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8 章
作者:雲弎      更新:2020-09-12 14:09      字數:4112
  科舉製度一出來, 整個大秦官場如同熱油鍋裏濺了一滴水,劈裏啪啦一下子就炸了起來。

  他們用不可置信地目光頭一次不顧君臣之差,不顧皇帝陛下懾人的威嚴, 直直看向他。

  皇帝陛下卻不給你辯駁的機會,這大秦是他贏家人的天下, 是他帶人打下來的天下,他是開國帝皇,他是第一任完成大一統的皇帝, 他是嬴政, 他大權在握,霸道而威嚴, 他真想做成什麽事的時候,身為臣子你真攔得住?

  哪怕當場幾個老臣撞柱子給他看, 聲稱寒門無士子, 庶民多文盲, 也沒辦法,皇帝陛下已經決定了, 你死一百個, 他還是決定了。

  這是大趨勢, 這是大秦要發展必然改變的用人製度,身為統治者的嬴政, 當然會選擇對大秦更有利的方式去做,他不可能也不會理會士族所謂的優越感。

  他們今日看不起寒門, 看不起庶民, 等到日後真有庶民寒門通過科舉當了官, 擠掉了那些酒囊飯袋占著茅坑不拉屎的士族子弟的官位,他們還能保持優越感嗎?

  科舉製度剛開始要推行下去其實挺難的, 這個過程緩慢而拖拉,因為去辦事,去做成這件事的恰恰好就是士族貴族出身的官員,你叫他去辦一件本身不符合他自身利益的事情,他會積極?

  哪怕礙於皇帝威嚴和命令不得不去做,但效率也是有限的。

  看到這種情況,嬴政反而更加堅決了要改變用人方式的決心,堅決要嚐試科舉的心思。

  在砍掉幾個嚴重消極怠工,拖後腿的官員腦袋後,在性命的威脅下,這些官員總算是願意辦事了。

  第一屆科舉總算成功籌措舉辦。

  當科舉選拔當官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天下讀書人很是震驚了一番,平靜已久的天下沸騰了起來,很多寒門出身的書生熱淚盈眶,到處奔走相告,這些人整日整夜地狂歡,頭上綁著黑色布條,上麵用朱砂色的毛筆寫著“皇帝英明”四個大字。

  沒人知道,對於寒門出身的書生來說,此生最鬱鬱不得誌的是什麽?是空有一身才學不得其門而入!

  是明明有足夠的能力報效朝廷,實現人生抱負,卻因為沒有門路當官,沒有家世背景,沒有認識有名望的長輩舉薦,而默默無聞,最後腐爛在泥土裏,遺憾終生。

  所以聽聞這個消息,聽聞可以靠著一身才華,公平地考試進入官場,取得走到皇帝跟前的機會,無數鬱鬱不得誌的寒門子弟瘋了一樣狂歡。

  從此寒門庶民階級都有了指望,哪怕他們這一代考不上,當不上官,下一代好好培養,說不定也能改換門庭,當上官。

  這世界有幾大恩德最令人感懷,對普通人來說救命之恩為一,父母的養育之恩也為一,雪中送炭之一也可唯一,但對書生們來說,知遇之恩才是最令他們動容和感念的!

  皇帝此舉無疑與知遇之恩無異,皇帝給他們本人,給他們日後的子孫後代無數代都提供了一條通天路,這是世世代代都利好的事情,如何能不叫人感念?

  後來士林中又傳出風聲,聽說科舉是宮裏十歲的小公主提出來的,她說朝廷裏的酒囊飯袋既然不會辦事,那不如就讓會辦事的人來當官。

  剛開始天下書生聽聽就算,還一笑了之當個笑話來聽,因為他們不相信年幼的公主會懂得這些官場的事,更不敢信她能提出科舉這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選拔製度。

  一直到後來,這第一批參加科舉的書生有人當了官,被小公主抓了壯丁挑去她親手建立的一個個部門裏當苦力時,才猛然發現,那些傳言可能沒錯,小公主她真的能說出那樣的話,也有那樣的能力和見解,豈止是科舉啊,她後來所做的種種事情,哪種不是驚天動地,足以名動史書?

