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3964
  明盛過了院試,是一名正經秀才郎了。葉氏喜不自禁,才一聽到這個消息,眼淚止不住下來了。

  一家子兒女忙勸慰她,葉氏一邊哭一邊搖頭,“你們不用擔心,阿娘這是高興的。明兒咱們就去給你阿爹上柱香,告訴他兩個兒子都成才了。”

  葉氏這一回去韓敬平墳頭上並沒有哭,一邊燒紙一邊跟他絮絮叨叨,把家裏的事情都說了個遍,一麻袋的紙錢也燒光了。

  回來之後,葉氏要辦酒席,兄弟二人也不反對。

  梅香先過來說了一籮筐的吉祥話,回去之後就動手給慧哥兒做了個書袋。

  慧哥兒已經三歲半了,整日調皮的不行,在家裏翻箱倒櫃,還動不動把妹妹惹哭。

  青蓮才三四個月大,剛剛能豎著抱,整日也喜歡看新鮮,要到處走動出去玩。梅香給她做了個小軟帽,常常抱著她去二房或是韓家。

  青蓮乖的很,一般不怎麽哭鬧,還經常咿咿呀呀和梅香說話。

  眼見著慧哥兒越來越調皮,青蓮整天也要人帶著,梅香決定還是把慧哥兒送到學堂去。

  黃茂林覺得慧哥兒還小,怕他去了搗蛋。

  梅香笑著解釋,“你別看他在家裏跟個土匪似的,去了學堂就老實的很。也不光他一個人,學生們都這樣。”

  黃茂林摸了摸慧哥兒的頭,“慧哥兒想不想去學堂呀?”

  慧哥兒把頭點得跟小雞啄米似的,“想去,我要去學堂!”

  梅香眯著眼睛笑,“你看,我說他想去吧。學堂離得又近,晌午飯回來吃也行。”

  黃茂林抱起了慧哥兒,“去了學堂要好生跟大舅讀書認字,要是不好好讀書,就回來跟阿爹磨豆腐!”

  慧哥兒皺起了眉頭,他又想去學堂,又想磨豆腐,特別想拉著小毛驢圍著磨盤轉。

  黃茂林笑話他沒出息,梅香卻覺得要是讀書不行就回家磨豆腐,子承父業天經地義。

  梅香給慧哥兒縫了個小書袋,把慧哥兒送到了韓家。

  葉氏看著外孫子背著小書袋高高興興的過來了,先覺得好笑,又忍不住感歎,“你大舅舅當年開始讀書的時候也就比你大了一歲,一眨眼你都能讀書了。”

  明朗把手背在身後,看了看外甥,“慧哥兒想讀書?”

  慧哥兒點頭,雙眼發亮的看著大舅。

  明盛在一邊嘖嘖,“你小子真是有福不會享,趁著這會子還小,不多玩兩年,非要去讀書。讀書還能是好玩的事情?別看你大舅現在跟你笑眯眯,等你背不出書的時候,你就曉得戒尺的厲害了!”

  葉氏笑罵明盛,“淨胡說八道,把孩子嚇壞了!”

  明朗看了明盛一眼,“如今你也是秀才公了,我也教不著你什麽,以後就看你自己的了,兩年後秋闈,你再跟我一起去參加!”

  明盛立刻給他哥作揖行禮,“先生在上,請受學生一拜!”

  明朗抬腳對著他屁股踢了一腳,“好生看著家裏,我帶慧哥兒去學堂!”

