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要想富,先修路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3968
  暖風吹過,空氣中還帶著稻穗的香氣,綠油油的稻穀,也隨著海風波濤起伏。

  ??不少給水田放水的田農們,三三兩兩的圍坐著,都在期許著金秋的到來。

  ??代衡開始給李銳介紹黝黑青年的身份,“那個青年並非我們漢人百姓,他是泰魯部落的族人,也就是之前聚集在銅礦的生番,他們把銅礦讓出來了,現在居住在基隆西麵的山腳下。”

  ??勸生番讓出銅礦的事情,還是李銳一手撮合的,但他也隻是開了一個頭,之後就沒有留意了,至於那些生番族人,完全是由當時的嚴浩去處理的。

  ??代衡繼續開口說道,“為彌補琉球人口不足,於是我們便把這些生番族人吸收了,給他們分土地,同時還傳給他們耕種的技巧,讓他們漸漸的融入我們漢人圈子。”

  ??琉球人口稀少,吸收生番族人也不為是個好方法,琉球島上生番數量超過十萬,若是能全部吸收過來,的確能減少很多麻煩。

  ??李銳拍著代衡的肩膀說道,“幹得不錯,大山中還有十多萬生番族人,你們的任務還任重而道遠。”

  ??眾人交談的時間,遠處走來十幾人,為首之人赫然是一個精壯漢子,身後還跟著那個黝黑青年。

  ??雙方距離接近,代衡朝著精壯漢子說道,“泰雅好久不見。”

  ??泰雅比了一個奇怪的手勢,然後學著代衡用漢語說道,“好、好久不見。”

  ??語氣中還有生澀,明顯對漢語不是很熟悉,代衡指著李銳給泰雅介紹道,“我們的李司令,就如你們部落的大長老一樣。”

  ??又朝著李銳說道,“李司令,他就是泰魯部落的組長。”

  ??泰雅雖然漢言說得還不是很清楚,但這句話聽懂卻是完全沒有問題,他比畫著剛才的手勢,語氣誠懇的說道,“李司令您好。”

  ??李銳也笑著說道,“你好。”

  ??讓出原來的居住地,完全是因為被迫與無奈,剛開始他們是很抵觸李銳這些外來人的,但漢人的友善態度,又讓每一個泰魯族人男女老少都無法拒絕。

  ??接觸之初,漢人匪夷所思的大膽生活方式,也讓經曆了幾千年傳統狩獵生活的他們無法適應。

  ??但看著眼前這些象征著豐碩幸福的場景,讓每一個幾乎一年到頭都在與,大自然做著抗爭的泰魯族人向往,他們放棄和祖輩一模一樣掙紮生活,開始項目漢人的安定生活。

  ??雖然這一年來,越來越多的泰魯族青年在與華族人的生產生活交往中逐漸學得漢語,但每一個群居部族中,依然存在著一批與外來者保持距離的老一代人,雖然那些老人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對於一心向往漢人生活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看完了基隆的耕種,李銳又去了一趟銅礦,因為離開琉球已經有四五個月,所以現在的李銳正在重新了解琉球情況。

  ??基隆碼頭,一艘艘裝滿銅礦與各種物產的船隻扯起風帆,漸漸的駛出港口,以前琉球與半島之間都是單線運輸,都是半島在不斷往琉球運輸人口或者物資,隨著琉球的高速發展,單線運輸漸漸變成了雙線,琉球生產出的銅礦與鋼鐵在源源不斷的送往半島,同時還有大量的熱帶水果汁。

  ??因為很多水果無法長期保存,於是王新便讓彭陽修建榨汁廠,將水果榨成汁液,在運往半島。

  ??為了水果汁良好密封,王新還特意在琉球修建了兩座玻璃廠,玻璃在外人眼中價值連城,但在王新眼中也不過如此。

  ??水果汁配裝玻璃瓶,原來成本幾個銅錢,但運到了膠州立刻就翻了幾百倍,很多人購買水果汁,其意都在玻璃瓶,而非水果汁。

  ??琉球生產出來的鋼鐵與銅礦大部分都被用於了軍工建設,鋼鐵運用到民生方麵還是非常少的,現在的兵工廠就如一個吸鐵巨獸,盡管有琉球的鋼鐵支援,但也僅能維持正常的鋼鐵需求。

  ??因為現在的兵工廠就是一個大雜燴,除了盔甲以外,基本很多東西都要兵工廠生產,不論是槍炮器具還是機床零件。

  ??但王新占領半島以後,大梁朝廷也在暗中下了命令,禁止商人向半島輸送鐵料,因此各地輸往膠州的鐵料資源也是越來越少。

  ??這次李銳重新回到琉球,擴大鋼鐵廠規模,就是王新給他的第一要務。

  ??之前鋼鐵廠生產規模有限,完全是因為勞動力不足,現在源源不斷的流民抵達琉球,鋼鐵廠擴建也不再是問題。

  ??漫長的冬季漸漸遠去,春天的暖意開始洋溢在膠州的每一個角落,氣溫回暖,萬物複蘇,而膠州也似乎活了起來一般。

  ??膠州卯時大街上就已經是人來人往,十幾歲的報童在大聲喊著,“賣報、賣報,齊魯日報。”

