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作者:青雲上      更新:2020-07-06 14:31      字數:4974
  葉氏看了看梅香腫著的臉,明朗擔憂的神情,還有明盛和蘭香被嚇壞了的樣子,頓時內心自責不已。

  當家的一句話沒留下就走了,孩子們這樣孝順,我卻整日迷迷糊糊的,如何對得起他。

  葉氏感覺鼻頭有些發酸,強忍住了淚水,摸了摸梅香的頭,親了親蘭香的臉,把她放到地上,“梅香,打些水來,咱們洗洗臉吧。”

  梅香見葉氏願意管事了,心裏高興,忙拿著洗臉用的銅盆在水缸裏打了半盆水,放在堂屋的洗臉架上。

  葉氏取了毛巾,在盆裏沾了水,先給蘭香擦擦臉,又給她整理了一下頭上的兩個小揪揪。梅香就著妹妹的洗臉水,用手巾擦了擦臉,略微有些冰冷的水敷在臉上,紅腫的左臉頓時舒服了許多。

  明朗兄弟二人在一邊看著,默不作聲。

  梅香洗過了臉,換了盆水,“阿娘,您也洗洗吧。”

  葉氏摸摸蘭香的臉,“跟哥哥們玩去吧。”

  明盛忙拉過妹妹的手。

  葉氏沒有顧著洗臉,而是先看了看梅香的左臉,“天殺的賊子,還是親大伯呢,這樣狠心!”葉氏說完又想掉淚,幫梅香把頭發重新整理好了。

  收拾好了兩個女兒,葉氏才洗了把臉。明朗哥兒兩個剛才沒有被人拉扯,身上還算齊整。

  等葉氏洗過臉,梅香把水倒了,“阿娘,我去做飯了,您晌午想吃甚?”

  葉氏頓了頓,“你阿爹五七已經過了,你們還小呢,咱們鄉下也沒有那麽重的規矩,也不能總是讓你們吃素。晌午把過年剩的鹹肉切一片,和一些黃豆燉一燉。如今菜園子也沒甚菜了,把那大蒜頭剝幾個,切碎了,磕兩個雞蛋炒一盤。我跟你一起去吧,明朗,你帶著弟弟去讀書。”

  葉氏說完,抱起了蘭香,先往廚房裏去了。

  梅香點點頭,把盆裏的水倒了,然後把盆放下洗臉架上。明朗帶著明盛回了西廂房,如今兄弟二人身上有熱孝,不能去學堂,隻能自己在家裏學。

  葉氏到了廚房後,放下蘭香,讓她坐在灶門口的矮條凳上,“乖乖,等會子和你姐姐一起燒火。”

  蘭香點了點頭,乖巧地坐在那裏。

  葉氏起身後,掀開裏鍋鍋蓋,舀了一瓢水,用絲瓜烙很快把鍋刷幹淨了。洗淨了鍋,她拿出洗米盆,快速去堂屋供桌角落邊的細高米缸裏舀米。

  米缸裏有一個小瓷碗,葉氏先舀了足分量的米,想了想,又舀回去一些。當家的不在了,以後的日子要節儉一些。孩子們正在長身子,不能餓著,我一個大人,吃那樣多作甚。

  葉氏回到廚房,梅香已經坐在灶下了,一邊看著妹妹,一邊準備燒火。

  葉氏快速淘好了米,加了些水一起放入鍋裏。灶門下,梅香已經燃起了麥草。春上收麥子時,韓敬平在家門口儲備了整整兩大垛麥草,如今家裏做飯燒水,用的都是麥草。有這兩大垛,用到秋天綽綽有餘,到時候又有稻草接上了。

