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二章 是忠是奸許敬宗
作者:流連山竹      更新:2020-10-27 14:03      字數:3749
  被眾官員所推薦的那幾個在長安的官員們。

  此時紛紛都看向李世民。

  他們更是想知道。

  就在剛才,禁衛統領李山與聖上說了什麽,是不是關乎此次推薦利州刺史之職之事?

  反觀此時的許敬宗。

  那可是一臉的謙虛狀,臉帶笑容。

  許敬宗,字延族,乃杭州新城人,更是出身於高陽士族(河北保定)。

  而且。

  許敬宗除了出身於高陽士族,其父更是前朝的禮部侍郎。

  再加上許敬宗少時即有文名,更是在前朝之時,就考中了秀才功名。

  可想而知。

  許敬宗的文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其背景也是強大的很。

  服功名,又有才名,再加上背景,而且在當時又作了最合適的選擇,許敬宗不發都難。

  至於許敬宗有沒有為一方州官的能力,在場的人各有心思。

  但李承乾他們這些舉薦許敬宗的人,基本對他都很是相信。

  說來。

  許敬宗本來早在幾年前就該被貶至洪州(南昌)為司馬的。

  但這事好像並沒有發生。

  畢竟。

  許敬宗被貶之事,乃是因為長孫皇後去世之後,百官服喪,許敬宗失禮被禦史揭發而被貶至洪州為司馬的。

  可當今的長孫皇後依然建在。

  而且身體比以往要好不少。

  所以。

  史上所說的許敬宗被貶之事,反到是沒有發生。

  但許敬宗卻是被降職了。

  而今的許敬宗,到也隻是一個給事中,並非原來的中書舍人。

  許敬宗再降職,怎麽說也是曾經的秦王府上的十八學士之一,李世民也不可能真把這位曾經跟過他的老人降到哪裏去。

  此時。

  李世民聽了李山的話。

  腦中在想著許敬宗之人如何。

  本意。

  李世民可不想安排任何人前往利州為刺史,就想著利州刺史之位空著,或者讓原來的利州別駕鄭之行一任代刺史之職。

  對於鄭之這個別駕。

  李世民的案頭之上,可沒少得到百騎司的奏報。

  李世民對於這個利州的別駕,從以前的不喜歡,到後來的喜歡。

  如有可能。

  李世民都想讓鄭之到一些其他上州去為刺史了。

  從一個原本隻是下州的利州別駕,直接跳躍到上州刺史。

  如真成了。

  那真可謂是開了為官升遷的先河了。

  下州別駕之職,乃是一個從五品上的官職,更是一個副職,手上根本沒有多少的權力。

  反觀這上州刺史之職,這可是一個從三品的官職,更是一個實打實的,掌管一州的權力官職。

  孰輕孰重,誰會不知?

  思慮了好半天的李世民,看向眾官員當中的許敬宗,“許敬宗,你可願為利州刺史之職?”

  李世民這一席話,放在別人眼中,或許是白說了。

  但在場的官員,哪一位不知道在朝堂之上,隻要李世民說出這句話來,基本是已經定了任職之事了。

  而許敬宗見聖上點了他的名,趕緊從眾官員當中走了出來,向著李世民行了一禮道:“回聖上,臣願為聖上牧民於鄉野,臣願為我唐國獻身,……”

  許敬宗哪會不知道李世民剛才的這一席話之意。

  隨之向著李世民所回應的話中,皆是表忠心。

  而其他眾官員們。

  見到李世民已是點了許敬宗之名,知道他們所舉薦之人基本是已經沒了戲了,隻得恨恨的把此事藏於心中了。

  反觀此時的太子李承乾,以及長孫無忌他們這一係人,臉上紛紛洋溢著勝利的笑容。

  “即然你願意前往利州為刺史,就由你擔任利州刺史之職,擇日上任。中書省擬詔。”李世民見許敬宗回了話,點了點頭。

  對於李山為何要與他說此人。

  李世民心中也在想著這事是不是鍾文安排的。

  更或者鍾文看中此人。

  至於是與不是,李世民心中也沒個底數。

  大朝議繼續了一個半時辰。

  待大朝議結束之後,李魏王李泰卻是向著太子李承乾哼一聲,抬腿就離開了。

  這一場官員舉薦。

  李泰本就是來搗亂的。

  可這亂沒搗成,反到是成了笑話了。

  隨著眾官員慢慢離開後。

  許敬宗這才走向太子李承乾,向著太子行了行禮,“多謝太子殿下的舉薦,也多謝趙國公,多謝……。”

  “許給事中,你就不要跟我如此這般客套了,以後到了利州,要好好在任上為民辦事。”太子受了許敬宗一禮,笑著回道。

  至於趙國公長孫無忌他們這些人,臉上布滿了笑容。

  他們的人到利州為刺史。

  這對於他們來說,那可是一個最好的開端了。

  利州是何地?

