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振梁國策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3619
  “咳咳咳……”

  ??胡雍看著文戊臉色蒼白的說道,“文愛卿,你的意思是此事另有陰謀。”

  ??寢殿中的其餘大臣也想知道文戊要說什麽?所以都會出言,隻是細耳傾聽。

  ??就連一旁的太師楊坤,也是靜靜的站著,他倒要看看文戊嘴中能說出什麽花來。

  ??“不知陛下和諸位同僚,可否注意到南邊戰役與平度之亂,有何相同之處?”

  ??楊坤思索片刻,沒有想出一個究竟所以,於是便看著文戊開口問道,“我並未發現任何相同之處,不知文戊有何見解。”

  ??一旁的很多人都沒想明白,所以此時都是盯著文戊看。

  ??文戊大聲說道,“兩地都出現巨量火器,所以臣敢斷言平度之亂定是吳國所為,吳國暗中支持平度叛逆。一在於牽製我梁軍兵力,以至於首尾難顧;二欲使我梁國內部不穩、人心恐慌,從而達到內部瓦解大梁社稷安定。”

  ??文戊話語一出,寢殿內頓時就議論了起來,眾人仔細一想,都覺得文戊此言在理。

  ??吳良看著文戊嘴角露出了一縷微笑,因為他已經猜到了文戊的大致意見。

  ??無非就是先以詔安穩定平度叛賊,一心抵禦吳國進攻,在南邊戰事穩定,再去剿滅平度之亂。

  ??“陛下,臣有四策定能讓大梁走出困境。”

  ??聽到文戊的話,胡雍蒼白的臉色稍微好轉了一些,“文愛卿,有何良策,快與朕速速道來。”

  ??“其一,詔安平度叛賊,給予加官進爵,以平度、高密、膠州為中軸界,互不幹擾,一定大梁後方安全。

  ??其二,通令天下,組建十萬新軍,舉全國之力抗擊南吳,迅速奪回南方失地,以定大梁國境安全。

  ??其三,合縱連橫,派使走水路前往南漢、南唐不見結盟,共同舉兵伐吳。

  ??其四,平度之亂、南線戰役,都已證明火器之利,京器局對火筒研究還需速速加快,但短期來看京器局可能建攻不大,都說西夷火器精良,微臣之意是派船南下尋找西夷,購置精良火筒。”

  ??對於文戊計策,胡雍並沒有立刻下旨照做,而是看向了寢殿內的其餘大臣。

  ??太師楊坤眉間掠過一絲不悅,他戲謔地道,“樞密史,攘外必使其內安,這是自古名言,何不先安平度?在征南境?”

  ??文戊嘴角帶笑,開口說道,“因為吳功三州而不易,賊取平度、高密、膠州輕易舉。”

  ??太師楊坤不屑的說道,“此為合理。”

  ??文戊笑道,“太師竟不知糜爛之爛與安定之定的道理。

  ??宿豫、海州、徐州,吳大勢攻略屠殺,三州已是崩壞頹廢,百姓民怨費天,此時強烈反擊,百姓哀怨與事物損失已微乎其微。

  ??叛賊取半島,手段溫和,百姓與事物都無多大怨言、損失,理應溫水煮青蛙,徐徐圖之,不可大肆攻劫,以致百姓驚恐成荒。”

  ??文戊話音剛落,太師楊坤已經是麵紅耳赤,他一甩長袍,退到一旁,不再言語。

  ??見眾人說完,連平才從人群中走出,開口說道,“樞密使,出言都有字有句,我不妄加評判,隻是這招募新軍之事……”

  ??連平無奈感歎道,“近年天災不斷,各地稅務都未繳齊,此時的國庫已經是捉襟見肘,恐無力支持大練新軍。”

  ??聽到國庫無錢,寢殿內的眾人立刻都安靜了,無論之前那些策略說的多好,一句無錢無糧,眾有宏圖大誌都將化為烏有。

  ??聽到連平的話,臉色有所好轉一些的胡雍,立刻又變得陰沉起來,本想怒吼發泄一番的胡雍,在思索片刻後,便又恢複了平靜。

  ??他艱難地抬起右手,輕輕的招呼兩下,站在一旁的老宦官看到立刻小跑過來。

  ??“陛下,老奴在。”

  ??胡雍朝老宦官開口問道,“內庫之中還有多少銀兩。”

  ??老宦官走到禦榻之前,細聲說道,“回稟陛下,內庫存銀已不足千萬之餘。”

  ??胡雍看著連平問道,“國庫銀兩,還有幾何?”

