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蒸汽機車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9-02 01:34      字數:2551
  四輪馬車出了膠州城,並沒有繼續沿著官道行駛,而是調轉方向,一路向北而去。

  越過雲溪河五六裏地,就見一座宏偉建築拔地而起,在空曠的田野上顯得是那樣的孤單,兩條鐵道線從建築內穿越而出,綿延向天際。

  在建的就是火車站與軌道。

  王新是從後世而來的穿越者,他知道火車遲早會出現,因此早就安排了鐵軌建設。

  剛開始家底薄,鋼鐵產出量也少,鐵軌修的非常慢,一天都不到一裏地;但在統一大梁全境後,一切就都不一樣了,全國各地的鋼鐵源源不斷的匯集膠州,修建速度也與日俱增,特別是高爐煉鋼在萊蕪剛鐵廠大規模運用後。

  鐵軌從膠州向南北修建,向南到青島碼頭,向北到青州後過淄博在到濟南。

  向南到青島碼頭的鐵路,前幾日已經全線貫通,王新改到而來,就是來體驗鐵路的。

  蒸汽機火車頭還在緊急公關中,所以王新今是來體驗有軌馬車的。

  說道有軌馬車,王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讓子彈飛,在馬車上涮火鍋,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四輪馬車停下,一個官員來到車門前,目光敬仰的看著王新下車,笑著道:“少爺,馬車都準備好了,您是馬上走,還是看會站台的修建進度再走。”

  “前麵帶路,我看看再走。”

  負責官員聽到這話,年輕的臉都笑出菊花了:“少爺您這邊走,當心腳下。”

  兩柱香後,有軌馬車上。

  看著望不到盡頭的鐵軌,秦傲天滿臉唏噓的說道:“這一路修道大同,工程量有史罕見,動用的財力物力也不知幾何。”

  “不管消耗幾何,我們都必須去做,火車是以後安定統一的最大利器,為什麽會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因為山高路遠出兵不便,才敢如此肆意妄為。”

  秦傲天點頭道:“火車若真能日行數百裏,且不眠不休,那以後無論是邊軍嘩變,還是民眾聚集反叛,都能在最短時間運兵平叛……”

  “不是若能,而是一定能,”王新打斷道。

  沒有看到實物,說再多也沒用,火車給人類帶來的影響有多大,也隻有親身經曆的人才知道。

  火車動能大,運輸成本小,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也隻有航運能與之相比,但航運卻受地理因素影響,隻有河流與海洋才能運輸,因此綜合而論火車要更勝一籌,後世一些城市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影響力可見一斑。

  一個時辰不到,王新等人就到了城陽兵工廠。

  雖然速度大幅提升,用時比以往更短,但王新一行人還是稍慢了嚴浩、溫錄為等人。

  城陽兵工城西北方的火車製造廠內,嚴浩、溫錄為、紀大綱正站一旁默默的看著。

  看到王新與秦傲天到來,幾人才解除木頭人的尷尬狀態,迎著王新走來。

  “老師,秦參謀……”

  “少爺,秦參謀……”

  “你們竟然先到了,為什麽不進去找江中立,在這站著幹麻?”王新疑惑不解的問道。

  三人掩飾住臉上的尷尬之色,笑著說道:“知道您要來,我們在這等著,一起進去。”

  其實是他們到這沒人理,守衛在問清楚幾人的身份和目的後,進去通報一聲後,就沒然後了。

  進出雖然不受限製,但看那熱火朝天的畫麵,自己等人悠哉悠哉的也影響不好。

  火車試驗場內各式各樣的工作人員忙碌著,但王新並沒看到江中立與丁從的身影,兩人是火車項目的總工程師與負責人。

  王新沒有詢問一旁陪同的工作人員,而是帶著嚴浩等人徑直朝工作會議間走去,不在試驗場,那肯定就在開會。

  王新邊走邊問:“嚴浩,火車軌道修到哪裏了,有沒有遇上困難。”

