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無臉(2)
作者:影少三千      更新:2020-06-28 12:03      字數:3375
  馬車顛行,車簾隨風,月柔明,雲暈籠蓋,天空像蒙了一層白色薄紙。

  街路空無一人,幽靜四周唯有馬蹄和軲轆轉動聲。

  “實在荒涼,如此地方竟是皇城。”袁浩掀起車簾四處看到。

  世家寶四周顧盼,小聲告知:“皇上修築中都城,鳳陽地方百姓皆以中都城為皇城,勞役頗重。”

  世家寶所說袁浩自然知道,太祖稱帝時吳王新宮改稱皇城,乃是應天府紫禁城。隻是太祖生於鳳陽,有意遷都,故於鳳陽建中都城。按百姓傳言,所建城池、宮闕、鼓樓、鍾樓以及內外樓廷頗多,勞役繁重。

  “國初定,內憂外患,應天府內、外城門和城牆仍多未修建,怎的勞民傷財修那中都城?有如此國力重耗,不如援前線軍士。”湯鼎也是不懣。

  “北元尚存,徐大人帶兵出討,前線戰事膠著,也不知太祖如何想的。”世家寶擔憂,麵上卻是詳裝輕鬆,“此言論就此,若被太祖聽去又是一番猜忌,咱不觸那黴頭。”

  袁浩微微笑望著湯鼎,湯鼎目露感激。太祖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與諸副將共同北伐,湯鼎再此行列中,乃是袁浩出麵請劉大人開脫,才免去職命。

  馬車行過護城河,這內河隻是極淺的一道水灣,皎朦朧月連同四方景事皆倒影水麵。數不清的魑魅小鬼擁擠河灘,向著皇城方向看去。

  袁浩麵上仍然平靜,天子所居之地,百靈庇佑,真龍紫氣濃鬱,這些鬼魅小鬼難以靠近。

  “侍郎大人可知事情緣由?”袁浩望著窗外問道。

  馬車已接近皇城,淺光在袁浩身上身著素色布袍輝顯,他側顏長發的模樣像極了謫仙。

  “皇宮無臉女子吹奏玉簫,人心惶惶,陸續有宮女暴斃。”這位年輕的禮部侍郎麵露難色,“便是陰陽學司、僧道司竭盡全力,也擒不住她。”

  袁浩重又坐好,能讓劉伯溫頭疼的事情,普通的僧道能解決才是怪事。

  “聽劉大人說,那女人吹奏的蕭曲乃是《漢宮秋月》,這曲似乎年代久遠,便是諸位大學士知道的也不多。”世家寶接著說道。

  聽完世家寶所說,袁浩平靜的臉上終於出現絲凝重。他所認識的舊人並不會吹奏玉簫,更別提《漢宮秋月》這種古蕭曲了,如果不是她,那又會是誰?

  馬車行至皇宮外城,查驗腰牌後過建端、長安、承天、慶端幾座城門,而後便要過午門進入內城了。午門正看有三個門洞,背麵看有五個門洞。正麵不見的兩門是東西拐角的掖門(暗門),掖門平日不開,逢大朝官員按文東武西由掖門而入。除中門外,早朝時文武百官行東偏門,宗室王公走西偏門。

  世家寶乃是禮部侍郎,故從東偏門進入。守門侍衛見到侍郎腰牌諂媚幾句,便放行了。複前行,馬車穿過左順(門)剛停下,遠處便有太監抬轎而來堪堪停下。來人正是……劉伯溫!

  “世大人,袁先生可同來了?”劉伯溫連忙問道。

  世家寶趕緊謙卑,忙稱誠意伯過於客氣了。

  袁浩從木階走下,劉伯溫連忙抱手行楫禮。

  “袁先生,此時非你不能行啊。”劉伯溫叫苦連天,“眾多道人、高僧手下,竟讓妖女逃走,宮人慘死,太祖震怒,僧道司已被斬數人。”

  袁浩眯眼聽風,隨意向著宮中走去,他冷冷說道:“僧道司花費錢財諸多,關鍵時刻又如此無能,留了何用?”

  劉伯溫知道這位先生一向性格清冷不喜多言,隻管跟了上去。

  “先生,妖女便是在文樓院牆邊上消失的,此時諸道人正在搜尋下落。”劉伯溫說道。

  天空極低,四周微寒,明亮的仿若黎明。

  袁浩皺眉,真龍紫氣竟如此消薄,隻城牆一圈稍濃,內裏幾近於無,難怪妖物如此囂張。

  劉伯溫已是暮年,追著袁浩喊先生的模樣震驚一眾侍衛、太監。他自己卻毫不在意:“那玉簫已經派人追查來曆,此時必與玉簫有關。”

  袁浩望著奉天殿防線露出笑容:“原是躲在這裏了…”

  果然,袁浩話音剛落那無臉女人身影在奉天殿前的石階上顯現縱使無臉、無嘴,仍然使玉簫吹奏。一曲《漢宮秋月》婉轉入耳,蕭音淒切悲涼,那無臉女人一邊吹奏,一邊騰空而起向著奉天殿的屋簷而去。

  袁浩慢慢走去,那女人仿佛沒有發現他一般,直到袁浩走到她麵前才確定這女人真的無臉,且並不是他認識的那位。

  “呀,有人的味道。”無臉女人放下手中的蕭從屋簷上落下,“在哪裏,怎麽看不見。”

