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中華帝國?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1      字數:5520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霜降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這就是大梁今年的災情。

  ??春夏:無風、無雨,唯有炎炎烈日與酷暑難熬,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球烘烤著大地,百草枯黃,樹木軟弱無力,龜裂的大地就如曆經風霜後老人臉上的皺紋,無比的清晰而深刻,隻有無奈與哀傷留下,留不下一顆麥粒任人收取。

  ??秋冬:枯黃的樹葉隨著蕭蕭的寒風,凜冽的寒風呼嘯南北,天氣陰沉沉的、厚厚的、低低的、全是灰黃色的濁雲,北風像刀子似的猛刮,肆虐地在曠野地奔跑,它仿佛發狂的犀牛,在橫衝直撞。

  ??沒有過冬的口糧,沒有防寒的衣物,很多因為戰亂與天災而流離失所的百姓,隻能蜷縮在漏風地窩子中,雙眼無神的苦熬著。

  ??吳梁的一場戰爭,幾乎把整個大梁邊境打得支離破碎,那些有親屬投靠的人,身體矯健的人,還有希望度過這場嚴冬。

  ??而戰亂中丈夫被吳軍拉去當炮灰,至今生死不明,還獨自帶著兩個年幼孩子的王月貞,幾乎已經看不到生存的希望。

  ??年初為了躲避戰爭,王月貞拖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從郯城一路向北逃難,她在臨沂這樣的州府停留過,可因為前線戰事緊迫,臨沂官府根本就沒有開倉賑濟。

  ??為了爭取生存的一絲希望,王月貞又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逃難到了南莒,可沒有得到朝廷賑災糧的南莒官府,也是庫房空得可以跑馬遛圈,心裏焦脆的王月貞隻能再次帶著孩子向北逃難。

  ??她帶著孩子輾轉多地,終於在八月份來到了莒州。

  ??莒州知縣程仁,雖然算不上清官廉吏,但他的一顆仁義之心尚未泯滅,他打開官府倉房,開始了每天一人一碗白米稀粥的日子。

  ??程仁五月開始賑濟,即使是一碗白粥幾粒米,但一個月後,倉房的糧食還是被淘空了,為此程仁不得不停止賑濟流民。

  ??粥棚停止施粥兩天後,城外難民營地裏的流民開始大量死亡,為了不引起鼠疫傳染全城,程仁帶著衙役到難民營地中去收屍,剛進入難民營地,程仁就不吐了。

  ??看著那肮髒雜亂的地窩子,到處都是排泄物與腐屍無處下腳的地方,程仁的內心痛了,當那一個個骨瘦如柴的流民跪地,用期盼的眼神看過來時,程仁的內心百感交集無言訴說,與此同時,一股深深的慚愧也莫名的湧上心頭。

  ??程仁一腳便踏入了肮髒汙垢的難民地,他不再注重自己的官容儀態,他開始用心去看每一個人,但看到的皆是虛妄和無奈,他沒有在任何人的眼中看到希望,這一刻他的心真的好痛。

  ??在清理完屍體後,程仁返回了莒州府衙,一個時辰後,城外的粥棚再次升起了炊煙。

  ??程仁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開始繼續賑濟流民,與此同時,他也開始挨家挨戶的上門去求那些地主士伸,希望他們能發慈悲之心,出錢出糧賑濟城外的流民百姓。

  ??但平日裏那些大手大腳,奢華無度的地主士伸,卻和他哭起了窮來,說家中早已無米度日,近日所作所為都是強撐而已。

  ??程仁何嚐不明白那些地主士伸的心思,即使遭到冷嘲熱諷,程仁都沒有放棄上門說勸說,在程仁三番五次的上門後,有人給出了少許糧食,也有人直接開口趕人。

  ??莒州十多家地主士伸,僅有兩家願意慷慨解囊,盡管如此,麵對城外上千的流民,程仁討來的糧食依舊是杯水車薪。

  ??為了讓城外的流民活下去,程仁開始組織人手進山挖野菜、拔草根、刨樹皮,用來給流民充饑。

  ??一晃眼時光到了九月,程仁並沒有等來朝廷的賑災糧,等來的卻是半島收複軍隊,聽到大梁滅亡的那一刻,他一屁股坐到地上心如死灰。

  ??程仁並沒有組織任何人手抵抗半島收複,而是默默的回到了莒州府衙,脫下了身上的大梁官袍。

  ??把官袍放到公堂之上,程仁收拾了幾件舊衣,帶上兩個已經發硬了的窩窩頭,準備歸鄉。

  ??程仁為官這些年的俸祿與收來的錢財,全部用去了賑災,此時的他已經是真正的兩袖清風。

  ??程仁來到難民營地前,看著那些依舊是神情枯槁的流民,他的內心很痛,他在譴責自己,抱怨自己沒人救他們,他抹著淚水轉身,默默的離開了。

  ??難民營地中的流民,也並非一無所知,他們知道大梁變天了,看著默默離開的程仁。

  ??流民們齊齊跪倒在地,用著那生澀的喉嚨喊道,“程仁大人一路走好,清天大人一路走好。”

