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082
  等火盆裏的柴火不再冒濃煙,梅香把火盆端進了前院倒座房,與黃茂林一起帶著小柱和慧哥兒一起烤火,烤糍粑吃。

  倒座房裏還有一些豆腐,每天下午,鎮上仍舊會有客人來買豆腐。

  一家人正說說笑笑,忽然,外麵有人搖鈴鐺。

  黃茂林忙起身,打開窗戶,伸頭一看,是個外鄉人。

  黃茂林笑著問他,“客人,您需要些什麽?”

  外鄉人先嘰裏呱啦說了一通,黃茂林一句沒聽懂。這人又用蹩腳的官話說了幾句,黃茂林去過省城,勉強能聽懂一些,才知道這人是想問此處有無貨貨棧可以存貨。

  鎮上倒是有兩家貨站,都小的很,撐死兩間門臉兒,自己家的貨都要擺不下了。

  黃茂林就把實情告訴了他。

  哪知這人搖搖頭,他從外地來的,運了一批貨物,路過此處,沒成想下了大雪走不了了。他先把貨物寄放在驛站裏,但驛丞要價高,他有些吃不住,就到最近的平安鎮來問一問。

  天下大雪,許多人家都緊閉門戶,他問了幾家,都沒問明白,也不知是人家聽不懂他的話,還是見做不成他的生意不想搭理他。

  黃茂林把那人迎進屋子,仔細問了問他的情況。

  這人運的是一些茶葉和藥材,最怕潮,驛丞哪會好好幫他照看,他就想找個地方寄放東西,要是有那種專門對外租賃的倉房最好不過了。他隻是個小商人,貨物也不多,需要的地方也不是很大。

  黃茂林想到自家廂房都空著,跨院也還有好幾間屋子都空著,都是新蓋的房子,若是底下鋪上稻草,也不會沾上一點水。

  那人一聽,頓時大喜,想要把貨物寄放在黃茂林家裏。

  黃茂林心裏有些打鼓,從來沒有幹過這樣的買賣。這人又是外地人,他的貨物到底如何自己也沒看過,萬一已經潮了壞了,到時候豈不要我賠錢?

  黃茂林仔細斟酌了一番,見那人麵色焦急,最後提議要先看看貨,那人點頭答應了。

  黃茂林怕自己一個人看不好,把隔壁雜貨鋪的吳掌櫃和王老大夫的小兒子叫上了。吳掌櫃家裏也賣茶葉,王大夫的小兒子認識藥材,有這兩個人長眼,總不怕這人坑他。

  驛站離這裏不近呢,黃茂林套上了家裏的驢車,趕了半個時辰才到。眾人一看貨物,果真都是好的,黃茂林這才同意把東西寄放在自己家。

  那客商長期在外行走,也不是個沒經驗的傻子。他要求與黃茂林簽一份契書,讓當地裏長做見證。

  黃茂林又帶著他和貨物一起回去,然後找張裏長做見證,簽了份契約書。這人把貨物寄放在黃家,等大雪消退,再來取貨。

  張裏長等人以為黃茂林就是想幹一件善事,既然他自己願意,無非就是做個見證的事情。

  梅香卻覺得事情不是這麽簡單,等貨物都整理好了,眾人都走了之後,梅香低聲問他,“茂林哥,怎的忽然大費周章管起這事兒來?”

  黃茂林小聲對她說,“我隻是有個想法而已,也不知可行不可行。”

  梅香忙問他,“什麽想法?”

