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元順帝的哀愁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7-21 09:03      字數:4260
  確實如公孫文忠所料,攻打福建,湯和遇到了極大的阻力,這陳友定,在處州擊敗胡深之後,便不可一世,很快便將福建全境全部控製,自己鎮守延平,命兒子陳海鎮守將樂,父子二人互成犄角,打算與大明軍隊硬抗到底。

  ??這陳友定,與張士誠、方國珍這些人不同,張士誠、方國珍是反賊,而陳友定卻是元廷忠臣,發誓要為元廷效死力,拚死也要幫著元廷,保住福建,在自己手下將士麵前,沒少說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話。

  ??湯和打到延平之時,多次派人去勸降陳友定,但可惜的是,陳友定並不買賬,還大言不慚對湯和道:“我八閩之地,憑山負海,進可攻,退可守,你湯和,能把我怎麽樣?有種的,就一刀一槍攻下福建”聽了這話,湯和是憤怒不已,四次派兵出戰,但陳友定都憑借堅城堅守不出,就想依靠延平堅城,生生將湯和耗死在福建。

  ??不管湯和如何叫罵,這陳友定始終堅守不出,可這攻城,又要犧牲無數將士的性命,這讓湯和為難不已,自己手下帶著的,都是應天精兵,他根本舍不得如此不計代價的攻打延平。

  ??便在湯和為難之時,公孫文忠的軍報送來了,看到軍報上公孫文忠帶著七萬大軍來援助自己,湯和是喜不自勝,麵子?麵子哪有攻下福建重要?

  ??於是,湯和立刻給公孫文忠回信,讓沐英率一對人馬,進攻南門,讓公孫亮祖率一對人馬,進攻東門,又把自己的手下鄭遇春、黃彬、陸聚派去攻打北門,吳禎、費聚前往西門,與廖永忠水軍合兵一處,攻打西門。

  ??有了公孫文忠帶來的這七萬大軍,湯和的腰板兒也硬了,隻要人數上占了明顯優勢,這攻城戰,也不是全然不可接受不是?

  ??在明軍不分晝夜的攻打之下,延平城的抵抗,明顯弱了下來,此時的陳友定的麵色,也變得越來越凝重,他沒料到,這方國珍,竟然如此不堪一擊,短短時日,便被公孫文忠攻破,投降了公孫本來,他還想著,跟這方國珍一人牽製一直明軍,怎麽也能耗到元廷緩過神,派援軍來給自己解圍,如今看來,是不可能了,想等到元廷的援兵,那就是癡人說夢啊。

  ??此刻,陳友定被明軍包圍,即便是想出城,也出不去了,唯一的盼望,就是兒子陳海,能盡快把自己圍困的消息,回稟元廷,如今,他隻能想著如何才能守住延平,沒辦法,隻能召集眾將商議對策。

  ??到陳友定大殿後,眾將是議論紛紛,但誰都拿不出一個有用的主意,氣氛,很是緊張,湯和、公孫文忠二人加起來,足足十七萬兵馬,這完全超乎了陳友定眾人的意料。

  ??陳友定之所以敢死守福建,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徐達抽調了二十萬兵馬,前去北伐元廷,明國,短時間內抽調不出兵力,來支援湯和,以湯和的十萬兵馬,想拿下延平,確實不可能,可公孫文忠的到來,徹底打亂了陳友定的計劃,這才陷入兩難境地。

  ??便在這時,一位姓蕭的院判站了出來,對陳友定道:“元帥,這明軍,日夜攻打延平多時,此時,士卒早已疲乏,若咱們今夜夜襲明軍,必能收到不錯效果,或許,還能解了咱延平的危機。”

  ??聽了這話,陳友定陷入沉思,這蕭院判說的確實有些道理,但他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兒,如今,延平城尚在自己手中,若自己堅守,延平短時間內,應該不會丟失,可若是出城決戰,勝了,固然能解了延平危機,倘若敗了……想著想著,陳友定看向蕭院判,越看,越覺得此人可疑,難道,此人已經被明軍收買?這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蕭院判有問題,那便不能在留著此人。

  ??想到此處,陳友定瞪著蕭院判,沉聲道:“明軍如今兵鋒正盛,何來疲憊一說?蕭院判,你安的什麽心?難道,你已被公孫兵買通?要哄騙延平城內守軍去送死不成?”