  ??程仁轉身看著那些跪地的流民百姓,淚水止不住的嘩嘩流淌,內心也如鼓槌敲擊疼痛萬分,但他真的無能為力,他真的救不了他們,他毅然決然的轉身離開。

  ??還沒走出半裏地,程仁就又被駐守警察抬了回來。

  ??程仁指著林東的鼻子罵道,“我已經解去一身袍服,從此不再是大梁官員,難道你們這些亂成賊子,這樣都不肯放過我嗎?非要趕盡殺絕才肯罷手!”

  ??林東就是莒州駐守的警察局局長,是從前線退下來的受傷老戰士之一,軍人的性格本就比較憨直爽朗,見程仁罵自己是亂成賊子,林東二話沒說,上去一拳放在了程仁的肚子上。

  ??“你個逃兵家夥,罵誰是亂臣賊子呢,信不信我繼續抽你。”

  ??抱著肚子跪扶在地的程仁,用沙啞到無聲的話罵道,“老子罵的就是你這個亂臣賊子,有本事你就今天弄死我。”

  ??程仁不是膽小,而不敢大聲罵出來,是因為劇烈的疼痛,已經讓他發不出聲音來。

  ??若不是林東耳力不錯,壓根就聽不到程仁在說什麽?林東咧嘴笑道,“現在不收拾你,一會兒把少爺的任命書說給了你,你成了老子的上司,老子就不好收拾你了。”

  ??林東又不輕不重的踢了程仁一腳才哈哈笑道,“你個逃兵快起來接少爺的任命書。”

  ??蜷縮成了一個蝦米的程仁,聽到林東的話後,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不明白其中發生了什麽。

  ??“還趴這幹嘛呢?快起來接少爺的任命書,接了任命書你才是半島的官員,你才能去領救濟糧,你難道想讓城外那些流民餓死?你這可是在犯罪,用我們半島的法律,那可是要拉起槍決的,不想成為一具冰冷屍體就快站起來。”

  ??結果林東手中那蓋著兩個紅色公章的任命書,程仁的大腦還是有些稀裏糊塗,精神恍惚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麵造成,第一是因為身上的疼痛,第二是情發生的太快,他還沒有反應過來。

  ??程仁看著手中雙折疊的紅色本本,仔細的看了起來。

  ??開頭赫然印著七個大字“中華帝國政務院”,之所以說是印的,是因為除了少處字跡不同外,其他的字都工整的不像話。

  ??看到那四個紮眼的大字,程仁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半島王少爺好狂,雄心壯誌太大,這國號一出是打算顛覆原有局勢,一統神州大地嗎?

  ??“自古文人墨客就稱呼中原為華夏大地,而且上古華夏族人多建都於黃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稱之為中華,同時這裏也是漢族的興盛之地,後來各朝疆土漸廣,但凡所統轄,皆稱中華。”

  ??程仁很慷慨的就為王新的雄心壯誌鼓掌了,但他總感覺王新這是打著燈籠進茅坑,找死啊!

  ??現在的這些國家,哪個不是抱著統一中原大陸的目標去的?但哪個人又敢明目張膽的說出來?

  ??說出來就不怕遭到諸國聯合共同起兵征伐嗎?心裏可以想著統一中原大陸的宏偉大願,能想、但不能說,已經成為了諸國的共識。

  ??程仁就同王新年少輕狂,當個笑話看罷了,一掠而過,繼續往任命書下的內容看。

  ??人事任命書,為適應新形勢下半島戰略發展需要,經公政務院會議決議,決定對莒州知縣程仁進行新的人事任命,現予以公布,具體任命如下:

  ??任命程仁為莒縣長縣,全麵負責莒縣管理工作,執行政務院會下發的各項工作任務。

  ??…………

  ??以上任命決定自發布之日起即開始執行。

  ??任命書後結尾還寫著,特此通告,總經辦嚴浩、溫錄為,簽發王新,日期1641年9月7日。

  ??程仁大概意思理解了,但他還是有很多細節看不明白,例如上麵的鬼寫法、還有就是那個日期。

  ??莒州被改名為莒縣,那他以前那個知縣,現在也酒變成了縣長。

  ??在政務院的計劃中,那些以前的大梁官員,沒罪的下崗,有罪的是要被抓捕的,這樣直接下發任命書的,其實真的很少。

  ??若非程仁近幾個月的做為,他可能早就被勒令下崗了,若是以前貪汙太嚴重,還有草菅人命的,可能直接被提溜起來丟進大獄了。

  ??林東還給了程仁一張票據,一張到臨沂去領救濟糧的票據。

  ??看到票據上填寫的數字是,程仁差點沒有驚掉下巴,他看著林東小心翼翼的問道,“你們是不是把上麵的數字寫錯了?”

