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亮出獠牙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1-06-12 13:57      字數:3870
  神機營透過車陣,火器不停鳴響,有女真人紛紛落馬。

  不過,女真人不是白給的,他們在繞路的同時,弓箭連續發射,其速度之快讓人咂舌,神機營的軍卒躲在車陣後麵,但不是在坦克裏,不少人被對方射中。

  整個過程中,雙方互有死傷,直到五軍營的軍卒開始整齊的射箭,這才抵消女真精於騎射的優勢。

  這時候,莽古爾泰已經率領先鋒隊找到了大周軍隊的薄弱環節。

  緊急補過去的五軍營軍卒架起了大盾牌,長槍也逐步到位。但女真人展現出自己靈活的走位,他們在快速的移動,不停的尋找破綻,並果斷的發起攻擊。

  中軍觀戰的公孫劍忍不住感歎,女真鐵騎被稱為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強大的騎兵,看來絕非浪得虛名。

  他們穿得是皮甲,並不影響移動速度。他們射術高超,幾乎箭無虛發。他們的戰術靈活多變,哪怕麵對科技含量很高的對手,仍舊遊刃有餘。

  公孫劍終於知道毛文龍是怎麽輸的了,在近乎天才的軍事家皇太極麵前,獲勝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但是,公孫劍同時還是高興的。京營是他的心頭肉,是他固本強元的核心舉措,是大周朝財政主要的支出對象,如此辛辛苦苦打造的一支隊伍,在強大的女真人麵前沒有崩盤,雖然被動了一些,仍然在有條不紊的組織、對抗、廝殺。

  公孫劍是欣慰的,京營要想成為一支舉世矚目的強大軍隊,就必須跨過女真人設下的這道坎,他們的對手不止是女真人,他們的未來也不僅在腳下這片黑土地。

  眼前的場景讓公孫劍想起了陳奇瑜,一個並不起眼的兵部郎中。

  上次與察哈爾人對敵的時候,他曾建議動用火炮,不計代價的轟擊對方。

  從效果來說,他是對的,當大周軍隊遇到女真騎兵時,哪怕手中有火銃,正麵的對抗劣勢不小。

  可公孫劍沒有采納,他希望大周朝通過陣型、戰術與提高戰鬥力來解決,而不是簡單的同歸於盡。

  五軍營周遇吉在忙碌的調兵遣將,希望能更持久的堅持住。

  神機營接到命令,在賀人龍帶領下緩緩向前推進,希望能夠阻隔女真的前隊和後隊。

  三千營統領黃得功趕過來請示,是時候讓騎兵部隊出擊了。

  公孫劍舉起望遠鏡,看了看交戰的場景,示意黃得功再等一刻鍾,他期望三千營能撼動女真的先頭部隊,再消耗對方一會成功幾率會更大。

  公孫劍大概能判斷出,女真第一批衝上來的足有萬人之多,那麽後續的力量大抵相當,而大周這邊能夠交戰的隻是一部分人,還有大量的能量沒有釋放,勝利的天平還是在自己這邊。

  勝利啊,勝利,公孫劍在期盼著。如果能在這場遭遇戰中取勝,哪怕隻是沒有被打退,公孫劍覺得是一種勝利,消息通過《大周日報》會傳遍每一個軍營,傳達北京城、南京城,以及每一位大周百姓的耳朵裏,這將是振奮人心的,女真騎兵絕非什麽野戰不能戰勝,最核心的主力也不行。

  公孫劍命令虎蹲炮繼續發射,隻要不誤傷自己人,無須考慮彈藥,盡情的釋放吧!

  五軍營頂住,個體戰鬥力稍遜一籌,但我們人多,科技含量高,拿起你們的迅雷槍,瘋狂射擊吧!