  ??聽了這話,蕭院判大驚,自己隻是好心出主意,想要通過奇兵製勝,哪裏是要置延平守軍與死地?拱拱手正要解釋,但陳友定卻不願給他這個機會,立刻大喝一聲:“來人,將這叛賊拖出去,斬首示眾!”

  ??陳友定說完,兩個甲士便進了大殿,拖著蕭院判便往外走,很快,蕭院判的人頭,便被送進了大殿內。

  ??看著蕭院判的人頭,陳友定沉聲道:“諸位,你們與我一樣,受元廷恩惠甚多,如今,福建危急,若不以死拒敵,如何對得起陛下厚待之恩?從今日起,若有不拚死守城者,我便是施以磔刑,他的父母妻兒,我也一定不會放過,諸位,萬萬不可自誤。”

  ??聽了這話,大殿內的眾將,是寒毛直豎,大家當兵吃糧,為元廷賣命,倒也無可厚非,可父母妻兒何辜?憑啥也要給元廷陪葬?況且,這元廷,是對你陳友定有厚恩,對我們,可沒有那麽好啊!

  ??本來,眾人還打算跟著陳友定死守延平城,但陳友定的軍令傳下去之後,卻引起將士們極大不滿情緒,當天夜裏,便有不少將士,趁著夜色,以各種方式,出城投降了明軍。

  ??問明投降將士緣由,湯和是哈哈大笑,看來,陳友定在延平城內,很不得人心啊,想到此處,湯和立刻下令,全力攻城。

  ??這一次,明軍攻勢,比之前更猛烈,見明軍攻勢如此猛烈,守衛延平城的士卒,被嚇得肝膽倶裂,為了活命,竟然開門投降,放明軍進了城。

  ??聽親兵稟報,說明軍進了城,陳友定並無任何驚慌之色,而是對眾人道:“福建大勢已去,我隻有以死報國,諸君繼續努力啊!”說罷,陳友定麵向北拜了兩拜,便要吞藥自殺。

  ??可惜的是,陳友定想自殺,一了百了,但老天卻不給他這個機會,吞服毒藥的陳友定還未斷氣,明軍便殺到他的府上。

  ??看著奄奄一息的陳友定,明軍立刻給陳友定猛灌涼水,要讓陳友定把毒藥給吐出來。

  ??明軍這麽做的目的,也很簡單,這死的陳友定,可沒有活的值公孫,若能把活的陳友定帶回應天,公孫元捧一定不吝賞賜,這死的,而且還是自己吞藥自殺的,就不值公孫了。

  ??在明軍一陣“慘無人道”的搶救下,陳友定,竟然奇跡般的活了下來,被士兵們抬著向湯和邀功。

  ??湯和見了陳友定這幅模樣,是嗤之以鼻,一臉鄙視的對陳友定道:“陳友定,你就這點兒本事兒嗎?你若出城戰死,我還敬重你是條好漢,吞藥自殺,算怎麽回事兒?”

