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5161
  黃茂林笑了,“玩著玩著就睡著了。”

  梅香摸了摸肚子,“他才多大,聽說小娃兒出生後也是這樣的,吃著吃著就睡著了。”

  初六那天,黃茂林沒有趕集,在家裏陪著梅香。

  小夫妻正在一起整理孩子的衣裳,葉氏忽然又來了。

  楊氏本來在淑嫻屋裏指導她做針線,立刻出來迎接葉氏。

  葉氏後頭還跟著明盛和蘭香,娘兒三個手裏全是東西。

  楊氏一看就明白,葉氏這是來送催生禮了。洗澡盆、尿布、衣裳、帽子、襪子、剪子......

  葉氏笑著和楊氏打招呼,“大嫂在忙呢。”

  楊氏笑著把她們往堂屋引,“閑著無事,和孩子們一起做做針線。我才剛讓梅香把她給孩子預備的東西清理清理,該曬的拿出來曬曬。”

  到了堂屋之後,葉氏幾個人把手裏的東西放下了,楊氏讓她們母子坐下,忙著搬凳子倒茶。

  黃茂林和梅香聽見動靜,丟下手裏的東西就趕了過來。

  梅香如今不能跑,站立或者走的時間久了,她還得扶著腰。

  黃茂林扶著她進了堂屋,一起給葉氏打招呼。

  葉氏起身扶著梅香坐到了自己身邊,目光溫柔地看了看梅香。

  梅香孕期沒有變得非常胖,但整體氣色還好。因她不怎麽幹活,作息規律,且吃的也好,家裏又沒人給氣她受,她的心態一直很平和。除了前期對生孩子有些恐懼,過了年之後,隨著產期臨近,她反倒不再擔憂。

  葉氏拍了拍梅香的手,“一個月沒看到你,孩子長大了不少。”

  葉氏沒有貿然去摸梅香的肚子,她知道自己沒有天天和女兒住在一起,乍然去摸,說不定孩子會鬧騰。

  梅香自己摸了摸孩子,“是呢,我感覺它最近長大了不少,我走路比以前更累了。”

  葉氏笑了,“後麵一個月孩子長的更開,如今孩子筋骨都長好了,你注意一下,莫要吃太多,最後一個月全是長肉,太大了不好生。”

  梅香直點頭,“阿娘放心,我不敢吃太多的。”

  葉氏知道親家從來不虧待女兒的嘴,好在梅香也不是那種一味貪嘴的。葉氏聽說過外頭有一些人家,平日裏不把媳婦當回事,克扣吃穿,等媳婦懷了身子,看在孫子的份上,又一味讓媳婦多吃。長期吃不好的人忽然讓她敞開了吃,她的胃口會越來越大,孩子養的又肥又壯,最後吃苦的還是媳婦。

  楊氏見葉氏送來了這麽多東西,在一邊不停地誇讚葉氏,“弟妹真是有心了,這些東西都備的齊齊的,我甚都不用操心了,白得個孫子。”

  葉氏忙跟著客氣,“我不過是偶爾來一回,平日裏還是嫂子你們精心照顧她。我都聽梅香說了,自從懷上了身子,她都不怎麽幹活。在旁人家哪裏敢想這麽好的日子,也就嫂子家裏寬厚。”

  婦人們說話,明盛兄妹和黃茂林兄妹都坐在一邊安安靜靜地,一句話沒插嘴。

  楊氏和葉氏客氣了一陣子之後,對梅香說道,“梅香,帶你阿娘去看看你自己給孩子準備的東西,你阿娘養了四個孩子,比我有經驗多了。”

  楊氏這是讓娘兒兩個說私房話去,她是主家,總不好自己找地方退出去,索性讓她們到西廂房去說。

  葉氏客氣了兩句之後,跟著梅香去了西廂房,蘭香也跟去了,黃茂林留在堂屋陪明盛說話。

  明盛性子更活潑一些,與黃茂林說話時都是想到什麽說什麽。他第一次來黃家,還特意到豆腐坊裏看了半天。

  黃茂林把豆腐坊裏的東西一一說給他聽,明盛聽的連連點頭。

  西廂房裏,葉氏仔細看了梅香準備的一些東西。小衣裳、棉布包、褥子......