  後來震驚著震驚著,書生們就習慣了,小公主嘛,你別把她當公主看,就把她當公子看,看成智多近妖的小公子,把她當天才,你想象不到的天才,你就能接受了。

  第一屆科舉因為急需用人和時間緊迫的關係,開辦得很快,除了基礎知識外,並沒有吟詩作賦的科目,對重武輕文的大秦來說那些風花雪月還不如你會多寫點建設性意義的東西來得強。

  嬴政同樣是個實用主義者,花花草草的東西在他這裏沒用,他隻看你辦事的能力和思想的深度。

  因而第一次科舉和後世史書上的科舉根據大秦的真實情況也有了很大的調整,比如在小龍崽提議下加入了很多偏科,像算學、像特殊的技藝,技藝方麵不計入正考分,但表現良好能加分。

  到最後選拔的時候,這些在偏科上表現優秀有天賦的人才,哪怕最後沒考上進士,也沒進入殿試走到皇帝麵前,也被小龍崽拍板留下了,她挑走了這些人才,去了她一手建立的幾個部門。

  比如一個地方上連舉人都沒考過的九歲小秀才公,聽聞他自幼精於木工,擅機關,對算學數字更敏感,是個行走的木匠和小算盤,小龍崽就派人將這位落了榜很是失落還在被家人安慰的小秀才公接走了。

  小秀才公出身農門地主家,是最小的孩子,這才有條件讀了些書,但他對文縐縐的東西不感興趣,更喜歡動手做東西。

  他大哥是個木匠,從小就跟在他大哥屁股後麵撿著木塊玩,長大些就自己琢磨著做東西,因為算學上的天分和敏銳的數字直覺,他做出來的東西往往處處都有數學的痕跡,比如若是做一樣東西,必是每個角都是勻稱的,相同的尺寸,不多一絲一毫。

  普通人隻當他事事要求完美,本性如此,換後世的話來說就是強迫症,但在小龍崽看來這位簡直是個天生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是個天賦絕對出眾的理科生!

  他被小龍崽迫不及待接回去,加入了工部,成為了工匠聚集地一名最小的小工匠,為大秦發展添磚加瓦。

  說到小龍崽建立的這些部門,那就包括了一開始就成立的農業部,小秀才公所在的工部,以及一個主管經濟改革的財政部。

  農業部前頭已經說過了,而工部則包括了研發部門,執行部,材料部。

  研發部又分了好幾個小組,有專門研究用於商業的工藝品組,比如研究製造肥皂玻璃什麽的,還有建築組就專門研究水泥磚瓦什麽的。

  材料部則專門尋找和研發新型材料,一切可以用於研發和製造的材料,這是個很關鍵的部門,畢竟挖礦打鐵就靠他們了,小龍崽計劃裏的煉鋼計劃也將由這個部門完成。

  執行部則負責推廣和執行,還有負責這一群技術宅的生活,算是個全能部門。

  在小龍崽計劃裏,其實還有個動力部門,專門研發各種動力的,像風力水力這樣的自然力量是基礎的,小龍崽更大的野心放在了研究電力、太陽能上!

  雖然這是一條很漫長的路,但有了前人的資料,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算十年二十年研究不出來,三五十年一百年總可以?

  總要有人去做才行,總要有人去打開這個頭兒,慢慢地事情總有成功的那天。

  小龍崽很有野心地想要跳過蒸汽時代,跨越到新電力時代,假如華夏掌握了先機,早早有了這樣發達的技術,一切不可能將變成完全有可能。

  那些後世裏見過的神奇電器,有了電力還會遠嗎?