  葉氏把米下了鍋之後,拿了菜刀,去東耳房裏切了一小片鹹肉,撈了一些黃豆。

  葉氏是經年的主婦,手腳麻利,很快把鹹肉切好了,黃豆也放在水裏浸泡。按理,黃豆該提前泡一泡的,隻因今兒家裏鬧哄哄的,誰也沒預備著。

  梅香起身從旁邊的櫃子裏摸了幾個大蒜頭,蹲在灶門下,帶著蘭香一起剝蒜頭。每年春季農忙時節,菜園裏總是斷菜。冬天的的蘿卜大白菜和萵筍都吃完了,連蒜苗都隻剩下個大蒜頭,零星有幾根老蒜薹。夏天的菜還沒長起來,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大蒜頭也時常被莊戶人家剝了當菜吃,好在家裏的母雞們開了殼,家裏攢了好幾十個雞蛋。

  廚房這邊熱火朝天地忙碌著,西廂房裏,明朗兄弟二人朗朗讀書聲透過窗戶傳到了葉氏的耳朵裏。

  葉氏一邊做菜,一邊聽著兒子們的讀書聲,再看兩個女兒在灶門下頭挨著頭,一會兒往灶門裏添一把麥草,一會兒一起嘰嘰咕咕。

  葉氏忽然感覺好像日子又回到了之前的狀態,唯一不同的是,家裏少了一口人。

  葉氏的鼻頭又開始發酸,她背著女兒們悄悄擦擦眼淚,繼續忙活。整個韓家三房,各自忙碌著,廚房頂端的煙火氣讓人感覺到,這家子的日子依舊往前奔著。

  等明朗帶著弟弟各自背了一會子書,葉氏那邊的晌午飯也好了。葉氏往熱鍋裏加了兩瓢水,等會兒洗碗用,能去油膩。

  梅香熄了灶火,帶著妹妹蘭香一起,一人端起一盆菜往堂屋裏去。

  葉氏忙叮囑她,“看著妹妹,別讓她摔了。”蘭香這些日子每日幫著姐姐幹活,已經摔了好幾個碗了。

  梅香笑道,“阿娘放心,妹妹的手越來越穩當了。”

  蘭香被姐姐誇讚後,紅著臉,邁著小步子,穩穩當當地走到了堂屋,把一盤子蒜瓣炒雞蛋放在了小桌上。

  韓家正房共三間,東屋是韓敬平夫婦的臥房,西屋是梅香姐妹兩的屋子。家常待客和吃飯都是在堂屋裏,堂屋北麵是中堂和供桌,東麵是一張大八仙桌配兩張太師椅,西麵放了一張矮桌,桌子旁邊擺了七八張椅子,還有幾個小娃娃坐的小板凳。因家裏孩子年紀小,個子都不高,家常吃飯時都用小桌。

  正房屋簷下是走廊,東邊那裏有個小磨盤,家常磨一些吃食用的,梅香拎著韓明全上的就是這個磨盤。

  姐妹兩把菜放到了小桌上,梅香讓妹妹坐在小板凳上,“乖乖,在這裏等一等,別亂動。”

  蘭香乖巧地點點頭。

  梅香出了正房,到了西廂房門口喊道,“明朗明盛,吃飯了。”

  明朗在屋子裏立刻回道,“就來了。”

  韓家東西廂房各三間,東廂房兩間屋做廚房,另外一間空著。西廂房一間是兄弟二人的臥房,一間放雜物,一間空著的。

  正房左右兩間耳房,東耳房做庫房,家裏糧食都放在那裏,屋門日常是鎖著的,鑰匙在葉氏手裏。西耳房是家裏人洗澡的地方。

  倒座房共四間大屋子,最西邊的那間是牛欄,梅香家有一頭牛和一頭小毛驢。牛暫時在韓敬傑家裏,毛驢近來一直歇著。往東來一間是雜物間,放的農具和板車,另外一間還空著的,最東邊是門樓。