  黃茂林看了看外頭的大雪,低頭和梅香說悄悄話。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

  第93章 蓋貨倉小試深淺

  黃茂林仔細對梅香說了自己的想法, “驛站裏可以寄存東西,但驛丞主要的任務還是接待路過的達官貴人。行商們的貨物,驛丞隻是背地裏偷偷幫著存, 按規矩是不允許的。”

  梅香心領神會, “茂林哥,難道你想替人家存貨?咱們家這麽點地方,能存多少東西呀。”

  黃茂林神秘一笑,“咱們家肯定是不行的, 離驛站又遠, 地方又小。我想找個地方蓋一些房子,專門留著租給旁人。原來鎮上說有人來建貨棧, 弄了這幾年,也是隻有兩家小門臉,自家的東西都快放不下了, 哪裏還有地方給人家放東西。”

  梅香聽後也點頭, “這個法子倒是不錯,趁著還沒人搞,咱們走到前頭。茂林哥你整日忙忙碌碌的, 怎麽還有功夫琢磨這些事情?”

  黃茂林摸了摸她的耳環,“我想多攢些家業,總得想法子呀。這平安鎮就這麽大,能讓咱們找著機會的, 就是驛站了。原來沒有驛站的時候, 鎮子裏是什麽模樣?現在不一樣了,到處都有人把東西拉到這裏來交易。現在來交易都是少量的貨, 賣不掉拉走也行。你想想,要是有了存貨的地方, 以後就會有更多的人把大宗的貨物拉過來賣,長此以往,咱們這裏豈不要成了交易重鎮了。”

  梅香聽的直咂舌,“茂林哥,你想得真遠。”

  黃茂林也有些不好意思,“我隻是想想而已,也沒敢說出去。被人家曉得了,還不要笑話我,一個賣豆腐的,倒有這麽大的野心。”

  梅香立刻不答應了,“賣豆腐的怎麽了,我聽說,咱們皇帝老爺的老祖宗當年打天下之前,不也是在市井裏混的。”

  黃茂林忙去捂她的嘴,“可不敢亂說,被人傳出去,一家子都要遭殃。”

  梅香小聲說道,“我就是說給你聽,到外頭再不敢說一個字的。”

  說完,梅香又問黃茂林,“你要蓋屋子,總得先找地方吧?存貨物可得不小一塊地呢。”

  黃茂林點頭,“頭先我找菜園子的時候,把這一帶都仔細查看了一遍。驛站離咱們鎮上有六七裏路,這中間有個小山頭,山頭邊上有一塊地。那地是沙旱地,種什麽都沒得收成。原是一家人開荒開出來的,每年也隻能種幾個豆子,連稅都不用交了。我仔細打聽過了,這塊地的主家就是普通的莊戶人家,若想買這塊地,也不難。”

  梅香忽然笑了,“茂林哥,你背著我竟然幹了這麽多事情。”

  黃茂林嘿嘿笑了,“不是背著你,八字沒一撇,我自己瞎琢磨的,說出來也沒意思。今兒這事兒讓我覺得倒是可以一試,不過就怕最後幹不成,打了水漂。”

  梅香聽到這話,也有些猶豫,半晌之後,她對黃茂林說道,“茂林哥,你若是覺得可行,哪怕有個三成把握,也可以去試一試。誰都不曉得平安鎮以後會是個什麽樣子,說不定忽然一天變得更發達,也有可能一下子又變成以前那樣。但我總想著,當初你想做香豆腐,旁人知道了不也說你異想天開。若沒有人異想天開,什麽都是一成不變的老樣子,人活這一輩子,又有什麽意思。咱們現在還年輕,趁著有精力,好生去闖蕩一番,就算不成,一來也不影響到咱們家吃飯,二來以後說起來也不用後悔!你隻管去幹!”

  黃茂林聽得直拍手,“了不得了,你這道理一通一通的,這口氣,用明盛的話說,豪氣幹雲!真可惜你不是個男兒,不然我就要和你拜把子了!”

  梅香呸了他一口,“誰要和你拜把子,我要是個男人,說不得早就幹出一番大事業了!”

  黃茂林哈哈大笑,“可不就是,你要是個男人,我隻能給你做跑腿的!不拜把子也無妨,反正咱倆也一起拜過天地。”

  梅香立刻伸手擰了他一把,“說著說著你就不正經了!”