  明朗牽著慧哥兒的手一起去了學堂,梅香與葉氏說了一會子閑話之後,抱著女兒回家去了。

  慧哥兒正式開始了自己的讀書生涯。

  頭一天,慧哥兒一句聽不懂,屁股在凳子上扭來扭去。明朗正在給學生們講書,隨即瞟了他一眼。

  慧哥兒頓時又老實了,無他,小孩子最會看臉色。平日溫和的大舅一進學堂就拉著臉,學生們畢恭畢敬,整個學堂裏,沒有一個人說笑打鬧。

  慧哥兒見大家都認認真真讀書,也不敢再說笑,老老實實坐在那裏聽了一上午的課。

  到了吃飯的時間,慧哥兒衝出學堂想回家,明朗又攔住了他,讓他在學堂和師兄們一起吃飯。

  葉氏見兒子教導外甥,也不插嘴。慧哥兒見沒人給他說話,也不再說回家,扭扭捏捏湊過去跟大家一起吃。

  葉氏忙給他盛了一小碗飯,自己也坐下了,陪慧哥兒一起吃飯。

  梅香在家裏等了一會兒,仍沒見慧哥兒回來,想去學堂看看,又有些猶豫。

  黃茂林給她盛了碗飯,“你先吃飯,等會兒我去看看,估計是在學堂吃飯呢。”

  黃茂林吃了飯之後,才走到學堂門口,就被明朗看見了。

  明朗出來與姐夫打招呼,“姐夫吃過飯了?”

  黃茂林笑著點頭,“是呢,你姐姐不放心慧哥兒,讓我來看一看。”

  明朗回頭看了一下,慧哥兒還沒發現阿爹來了,“姐夫以後不用過來看,晌午就讓他在這邊吃飯,有我們照看,姐姐姐夫隻管放心。先把規矩立起來,別人晌午都不回家,單慧哥兒一個人回家,不免打眼,怕以後與師兄弟們不合群。”

  黃茂林點頭,“你說的有道理,我回去把這話說給你姐姐聽,也安一安她的心。”

  明朗笑著點頭,“那姐夫快去吧,別讓慧哥兒看見你,怕他吵著要回家,以後每天吃晌午飯的時候都在這裏等你。”

  黃茂林點頭,悄悄的走了。

  梅香聽黃茂林轉達了明朗的話,自己也笑了,“你看我,孩子跟著他舅舅,有什麽不放心的。”

  黃茂林坐到了梅香身邊,“不是說兒行千裏母擔憂,想來這話是有道理的。”

  梅香點頭,“以後咱們就別管了,讀書的事兒,交給他舅舅們。”

  下午放學之後,明朗先把慧哥兒帶回了韓家,找出紙筆,讓他描紅半個時辰。

  舅舅表情嚴肅,慧哥兒雖然拿筆都拿不好,也隻能乖乖聽話。明朗也不管他寫得如何,隻要求他能耐下性子寫下去就成。

  葉氏在外麵掐著時辰,到了半個時辰,趕緊端了一碟子點心進來解圍,“都讀了一天書,也讓腦子歇一歇,來,吃塊點心。”

  慧哥兒見外婆進來了,立刻伸手從碟子裏抓了一塊點心。

  描完紅之後,明朗親自把慧哥兒送回了家。

  慧哥兒一進大門,跟個小炮彈一樣往屋裏衝,一頭紮進梅香懷裏,“阿娘阿娘,我會寫字了!”

  梅香撲哧一聲笑了,“慧哥兒這般能幹,才上一天學,就會寫字了!”

  說完,她在慧哥兒臉上親了一口!

  黃茂林與明朗寒暄,“慧哥兒這般調皮搗蛋,明朗你可要費心了。”

  明朗擺擺手,“姐夫不要跟我說這些客氣話。”

  說完,他坐到姐姐身邊,先看了看搖籃裏的青蓮,逗了逗外甥女,又與姐姐說話,“慧哥兒今兒倒挺好,能坐得住,也沒搗亂,他還小呢,手都沒長好,我也不敢讓他多寫字,過幾天教他蒙學,姐姐在家也可以帶著他讀一讀。”

  梅香點頭,“頭先我也想帶他讀,但他拿起書就要丟!”