  葉氏一邊看一邊和梅香說閑話,“前兒明嶽成親了。”

  梅香聽到後,先沉默了一下,又對葉氏說道,“明嶽這樣也不錯,我聽說他嶽家好的很,媳婦也很不錯。”

  葉氏點頭,“是呢,我看過一回那姑娘,真不錯,長的不差,大大方方,懂禮的很,不怯場,還認字。她家裏開著作坊,殷實的很。說起來,明嶽就是勤快可靠,也不識字,若不是上門,想說這樣的媳婦也難。”

  梅香問葉氏,“敬傑叔父和嬸子如今如何了?”

  葉氏把娃兒的尿布又疊好了放一起,“他們兩個剛開始自然是舍不得明嶽,誰家的長子不是花了大心思養的。好在明嶽是個有心腸的好孩子,就算去了別人家,以後也不會就把父母拋在腦後了。”

  梅香低聲對葉氏說道,“阿娘,敬傑叔父家裏得了銀錢,以後還會種咱們家的地嗎?若是他不種了,一時半會哪裏能找到這麽好的人家呢。”

  葉氏笑了,“你莫要操心,如今明朗名下有五十畝免稅田地,咱們家本來就有二十七畝地,我預備過一陣子再買二十多畝地,湊個五十畝地。既然不用交稅,租子我自然不會收太高。他們家雖然得了明嶽的聘銀,但他家裏還有三個兒子呢,這點銀子扔進去,也就聽個響。我問過你嬸子了,她說還要種咱們家的田地。”

  梅香這才放心,“阿娘,您買田地,手裏錢夠不夠?”

  葉氏急忙道,“夠了夠了,明朗才收了學裏的束脩,過年油坊收益不錯,買個二三十畝地綽綽有餘。你手裏要是有閑錢,也可以多置辦一些田地。”

  梅香小聲對她說道,“阿娘,我等分家了再說。”

  葉氏也低頭問她,“去年秋收,你的嫁妝田收成有沒有給你?”

  梅香輕輕點頭,“刨除掉了糧稅和人工費,其餘都給我了。茂林哥的田出息都給了家裏,這是當初說好了的。”

  葉氏聞言又輕輕點頭,“這是應該的,他們兄弟沒分家,不管田地寫在誰名下,都要給家裏。你們家小叔子跑車跑的如何?給了家裏多少?”

  梅香一一說了黃茂源跑車的事情,葉氏也跟著高興,黃茂源能自己找份營生,以後分家時親家就不會偏向哪一個了。

  娘兒兩個在屋裏絮絮叨叨說了許多私房話,葉氏又囑咐了梅香許多產期臨近的事情,梅香聽的點頭如搗蒜。

  葉氏輕輕摸了摸她的頭發,“別怕,你身子骨好,生孩子定會順順利利的。過了九個月,說生就生了。這些日子你自己要用心些,要是哪裏不舒服了,及時告訴你婆母,讓茂林去叫我,千萬別因為怕麻煩人家就自己忍著。”

  梅香認真地點了點頭,“阿娘放心,我不會委屈自己的。”

  蘭香一直在一邊靜靜地聽著,梅香拉住她的手,“蘭香如今在家裏是阿娘的得力幫手了。”

  蘭香靦腆一笑,“我跟姐姐比起來差遠了。”

  葉氏笑了,“你們各有各的好,不能比的。”

  說完,葉氏就起身,“時辰不早了,我得趕緊回去了。”

  娘兒三個又一起到了堂屋,葉氏和楊氏告別後,帶著一兒一女又回去了。

  葉氏走後,楊氏讓梅香把葉氏送來的東西都拿回她自己屋裏。

  黃茂林把葉氏送來的東西仔細看了看,疑惑地問梅香,“阿娘為甚還送一把剪子?剪子不是凶器?”