  他們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在長安這些官員當中。

  所有官員都明白。

  隻要能得到利州刺史之職,那對於他們的這些人來說,那絕對可以控製三分之一的唐國了。

  以前。

  唐國許多地方要看士族們的臉色行事。

  可隨著利州的崛起之後。

  士族也好,還是四大世家也罷。

  都已經開始慢慢邊緣化了。

  孔家曾經被打了臉,使得整個天下的人,與著孔家開始漸行漸遠,也隻有老一輩的讀書人,或者老一輩的官員,才對孔家依然維護著。

  而其他的士族,四大世家。

  自打利州崛起之後。

  也是漸行沒落。

  就好比王家的鹽道。

  當下唐國的鹽道,有七成來自於恰卡。

  恰卡是誰的?

  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明麵上,恰卡乃是朝廷與鍾文合作的。

  但背地裏誰都知道,恰卡所產的鹽,利州商團占了一半去了。

  可想而知,利州到底有多富有了。

  更甚者。

  利州商團可不止恰卡一道掙錢的利益。

  扶桑國的銀山。

  雖說鍾文曾經說一成不要。

  可朝廷依然還是給了利州商團三成。

  而鍾文也從未過問過,甚至知都不知道。

  石見銀山,那裏才是財富的匯聚之地。

  利州本土呢?

  最近更是有了一個商貿場。

  而且最近還說要上一個什麽棉場。

  總之。

  利州的富裕,大到誰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可沒有鍾文的點頭,沒有李世民的點頭,誰也不敢動,誰也沒有那個能力上前咬下一塊來。

  “李山,昨日你為何說許敬宗用好了可興國?九首如何說的?”第二日,李世民把李山叫到自己跟前問話。

  李山突被李世民這般一問,他還真不知道怎麽回應了,“回聖上,當年我與師兄聊天之時,師兄曾說過許敬宗此人前途無限,所以我就把此人記下了。”

  “九首僅是說了這番話?沒有別的了?”李世民不解。

  “聖上,師兄就是這般說的,而且還說此人心思不定,如放在不懂此人心思的人手上,或許會成為一把刺傷自己的利劍,如遇一個懂得此人心思之人的手中,此人必將利國利民。”李山又回道。

  不過。

  李山所回的話,卻並不是鍾文所說的了。

  鍾文可沒有說過這番話,這隻不過是李山根據自己師兄的話中猜出來的罷了。

  是與不是,反正李世民也不知道。

  更何況。

  李世民也不至於會向鍾文問這麽一件小事。

  反觀此時的許敬宗。

  自打昨日得了聖上的旨意之後,他許府的客人就絡繹不絕了。

  當然。

  這些拜訪他的官員,皆是一些小官員,根本入不了他許敬宗的眼中。

  “各位之好意,許某心領了,待我明年回長安述職之時,定當帶上一些我利州所產之物送至各位府上,以了表我許某對諸位之意。”許敬宗雖看不上這些小官員,但這表麵的客套話,卻是一字不差。

  他這不沒上任,就把利州當成了他的利州了。

  “許刺史,利州可是一個好地方啊,許刺史甚得聖寵,以後到了利州上任,可別忘了我等啊。”

  “是啊,許刺史,可別忘了我等啊。”

  “許刺史,如合適之時,張某原為馬前足。”

  “我王某也願為許刺史的馬前足。”

  “……”

  許府之上。

  到處都充斥著阿諛奉承之言。

  這些小官們都知道。

  利州除了富裕之外,更是缺官員。

  原本的利州官員,可不是朝廷所派過去的,而是當時利州刺史鍾文所選的。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嘛。

  隻要許敬宗到了利州,這三把火必然是要燒一燒的。

  到時候,利州府縣兩衙必然會空缺不少的位置出來,所以他們這才如此急色的跑到許敬宗的府上,阿諛奉承,大力拍著馬屁。

  半月。

  許敬宗除了接待各官員之外,更是尋了機會拜會了太子,趙國公,以及他們這一係的大佬們。

  而許府之上。

  除了每日宴請賓客之外,同時也在準備著。

  上任。

  是年後。

  可這準備,卻是提前了半個月的時間。

  而半月前,朝廷的詔書,已經開始往著利州發去了。

  隻要年後許敬宗一到利州,拿著他上任的詔書,就可以成為利州的刺史了。

  話說利州。

  此刻的利州。

  天氣雖冷,可卻是冷不了整個利州官吏百姓們掙錢的熱情。

  即便是大雪飄灑,也阻止不了那些客商們的腳步。

  更是阻止不了利州百姓們希望。

  “鄭別駕,長安詔書,還請通知利州府縣兩衙的人前來接詔吧。”某日,利州府衙迎來了長安宣詔的內侍。

  此內侍一到利州,就奔至州府衙門。

  而當鄭之這個最高長官見到那內侍後,聽了他的話,還有些不明所以。

  待驗過正身後,府衙奔出了不少的衙差,往著各縣去通知去了。

  與此同時。

  鄭之把長安所來的內侍一行人安排好之後,自行騎上了馬匹,直奔龍泉觀方向而去。

  鄭之急奔龍泉觀。

  自然是從那內侍的嘴中得知了長安所發生的事情。

  如此重大的事情,他當然得去龍泉觀向鍾文打探了。

  當下的利州如此之好,他鄭之可不希望突然長安按排一個新的刺史過來。

  而且長安所任命之人,還是他鄭之最為討厭的許敬宗。

  了解許敬宗為人的鄭之,又怎麽可能會不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