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專利司
作者:曉小鋒      更新:2021-08-06 01:30      字數:3336
  穹蒼之上,烏壓壓的雲層越積越厚,熟知的人都知道,今年冬天的這場冬雪肯定不會小。

  ??隨著地暖設施鋪開,此時的柳翠居大部分宅院,都已經陷入溫潤的海洋中,任管屋外東西南北風。

  ??靜心園書房,一個膚色黝黃身材粗壯的中年漢子,正在不停地與王新訴苦。

  ??“少爺,因為那個地暖設施,最近鑄造坊的工作量真的是太大了,您看能不能給增加點人手?我們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王新疑惑的問道,“蘇貴,柳翠居的地暖不是裝完了嗎?”

  ??蘇貴滿臉哀怨,語氣無奈地說道,“少爺,柳翠居的是裝完了,可知府衙門和隔壁的那個院子的都還沒裝啊!光這兩個地方也還行,可還有好幾個工坊也要求要裝,這樣鑄造坊是真的忙不過來了。”

  ??我上次也就是隨口一說,那兩個家夥還真的當真了,居然把我的鑄造坊變成了,他們私有的地暖製造坊。

  ??王新想了想,這鑄造坊是自己平日裏打造一些東西要用的,還真不能變成地暖製造坊。

  ??思考片刻,王新對著愁眉苦臉蘇貴說道,“蘇貴,你去外麵找幾家鐵匠鋪,把地暖的製造工藝交給他們,這樣鑄造坊就能輕鬆很多,也不用這麽忙碌了。”

  ??剛還一臉憂鬱的蘇貴,立刻警醒了起來,搖頭說道,“這可不行少爺,地暖可是一項吃飯手藝,不可輕易外傳。”

  ??聽到蘇貴的話,王新當場就無語了,你這既抱怨又不想撒手,到底想怎麽樣?

  ??王新知道,這是蘇貴的傳統思想在作祟,那種代代相傳,傳男不傳女的陋習當真是要不得。

  ??“放心吧!你們這也不會白白教授,”於是王新便和蘇貴,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也很簡單,王新隻是把後世的專利製度搬了過來而已。

  ??蘇貴仔細一琢磨,這不冬天要到了,鑄造坊要是把地暖手藝傳出去,肯定會受到很多家族和各人的青睞。

  ??到時那些鐵匠鋪每安裝一套地暖,鑄造坊就可以從中抽取一部分銀兩當傳授費,鑄造坊若是有了收益,那麽自己這些人福利肯定也不會少。

  ??蘇貴一拍大腿,站起身來興奮地說,“少爺,您這法子真是妙。”

  ??蘇貴走後,王新覺得自己應該成立一個專利司,這樣才能更好得促進領地內的製造與創新。

  ??蘇貴急匆匆的離開書房,朝著鑄造坊跑去,去準備傳授地暖的鑄造工藝。

  ??“大錘!進來一下。”

  ??劉大錘三兩步跑進書房,看著王新問道,“少爺,有什麽事嗎?”

  ??王新本想讓劉大錘把溫錄為走過來,但王新想了想,還是覺得自己跑一趟知府衙門比較方便。

  ??“備馬,去知府官廳。”