  “火車軌道已經修過濰坊,在過十天時間應該能到青州……”一旁的嚴浩立刻回答道。

  軌道用材、消耗人力、以及費用幾何都一一道出。

  “數據記得這麽清楚,你這個督辦官幹得不錯,”王新不吝誇獎。

  “火車軌道建設是現在的重點工程,嚴浩自當盡心盡責,不敢有半點懈怠。”

  眾人來到會議間門外,屋裏的吵嚷聲立刻就飄出來了。

  推開房門,屋內議論聲戛然而止,目光齊齊看向來人。

  在看到人群中的王新後,江中立、丁從等人全部起身招呼道:“老師、少爺好……”

  王新壓手:“坐。”

  後看向跟來眾人道:“自己找位置坐。”

  “遇到什麽技術困難了嗎?”

  江中立點頭道,“是軸承方麵的問題,以前是準備上滑動軸承的,但現在我們想了想,還是上滾動軸承好一些;滑動軸承摩擦力大,我們目前的鋼鐵材料也不是很過關,零件磨損速度會相當快,因此還是滾動軸承吧!”

  “相應的技術有儲備嗎?”王新耐心回問道。

  “有的,模具鑄造,然後用磨床進行磨削加工,這裏麵的難點是磨床打磨的精度以及熱處理,不過問題不大,就算最後差點,性能也比滑動軸承好上不少。

  其實我原本還想等馬驍平開發錳礦、冶煉出錳鋼以後再說的,但是聽那家夥說錳鋼和鉻鋼的冶煉出問題了,所以軸承還是用現有的碳鋼湊合著吧。

  蒸汽機車涉及到的各類技術非常繁雜,需要整個團隊一起公關的核心技術就有數十項之多,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每一項對我們來說都像是攔路虎一樣。”

  聽江中立說道連日連夜的攻克核心技術,一旁的丁從深有同感的悵然道:“今天能出成果真的太難了,我們幾度都想放棄了。”

  科研需要的艱辛與堅持,真的隻有從事過的人才能體會,但出成果的喜悅又是那樣的動人心弦。

  一番感慨後,江中立繼續補充道:“還有一個就是車軸的材料問題了,還是上麵我說的,要是有了錳鋼就好了,強度、韌性都能上一個新台階,用來製造車軸再合適不過了。”

  對於錳鋼的冶煉問題,王新也沒有什麽解決之法,他後世是學機械的,冶煉隻知道個大概,錳鋼還是要馬驍平的團隊自己攻堅。

  看著江中立對錳鋼的耿耿於懷,王新寬慰道:“沒有就算了,碳鋼也可以先湊合著用,日後等錳鋼能大規模量產了,在跟換材料也不遲,現在隻要多注意點,勤換、勤檢修,別讓火車在行駛中車軸忽然斷了就行。”

  屋內兩極分化,王新與江中立一行人探討機械結構,秦傲天、溫錄為等人則是默默無聞的坐著,時不時還扭動一下身體。

  什麽製動裝置、牽引裝置、轉向架、車鉤緩衝減震裝置,他們壓根就聽不懂,但王新在他們也不好意思出去,所以隻能幹耗著。

  接下來又討論壓力彈簧、潤滑劑、車輪等等……

  聽到王新說出去看看簡易機車時,紀大綱激動得走路如風。

  蒸汽機機車試驗場上,一條環形軌道穿行而過,實驗車間內一輛簡易的火車頭靜靜停放著。

  在冰冷的鋼鐵巨物之下,第一次看到火車頭的秦傲天與紀大剛感覺有些壓抑,仰頭看著呼吸都有些急促。

  “發動來看看,”王新說道。

  得到命令,車上的司機與相關工作人員開始啟動蒸汽機機車。

  鍋爐預熱完成,火車頭猶如花甲老者般,開始哐癡哐癡的向前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