  姐弟兩個說了一會子如何教導慧哥兒,明朗就回去了。

  過了幾日,葉氏給明盛也辦了兩桌酒席。明盛剛回來時,葉氏說要大辦酒席。但後來想一想,明朗當日中秀才時也隻是請了親近的親朋聚一聚,沒道理到了明盛這裏卻要大辦。

  梅香是親姐姐,那一日拖家帶口去吃酒席,又送了豐厚的賀禮。

  韓氏族人來趕集時都說葉氏為何不把所有人都請去喝喜酒,葉氏隻推說中秀才不值得張揚。自己人自然覺得葉氏謙遜,有那眼紅的,自然說她不知足。

  明盛中了秀才以後,葉氏開始操心小兒子的親事。親朋好友裏扒一扒,也沒找到十分合適的。

  正在葉氏發愁的時候,縣城裏韓敬博給明盛說了門親事。

  自明盛過了院試的消息傳到縣城,韓敬博就有心要給明盛說一門好親事。韓氏家族裏隻有這兩個侄子有了功名,且他二人年紀又小,以後定然還能再往前走一走,親事說高一些,與整個韓家都有益處。

  韓敬博這回使了大力氣,給明盛說的是張縣尉家的三姑娘。

  張縣尉管著一縣安防之事,是榮定縣縣令與縣丞之下第三人。他自己是個粗人,卻喜歡讀書郎。

  張縣尉原來想把二姑娘許給縣丞家的公子,哪知縣丞家裏另外擇了兒媳婦。張縣尉憋了一口氣,一定要挑個像樣的女婿。

  輪到三姑娘說親事,韓敬博聽說之後,立刻去說項,同時讓人回來與葉氏商議。

  張縣尉雖無功名,但他家三代人做縣尉,在榮定縣也算響當當的人家。

  張縣尉有二子三女,全部是嫡出,三姑娘最小,容貌像張太太,性子卻隨了張縣尉,是榮定縣城出了名的小辣椒。長得好看,卻潑辣的很。

  韓敬博也不瞞著葉氏,直說了張三姑娘性子火爆,但並不是不講理的人。

  葉氏有些猶豫,問明朗,明朗又看向明盛。

  明盛撓了撓頭,“阿娘,四叔四嬸的眼光竟然是不差的,潑辣些倒無妨,隻要講道理就行。人家還說姐姐是母老虎呢,可姐姐哪裏不好?兒子沒有意見,全憑阿娘和大哥做主。”

  明朗笑著對明盛說,“你如今不反對,以後若是張三姑娘拎著寶劍把你追的滿院子跑,你可別來叫饒!”

  明盛對著大哥翻了個白眼,“她再厲害,還能有姐姐厲害,姐姐什麽時候追著姐夫滿院子跑了?女人家嘛,多疼一疼,說些甜言蜜語,再厲害的母老虎都變成小花貓。”

  說得一屋子人都笑了,玉茗都忍不住開玩笑,“可了不得了,二叔還沒娶親,倒是把女人家的性子摸得透透的!”

  明盛又嘿嘿笑了,“大哥就是太正經,你也跟姐夫學一學。”

  玉茗眯著眼笑,看了一眼明朗。

  明朗咳嗽了一聲,端起旁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

  葉氏見兒子們都不反對,她自己自然也無話可說,“既這麽著,明兒我就回了你四叔四嬸,請他們做媒,保下這門親事。”

  在韓敬博夫婦的促成之下,明盛與張三姑娘定了親。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

  還有兩天,小長假就到啦!

  感謝在2020-04-25 14:28:49~2020-04-25 18:26:3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球球球cat 7瓶;大少爺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01章 過壽辰轉移產業

  慧哥兒上學以後, 梅香整日在家裏比以前更清閑一些。除了帶青蓮,三兩天做一次喜饃,再不用操心別的事情。

  油坊那邊, 每次都是小兩口一起去, 幹起來倒也不覺得累。

  就是帶孩子,也有張媽媽和細月幫忙。

  小兩口這樣互相幫襯,你心疼我我愛護你,小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梅香整日臉色紅潤, 神清氣爽。黃茂林雖則忙碌, 但有妻兒在側,每日感覺心裏如同吃了蜜一樣甜美。慧哥兒調皮搗蛋, 青蓮白白胖胖。

  生活,總算沒有辜負這一小家人。

  一天早晨,黃茂林剛把張五叔和劉麻子打發走, 又讓小柱倒坐房裏賣豆腐, 自己到後院去了。

  慧哥兒已經起來了,搬了個小板凳坐在堂屋門口寫字。黃茂林路過時伸頭一看,那字寫得歪歪扭扭, 跟蚯蚓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