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五十八國公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7-21 09:03      字數:4347
  但見徐達首先選擇以王宣父子作伐,公孫元捧大驚,趕緊給徐達寫信,說這王宣父子都是反複無常眾人,要徐達多加小心,果不其然,在徐達攻打山東諸郡的時候,王宣父子果然反叛,辛虧徐達早有準備,這才不至手忙腳亂,親率大軍,前往沂州,王宣戰死,王信逃亡山西。

  ??打下山東北部之後,公孫元捧沒有讓徐達繼續攻打山東,而是直取益都,在拿下徐州、東平、濟寧之後,繼續北上。

  ??徐達進軍的腳步極快,公孫元捧很擔心再次發生王宣、王信父子這種事兒,影響徐達進軍腳步,於是命徐達將元廷投降的文臣武將,全部押解到應天,由自己親自安置。

  ??山東平定之後,徐達便轉戰河南,徐達進入河南之時,河南元廷的軍閥混戰,還沒有結束,徐達很輕易便攻取了汴梁等地。

  ??在河南立穩腳,就離河北不遠了,若是拿下河北,便能直逼元大都,公孫泓認為,這是肅清北土,攻打元大都燕京的大好時機,若能趁著這個機會攻下燕京,那元廷,就隻有離開中原這一條路,隻要趕走了元廷,中原,便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於是,打算禦駕親征。

  ??對於公孫元諄的想法,李善長。劉伯溫等人,是傾力支持,如今,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陳友定盡滅,已無人可以威脅應天,也到了與元廷一較高下的時候了。

  ??於是,公孫元捧再次讓太子公孫標監國,自己帶著湯和、公孫文忠、劉基、宋濂等人,帶著十萬大軍,從應天出發,直奔河南。

  ??臨走之時,公孫泓還吩咐太子公孫標,若鄧愈、公孫亮祖、廖永忠三人得勝歸來,便讓鄧愈率本部人馬,守衛應天,公孫亮祖、廖永忠二人,則前往河南,聽候調用。

  ??很快,公孫元捧一行人便到了陳州,這陳州守將,是公孫元捧老熟人左君弼,當初,左君弼老巢被徐達攻破後,左君弼隻身逃亡,老母妻兒皆盡成了公孫元捧俘虜,走投無路的左君弼沒辦法,便投奔了元廷,被元廷安排鎮守陳州。

  ??聽到陳州守將是左君弼,公孫元捧是哈哈大笑,這左君弼的妻兒,還在自己手裏,這左君弼,如何抵擋自己?

  ??這左君弼,是個人才,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大將,公孫元捧壓根就沒有想過與左君弼開戰,若想在戰場擊敗左君弼,大明軍隊不付出代價,根本不可能,於是,公孫元瓊一麵命人去勸降左君弼,一麵命人前往應天,把左君弼的家人接到陳州。

  ??公孫元境給左君弼寫的勸降信寫的很有意思:“如今你父母在我的疆域生活,我的國家,便是你父母的國家,而廬州,是你左君弼的老家,如今也是我的地盤兒,你左君弼,就不想念家鄉?

  ??如今天下大亂,豪傑並起,而你,不思為自己的家鄉做貢獻,反而為了功名利祿,跑到異國,難道,就不思自己的家眷親人?

  ??如今,元廷敗亡,已成定局,想當初,你左君弼也是義軍一員,跟著彭祖,征討元廷,難道今日,你卻要跟著元廷一起滅亡嗎?”

  ??看了公孫元捧的招降信,左君弼猶豫了,公孫元捧說的都是實話,這元廷滅亡,確實已成定局,況且,自己的父母妻兒,還在公孫元捧手裏,據派去應天的密諜回來稟報,自己棄廬州逃跑,自己的老母妻兒被俘後,公孫元捧並沒有為難他們,而是讓他們在應天自由生活,似乎,過的很不錯。

  ??投降公孫元捧?可這些年,元廷對自己確實不錯,自己很受重用,若輕易投降,如何能對得起元廷的知遇之恩?畢竟,自己當初走投無路時,是元廷收留了自己。

  ??可自己若是不投降,那自己的老母妻兒怎麽辦?難道真能看著他們去死?