  ??“來,給我拿份報紙,”一個男子來到報童身前,接過小男孩遞來的報紙,男子將兩個銅錢放到了小男孩手中。

  ??拿過報紙,男子帶著另外兩名同伴便朝著酒樓走去,在二樓找一張靠窗桌子坐下。

  ??男子便拿起報紙,仔細的看了起來,看著、看著,該男子眼中便冒出了興奮的光芒。

  ??看到男子的神情,旁邊一個同伴開口問道,“怎麽了?”

  ??楊金達放下手中的報紙,朝著兩個同伴開口說道,“商會那邊又出新商品了,這次可不能錯過了,錯過了玻璃與鏡子,這香水我們絕對不能錯過。”

  ??徐偉疑惑的開口問道,“這香水是什麽東西?”

  ??楊金達把報紙遞給徐偉,指著上麵的一個板塊說道,“這裏,你們自己看,上麵都有介紹。”

  ??坐在桌子另一端的劉誌也擠了過來,惹得徐偉一陣厭煩,“看著香水的介紹,應該是給女人用的,這真的能賺到銀子嗎?”

  ??劉誌笑著說道,“這兩年商會出的東西,有賣不出去的嗎?”

  ??徐偉摸著腦袋想了想,搖頭笑道,“說的也是,從王宮酒、肥皂到玻璃、鏡子,什麽東西不是賺得盆滿缽滿?”

  ??“那咱們要現在過去嗎?”徐偉看著兩個同伴說道。

  ??劉誌卻是搖頭,“這上麵不是寫了嗎?晨時三刻才開始,現在時間還早,而且去早了也沒用。”

  ??說完,劉誌扭頭看著報紙,繼續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感興趣的內容他才會仔細閱讀,不感興趣的就一掃而過。

  ??很快店小二就端上來了幾盤早點,劉誌也看完了一麵內容,見徐偉還沒看完,他拿起一塊點心丟入嘴中,吧唧吧唧嚼了幾下,隨後便吞入了腹中。

  ??見徐偉還沒看完,他不耐煩地催促道,“徐偉你看完沒,看完就快翻下頁,速度真慢。”

  ??“你再等會兒就快完了,催什麽催?”

  ??看徐偉磨磨蹭蹭的樣子,劉誌有些看不下去了,他朝著一旁的店小二喊道,“你們這有報紙沒?有就給我拿一份。”

  ??幾步外的店小二,朝著劉誌殷勤的說道,“有的,客官。”

  ??品嚐著美味點心的楊金達也說道,“也給我拿一份。”

  ??對於兩人的舉動,徐偉也並不在意,他翻開下一頁,繼續看了起來,片刻之後,他朝著楊金達和劉誌說道,“你們看這。”

  ??徐偉把點心盤推開,把報紙攤在桌上,指著一個板塊說道,“市政與工程道路建設。”

  ??報紙上赫然寫著,膠州城因青磚道路鋪設不完全,每逢雨天,道路便泥濘不堪,經過政務院全體協商,計劃在兩個月內,將對膠州的所有泥土路進行水泥硬化。

  ??劉誌疑惑的說道,“水泥硬化是什麽東西?”

  ??因為水泥道路僅在大頂山與琉球修建過,別說楊金達這些青州商人不知道,即使是膠州的本土商人,對水泥道路也是一無所知。

  ??三人看完水泥道路的解釋,仍然是有些搞不清楚,但大概意思他們卻弄明白了,半島的政務院準備大修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可是後世實踐得出的真理,膠州城內的泥土路硬化,與幾座城池之間的官道擴建和重修,都是王新對政務院提出來的硬性要求,是必須不折不扣去完成的。

  ??修建道路不僅是發家致富這麽簡單,官道擴建重修,更是決定著半島的軍事部署,現在的官道不僅破爛狹窄,而且都是沿著平坦之地修建,因此就避免不了,要多繞一些彎路。

  ??這樣就會給兵力的增援,以及物資運輸,帶來很大的困擾,而且個城之間,也不能做到及時準確的支援,這樣就會延誤戰機,因此各地之間的官道修建勢在必行。

  ??劉誌拿過店小二送來的報紙,滿臉熱切的看了起來,看完政務院發布的那段內容,他看著楊金達和徐偉激動的說道,“這官道修建可是大工程,若是我能拿到其中一段,肯定會大賺一筆。”

  ??楊金達也是同意的點頭說道,“那個政務院,竟然把官道修建的消息登到報紙上,肯定是想把官道修建派發出去的,要是能拿下其中一條,的確能賺不少。”

  ??徐偉看著兩人一臉興致勃勃的樣子,不合時宜的開口說道,“這下麵還有一句話。”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