  被按捺壓抑的三千營終於出動了,七千軍卒猶如被放出的猛虎,直接撲向已經久戰的女真騎兵。

  莽古爾泰是這支先頭部隊的統領,他見狀隻是嗬嗬一笑,隨著後方旗幟搖動,這支隊伍迅速從步兵群中脫身,向後直退。

  中軍的公孫劍從望遠鏡裏看到,暗叫一聲不好。

  為什麽“不好”?他覺得對方是早已謀劃好的,難道一開始就是想引大周的騎兵隊伍出去?

  可對方沒多少預備隊,也就是戰鬥中的新生力量有限,哪怕是正麵對敵,又怎能輕易吃掉這七千精銳之

  師昵?

  公孫劍畢竟是有了疑問,他下令大軍加速向前,萬一三千營有難,大軍還能提供援助。

  黃得功是三千營的統領,看了眼一起衝鋒的副將曹變蛟,準備好了嗎?

  曹變蛟在遼東待過,叔父曹文詔是關寧軍的將領,他信心滿滿的點頭。

  追著莽古爾泰的退軍,他們展開毫不留情的追擊。

  莽古爾泰損失不小,但他們也在還擊。最意外的,在前麵竟然分成兩隊,向左右散去。

  讓黃得功、曹變蛟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呈現在他們麵前的不是兩萬騎兵,而是……黑壓壓見不到頭。黃得功粗略估計,至少三四萬人。

  不是說皇太極帶回來的隻有三萬人嗎?除了剛剛退下莽古爾泰那一萬,怎麽可能多出這麽多?

  黃得功隱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可箭在弦上,隻能射出去,拚了!

  城頭觀戰的袁可立本打算出兵,第一時間投入戰場,此時接到皇帝的旨意,命他從另一個方向出去,結成穩固的陣營,阻斷女真人的退路。

  袁可立讚同皇帝的吩咐,因為祖大壽和吳襄率關寧鐵騎離開,導致現在的關寧軍完全以步兵為主,如果不依靠陣型和配合,野戰遇到女真騎兵沒有生還的機會。

  可是戰場形勢千變萬化,當他看到女真突然湧出的隊伍時,他發現這又是一條陰謀詭計。

  皇太極用兵不會直來直去,他以三萬之眾挑戰大周在附近的十萬大軍,肯定是不明智的。現在的表現解答了眾人的疑惑,皇太極留了後手,可怕的後手。

  對於這支神秘出現的隊伍,袁可立瞬間想到了答案,濟爾哈朗統領的兩萬人從朝鮮回來了,五萬女真主力全部出現在這裏。

  這絕對是意料之外,仔細想想又在意料之中。

  十幾年過去了,女真人一直玩的就是這一招:集結優勢兵力,吃掉對方有生力量。

  不管是野戰中的遭遇,還是慣用的圍點打援,女真將這一招用的爐火純青。今天隻是又一次的出現,皇太極的家底子都帶來了,他要畢其功於一役,希望能一戰扭轉乾坤。

  這時候,袁可立覺得,應該立即出城投入戰鬥。

  可副將孫應元告訴他,皇命在此,怎敢違抗?

  袁可立陷入思考,其實用不著皇命,哪怕隻是上級將領的命令,做下屬的必須無條件服從。這是軍人的天職,也是軍隊裏的紀律。

  可女真人最期盼的,不就是大周分兵各自為戰嗎?

  他轉頭看向陳奇瑜,雖然沒有軍師的官職,袁可立還是習慣稱他為軍師,你怎麽看?

  陳奇瑜沒有那麽多思想負擔,直言道:“督師無數次教育我們,麵對女真人,我等寧可小負,絕不險中求勝。”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戰場形勢千變萬化,督師應該當機立斷,迅速出城協助作戰。

  袁可立站直了身體,望著城下的形勢開始逆轉,衝鋒在前的三千營遇到女真人的圍攻。

  “老朽個人安危何足掛齒,開城門,出兵!”