  梅香笑著跟他解釋,“這剪子是剪臍帶用的,有些小娃兒到了日子遲遲不落地,送把剪子,就是讓他別磨蹭,該出生的時候早些出生。”

  黃茂林聽的直點頭,“原來是這樣,我還是頭一回聽說。這養個孩子這麽多道理,若是不養孩子,一輩子都不曉得。”

  梅香點頭,“可不就是,這是頭一個,養的精細些。我聽人說,等孩子多了,就是隨便瞎糊弄。”

  黃茂林哈哈笑了,“胡說,都是自家的孩子,怎麽能瞎糊弄。”

  日子越來越臨近產期,梅香雖然走路不便,但每日都要出門活動。她跟著楊氏去菜園,也不幹活,就在菜園裏四處晃蕩,有時候跟淑嫻一起挖野菜回家做餅吃。

  除了去菜園,梅香還時常去張發財家裏找徐氏玩。徐氏把豆豆的許多小衣裳給了她,為的是討個好彩頭。梅香投桃報李,每次去都給豆豆帶許多零嘴。

  在家裏時,梅香吃過飯之後不是洗碗收拾廚房,就是到處走動。家裏人也不管她,隻讓她注意些別摔著。

  這頭梅香安心靜候產期,那頭,葉氏也開始忙活家裏的大事。

  葉氏多方打聽,終於買到了二十畝地。如今田地可不好買,平安鎮越來越繁榮,好多人家富裕了都開始爭相購買田地。

  買這二十畝田地,花了葉氏近一百兩銀子。葉氏前頭剛買過田地,後腳韓敬傑和柴氏就來鎮上找她了。

  韓敬傑夫婦借著趕集的理由,買了一些家常用的東西後,就摸著門過來找葉氏了。

  夫妻兩進門的時候,葉氏正在準備晌午學堂裏的飯菜,見到他們後忙熱情地出來迎接。

  韓敬傑恭敬地叫了一聲三嫂,柴氏也熱情地和葉氏打招呼。

  韓敬傑把手裏的麻袋放下了,柴氏笑著對葉氏說道,“三嫂,這開了春,菜園裏的萵筍菜苔一下子全部長了出來,也不是什麽好東西,我給三嫂帶了一些來,三嫂別嫌棄,留著炒個盤也好。”

  葉氏忙請他們在倒坐房坐下了,又讓蘭香給他們倒水,“你們也太客氣了,還給我帶這麽多菜來。”

  柴氏笑了,“三嫂總是照應我們,我們也沒有什麽能回報給三嫂的。”

  葉氏客氣道,“說什麽照應不照應,敬傑兄弟也總是幫我們幹活。咱們兩家關係好,我就不跟你們說客氣話了。蘭香,把你嬸子送來的菜收起來。”

  韓敬傑聽她們妯娌說了一會子話之後,開始說出了自己今日來的目的,“三嫂,你家裏忙碌,我也不和你兜圈子。我聽說三嫂家的房子想賣了,不知道三嫂想出個什麽價錢?”

  葉氏立刻反應了過來,“你們不準備蓋新房子?”

  韓敬傑搖頭,“三嫂,蓋新房子成本大的很。明嶽懂事,給家裏掙下這一筆銀子,我家裏還有三個孩子呢,若是蓋新房,得花不少錢。我們合計過了,三嫂家的房子大,兩個院子足夠住人,西院裏豬圈柴房什麽都有。當初三哥蓋房子的時候我一路跟著幹,用的什麽料子我一清二楚。原來我以為三嫂那房子要留著的,如今既然要處理,我就想來跟三嫂商議,看能不能先緊著我們家。三嫂放心,你給旁人家什麽價格,我也出什麽價格。”

  葉氏聽了後心裏很感動,韓敬傑就是韓敬傑,從來不會仗著兩家關係好想來占便宜。明嶽的聘銀豐厚,他也沒想過風風光光蓋房子。

  葉氏給夫妻二人續了茶水,“既然你們想要,等明朗晚上回來了,我跟他說一聲。他也大了,家裏的事情我不好越過他單獨做主。”

  柴氏點頭,“這是應該的,三嫂,聽說你家又買了田地,三嫂能不能還給我家種,我們仍舊按照原來的租子給三嫂。”

