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穩步發展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3374
  對於溫錄為的問題,王新很有耐心的一一分析道。

  ??“無論在哪個國家,農民永遠都處於社會的最底層,農民雖然無權無勢,但他們卻是國家的基石,若是過度剝削農民,受到劇烈壓迫的農民就會奮起抵抗,因此國家就會陷入動蕩與不安,這隻是其一。

  ??賦稅收的太重,將使得農民沒錢買東西,商業發展不起來,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貨幣流通不暢,經濟越來越差,這是其二。

  ??第三就是當今的大形勢,天災不斷,若是還強征暴斂,百姓就隻能賣兒賣女。”

  ??王新對農民采取低稅製,其實就是象征性收稅而已,這就會使得農民有糧食吃,社會穩定,同時老百姓有了餘糧可以賣錢,然後就會刺激市場發展,商業的興旺,半島的大小商人就會進賬,然後王新自然可以從哪些商人手中,又把銀子扣回來,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的商業循環。

  ??王新是以貿易起家,對於老百姓的那點兒銀,他根本就沒看在眼裏,如此做的目的不外乎是為了獲得民望而已。

  ??對待商人,政務院也有自己的規定,糧店、布莊等民生行業,政務院實行三年免稅製度,本地區域內的其餘商人免除一年賦稅,但走海販貨的商人卻不免賦稅。

  ??在個人稅方麵公務員規定,月收入過百兩銀的商人,要征收五分之一的商業所得稅,過四百兩的商人,征收四分之一商業所得稅,過一千兩的商人,征收三分之一商業所得稅,五千兩以上的,就需要征收二分之一商業所得稅。

  ??大商人付稅收這麽高,政務院也是出於平衡的著想,防止有大商人坐大,威脅到王新的利益。

  ??不過沒想到的是,這樣反而變相的刺激了中小商人的展,使得半島經濟發展模式,進入了一個區域均衡階段,這對半島的穩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事情解釋清楚,溫錄為也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答案,為了使財政部的銀兩越來越富足,溫錄為回去決定出台幾項鼓勵辦場,與保障中小商人的政策。

  ??海軍陸戰司令部,選擇在了靈山衛,也就是後世的黃島區,那姚山海軍司令部,自然與安排在了這裏,隻不過雙方用的不是同一個訓練港彎。

  ??為了修建海軍陸戰司令部,黃新還特意給黃漢昌撥了六十萬兩白銀,海軍陸戰司令部轄下,設有辦公區、住宿區、碼頭區、以及十幾個大大小小的訓練場,可以容納十萬人的海軍陸戰隊操練。

  ??新來的一萬多士兵,大多數都是旱鴨子,連下一條小河都怕,更何況是一望無際的大海。

  ??建設操練兩不誤,司令部在修建的同時,那群旱鴨子也被黃漢昌趕下了大海,現在的一萬多士兵都住在簡陋的木屋內。

  ??就連司令部也是臨時買的一進宅院,海軍陸戰司令部初建,大大小小的一堆事,可是把黃漢昌忙得暈頭轉向。

  ??看著一大堆文件,黃漢昌就感覺頭大無比,他朝著一旁的宋文霆喊道,“小宋和我去訓練場看看。”

  ??“是,司令。”

  ??經過一年多的軍旅生涯,宋文霆已經徹底融入了這個圈子,感受著榮辱以沫的戰友生活,與熱血沸騰的戰場搏殺,都讓他掛懷不已。

  ??因為識字和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在身,宋文霆在海軍陸戰隊內可是一升在升,大半年的火速提升,此時的宋文霆已經是少校軍銜,在海軍陸戰司令部擔任副參謀一職。

  ??其實黃漢昌也比較看好宋文霆這個人,不然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提拔他,但宋文霆是王新表弟的事情,黃漢昌還真不知道。

  ??王新不說,宋文霆也知道王新在想什麽,自從進入軍旅,他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普通流民,從來不去提起與王新的關係。

  ??他想擺脫一切束縛與關係,憑自己的本事一步步往上走,他雖不去聯係王新,但王新可沒有忘記這個千裏而來的便宜表弟。

  ??各個司令的一把手雖然有一定人事權利,但到了一定的位置,必須要有總參與王新的認可才行,凡是黃漢昌每次把宋文霆報上來,王新基本就沒有出來過。

  ??半個時辰後,黃漢昌就帶著一票軍官來到了海邊,看著浸泡在大海中的士兵。

  ??黃漢昌朝著一旁的訓練教官問道,“多少時間了?”