  副將孫應元親自衝鋒在前,滿桂、趙率教、何可綱、曹文詔等將領率領各自部眾出城。除了祖大壽和吳襄帶走的一萬餘人,加上守城的一些,關寧軍能夠投入戰鬥的有四萬人。

  另一邊,公孫劍提著的心總算回落一些,他本以為三千營即便不能大勝,至少還擁有騎兵的機動性,從容退回總是可以的。

  誰想到女真的後方竟然有差不多四萬大軍等著,這是皇太極專門準備的,從朝鮮返回的濟爾哈朗兩萬人非常關鍵。

  由此可見,濟爾哈朗是連夜緊急趕回的,以至於大周朝送信的還沒到,他們已經殺到了戰場。

  公孫劍不能顧忌那麽多,命令最前麵的神機營丟棄車輛,大軍加速向前。

  這一戰,公孫劍從一開始在戰術和準備上便落在下風,狡猾的女真人又一次奸計得逞。

  現在沒有後悔的時間,公孫劍必須不計一切代價拿下勝利,或者隻是逼迫對方退兵。

  他急了,真的急了。

  公孫劍清楚記得,在以前的曆史上,大周朝無論是祖大壽,還是洪承疇,都敗在隊伍的突然崩潰上。

  公孫劍絕不允許此事發生,他驅動戰馬向前,不能留在中軍,他要奮戰在殺敵的最前線。

  其實是他並不能確認,自己手下的五萬人能夠鬥得過女真的五萬,哪怕有虎蹲炮和迅雷槍,恐怕還是難以為繼。

  遼陽城大軍殺了出來,孫應元衝鋒在最前麵,看到了皇帝,並且向他靠攏。

  公孫劍寬心了許多,他剛剛發出命令,讓遼陽守軍從另一側出城,前後夾擊剿滅女真主力。

  如果是基於剛才的形勢,公孫劍的判斷是沒錯的,可戰場形勢千變萬化,現在執行就顯得有些雞肋,很可能被女真先後擊破。

  手指並在一起才是拳頭,袁可立深知用兵之道,他沒有盲從,派出了四萬大軍,這是當前階段他所能派出的全部力量。

  公孫劍以九萬對五萬,雖然步兵太多,短期內還是擋得住的。

  遼陽城外,一場慘烈的廝殺開始了。

  因為火炮在旁邊協助,又有不少人配備高科技的迅雷槍,明軍這邊的戰鬥力較之以前提升不少。

  隨著時間推移,雖然明軍傷亡更重,但勉強也能支撐。

  公孫劍縱馬在交戰的邊緣,不停地呼喊,命令軍隊繼續衝殺。

  沒有時間猶豫,也沒有太大戰術調整的空間,這種混在一起的廝殺,也許是化解女真機動性優勢的有效手段。

  公孫劍有一種挫敗感,被他寄予厚望的京營,今天終於遇到他們期盼已久的女真騎兵,卻沒有表現出高人一籌的戰力。今天哪怕不失敗,恐怕傷亡也會很慘重,整頓隊伍再戰需要一段時間。

  突然間,公孫劍聽到更大的轟鳴聲。

  城牆上的袁可立發現女真騎兵距離城牆近了,果斷的發射大炮。這些大炮是輕便的虎蹲炮,袁可立一路從錦州帶來,終於又可以發揮作用。

  戰鬥又過了一個時辰,明軍這邊的確是傷亡慘重,女真那邊也不好受,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還從未有過這麽巨大的傷亡,甚至早已超過上次在古家口外的草原上。

  一支新生力量投入了戰鬥,劉文炳率領的兩千錦衣衛緹騎從一側殺進。

  明朝這邊的預備隊用完了,就連負責皇帝安全的勇衛營也衝在了戰鬥的第一線。

  這種狀態再持續半個時辰,首先頂不住的是皇太極。

  他知道自己經不住這樣的死傷,女真境內沒有更多的兵源。更何況,明軍雖然全部投入,但遼陽城中至少還有幾千人的守衛吧。在雙方筋疲力盡的時候,不要小看這幾千步兵,他們極有可能徹底扭轉戰局。皇太極怕什麽來什麽,城內的袁可立放棄了守城,幾乎全部力量丟向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