  葉氏看向柴氏,“弟妹,這樣下來,你們可要辛苦了。”

  柴氏笑了,“三嫂,明嶽這孩子為了家裏,自己去給人家做上門女婿。我們做父母的,不能躺在那裏全部指望孩子,自己卻不動彈,說出去了人家不戳我們的脊梁骨。”

  葉氏仍舊說要征求明朗的意見,韓敬傑夫婦坐了一會子就走了。

  白日學堂裏人多,葉氏從來不和明朗說家裏的事情。等夜裏明朗回來後,葉氏仔細和他說了韓敬傑夫婦的要求。

  明朗對韓敬傑夫婦很是信任,一來這是韓敬平的好友,二來,韓敬傑的人品確實值得人敬佩。明嶽因為去做上門女婿,韓敬傑反而比以前更加賣力幹活。

  過了幾日,韓敬傑夫婦再次上門。葉氏母子頭先對董氏說十二兩銀子並不是蒙董氏的,因董氏摳搜,明朗還特意往低了說,反正董氏又不會真的買。如今賣給韓敬傑,明朗與葉氏商議後,仍舊隻收了十二兩銀子,就這,還有人情價在裏頭。

  雙方簽了契約,約定好時間去過戶,韓敬平蓋的房子就歸韓敬傑了。

  韓敬傑收好了契約之後對葉氏說道,“三嫂,這房子當初我跟著三哥一起蓋的,三哥當時給了我厚厚的工錢。如今,三嫂和明朗賣房子又少要了錢。我家裏孩子還小,住不了那麽多屋子,三嫂回去了隻管去住。”

  葉氏有些感慨,眼眶有些紅,“這是你三哥蓋的房子,交給你我最放心不過了。家裏的那些家夥事兒,你們要是看得上,都留著用。”

  兩口子客氣了一陣子後,和葉氏母子告別,又回韓家崗去了。

  韓家崗族人聽說葉氏把宅子轉給了韓敬傑,那些想打主意的頓時偃旗息鼓了。有些沒占到便宜的,就跑到韓敬傑麵前來說風涼話。

  有說韓敬傑靠著兒子終於過上了好日子,有刻薄的說韓敬傑賣了兒子也能住磚瓦房了。

  如董氏這樣的蠢人,隻知一味咒罵。三房的房子沒了,她心疼肝疼肉疼,就好似葉氏把她的房子賣了似的。

  韓敬傑如今並不去管外頭的風言風語,他買過了房子之後,立刻帶著孩子們搬家了。

  搬家之前,他還帶著香燭紙炮去看了韓敬平。韓敬平生前和他關係好,並未因為他家貧而看不起他,反而處處照顧他。若不是韓敬平慷慨解囊,他連媳婦都娶不到。

  韓敬傑在韓敬平的墳頭喝了一些酒,借著酒勁對著墳頭絮絮叨叨說了許多話。他讓韓敬平放心,他會好生照看屋子,不會動一轉一瓦。想到明嶽以後不在他身邊,他又哭了一場。

  這個平日裏不多言多語的漢子,在逝去的好兄弟的墳頭上,倒是把自己軟弱的內心都暴露了出來。

  哭過了之後,韓敬傑感覺自己內心的鬱氣發泄出來了許多。他又燒了些紙錢,磕了兩個頭之後,就回家去了。

  韓敬傑搬家搬的靜悄悄,不請客不放炮。住下後立刻開始忙碌,他如今種的田地更多了,一刻也不能歇下。

  明嶽聽說家裏搬家後,帶著媳婦回來看了一趟。明嶽媳婦很有禮貌地給韓敬傑夫妻見禮,一進門就挽起袖子幫柴氏幹活。

  明嶽在嶽家勤快懂事,有活跑在前頭,有吃的先緊著媳婦和嶽父嶽母。他媳婦見他貼心,對他也越來越好。

  年輕小夫妻剛成親的時候,本來情分就好,如今你對我好我對你好,自然是越發親密。他媳婦知道明嶽心裏記掛父母,主動提出來看望公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