  ??聽了湯和嘲諷的話,虛弱的陳友定並未反駁,而是慢慢的閉上了眼睛,現在,他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卻虛弱的厲害,想要開口,嘴皮子都抬不起來。

  ??攻下延平後,湯和立即進入延平城,安撫百姓,不久,前去攻打陳友定兒子陳海鎮守的將樂的公孫文忠也帶著大隊人馬,進了延平,這陳海,比起父親陳友定來,更加不堪,在聽聞父親自殺未遂,被明軍活捉之後,陳海也學著父親吞藥自殺,將樂城破。

  ??本來,湯和留著陳友定,是為了要挾陳海,要陳海開城投降,既然現在陳海已死,那留著陳友定,就沒什麽用處了,直接命人把陳海送回應天,交由公孫泓發落。

  ??在安撫百姓之後,湯和與公孫文忠,便帶著大隊人馬,繼續朝福建腹部進發,杉關、邵武等地的守將,聽聞陳友定戰死,紛紛望風而降,湯和、公孫文忠很快便到了閔縣。

  ??鎮守閩縣的,是元郎中行省柏帖穆爾,此人雖是元人,但自幼學習漢家經典,也算是愛民如子,以清廉著稱。

  ??當聽聞陳友定戰敗被俘之後,柏帖穆爾是掩麵而泣,大聲呼喊,天要亡我大元,哭完,便把妻妾兒女叫到自己身邊,留著淚對他們道:“丈夫死國,夫人死夫,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兒。

  ??今日閔縣城破,我必為國而死,你們願意跟著我一起去死嗎?”

  ??妻兒聽了柏帖穆爾的話,紛紛大哭,但他們也知道,若明軍破城,作為柏帖穆爾的親眷,他們的下場,一定好不到哪裏去,大哭過後,便自縊而死。

  ??隻有柏帖穆爾尚在繈褓的兒子,因為年幼,沒法兒自縊,看著抱著幼子,淚如雨下的奶媽,柏帖穆爾歎息一聲,對奶媽道:“父死國,母從父,可的孩兒,隻有半歲,有什麽義務為國殉葬?”

  ??沉默片刻,柏帖穆爾把一包金銀,拿給孩子的奶媽道:“你抱著這個孩子,逃命去吧,這些金銀,足夠你們富足的過一輩子。若是遇上亂軍,也可以拿這些金銀賣命”聞言,奶媽領命,帶著柏帖穆爾的兒子逃命去了。

  ??看著正猛烈進攻閔縣的明軍,柏帖穆爾知道,閔縣根本守不住,於是也不在抵抗,直接放火**。

  ??這忠義之人,人人敬仰,湯和也不例外,攻破閔縣後,聽聞柏帖穆爾事跡,是大為感動,待大火熄滅,命人在廢墟中找到柏帖穆爾的屍骨,給柏帖穆爾穿戴整齊,葬在了芙蓉山下。

  ??這陳友定,是福建元軍之中最堅定的抵抗者,因此陳友定一敗,元廷在福建的兵馬,立刻樹倒猢猻散,各自為戰,建陽、汀州、泉州、潮州、漳州,等地,幾乎沒有組成什麽像樣的抵抗,便紛紛望風而降。

  ??平定福建之後,湯和、公孫文忠二人在福建留下足夠兵馬,便帶著大軍班師回朝。

  ??湯和、公孫文忠二人的任務,進行的很順利,但攻打兩廣的鄧愈,卻久久沒有捷報傳來,這讓公孫元捧有些擔心,於是,便命廖永忠、公孫亮祖二人,率大軍前去兩廣,援助鄧愈。

  ??公孫文忠、湯和二人帶著大軍回到應天也沒閑幾天,便收到了公孫泓的命令,命這二人正軍,又有戰要打了。

  ??原因很簡單,前去攻打北方的徐達、常遇春二人,一路北上,拿下了汴梁、汝南一帶。

  ??原來,徐達北上征伐元廷,悄悄遇上元廷內部鬥爭最激烈的時候,河南王擴廓帖木兒因與身在河北、山西的李思齊、張良弼政權,打的不可開交。

  ??進攻山東的徐達,見狀,不願錯失良機,立即聯係鎮守山東的沂州的王宣、王信父子,因為這二人幾年前,便表示,希望與公孫元捧“鼓舞群雄,殪子嬰於鹹陽,戮商辛於牧野,以清華夏”因為當時的公孫元境,前有陳友諒、後有張士誠,這才作罷。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