  ??“回稟陛下,天災所致,各地賑災放糧不斷,近歲幾載,賑災便超兩千萬餘,如今國庫存銀已不足三百萬,除去百官俸祿,與各衙各司所耗,可動銀兩不足一百萬。”

  ??胡雍又看向文戊問道,“組建十萬新軍需要多少消耗?”

  ??“回稟陛下,一年響銀所需二百四十萬兩,兵器甲胄所需一百餘萬兩,騾馬糧草同需百萬之餘,加上士兵戰損撫恤與閑雜瑣碎之物,總於恐怕超過五百萬兩雪花紋銀。”

  ??胡雍一咬牙,對著旁邊的宦官說道,“去內庫取五百萬兩白銀交於樞密院籌建新軍。”

  ??宦官猶豫著說道,“陛下那可是宮中日常用度開支,若是撥給樞密院,恐宮中飲食用度會受到拮據。”

  ??胡雍臉露怒容,對著宦官大聲的斥喝道,“朕讓你去就去,那麽多廢話幹什麽?”

  ??“咳咳咳……”

  ??“陛下息怒,老奴這就去。”

  ??寢殿內,官員見狀,紛紛俯首拜倒,“大王寬厚仁德,心係我大梁社稷江山,蒼天若見,定佑我大梁走出困境。”

  ??紀大綱看著雷剛和張科送來的物資清單,眉頭就不由得皺起,盡管很心痛,他還是拿過清單簽上自己的名字。

  ??紀大綱看著雷剛和張科,語氣調笑著說道,“你們兩個是不是在後勤處安插的人,這消息倒是靈通得很,居然知道兵工廠製造出了一批石灰彈。”

  ??雷剛拿著手中的茶杯,看著記大綱說道,“這後勤處可是你老紀的地盤,我們哪敢安插人啊!”

  ??張科也開口說道,“這次就算我倆欠你個人情,等我下次從旅順口回來,咱們一醉方休。”

  ??“給你們簽字,這是軍務,不是人情,”咱們公私可要分明。

  ??張科撇了一眼紀大剛,自笑非笑的說道,“在總參當職就是不一樣,一個個現在都成大官了。”

  ??寒暄幾句,雷剛和張科便起身說道,“出征在即,我倆就不多留了,回來定一醉方休。”

  ??兩人剛離開總站後勤處,紀大綱收拾一下桌上的文件,也走出了總參大門,順道便拐進了柳翠居。

  ??為了不影響王新的生活,柳翠居與總參之間的那道門戶已經被關閉了起來,現在出行都隻能走大門。

  ??紀大綱抓住一個丫鬟問道,“少爺在書房,還是……”

  ??看到紀大剛身上的軍服,丫鬟欠身行禮道,“少爺現在不在府中,今天一早就已經出去了。”

  ??“可知少爺去往何處?”

  ??丫鬟搖頭說道,“少爺行蹤,我並不知曉。”

  ??得知王新不再柳翠居,紀大綱也不再朝靜心園走,而是調頭又回了總參警衛司。

  ??從警衛司出來,紀大綱疑惑的說道,“去碼頭接人,誰這麽大麵子能讓少爺親自去接。”

  ??想不明白紀大綱也不再繼續思索,讓人備馬便朝著城陽兵工城而去。

  ??碼頭上,並沒有金光燦燦的夕陽,也沒有和風徐徐的天氣,海浪拍擊著碼頭,發出一連串的“撲撲”聲響。

  ??王新裹著一件大風衣,像隻企鵝似的靜靜站在碼頭上,目光深邃地盯著海平麵。

  ??劉大錘盯著一個通信兵怒氣衝衝的說道,“你的消息準不準?怎麽現在都還沒有船來?少爺要是凍出個好歹,我非得扒了你的皮不可。”

  ??通信兵話語弱弱的回道,“我們提前一天出發回來稟告,若是船隊正常出發的話,現在應該已經抵達了膠州才對。”

  ??“對你個頭,到現在海上連個鳥影都沒有。”

  ??通信兵被罵得有些委屈,支支吾吾半天一句話都沒有說出。

  ??低頭的瞬間,通信兵掃到前方的王新拿起了手中的千裏鏡,他抬頭朝著一望無際的海平麵看去。

  ??漸漸的遠方出現了一道白點,然後白點越放越大,通信兵興奮的指著海平麵說道,“來了,來了,船隊來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