  ??左君弼為難了,在忠孝麵前,他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做出抉擇。

  ??便在左君弼為難的時候,公孫元捧又幫了他一把,竟然直接把左君弼的父母妻兒,給左君弼送到了陳州,而且說得很清楚,左君弼也算是一代梟雄,即便是要開戰,那也要光明正大的打,豈能那人父母妻兒做要挾?這是對左君弼最大的不尊重。

  ??公孫元捧沒有再勸降左君弼,但把家眷接回陳州後,左君弼的老母親,卻把左君弼給罵了個狗血淋頭,說左君弼不識抬舉,公孫元捧仁義至此,幫著左君弼養了這麽多年的父母妻兒,竟然還想著抵擋公孫元捧,是個忘恩負義之輩。

  ??實話說,這公孫泓,能把老母妻兒送到陳州,這一點,左君弼確實沒有想到,見自己的老母親,都在為公孫元捧說話,左君弼還能怎麽樣?隻好乖乖開城門投降了公孫元捧。

  ??一出城,左君弼便拜倒在公孫元捧麵前,沉聲道:“小人愚昧,這些年來,盡做錯事,與大明軍隊作對,還請陛下責罰。”

  ??公孫元捧扶起左君弼哈哈一笑:“既然歸降,就是自家人,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今日你歸降,我仍讓你鎮守這陳州,你不會在背後給我使絆子吧?”

  ??左君弼聞言,老臉一紅,拱手道:“陛下厚愛,左君弼感激不盡,陛下盡管去攻伐元廷,陳州在我手裏,定不會有任何差池。”

  ??聽了左君弼的保證,公孫元捧哈哈一笑,帶著人馬,進了陳州城,在安撫百姓一番後,帶著大軍繼續朝汴梁出發。

  ??對於左君弼,公孫元境很放心,左君弼這個人,雖然有時候冥頑不靈,但卻不是朝秦暮楚之輩,跟著彭和尚,死心塌地為彭和尚賣命,投奔元廷之後,又死心塌地為元廷賣命,如今心甘情願投降自己,應該……也會心甘情願為自己賣命吧?

  ??況且,這些年,自己把左君弼的老母親當作自己母親侍奉,左君弼應該不會再反叛了吧?

  ??越想,公孫元捧便越覺得,自己當初,讓徐達把左君弼家眷送到應天,好生供養,是明智之舉。

  ??等公孫元捧大軍到汴梁,徐達親自出城迎接,對於跟隨徐達北征的將士們,公孫元捧很大方,該賞賜的賞賜,該升官兒的升官的升官,皆大歡喜。

  ??到汴梁沒多久,前去攻打潼關的馮國勝,便傳來捷報,說是華陰、華州一帶,已經拿下,拿下潼關,指日可待。

  ??看完奏報,公孫泓是笑逐顏開,隻要能守住潼關,那自己大軍的西麵,就又安全一分,如此一來,攻打燕京,勝算又大了幾分。

  ??想到這裏,公孫泓也不遲疑,立刻讓徐達、常遇春統兵二十萬,前去攻打河北,打算從河北攻入元大都。

  ??聽聞徐達大軍進了河北,河北守將,是一陣慌亂,作為元大都近地,河北已經多年未有過戰亂,如今二十萬大軍進了河北,這些河北守將,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抵擋。

  ??很快,衛輝守將龍二,便棄城而逃,有了第一個逃跑的人,其餘人自然有樣學樣,彰德、廣平、順德及東路臨清、德州、滄州、長蘆等地,紛紛望風而降,徐達大軍,很輕易便打到了直沽。