  ??到知府衙門找到溫錄為後,王新便把專利司組建的事情,和溫錄為仔細講了一遍。

  ??其中大部分都是關於專利司的職能與操作,王新一邊講,溫錄為一邊用記錄本記下。

  ??把一切事情梳理清楚後,溫錄為合上記錄本,與王新道別後,便去忙碌專利司的籌建了。

  ??專利一事,不僅隻是籌建專利司這麽簡單,其中最重要的是專利法,隻有完善專利法,才能鼓勵和調動領地內的發明、創造積極性。

  ??同時也為了合理調整發明、創造的利益關係,促進領地發展與進步,籌建專利司,王新主要還是想打造一個尊重知識、尊重智力成果、公平競爭機製環境。

  ??專利司的籌建也是為了下一步肥皂、水泥、珍妮紡紗機的進一步公開。

  ??走出知府衙門的王新,並沒有上馬直接回柳翠居,而是帶著劉家兩兄弟,在膠州城內逛了起來。

  ??在王新的幾次出言整改下,警衛司那幫人,已經不再像從前那樣派一大堆人跟著了,而是便裝混入了人群之中,明麵上現在就隻有劉家兩兄弟跟著。

  ??掌管膠州的這段時間,王新雖然沒有進行土地改革,但也為老百姓做了不少事,第一自然是膠州的治安,隨著警察部隊的組立,膠州城內以前那些雞鳴狗道之輩基本已經絕跡。

  ??第二件事,則是王新控製膠了州的糧價,有了約束後,那些商人就不至於趁著大災哄抬糧價。

  ??街道上的路人很多,小販們也趁著最後的好天氣,穿街走巷吆喝不斷,茶樓酒肆內更是坐滿了各式各樣形形色色人。

  ??大家都希望趁著大雪來之前這幾天,外出透口氣順便采辦些過冬的貨物,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膠州這座古城就顯得格外繁華。

  ??王新一路走一路看,他在感受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漸漸地他便融入了膠州的安詳之中。

  ??而四百裏外的青州卻是掀起了另一番波瀾。

  ??在得知平度不但沒有收複,高密、膠州、萊州也先後淪陷的消息後,胡雍庸在元和殿上直接吐血昏死,搞得文武百官是手足無措。

  ??不少梁國老臣更是黯然落淚,都在哀怨上蒼對大梁不公,外患未除,內憂又起。

  ??當胡雍在寢殿醒來後,殿外西西索索的哭泣聲才漸漸停止,那些老臣跑進寢殿,當看到胡雍蒼白的臉色後,又開始落起了眼淚。

  ??太師楊坤看著診治太醫開口問道,“大王病情如何?”

  ??聽到楊坤的問話,寢殿內的眾人都扭頭看向了那名太醫。

  ??“大王隻是急火攻心,才導致的吐血昏厥,隻要靜心調整數日,便可慢慢好轉。”

  ??聽到太醫的話,寢殿內的朝臣都是長鬆一口氣。

  ??但角落中的胡州,眼中卻出現了一股落寞,調整心情,胡州跑到禦榻前抹起了眼淚,“父王,你總算醒了,您若是撒手人寰,讓我大梁如何自立啊!好在上蒼保佑,父王您平安無事。”

  ??其餘的幾個王子見狀,也紛紛擠了上來,開口閉口就是關心胡雍的身體。

  ??那些老臣看到這一幕,也紛紛開口誇讚道,“孝悌忠信,大梁有望以。”

  ??一個個孝順的麵孔下,卻是各懷鬼胎、人心不古,若是這次梁王逝去,大梁肯定避不了一次奪權之戰。

  ??在胡雍的揮退下,寢殿內僅留下了幾個中樞重臣,靠在禦榻之上的胡雍開口說道,“國之生死危機,還望諸位臣公鼎力扶持,不知誰有敗敵良策,能祝我大梁走出這次危機,重振大梁社稷江山。”

  ??說著說著,胡雍的眼角便滑落淚水,他自覺自己雖不是什麽開城之君,但做個守土君王應該不難,可如今的大梁領土,五十載便淪陷大半,死後,他都自覺沒臉去見大梁列祖列中。

  ??聽到胡雍的話,很多大臣都陷入了沉默,麵對如今內憂外患的大梁局勢,他們也覺得束手無策。

  ??沉默中,一個見眉心目的四旬男子走了出來,他朝胡惟雍拱手行禮道,“陛下,對於半島之勢,微臣覺得應以安撫為主。”

  ??胡雍看向開口之人,疑惑的開口問道,“文愛卿,此話何意?”

  ??還沒等四旬男子開口說話。

  ??太師楊坤便冷聲說道,“文戊你身為樞密史,掌管軍務大權,應以大梁社稷安危為重,麵對平度逆黨叛賊,不知你為何會說出安撫、招納之言?”

  ??麵對太師楊坤的出言攻擊,文戊並沒有露怯,語氣沉穩的開口說道,“諸位真以為平度之亂,是叛賊起兵所致嗎?真以為這一切隻是巧合而已?”

  ??聽到文戊此言,寢殿內的胡雍和一位位中樞大臣都擰起了眉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