  小兩口說笑了一番之後,把蓋貨倉的事情丟到了腦後,一起烤火。

  過了一會子,天黑透了,梅香去廚房做晚飯。黃茂林估摸著再也不會有人來買豆腐,把火盆搬到了廚房。

  小柱剛才抱著慧哥兒在正院抄手遊廊裏玩耍,見師傅師娘進了廚房,也抱著慧哥兒進來了。

  黃茂林抱起慧哥兒,“外頭那樣冷,非要出去玩!看這小臉凍的,冰涼涼的!小柱快坐下,一起烤烤!”

  小柱搓了搓手,“師傅,我給師娘燒火,也能烤火!”

  黃茂林笑著點頭,“去吧,自打你來了,我想燒火都輪不上!”

  小柱嘿嘿笑了,梅香嗔怪黃茂林,“得了個這麽勤快的徒弟,不說誇讚兩句,反倒打趣人家!”

  黃茂林把慧哥兒的小手小臉都搓一搓,“如今我可不敢說他了,有師娘護著他呢!”

  一家子在廚房裏一邊做飯一邊說笑。

  天冷,晚上必定要吃些熱乎的才好。

  晌午飯剩了些蘿卜炒肉絲,梅香準備擀麵條吃,煎一些雞蛋,加幾根菠菜,一人碗裏舀一勺油炸花生米,至於豆瓣醬和早上炒的醃菜,願意吃就自己加。

  麵條下好了之後,都端著碗圍坐在火盆四周。慧哥兒坐在小板凳上,前麵放了個高凳子,他的小碗擱在上麵,裏頭加了些麵條,麵條上麵有一些煎雞蛋,還有從晌午剩菜裏挑出來的肉絲。

  梅香給慧哥兒弄了把叉子,慧哥兒把叉子戳進碗裏,也能叉起兩根麵條。

  麵條太長,這頭塞進嘴裏,那頭擺在胸口。得虧戴了圍嘴,不然衣服就要糟蹋了。

  一家人已經習慣了慧哥兒吃飯吃的一團糟,掉到地上也無妨,家裏的小狗早就在一邊候著,什麽東西掉到地上立刻就進了它嘴裏。

  外麵的風雪越來越大,廚房的門關著的,灶台上點著一盞油燈,麵條吃的人渾身熱乎乎的,火盆裏麵冒著火,整個屋子裏暖意融融。

  梅香吃過了麵條之後,把碗放在了旁邊。鍋裏還有一些,黃茂林和小柱一人又加了半碗。

  慧哥兒吃飯就是吃個熱鬧,梅香每次吃完了自己的飯,繼續喂慧哥兒吃。

  她一邊照看兒子一邊和黃茂林感歎,“大冬天裏,坐在火盆邊邊吃東西邊烤火,真是給個神仙都不換。”

  黃茂林笑了,“你說的不假,外麵雪那樣大,在屋子裏坐著烤火吃東西,可不美呢!”

  小柱插了一句,“師傅家裏不愁吃穿,在屋裏烤火倒不用發愁。要是家裏房子不好,都得愁死了!”

  梅香笑看他,“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倒有一副慈悲心腸!可不就是呢,這雪這樣大,怕又有人家裏房子要塌了。”

  黃茂林勸慰他們,“如今鎮上的活計多,各家各戶除了種田,多少也能從外麵掙幾個零用錢,日子比以前還是好過多了。”

  梅香忽然想起件事情,“茂林哥,以前我家裏油坊因一年隻有個一二十兩銀子的出息,故而從來沒人收過稅。如今咱們家裏又是豆腐坊又是喜饃鋪,這一年收成也不少,怎麽縣衙裏從來沒派人來收過稅?”

  黃茂林笑了,“沒人收稅還不好?我聽說,凡開作坊的,一年若盈利不足二十兩銀子,朝廷是不收稅的。看著吧,鎮上的店鋪越來越多,縣衙還能放過這一塊,早晚會來的。你們家的油坊掛在明朗名下,不用交稅。咱們家的豆腐坊和喜饃鋪子,若是縣衙來征稅,頭一個跑不掉!”