  ??徐達如此快速的挺進,讓元廷是一陣慌亂,好在丞相也速反應快,立刻征集十萬大軍,直奔直沽海口,抵禦徐達。

  ??聽聞也速大軍到來,徐達也不敢貪功冒進,放緩行軍速度,打算在直沽海口,把也速擊敗,再向前挺近。

  ??這也速,並非無能之輩,反而能征善戰,多次率軍討伐義軍,功勳昭著,此次,他帶著元平章俺普達朵兒、知院哈刺孫、省丞相顏普達,從水陸兩地進發,扼守直沽海口,不打一場硬戰,想繼續挺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思慮良久,徐達心中有了策略,命顧時帶一萬水軍,先疏通沿途河道,起碼要保證,舟船能夠同行,命俞通源、耿炳文帶著三萬水軍緊隨其後。

  ??命常遇春帶著吳良、周德興等人,率大軍五萬,郭英帶著華雲龍、康茂才等人,率兵五萬,分別在左右兩岸前行,用來抵禦也速陸軍。

  ??而公孫文忠和公孫劍,則每人率三萬人馬,跟在常遇春、郭英後頭,已備不測。

  ??待接到稟報,說顧時已經清通水道,徐達便下令,讓俞通源、常遇春、郭英三方兵馬齊出,一起進攻也速大軍。

  ??麵對徐達的三路人馬,也速也不敢大意,大軍也立刻投入戰鬥,雙方殺得難解難分,久久未能分出勝負。

  ??見也速的人馬拚死抵抗,打了這麽長時間,並沒有什麽進展,徐達便要下令鳴金收兵,便在這時,也速後方,突然傳來炮響,也速大軍一陣慌亂。

  ??雖然不解,但徐達也知道,這是也速大軍後方出了亂子,顧不得細想,徐達立刻命令公孫文忠、公孫劍二人各自帶著人馬,殺向戰團,要抓住這轉瞬即逝的戰機。

  ??在後方鬧出如此打的動靜的,是前去協助鄧愈攻克兩廣大勝而歸的公孫亮祖、廖永忠二人。

  ??這二人班師回朝,回到應天後,聽說公孫元捧讓這二人前往汴梁助陣,也不休息,便帶著大軍直奔汴梁,到汴梁後,公孫元捧便命二人帶著水軍,前來援助徐達,二人又不分晝夜朝著直沽海口趕來。

  ??等趕到直沽海口,徐達與也速已經開戰,正殺得難解難分,公孫亮祖、廖永忠二話不說,帶著大軍,便殺入戰團,一通炮火,打的也速手下水軍元帥俺普達朵兒是暈頭轉向。

  ??見俺普達朵兒陣戰被自己打破,公孫亮祖大喜,帶著手下將士,便在也速水軍軍陣中一陣衝殺,直殺到俺普達朵兒戰船邊上,見俺普達朵兒正站在戰船上指揮大軍禦敵,公孫亮祖二話不說,跳上船頭,一刀便將俺普達朵兒砍死。

  ??殺掉俺普達朵兒後,也速的水軍,便潰不成軍,各自為戰,沒多久,便被逐個擊破,看也速水軍大勢已去,公孫亮祖便與廖永忠分兵,一人帶著一隊人馬,向左右兩岸,朝著也速老營殺去。

  ??也速不防備半路之上竟然會殺出這樣一隊人馬,一時之間手忙腳亂無從應對,竟被公孫亮祖和廖永忠殺透軍營。

  ??殺進也速老營之後,公孫亮祖立刻下令放火,很快,也速老營就火光衝天。

  ??見老營著火,也速大軍立刻就無心再戰,紛紛後撤,而徐達兵馬,則尾隨也速大軍,死命追趕,混戰之中,哈喇孫被吳良一劍砍下左臂,跌落馬下,被跟在吳良身後的汪信,一槍刺死,而顏普達,則在後撤途中,與郭英遭遇,被郭英一箭射中後背,跌落馬下,被亂刀砍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