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頭疼的李世民
作者:咕行      更新:2021-06-14 12:53      字數:4457
  “堂兄,這個嗍螺味道確實好,就是吃起來太麻煩了。”一邊嗍著螺的李崇真,一邊說著話。

  嗍螺,在李莊的時候也是吃過一回的。

  而今,再一次的嗍螺,哪怕就是李衝元,都吃得有些心滿意足。

  有道是,沒有李淵在,李衝元,或者李崇真想怎麽來就怎麽來,想怎麽吃就怎麽吃,根本不需要注意什麽飯桌上的禮節。

  畢竟。

  有著李淵這位大老板在,哪怕就是隨意的李衝元,他也得講究一些,哪怕不講究,至少也得尊老愛幼嘛。

  而且,再加上沒有婉兒這個惹事精在,李衝元那更是吃得愜意了。

  李崇真那更是如此。

  在李村被李淵給壓迫的都快瘋了。

  好不容易放了一回長風,怎麽著也要在這段時間裏好好找補回來。

  李衝元一邊快速的嗍著螺,一邊回應道:“味道一般,要是有辣椒,那才叫夠味。”

  “堂兄,什麽是辣椒?”李崇真一聽李衝元的話後,頓時來了精神。

  李衝元頓時發現自己話太多了,差點透露出一些事情出來,趕緊打著哈哈道:“也沒什麽,就是辣味的東西,就好比辣蓼,或者茱萸。”

