麽辦,我豈敢有二話!”

  梅香立刻伸手擰了他一把。

  第二日,夫妻二人一起去了韓家,送了五兩銀子的車馬費。

  梅香叮囑兩個弟弟,“你們去了之後,隻管用心讀書,家裏的事情不用你們操心,有我和你姐夫呢。”

  明盛笑嘻嘻的湊了過來,“我前幾天就跟大哥說了,我們在家除了吃白飯也幹不了別的,都走了還省心,家裏少做兩個人的飯!”

  梅香敲了敲明盛的腦袋,“你也是個秀才公,整日這樣嘻嘻哈哈。”

  明盛涎皮賴臉的膩在梅香身邊,“我考功名又不是為了給自己立規矩的,姐姐放心,等我以後中了舉人和進士,姐姐隻管在平安鎮橫著走!”

  梅香哈哈笑了,“整日吹大牛,也不怕人家笑話你。我等著你考進士,到時候我仗著你的勢力橫著走!”

  那邊,明朗給黃茂林鞠躬,“姐夫,我們此次去府城,三五個月怕是回不來,家裏的事情,還請姐夫多幫忙照看。”

  黃茂林拍了拍明朗的肩膀,“你隻管去,放心吧,這一家子婦孺,我和你姐姐會看的好好的。若是缺銀子了隻管來信,你姐夫雖然隻是個賣豆腐的,也能資助你們一些。”

  明盛在一邊插科打諢,“姐夫如今在平安鎮可算財大氣粗了,等我去了府城,我就說姐夫是榮定縣的豆腐王,又氣派又體麵!”

  一屋子人都笑了起來,衝淡了許多離別的憂愁。

  方孝俊接下了學堂之後,把淑嫻接了過來。但淑嫻肚子大了,一個人操持不了太多事情,方母也跟著過來,婆媳二人一起給學生們做飯。

  隻一樣,方家人接管學堂之後,不再從周氏那裏訂菜,方大嫂自己在家種了許多菜每日送過來,這樣也更便宜一些。

  周氏也不計較,如今韓敬奇父子冬日裏燒木炭,平時到磚窯裏幹活,家裏收成也不少,少了學堂這份賣菜的錢,又不會傷筋動骨。

  等方孝俊把學堂捋順了之後,明朗兄弟二人準備出發。

  臨行前,葉氏給兩個兒子帶了充足的銀子,黃茂林又絮絮叨叨說了許多防騙的事情。

  出發當日,黃茂林叫了黃茂源過來,讓他把兄弟二人送到縣城再回來。

  葉氏帶著兒媳和女兒把兩個兒子送了老遠才停下腳步,見玉茗紅著眼眶,葉氏抱過孫女,輕聲安慰她,“好孩子,你受委屈了。”

  玉茗忍不住掉了眼淚,“阿娘,我不委屈。官人和二叔遠道求學,中間何等艱難。我不過是在家帶著孩子,陪阿娘和妹妹說說話,哪裏算得上委屈。等官人以後做了官,我就是官太太了,如今隻是暫時的,以後都會好起來。”

  葉氏給她擦了擦眼淚,“最多兩年,就能見分曉了。這中間他們時常回來,也能見一見麵。”

  梅香也跟著安慰玉茗,“弟妹,以後咱們多走動,你有空了隻管到我家裏來,我有功夫就回去。咱們一起說說笑笑,也能打發時間。我估摸著端午的時候他們總能回來一趟,到時候讓明朗多住兩天。”

  玉茗笑了笑,“讓阿娘和姐姐擔心了,我無事。”

  遠處的路上,黃茂源揮鞭穩穩地駕著騾車,明朗兄弟二人坐在車中,身邊是簡單的行李。

  透過車後的窗戶,明朗看見家人站在路口仍舊沒有回去,等車越行越遠,直到看不見人影,明朗才放下了窗簾。

  兄弟二人帶著不舍和堅定,一起往府城裏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節日快樂!

  感謝在2020-04-26 10:50:06~2020-04-27 13:02: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18318179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todearjiajia 170瓶;xixi 30瓶;翠花媽媽、尋 20瓶;暴力豆豆、橘子醬、你說啥、飯飯飯飯飯飯飯冰、baiyun1duo 10瓶;迷 7瓶;24853489 6瓶;小太陽是大吃貨 5瓶;胖胖愛吃糖 4瓶;柯媽 3瓶;繁花似錦、迪迦不愛小魚幹 2瓶;不知道叫什麽好、23155266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3章 立規矩官學報名

  明朗兄弟二人去府城之後, 葉氏帶著女兒和兒媳婦深居簡出,除了招呼上門來打油的客人,偶爾去女兒家, 其餘時間她極少出去串門子。

  清溪已經一歲多了, 開始搖搖晃晃的走路,總想想出去玩。玉茗和蘭香經常抱著她去梅香家裏找妹妹玩,梅香有空的時候也會抱著青蓮回娘家。

  常家大郎和二郎住在韓家前院裏,因明朗兄弟不在家, 常家兄弟二人無事從不往後院去, 連吃飯都是讓麥芽端到前院去。

  黃茂林每天都會抽空過來看一看,幫著幹一些粗活, 問候葉氏娘兒幾個,細心查看常家兄弟是否守規矩。

  最重要的是,明朗兄弟去府城並不是秘密, 整個平安鎮的人都知道, 黃茂林天天過去查看,也是為了防止宵小作祟。

  黃茂林若是沒空,偶爾也會打發小柱過來幫葉氏幹些雜活。

  常家兄弟有樣學樣, 特別是常大郎,見二位舅兄不在家,又見黃家連襟像韓家兒子一樣成日來幫忙幹活,每天下學後, 他也幫葉氏挑水、砍柴, 或是搬一些重東西。

  這一日,梅香吃過早飯後, 把家中事情吩咐好,抱著青蓮往娘家去了。

  才一進門, 見兩個丫頭站在廂房門口說笑,反倒是葉氏在耳房門口忙著晾曬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