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訓特戰推薦總督
作者:一人魂      更新:2020-07-30 10:06      字數:3623
  戰爭因為公孫劍的暴力介入,而改變了方向。這是各方全都始料不及的事情。於是除了趙國以外,齊吳越三國全都派出使者求見公孫劍,想要弄清楚公孫劍的真實想法。而公孫劍則一個勁的冷笑,老子就是不告訴你,誰讓你們不帶我玩啊?

  公孫劍的這個態度,連他手底下的將領們也全都有些懵圈。王爺你倒是說一聲咱們應該打誰啊?大老遠的跑來總不能就是為了看個熱鬧吧?而公孫劍的心裏則早有計劃,他一直在等待這個機會的出現。而這個機會卻是一個連他自己都沒有想明白和看清楚的機會。

  確切的說起來,就如同貓抓耗子一樣,誰先動他就打誰!公孫劍原本的目的是想要占些便宜,可如今他的思路改變了,無論是吳國也好周國也罷,隻要能夠有效的殲滅他們的兵力對於自己將來都是有著巨大好處的。至於說齊國,嗬嗬,是生是死和自己有什麽關係?況且眼下的情況,一旦沒了吳國和周國的威脅,趙國並不一定就能夠攻下齊國。可別忘了一旦是發動滅國之戰,那必須得是全力以赴,而趙國的西側可還有個西公在虎視眈眈。

  對峙吳國的四個野戰師就停留在邊境線上,一步也沒有逾越。就這麽斤斤等待著。仿佛在等待著最後下達進攻的命令一般。而身在齊國境內的親軍周軍也同樣如此。

  戰場氣氛異常的詭異,誰也不清楚公孫劍到底安的什麽心。可是任何一方也都不敢掉以輕心。就這樣時間一點一點的在流逝,而幾方再也坐不住了。紛紛派人前來詢問公孫劍。而公孫劍的話卻很簡單,你們打架都不通知我一聲,因此我也沒有興趣參與。隻不過如此的熱鬧不來看一看實在可惜。因此我也就是個路過看熱鬧的人而已。

  吳越兩邊氣的要死,你看熱鬧帶那麽多的軍隊做啥?可如今想一想公孫劍有氣是肯定的,大家答應他一起動手的,可卻最後關頭把他被撇一邊去了,任誰心裏也不會好過。

  於是吳越兩國的使臣放下身段開始重新和公孫劍談條件,公孫劍這人性格有一點好,就是你給我麵子我就給你麵子。而且什麽事情你都要給我些便宜才好。他所要的便宜可不像吳皇,他要的是實打實的便宜。而不是那些空口許諾出去的。

  最終吳越兩國和公孫劍達成協議,即便是公孫劍此次不出兵,最後靠近興定省邊境一側的齊國兩府之地可以沒有任何條件的送給公孫劍。對此公孫劍雖然不是很滿意,最終也還是點頭答應下來。於是齊國境內的周軍開始後撤,而駐紮在吳國邊境的四個野戰師則很快退回了鎮遠關內。不過誰也不知道的是,這支軍隊撤退回來之後隨即轉道從東邊進入齊國境內。開始按照公孫劍的指示準備下一階段的計劃。

  公孫劍從來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也不相信吳越量規最後會白送自己兩府之地。能在最後搞定齊國之後不聯手攻打自己就算不錯了。還指望別人動地盤。因此公孫劍有自己的打算。我需要的東西會自己親手拿回來。

  得知公孫劍的大軍後撤之後,吳越兩國幾乎同時再次針對齊國軍隊發起了進攻。齊國也值得拚了命的在頑強抵抗,和吳國那邊的前線還好一些,畢竟吳國這次前來的軍隊人數並不多,有右將軍吳承天所率領的四萬人。而這邊齊國軍隊雖然不多,可卻都是依城而守。即便是在連續丟失了幾座縣城之後,也逐漸的能夠抵禦住吳國的進攻,眼下雙方的戰事十分的膠著。

  而齊國和周國這邊卻打的格外熱鬧,雙方本就是多年的老對手,彼此知己知彼又有著不可化解的仇恨。因此針尖對麥芒的拚死大戰。

  雙方連續大戰了三日,彼此損失都不少。可也正是因為如此,誰能夠堅持道最後那麽勝利必然將歸屬於本方。而從周國北邊也就是齊國南邊一直北上正是齊國的都城所在,也是齊國最為繁華富庶的地區。能夠拿下這裏,那麽可以說周國將是三國攻齊中占到便宜最大的一方。因此周國這邊也是鉚足了勁。

  戰爭不出意外的發生了變化。不為別的,因為公孫劍又掉頭帶著自己的大軍回來了。可這一次不是回來那麽簡單。趁著雙方第四日決戰的時候,馬騰麾下的快速支援師突然出現在了戰場上,不由分說的便殺入了越軍的隊伍中。這一下戰爭的天平就徹底的傾斜了。後軍被襲,前軍自然再也無力作戰。因此周國大軍幾乎是瞬間便兵敗如山亂成一團。而齊軍仿佛是早就和周軍約定好的一般,全員出擊,一路不斷的追擊周國敗軍,根本不給對反後撤逃命的機會。

  大戰從白天一直持續到夜晚,周國軍兵還在不斷的逃命,可是這一次他們根本就沒有那個好運氣。因為公孫劍帶著兩棲作戰師和特戰旅正在半路上等著他們呢。按照公孫劍的部署,丁逢手下的兩棲師負責殲滅對方大規模的部隊,而謝伍的特戰旅則化整為零各自為戰,負責殲滅那些跑散了的周國敗軍。