  ??林東皺了皺眉接過票據一看,然後疑惑不解的說道,“沒錯啊!就是三千石糧食啊!”

  ??可能是想到了什麽?林東繼續補充道,“上麵沒有克扣糧食,這次是第一批救濟物資,等下一批糧食從台灣省運過來的時候,上麵會再撥過來的。”

  ??程仁震驚了,他的意思是數字寫大了,可誰想到林東居然認為自己是救濟糧少了,還給自己解釋了一遍,說下一批食物還會撥過來。

  ??先是興奮了一會兒,隨後程仁就狐疑了起來,他們真的有這麽多賑災糧嗎?會不會是在欺騙自己?

  ??但隨即程仁又想道,那他們欺騙自己又有什麽好處?而且還費力的把自己抓回來。

  ??林東開口說道,“程縣長,你到城中去選一些民夫,一會兒我讓人帶著你們去臨沂搬救濟糧,我現在要清理莒縣的一些渣渣,就沒辦法陪你過去了。”

  ??程仁雖然很狐疑,但還是按著林東的話去做了。

  ??在程仁準備好騾馬牛車與民夫後,林東讓三十個全副武裝的警察帶著程仁,前去了臨沂。

  ??在一番雷霆手段震懾後,莒縣的那些肖小字輩,幾乎全部隱藏到了暗中,不在敢冒頭,就一天的功夫下來,莒縣近七成的青皮流氓和黑惡勢力被一掃而空,以前空空蕩蕩的監獄,也一下子人滿為患。

  ??從那些青皮流氓之中,林東挑出來一百個比較老實點的家夥,派到了城外難民營地挖水溝與、公廁與男女澡堂,還用生石灰把整個營地都消了毒。

  ??林東又讓人組織民夫到城外去砍伐樹木,回來給那些流民修建新的地窩子,至於給流民蓋新房,短時間內是不用想了。

  ??但把難民營地弄得整齊一點、好看一點,還是能做到的。

  ??三天後,程仁回來時整個難民營地都變了樣子,雜亂無章的地窩子沒有了,他看到的是一列列一排排整整齊齊的心地窩子,此時都不能繼續叫地窩子了,應該叫簡易毛草房。

  ??哪些坑挖泥濘的小水坑也沒了,被幹燥的泥土填平了,那些肮髒的垃圾物品,也通通被燒了。

  ??看到程仁回來,林東語氣不好的罵道,“去這麽久才回來,若不是我之前帶來了一些糧食,這些人可能又要餓死好十幾個。”

  ??對於林東的喝罵,程仁也不惱怒,此時此刻的他,在這些年輕人的身上看到了朝氣,看到了希望。

  ??林東開口詢問道,“那些衣物你們都取回來了嗎?這些人的身上都發酸發臭了,若是再沒有衣服換,可能整個人都要變成泥了。”

  ??一個年輕警察回答道,“局長過冬的口糧和衣服我們都帶回來了。”

  ??林東點頭說道,“你快去安排人燒水,給他們洗洗,洗了之後把新衣服換上,然後再把那些過冬的棉被理清楚發下去。”

  ??程仁走入營地中,看著其中的井井有條,他忽然覺得自己好廢柴,這期治理了幾個月,營地中依舊是亂哄哄的一片。

  ??而這些半島警察才來幾天,整個營地就大變了模樣,他看到了新修取火的去火坑,他看到了木樁搭起來的簡易床鋪,上麵鋪滿了鬆軟的草墊,他看到了那些年輕警察的熱情,也看到了叫苦連天的青皮流氓,還看到了為人治病的郎中。

  ??看到程仁走過來,王月貞帶頭就跪到了地上,他一邊磕著頭一邊說道,“謝謝大人救命之恩,小婦人無以為報,下輩子願為大人當牛做馬,以報答大人今生救命之情。”

  ??程仁扶起貴地的百姓,用手指著一旁忙碌的林東,用敬佩的語氣說道,“救你們的是他們,是半島的王少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