  “味道就在這裏,我怎麽看不到…”無臉女人接著說道,無臉的麵上出現血窟窿,筋肉糜爛:“好香的人味啊…”

  袁浩沒心情與她躲藏,約是五十年前,他失去了一魂,行屍走肉般活著,作為交換他得到了不死的生命,這樣的他尋常的妖魔鬼怪是看不見的。

  缺少一魂的他,心性冷漠,常年體寒,立春到穀雨之間更靈力盡失,這也是他帶湯鼎同行入宮的原因。

  他伸手一把抓住這女人的肩膀,那女人頓時痛苦的尖叫起來,被捏住的肩膀冒出青煙,血肉灰燼般消退泯滅。

  無臉女人連連求饒,其肩膀消弭處不斷擴散,青煙繚繞。

  袁浩雙臂上滿是水墨刺青,紋的是真言和金剛伏魔咒,故而有此效果。

  遠處未曾靠近的劉伯溫等人無不詫異,如此妖女竟被袁先生鉗製求饒,想到慘死的諸人,更是大快人心。

  袁浩聯係皇城外魑魅小鬼的模樣,他可以肯定皇城中定有什麽東西是他們所向往的,隻他心性殘缺,早已不好奇這些瑣事。

  “湯鼎,攜刀斬她!”

  袁浩的聲音遠遠傳來,湯鼎連忙拔刀一路飛奔而去。

  若要斬殺妖物,需有渾身血煞正氣的陽剛之人以沾染諸多鮮血的刀劍揮砍。

  刀光四閃,狠狠劈向無臉女。

  無臉女發出慘叫,竟一把將袁浩推開張口吐出一道煙霧,整個人也隨著煙霧飄散不見。

  “所幸砍了她一刀。”

  “袁兄你受傷了!”湯鼎瞪大眼睛,無臉女隻推袁浩肩膀一下,肩膀上的衣物便消碎了,其中更是血肉模糊,鮮血直流。

  “小傷。”袁浩隨口說道,鬼怪靈異之物皆有怪力,凡人肉軀如何能敵?

  劉伯溫連忙找來隨行的太醫,太醫見傷勢如此嚴重上了創藥,又用紗布裹起。隨行太醫退下後,劉伯溫扶袁浩向文樓走去,意圖讓袁浩稍作休息。

  這時候,遠處忽然有兩個拱衛司的密探上前跪拜,在劉伯溫耳邊輕聲低語了幾句。劉伯溫頻頻點頭。

  直到密探離去,劉伯溫才小聲說道:“拱衛司已經追查到玉簫的來曆,隻是為何吹奏的曲子為何是《漢宮秋月》讓人捉摸不透。”

  “《漢宮秋月》到底是什麽曲子,這曲牌名咱聽都沒聽過。”湯鼎莽聲問。

  湯鼎是武官,喜歡直來直去,袁浩已經習慣。

  “《漢宮秋月》與王昭君和親出塞有關,其曲調淒轉,刻畫的是秋夜明月時她心中的惆悵。”袁浩解釋道。

  “怎的會與王昭君扯上關係…”湯鼎頭痛。

  “不知道袁先生有沒有聽過一個傳聞。”劉伯溫小聲說道。

  袁浩愣住:“你是說‘返魂香’?”

  “正是!”劉伯溫點頭。

  “傳聞王昭君和親出塞,一是為了兩國和平,二是為了‘返魂香’…”劉伯溫接著說道。

  袁浩默不作聲,如今天下大亂,若真是返魂香,豈不是又是攪得天翻地覆?

  從古至今哪位帝王不想長生不老?長生藥尋不得,能讓人起死回生的返魂香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傳言,漢朝後的每次朝代更迭,返魂香都曾經出現過,不僅是人,就連妖魔鬼怪、魑魅魍魎都想得到如此寶物。天下大亂,天災四起,最終遭殃的都是普通的黎民百姓罷了。

  “袁兄,什麽是‘返魂香’…”湯鼎猶豫片刻後小聲問道。

  “古代漢武帝時,西域月氏國貢返魂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椹,據說燃此香,病者聞之即起,死未三日者,薰之即活。”袁浩耐心解釋。

  “遠古傳說罷了,至於真假不得而知。”劉伯溫一歎。

  聽到此處,湯鼎走到劉伯溫耳邊小聲問:“聽聞劉大人懂得七星續命,可是真的?”

  民間流傳,當年諸葛亮七星燈續命二十年失敗,火燒藤甲兵有損陰德,被魏延踩滅主燈。又有傳言,舊時劉伯溫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人世,以七星續命十二載。

  聽到湯鼎如此問題,袁浩與劉伯溫相視一笑。若不是袁浩出手相助,七星續命如何能夠成功?也正是如此,劉伯溫對袁浩極為敬重。

  “續命乃是逆天,怎有此術?”袁浩搪塞。

  “民間傳言,不可盡信。”劉伯溫也附和道。

  湯鼎也不再多問,自知此事辛秘,即便真有其事也不會外傳。

  “玉簫應該就在坤寧宮,拱衛司已經奏明太祖,若真在其中可進入搜查。”劉伯溫說道。

  湯鼎連忙拉住袁浩小聲說道:“即便如此,擅入後宮仍然死罪啊…”

  奉天殿後方有一道門,這門名叫乾清門,門後便是後宮了。

  “無妨,你若怕了便再此等候。”袁浩平靜說道,隨著劉伯溫一同進了乾清門。

  湯鼎一咬牙,死就死吧,誰叫他講義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