  戰鬥持續了三天才結束,公孫劍的周軍與北齊軍隊一共殲滅周國軍兵一萬三千人,俘虜兩萬五千人。最後平安逃回周國境內的敗軍人數不足兩千。

  根據公孫劍和齊國達成的協議,此戰所有越軍的戰俘以及越軍丟棄的糧草輜重等物品全部歸公孫劍所有。並且在幫助齊國徹底的解除南麵和西邊威脅之後,齊國還將讓出兩府之地送予公孫劍。

  於是乎接下來西麵的吳軍可就成了下一個倒黴的對象了。齊國軍隊在擊敗周國之後,全體轉向支援西麵,並且和當地駐軍突然對吳軍發起了全麵的進攻。在得知周國戰敗和公孫劍支持齊國的消息之後,吳軍上下頓時失去了再打下去的勇氣,於是一路後撤,狼狽的準備逃回吳國,可惜公孫劍並不會這麽輕易的放他們走。四個野戰師早在他們的歸途中等待著他們。於是一場大戰再度爆發。而失敗的一方自然是吳軍,四萬人的部隊被周軍和齊軍前後夾擊聯手全殲。

  至此齊國西南兩邊再無戰事,而齊國也非常的守信,將靠近自己西南邊陲周國一邊的兩府之地劃歸公孫劍所有。並且雙方還達成了戰略夥伴關係,任何一方一旦遭到來自於吳越兩國的進攻,另外一方都有義務出兵幫助並且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支援。

  可以說吳越兩國這次不帶公孫劍玩的結果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後僅僅是便宜了公孫劍。而齊國雖然丟失了兩府之地,卻換來了喘息的機會,因此也可以將手中絕大部分的兵力全部調往北方用來對抗趙國的入侵。

  沒有了西南方向吳越兩國的牽製,齊國北邊的戰事因此也逐漸的陷入到僵持階段。眼看計劃破產的趙國不久後也罷兵開始和齊國進行和談。不過這些事情並不是公孫劍現在要關心的,他眼下準備再讓吳國和周國方麵出點血。

  齊國割讓的兩府之地和公孫劍眼下占據的地盤並不接壤,中間還隔著周國的一個州府。因此公孫劍再度上表周國朝廷,希望周國可以將中間隔著的州府劃歸給周王屬下。對於公孫劍這個過分的要求,周國方麵自然是不會同意,而公孫劍也不廢話,你不給那我就自己去取。於是還沒有回歸的大軍隨即由齊國的境內直接南下攻去周國的石州府。

  僅半個月後石州府的全境便落入了公孫劍的手中。至此公孫劍手中控製的地盤再度擴大,周國北部和興定省相連的石州府以及齊國割讓的兩府落入公孫劍治下。被周王府命名為北新省,由原周王府參謀部總參謀長許懷誌暫代總督一職。休整了十天之後,公孫劍的大軍順利凱旋。而李文方則第三次代表公孫劍出使吳國。

  李文方的出使一次比一次的趾高氣昂,這一次更是將鼻孔都衝著天了。眼中看待那些吳國大臣的目光充滿了鄙夷和不屑。可吳國那些大臣們卻也無可奈何,雖然自己這邊不但吃了虧而且還被對方抓住了把柄。再說如今公孫劍大軍的實力所有人都有目共睹,前後幾次使得吳國損失了近七八萬兵馬,如此下去吳國哪裏還有資本和對方對抗。

  李文方雖然表麵上態度非常的蠻橫,可是心裏卻還是有分寸的。在吳國的朝堂上見到吳皇後,像是代表公孫劍表達了對於吳皇的問候,然後又轉達了周王側妃,也就是吳皇親閨女孫芝蘭對於自己父親的問候。同時遞交了一封所謂孫芝蘭寫給自己父親的親筆信。

  信自然是孫芝蘭自己親手寫的,可是內容確實馮懷道幾人反複琢磨後寫好再讓她抄的。大概的意思是,吳國和周王是姻親關係,雙方更加應該遵守彼此間的約定,否則哪一天發生了衝突和戰爭,這讓自己這個做女兒和妻子的夾在中間非常的難做。原本周王是準備舉屬地內所有兵馬攻打吳國的,可是看在女兒的麵子上後來也就算了。隻是女兒畢竟不是正妃,就算是正妃,人家周王給一次兩次麵子還好說,給多了,手下那些大臣們也不會同意。另外自己如今懷了周王的骨肉,也就是您的外孫。大家一家人今後說話做事彼此的誠實一點好不好?

  一封信看完,差點沒把吳皇給氣死。可是冷靜下來仔細琢磨隨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這根本就是在威脅自己,不過卻也給自己留了不少的麵子。眼下吳國還真的沒有能力和公孫劍再爆發一次大戰。雖然以吳國的勢力,公孫劍根本不可能滅掉自己,可是如果一再的失敗甚至丟失國土,那吳皇統治的根基必然會受道動搖。

  最後吳皇熱情的款待了李文方一行,並且表示吳國和周王府是友好的,是親密的,是彼此永遠不會相互背叛的,而且今後會更加親密與團結。

  說了一大堆廢話後,實際的東西也是需要付出一些的。比如今後經由周王屬地出口到吳國的鹽鐵要加價兩成,另外吳國過去的商品要加增一成關稅等等。除此之外,吳國方麵支付給周王屬地二百萬兩白銀作為賠償,隻是對外說這可不是賠償,是給自己那個即將出生外孫的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