  這是正院的格局,西耳房和西廂房之間的院牆上開了個小門,通往西跨院。

  西院裏有豬圈和雞圈,豬圈內有四頭豬。韓家時常有些油渣餅,故而多喂了幾頭豬。雞圈裏養了二十多隻雞,葉氏家常並不把雞放出去,就讓讓它們在西跨院待著。

  豬圈旁邊有一間棚子,棚子裏全是劈柴。油坊裏炒菜籽最是廢劈柴,**平勤快,沒事了就跟葉氏一起去後山打柴,整個柴火棚裏,從來沒空過。

  東廂房與門樓中間往東去有個月亮門,通往旁邊的東跨院,這東跨院,正是韓家油坊所在地。

  跨院正房三間屋,全部打通了,裏麵是油坊的核心地帶。東廂房三間,是儲存油菜籽的地方,西廂房隻有兩間,裏麵放的是成品油。

  跨院的東南角落裏,還有一口水井。

  葉氏盛了五碗飯,很快,一家子坐到了小飯桌上一起吃飯。

  娘兒五個也不講什麽座次,胡亂圍著小桌子吃飯。

  葉氏往幾個孩子碗裏都夾了些鹹肉,“快些吃吧。”

  大夥兒都低頭吃了起來,梅香臉有些腫,今兒吃得有些慢。

  明朗和明盛很快吃完了一碗飯,自己起身,準備去廚下添了一碗飯。除了夏天,其餘三季,葉氏會把飯一直留在鍋裏,灶門裏的餘溫可以讓飯一直保溫,孩子們小,吃涼飯會把胃熬壞了。

  明朗給自己和弟弟各自添了一碗飯,鍋裏就沒剩多少了,明朗愣了愣,從自己碗裏又挖了半勺,放進鍋裏,蓋好鍋蓋,帶著弟弟去了堂屋。

  葉氏一眼就看到了大兒子碗裏的一個窩,心裏歎了口氣。

  葉氏去把鍋裏的飯都盛了來,給一個孩子分了一些,她自家也留了一點。今兒隻有兩個菜,不是很多,梅香和明朗都不大吃菜,明盛也有樣學樣吃白飯。

  葉氏無奈,又端起菜盤子,把菜都分到孩子們的碗裏。自己碗裏的飯菜,必須吃幹淨,這是韓敬平在的時候就定的規矩。

  韓敬平掙下這份豐厚家業,在韓家崗算是數一數二的。家裏雖然不缺吃喝,但韓敬平堅決不允許孩子們浪費糧食,碗裏的飯食必須吃幹淨,誰敢剩飯,餓兩頓再說。

  吃過了飯,梅香端著碗筷去了廚房,她先把裏鍋裏的一塊鍋巴起了出來,放到撮箕裏。等洗過了碗筷和兩口鍋,她端著鍋巴到了堂屋。

  蘭香最愛吃鍋巴了,香香脆脆的,葉氏先給她掰了一塊,其餘的,幾個孩子都分著吃了。

  吃過了飯,娘兒幾個各自回屋子裏歇中覺去了。

  葉氏想了一會子事情,發誓以後定然不能再這樣消沉下去,一定要好生把孩子們拉扯大,不讓當家的掛心。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都還好嗎?在家睡覺不是睡覺,而是參戰!

  全民抗疫情,勝利最終屬於我們!

  ————————

  收藏文章和作者,愛你們~

  感謝在2020-02-07 20:29:24~2020-02-08 10:07:0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雲小奕 20瓶;咪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7章 除稗草母女談心

  下午起來後,葉氏讓明朗哥兒兩在家讀書,自己帶著兩個女兒出門去了。

  葉氏此前強撐著請人下了穀種,對她們孤兒寡母來說,種五畝田地,可不是小事情,她要去看看秧田裏的秧苗長得如何了。

  葉氏原來下的是十二畝田的穀種,整個秧田麵積不小。她雖然好幾年不下田地了,也一眼就看到了秧苗裏混了許多稗草。

  葉氏囑咐梅香看好妹妹,自己蹲下身開始把秧田周圍手能夠著的稗草都拔掉了。梅香叮囑妹妹跟在身後,自己也跟著拔草。

  梅香對田地裏的事情不大熟悉,葉氏一眼就能分辨出稗草和秧苗,她仔細看了許久,才能漸漸分別出來。

  旁邊有熟悉的婦人跟葉氏打招呼,“弟妹來了,你這秧田可好久沒人照看了。”