  李崇真得了李衝元的解釋,到也沒有追問下去。

  辣椒是何物,在他的腦子裏麵,根本沒有一個特定的指定物。

  可對於李衝元來說,那是記憶中的味道。

  除了辣椒,還有很多的食物都是記憶中的食物。

  而此次他來西鄉,為的就是尋找自己記憶中的食物的。

  碼頭在建,洋水在疏通。

  船廠的地基,也已經在開始打夯了。

  李衝元都期望著在未來的某一天裏,自己能在家中,做上一道美味的辣椒炒肉,更或者來上一道虎皮尖椒。

  一想到這事,李衝元的眼中,布滿了期望之色。

  在李衝元的記憶裏。

  吃辣像是從骨子裏帶出來的。

  說要論整個華夏能吃辣的地方,李衝元不敢說前世家鄉排第一,但李衝元卻是自認為家鄉就是能排第一。

  在贛西一帶,從萍鄉到吉安一帶,辣椒吃的是純辣。

  甚至。

  前世家鄉還有三道特別待客的辣椒菜,——青辣椒炒紅辣椒、五辣椒,以及零食辣椒。

  青辣椒炒紅辣椒不言而喻,吃的就是那個味,沒有配肉,隻是配上一點蒜或者豆豉。

  至於五辣椒。

  這道菜,那可是少有人能吃得下來的。

  何為五辣椒,從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五種辣椒所炒製的菜了。

  幹辣椒、青辣椒、紅辣椒、朝天椒、以及酸辣椒五種辣椒配在一塊炒製的一道待客菜。

  此道菜,據李衝元所知,少有地方人會這麽個吃法。

  但李衝元知道,在自己前世家鄉一帶,這道菜雖不出名,但隻要是客人上門,就會炒上一道。

  當然,要是客人特意說我吃不了辣,那基本就可以取消了。

  而零食辣椒嘛,那就屬於零食了。

  用糖醃製而成的辣椒零食。

  在永新縣來說,這道辣椒零食,現在依然還有人喜歡吃,至少李衝元就喜歡吃。

  有道是。

  在沒有過多肉食的年代,零食就成了主導地位了。

  而辣椒更是重中之重。

  甚至。

  到了零食都沒有的時候,一根辣椒沾點鹽,都能吃得熱火朝天。

  記憶中太多的東西了。

  總是能讓李衝元在回憶中迷失自己。

  李衝元本就是一個念舊之人,而這種念舊,也使得他總是想去到前世的家鄉去看一看。

  哪怕那裏現在是一片荒蕪,李衝元也總想著找個機會去瞅一瞅。

  洋州的事物,李衝元已經不再去管了。

  而打李衝元他們一回到封地李村之後,哪怕過問都不曾過問。

  幾天下來,李衝元一直忙著采摘油茶,更或者查看洋水疏通的情況,再或者看看碼頭以及船廠建設的情況。

  總之。

  李衝元很忙,忙到都已經快要把洋州的事物都給遺忘了。

  而經過幾天的時間下來。

  此時的薛武,卻是早已把擬好的奏書以快馬加鞭的形式送往長安去了。

  至於接下來的事物,薛武雖有些怨恨起李衝元來,但好在李衝元到也沒有全部撤走人員,依然還是派了姚空向八他們這些人在幫忙處理洋州的事物。

  而此時的高家。

  卻是圍坐著一群地方宗族鄉老們。

  個個的臉上,都掛著擔憂之色,以及憤慨之色。

  “高老,你到是說句話啊,這都過去半個月時間了,再這麽下去,我洋州必亂啊。”

  “高老,你看我家的店鋪,這幾天都沒有客人上門了,再這麽下去,我們損失可就大了啊。”

  “高老,如今洋州已亂,也隻有你才能帶著我們力挽狂瀾了,高老,你就看在我們相識多年的份上,說句話啊。”

  眾多的地方宗族鄉紳們紛紛要求那位高家老者發話。

  可是。

  那位高老卻是一直不曾開言,哪怕一句話都不曾說過。

  好比半個月前。

  李衝元大刀闊斧的攪動整個洋州官場伊始,這位高老都不曾說過一句話。

  而如今。

  這些地方宗族鄉紳再一次的來到高家,希望這位高老能夠出手阻止洋州的動亂。

  好半天裏。

  那位高老依然無言,到最好,眾鄉紳未得其言,隻得躬身離去。

  待眾鄉紳一離開高家後。

  那位高老到是說話了,“平兒,迎奉可來信了?”

  “回父親的話,大哥的信在今日清晨剛送達,剛才孩兒見他們在,所以也未向父親你回稟。”高老的那兒子回道。

  高老看了一眼他那兒子,那兒子趕緊從懷中掏出信件遞了過去。

  片刻後。

  高老無聲的歎息一聲道:“唉!看來,我們還是小看了那位李禦史了。迎奉都把我洋州之事當著朝堂眾臣之麵呈述了,可皇帝依然未曾說話,看來,皇帝這是要讓我洋州亂下去啊。”

  “父親,你也莫要擔心了,即便洋州亂也亂不到我高家。況且有大哥在京城走動,洋州肯定亂不起來的。”其兒寬慰道。

  高老看著他那兒子,搖了搖頭,“你啊,太不懂那位皇帝了。想當年,他敢做下殺兄囚父這等大逆不道之事,這天下就沒有他不敢做的事情。如今又是派出這麽一個小兒來到我洋州,看來他是鐵了心要動一動洋州了。”

  “父親,那小兒不是已經回他的封地去了嘛,說是不再管洋州之事了,我們又何需怕他一個小小的監察禦史。就算當下洋州事物乃是統軍府在管理,那薛武他要是敢動我們高家,他也別想好過。”其兒根本不擔心的回道。

  高老緊盯著自己的這個兒子,也知道自己這個兒子說的沒錯,但心中依然還是擔憂不已,“薛武他不會動我高家,但我怕姓關的會背後捅薛武一刀,到時候,薛武不會好過,我們高家也不會好過。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關何在統軍府任別將已有幾年了,到現在為止,油鹽不進,更是連薛武都說他並不知道關何是誰的人。”

  “父親,那要不要跟薛武說一聲,依著當下洋州動亂之際,把那姓關的直接。”其兒伸手似刀的說道。

  高老搖了搖頭,“此事得慢慢來,薛武前天不是讓人傳話說讓我們安心嘛。我高家與他薛武乃是一條船上的人,我高家要是出了事,他薛武也別想好過。一會你再寫封信送到京城去,問問迎奉,朝廷對洋州到底有何打算。”

  其兒恭敬的離去。

  高家情況難明。

  而此時州府衙內,那位薛統軍,到是忙得腳不沾地似的。

  就連那位關別將也是如此。

  如此時的李衝元要是知道,那高家與薛武之間有說不清道明的關係的話,估計要傻了。

  但是。

  此刻的李衝元,卻是根本不會再去管洋州的事物了。

  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哪裏還有什麽心思去管洋州的事情。

  挑子都撂了,愛誰誰。

  待他回到長安後,李世民要怎麽辦他,那是以後的事情。

  李衝元大不了做個滾刀肉,任你如何唄。

  又兩天後。

  李衝元看著正在疏通的洋水,李崇真卻是百無聊賴,“堂兄,我們什麽時候回長安啊?我們都來西鄉二十多天了,也是該回長安了。”