  當然對現在還是稍微遠了些。

  誠如小龍崽預料的那樣,肥皂和玻璃率先被研發製造了出來,玻璃還需要反複試驗出一個最佳的配比和溫度差,肥皂就很簡單了,按照規定好的比例去製造,幾乎不用過第二遍,肥皂就被製造出來,這事,哪怕是小龍崽動手去做都能行。

  剛進工藝品組的小秀才公對肥皂驚為天人,隨後就對那些配方上的東西很感興趣,從此一腳踏入了研究各種物質,對各種物質摻和起來形成的變異反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沒當成物理家,倒是成了大秦第一代化學家,在後來憑一己之力給大秦的科技樹點亮了好幾盞明亮的醒目的燈。

  繼小化學家之後,小龍崽對各種有天賦的人類幼崽更加關注了起來,比起成年人的工匠,她更喜歡去挖掘這些有天賦的幼崽,因為他們極具創造力和想象力,可塑性也非常強,對她帶來的新知識接受度最強,表現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和接受度,這讓小龍崽對他們很滿意。

  剛好小龍崽自己年齡也小,帶著天才兒童班去做事反而在溝通上更方便一些,她其實也不喜歡那些年齡大的工匠總對她提出的建議持懷疑態度,不出結果不會信她,這樣溝通和信任度的問題,小龍崽多經曆幾次就煩了。

  她能兢兢業業為了父兄去做很多事,也能為老百姓去辦事,但不代表她是隻好脾氣的龍崽,她骨子裏仍然是那隻高傲霸道的龍崽崽。

  人類天才幼崽正好是她最喜歡的合作對象!

  除了農業部,工部以外,還有一個部門,叫做財政部,這個財政部算是建立在前兩個部門的基礎上的。

  在造紙術和印刷術,以及工部新出的肥皂和玻璃麵世後,整個大秦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氣象,最直觀的是經濟變得活躍了。

  商品的增加和流通帶動了大秦的經濟,當前消費環境是除了老百姓剛需的糧食柴米油鹽布匹外,能不花錢的地方老百姓不愛花,沒人買加上朝廷不重視商業,所以大秦的商業還停留在幾乎最原始的狀態。

  沒有促銷,沒有營銷,東西掛到店鋪裏,有客人來就買沒有就關店,商業中,更多的是一些小遊商,秦人遊商算是比較出名的一種傳統職業。

  這些遊商在商業不受重視的大環境下,負擔不起開店的風險,就挑著貨走街串巷地賣,掙取一點差價和辛苦費。

  大秦的經濟結構如同一攤死水,支撐著經濟的商業市場猛然有了新的變化一定會出問題的。

  因而財政部應運而生。

  在《國富論》中作者提到經濟是由市場主導的觀點,而當下的情況正好如實反映了這點。

  市場因為新鮮出爐的商品變得活躍,但經濟結構卻僵硬死板,支撐不了龐大的需求,從而造成市場混亂,在第一波肥皂玻璃和第一批造出來的紙張麵世時,因為當前經濟結構問題,導致貨品供不應求,市場混亂。

  國富論提出市場應當是自由的,而經濟由市場主導的觀點,政府少幹預,就會形成良好的自由競爭機製,這樣一來,商業就會無限蓬勃發展,經濟自然就好起來,想要做到國富民強,首先在溫飽解決後,就應該著手經濟。

  財政部正是為了新的大秦經濟規劃而生,新的商業法律,新的經濟宏觀計劃,這些聽起來很新鮮的詞,在此之前都是很空白模糊的,現在終於變得條條框框有順有序起來。

  與農業發展計劃一樣,小龍崽同樣根據相關書籍,後世的經驗,史書的經驗,以及當前大秦的情況製定了一係列的至少十年的計劃。

  發展農業是為了溫飽增強國力,發展工業是為了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推進社會發展程度,發展經濟則是為了國富民強。

  在三年後,當第一種新作物紅薯豐收時,第二種作物土豆已經在試種中,當印刷術的風靡導致大秦官方的非官方的圖書館遍布主要郡縣時,當科舉已經成功舉辦到了第三次,並已經開始分科,分成文科和技科時,由工部材料部研發的新型金屬材料――鋼,煉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