  ??“報告司令,已經有兩個多時辰了。”

  ??“年輕人體能耐力都不錯,讓他們再泡兩個時辰吧!”

  ??黃漢昌看著宋文霆考教的問道,“對於海軍陸戰隊的訓練,你有什麽看法?”

  ??宋文霆並沒有張口就來,他思考了片刻,才開口說道,“這樣的訓練在諸國中我從未見過,我感覺這樣的訓練方式更加理性,更能激發人體潛力。”

  ??“沒見過是正常的,因為海軍陸戰隊本就是一種新兵種,除了我們以外別無二家,”黃漢昌笑著道。

  ??海軍陸戰隊的訓練項目,主要有基礎訓練、體能訓練、適應性訓練、協同訓練。

  ??登陸作戰對海軍陸戰隊有著特殊的要求,必須要在緊張、激烈、殘酷環境下,擁有良好的作戰心理承受能力,遠程航渡抗暈船的耐力,多兵種合成作戰的協同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持續作戰能力等,所以海軍陸戰隊的訓練非常嚴格,基本都能讓那些士兵感受欲仙欲死的訓練生活。

  ??除此之外,海軍陸戰隊也還有很多其他訓練,比如耐高溫、耐嚴寒、抗眩暈等。

  ??黃漢昌等人行來,一路都是此起彼伏的招呼聲,以及一個個標準的軍禮。

  ??目光拓展,拉到萬裏之外的琉球,隨著一批批新流民到達,琉球北部陷入了熱火朝天建設中。

  ??三月底的琉球,陽光溫暖、碧水藍天,基隆地區的東方,鬱鬱蔥蔥的森林讓人目不暇接,沿岸平原或內陸溪流平原,呈現出一塊塊整齊的嫩綠色幾何拚圖。

  ??以水渠為界,五十畝為一個管理單位的廣袤農田之中,如浪的綠油油水稻正悄悄抽出幼小的穗,坡地的土地中,玉米也掛上了稚嫩的包穗。

  ??田間,不少農民滿臉笑容的看著莊稼,眼中含滿了淚水,豐收就代表吃飽肚子,就代表能過上安穩的生活,能給家中妻兒老小扯上兩尺寬布,做上一身衣服。

  ??因為琉球開墾出來的土地,都是從未耕種過的優良沃土,充足的雨水與陽光,保證了琉球作物的一年三熟,所以琉球的農業稅還與之前一樣,並未進行調整。

  ??即使如此,移民到琉球的幾萬百姓,也能過上比半島百姓更好的生活,因為琉球有足夠的耕種土地。

  ??望著眼前似乎無邊無延的稻浪和玉米之林,李銳、彭陽眼中都充滿了期待,經過一年多的辛勤勞做,琉球的糧食終於能夠自給自足,再也不用從吳國大量進口糧食,收割後說不定還會有大量的餘糧。

  ??那些珍貴的玉米種,自然是從荷蘭人手中弄來的,不僅弄到了玉米,當然還有土豆、紅薯、大蒜以及一些其它的農作物。

  ??李銳帶著一行人沿著水渠走入了綠油油的稻田中,用手撫摸著水稻葉片,李銳臉上的笑容越來越濃鬱,來到一個皮膚黝黑的青年身旁,李銳說道,“小兄弟,你感覺今年莊稼如何?”

  ??皮膚黝黑的青年並沒有馬上回答李銳的話,停頓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好……好、長好。”

  ??聽到青年的話,李銳的眉頭就是一皺,惋惜的說道,“挺好的一個小夥子,怎麽是個結巴?”

  ??彭陽笑著說道,“李司令,他可不是結巴,隻是對我們的語言還不熟而已。”

  ??“對我們的語言還不熟,”李銳看著彭陽疑惑的問道,“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彭陽看著一旁的代衡,“你是琉球的農業部長,還是你自己給李司令解釋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