  “再過些天吧。姚空他們還沒回來,看來洋州那邊的事情還沒有結束。依著我的估計,差不多就是這幾天也該結束了。”李衝元雙眼不離洋水中忙活的水工們。

  隻要姚空他們一回來,他李衝元也就該準備回長安去了。

  這邊的事情,該做的都做了,該交待的也都交待清楚了。

  再加上有著向四這個管事在,隻要向四依著他李衝元的計劃行事,必將能在工期之內做好一切的。

  船廠雖說還未開建,但設計圖已經交給了向四。

  甚至。

  李衝元為了船廠之事,還畫了不少的設計圖。

  好比這龍門吊,以及一些滑索等物。

  不過李衝元也知道,當下所造的船皆為木製,他所畫的設計圖想要用上,基本是無望的。

  但李衝元心中卻是有一個計劃,那就是造一艘鐵船試一試。

  造鐵船所需要用到的工具類的,隻有回到了李莊,再交由老許一家去完成了,在西鄉,那還是算了吧。

  此刻。

  李衝元正在計劃著回長安之時。

  遠在長安的李世民卻是接到了薛武的奏書。

  當李世民接到薛武遞上來的奏書後,一拍案桌怒道:“李衝元他這是撂挑子嗎!他這是要幹嘛,是給我臉色看嗎。我讓他去西鄉,是讓他給我好好查一查洋州的事情,不是讓他一去就把整個洋州攪得不像話。我就訓斥了他幾句,他就敢撂挑子,他還是不是監察禦史了。看他回來後,我怎麽收拾他。”

  薛武的奏書,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那就是李衝元不管了,由著統軍府去處置洋州的所有事物。

  好嘛。

  李世民原本以為,有著李衝元在,再加上有著統軍府在,一切都能安。

  可沒想到,他的一封訓斥手諭一送達西鄉後,李衝元卻是直接撂了挑子了,更是連封信都沒有送回長安,讓一個統軍呈奏書回來。

  李世民火了,而且是大火。

  可大火過後的李世民,卻又是開始頭疼了。

  “洋州已經亂成了這般模樣,上上下下九成的官吏都有問題,這還是我的洋州嗎?唉!如此洋州,如此官吏啊。”李世民此刻所謂是即憤怒,又悲憤。

  雖說。

  他早就知道洋州官場有問題。

  可他也著實沒有想到,洋州的官場已經亂到這種程度。

  奏書上。

  有略賣小孩之事,也有欺男霸女之事。

  更有強搶民女之事。

  同時,也有上下其手,坑害百姓之事。

  就連李世民最不願見到的死人事件,也是多到奏書上寫著一個讓他李世民痛心疾首的數字。

  洋州五縣。

  官員加起來百來位,沒有哪一個沒有問題的。

  大問題多到奏書上說不便記錄,隻能大致的書上一些大事情。

  至於小事情,李世民都能想像到,那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官如此,胥吏就更不用提了。

  洋州胥吏多到上千人。

  上千人中,九成有問題,這是何等的一個數字。

  此時的李世民,一看到這個可怕的數字之後,這腦袋頓時就炸了,“王禮,洋州亂成這般模樣,你覺得統軍府有沒有問題?而當下又到了統軍府改製之時,如洋州統軍府都有問題的話,這後果不可想像啊。”

  王禮一般是不會說話的。

  而當李世民一問起他這個問題後,王禮卻是破天荒的開口了。

  “聖上,依著薛武的秉性,應該問題不大。況且,關何偶有來信,也並未提及薛武有違我唐律以及聖意之事。所以,奴婢覺得洋州統軍府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王禮被李世民這麽突然一問,思慮起暗衛們所查的消息,以及百騎司的消息來評斷。

  李世民聽後,點了點頭,“你說的也是,百騎司中的消息也並未發現洋州統軍府有問題,看來是我多想了。可是當下洋州官吏問題諸多,我又從哪裏調派官吏前去主政,唉~~,這個小混蛋!把洋州的水攪渾了,卻沒給我弄清澈了,這讓我很被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