  葉氏身上還戴著孝,不好跟人說笑,隻禮貌性地回答,“豐大嫂子好。”

  韓敬豐和韓敬平是未出五福的堂兄弟,她家婆娘張氏為人還算和善,趁機安慰葉氏,“弟妹呀,我本來想去你家裏看你的,又怕你傷心難過。如今你既然願意下田了,想來是想開了。你還有四個孩子呢,日子要朝前看,你家裏那麽大一份家業,你若不立起來,你這幾個孩子怕要被人活吃了。外頭那男人死了,婆娘被人賣了或嫁了,占了人家家業,把人家孩子虐待死的事兒多著呢。”

  韓敬義幹的事兒,整個族裏如今誰不知道,都罵他缺了大德了,兄弟才死,就想這樣一口吞下人家所有家業,若不是有個梅香得了韓敬平庇佑,這娘兒幾個以後就要受苦了。

  葉氏聽得心驚肉跳,忙賠笑道,“多謝嫂子寬慰我,我如今也不敢想別的了,隻想著把幾個孩子帶大。”

  張氏看了一眼梅香,“弟妹,你這幾個孩子都是好的。甭管人家的閑言碎語,保住了家業才是頂頂重要的事情。”如今外頭有人開始風言風語,說梅香這丫頭被韓敬平附身,怕是身上鬼氣重,晦氣的很。

  葉氏心裏心裏歎了一口氣,為了弟弟妹妹,梅香受委屈了。等她出門子的時候,家裏定要多給她配送一些嫁妝。過兩年明朗大了,就不需要她出頭了。

  梅香才不管那樣多,她因自小力氣大,韓敬平夫婦不大允許她出門玩,怕她沒輕重傷了人家的孩子。梅香長得像葉氏,眉眼秀氣,皮子又白。原來她整日窩在家裏,葉氏為了磨她的性子,又讓她學女工廚藝,小小年紀就是家裏一把好手

  王家當日來說親時,見梅香一個小丫頭能把所有家務活操持的利利索索,很是歡喜。那王存周是王家村很出色的少年郎,見到了梅香後,也很中意,兩家定了親,門當戶對。

  梅香為了這門親事,繼續憋憋屈屈在家呆著。哪知這一回,她這風頭一出,不過半天的功夫,頓時流言滿天飛。

  眾人都為梅香擔憂,她自家卻覺得神清氣爽。她再也不用裝相了,什麽老韓家第一文靜賢良的姑娘,她可算是做夠了,誰願意文靜就文靜去吧,她以後就要痛痛快快的過,她不惹事,但誰想欺負她家裏人,她就狠狠地打回去。

  娘兒兩個除了一會子稗草,葉氏就帶著兩個女兒回家去了。

  娘兒三個回到了家後,葉氏有些累了,坐到了正房廊下的椅子上,梅香倒還精神的很,陪著坐在了旁邊的小凳子上。

  明朗過來了,滿臉羞愧地對葉氏道,“阿娘,明兒我跟著一起下田吧。”

  還不等葉氏說話,梅香立刻說道,“你好生讀書去,如今還沒到最忙的時候,等栽秧的時候,你再跟我一起下田。”

  葉氏笑了,梅香晌午發作了一場,立刻就把自己當這家裏的頂梁柱了,事事想在前頭。

  明朗點點頭,“我剛才把水缸裏的剩水倒到了桶裏,又把水缸添滿新水。我看廚房沒柴火了,從門口抽了幾把麥草回來,給雞喂了一遍食。姐姐看看還有什麽我能幹的,隻管吩咐我。”

  梅香笑著點點頭,“你做得很好,去給阿娘打盆水洗臉,阿娘累著了。”

  明朗忙去了,明盛挨了過來,“阿娘。”

  葉氏摸摸他的頭,“去把供桌底下櫃子裏的那罐芝麻糖片拿來。”

  明盛頓時兩眼放光,跑著去了,蘭香也想跟去,葉氏拉住她,“在這裏等著二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