  梅香往慧哥兒嘴裏喂了一根麵條,心想若是明朗能早日中了舉人,倒是可以往他名下掛一掛。

  兩口子丟開這個話題,又開始說別的。

  這一場雪下了七八天,喜饃鋪子裏接了兩單生意,豆腐坊仍舊日日賣出不少豆腐。特別是張五叔和劉麻子那邊,二人往鄉下跑的勤,那些嫌路不好走沒有趕集的,都從他二人手裏買豆腐。

  黃茂林倒不計較這些,反正不管從誰手裏買,自己都能賺一些。

  雪停了之後,又是連日的大太陽。三四天的功夫,路麵就曬幹了。

  有梅香的支持,黃茂林更想去試一把。為謹慎起見,他又去問了黃炎夏的意見。

  爺兒兩個背著眾人單獨說私房話。

  黃炎夏有些吃驚,兒子家裏豆腐坊自從開始往縣裏送貨以後,一個月能掙不少錢,再加上兒媳婦喜饃鋪子裏的收益,還有幾十畝田地的出息,就他們一家三口,這一年能結餘不少呢!

  他原以為大兒子一家以後就這樣慢慢的把家業攢起來,沒想到如今又有了這些想頭!

  黃炎夏沉默了半晌,他知道大兒子一向是個有主意的,不管是當年私自和兒媳婦進山,還是琢磨香豆腐,包括後來到縣裏找代賣的豆腐坊,哪樣事情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

  若是一味聽從家裏安排,估計仍舊是每天挑著擔子下鄉賣豆腐,一個月掙個三五兩銀子,一家人混個溫飽。

  黃炎夏內心歎了口氣,罷了,隨他去吧,就算不成,再回來就是了,反正家裏的豆腐坊是一直在的。

  黃炎夏直接問黃茂林,“你預備什麽時候開始幹?”

  黃茂林小聲回答他,“我得先去找那一家把那塊地買下來,那地方不錯。邊上就是大馬路,離驛站不遠,到我家裏就算走路也就是吃頓飯的功夫。”

  黃炎夏囑咐他,“你買地的時候,先別說你要蓋房子,防止那一家拿喬或是抬價。”

  黃茂林點頭,“阿爹說的我都記下了,兒子心裏沒底,慧哥兒他阿娘說讓我隻管去幹,阿爹比兒子見多識廣,有阿爹的支持,兒子幹起來膽子也更大一些!”

  黃炎夏笑了,“你還年輕,多想想路子總是沒壞處的。等你以後有了三五個兒子,若是沒點家業,分家的時候你會覺得對不起孩子們。”

  黃茂林也笑了,“兒子倒沒想那麽遠,就是走一步看一步。”

  黃炎夏言歸正傳,“你家裏事情多,若是信得過我,把蓋房子的事情交給我也行。你想蓋什麽樣的,提前畫好樣子,我給你找大師傅。論做買賣我不一定比得過你,說起蓋房子,我可比你有經驗多了!”

  黃茂林忙奉承他,“阿爹不說我也想求您呢,兒子從來沒蓋過房子,可不就得您老出山。您放心,我把銀子備的足足的,給您開大師傅的工錢!”

  黃炎夏哈哈笑了,“那敢情好,衝著大師傅的工錢,我也得好生幹活!不過我可說好了,若是去給你蓋房子,豆腐坊裏我就顧不上了!再者,你是準備年前蓋還是年後蓋?年前就剩兩個月了,可得抓緊!”

  黃茂林皺起了眉頭,“我先去把地買了再說!”

  與黃炎夏說定了之後,過了兩三天,黃茂林悄悄的就把地買下來了。

  那塊地有三畝大小,黃茂林準備蓋個大院子,裏麵先蓋個七八間屋子,若是能成,以後再接著蓋也行。

  這塊地到沒花多少錢,反正是塊荒地,黃茂林謊稱說自己想種些果樹,願意以下等田的價格買這三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