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工分(求收藏推薦,求廣播)
作者:寧溪南      更新:2020-06-28 01:32      字數:2267
  從剛開始的手忙腳亂,到慢慢的適應下來,手還是被切了幾次。學做飯就沒有不切幾次手的。

  等張景義能熟練的生火劈柴,能把苞米碴子和高粱米隨意做成稀飯幹飯,能把鹹菜疙瘩酸菜梆子切成絲,能燉出一鍋普通的酸菜燉土豆,春開已經來了。

  蓋了一冬天的大雪開始消融,到處都是溫漉漉的,馬車道變成了稀泥泡子,在村子裏走一圈腳上沾的濕泥能把鞋墜掉。

  張家已經搬出去了,住到了西屋,東屋這邊讓給了娘仨。

  張景義也是鬆了口氣兒,這兩家人擠一間屋子裏,穿衣入廁的都要避著點兒,屬實也不方便,由其是那幾天,簡直像個小偷似的。

  大半夜還總得被迫收聽對炕那邊氣喘籲籲的熱乎。

  開春了,山上泛了青,野草山菜都出來了,張家大嫂沒事就喊了張景義出村去山上,帶著她挖野菜,教她認,帶她找,還得和同村的人家‘搶地盤’。

  把挖出來的野菜摔了摔泥扔到筐子裏,張景義直了直腰,就這麽半躬著身子實在太累了。扭頭往張家大嫂那看了一眼,卻看到一線綠影兒。

  綠影兒在就在蹲著的張家大嫂屁股後麵,腳邊兒不遠,正抬著頭吐著信子左擰右扭的探視。

  也顧不上想那麽多,也不能喊,張景義也不知道哪來的那麽大的膽子,兩步走過去一把把綠影兒抓在手裏。

  一入手,那種滑膩膩的感覺讓張景義渾身都起了一層疙瘩,蛇在手裏扭動著,蛇尾盤過來纏到張景義的手腕上,蛇頭擺動著,露出四顆尖牙。

  也來不及多想,張景義拿起張家大嫂放在筐子裏的鐮刀,一下子就把蛇頭削掉了,掉落在草葉子上一口咬住,淡黃色的毒涎順著草梗慢慢流出來。

  張家大嫂這會兒才反應過來不對勁兒,站起來問:“怎麽了?”

  張景義臉色蒼白的看著張家大嫂說不出話,張家大嫂一眼就看到張景義手上扭動著的綠色蛇身子,低頭找了找,看到了蛇頭:“媽呀,野雞脖子。”

  張景義說:“就在這,在這,我怕喊你耽誤事兒。”

  張家大嫂看了看,發現離自己就一步遠,也有點兒後怕,說:“這操蛋玩藝兒,怎麽這麽早就出來了呢?你呢?傷著沒?沒咬著吧?”

  過來到張景義手臂上找。

  張景義這會兒緩過來了,鬆開手,蛇身子纏在手脖子上整的整個胳膊麻酥酥的,說:“沒,沒咬著我,我一把就抓住了的。”

  張家大嫂把張景義手脖子上的蛇身子拿下來,蹲下看了看咬在草梗上的蛇頭,說:“這東西腦袋掉了都能咬人,以後你可得小心點兒。媽呀,嚇我一身冷汗。這東西有毒的,咬上就差不多了。”

  張景義點頭說:“我知道,紅的沒毒,綠的有毒,我怕它咬著你。”

  張家大嫂把蛇身子扔到筐裏:“你聽誰說的?也不是所有的紅的都沒毒,不過,綠的肯定都有毒。哎呀媽呀,你這是,救了我一命啊,老話咋說的來著?救人一命什麽什麽的來著?”

  張景義笑了一下,說:“就是遇上了。我咋也不能看著它咬你。”

  張家大嫂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你,這也是真急了。行了,嫂子也不說啥了。”

  晚上男人下工的時候,張家大嫂把事兒和張家大哥說了,把蛇拿給張家大哥看,張家大哥過來給張景義道謝,聽了也是一身汗,這年頭,咬上了人也就沒了,哪去治?

  小蛇不大,還沒有大指粗。張家大哥把它剝了皮,把蛇膽擠出來拿給張景義,說吃了對身子好,張家娘仨全都一臉嫌棄的躲開。

  張家大哥哈哈笑著把蛇膽抹進嘴裏,揚了揚蛇肉說:“這玩藝兒燉土豆好吃,一會兒我來燉。這蛇皮你留著,曬幹,等孩子感冒了鬧嗓子,拿這個切碎了點炒個雞蛋,趁熱吃了就好了。”

  張景義接過蛇皮:“真的?”

  張家大哥說:“那指定的,我還能哄你?咱們這沒醫沒藥的,全是指著這些偏方。”

  張景義就不再嫌棄,像寶貝一樣把蛇皮攥在手裏。

  劉金榮滿臉驚悚的捂著自己的脖子:“我不感冒,我不鬧嗓子。我不吃長蟲。”

  晚上張家大哥果然用這點兒蛇肉,又加了點兒肉皮燉了一鍋土豆,給送了一大碗過來。

  劉金榮感覺,挺香的。

  開了春,開始幹農活了,張景義家的自留地分在了河沿上,兩畝地不到,地塊不好不壞。

  張景義帶著兩個孩子平生第一次開始了種地,張家大哥讓大兒子過來幫忙。說是幫忙,主要是指導,這娘仨對著土地完完就是一個懵燈。

  種什麽不種什麽張景義也不懂,張家怎麽弄她就怎麽弄。種了一壟小蔥,種了些辣椒黃瓜,茄子,芸豆,地邊上撒了點兒生菜。大片兒全種上了苞米和土豆。

  壯勞力都在生產隊上,自留地全是各家的老娘們帶著孩子伺弄。

  五六月,東北農家青黃不接的季節,地裏什麽也不出,去年冬的東西吃完了。

  拿著戶口本可以到大隊上借糧,但這會兒就嚴格按著勞力算了。

  張景義是弱勞力,家裏孩子折一半,全家就隻有兩個弱勞力的口糧份兒。

  每天吃的都是稀糊糊,一點兒鹹菜鹽豆子。

  張景義的弱勢也全麵爆了出來,完不成生產任務。實在是體力太差了,推磨實際上可不是什麽輕巧活兒。

  到了七月份,遼東的夏天到了。

  山上田間一片綠意盎然,小河順著河道肆意流淌,成群的鴨鵝在水裏暢遊,天空瓦蘭瓦蘭的浮動著朵朵白雲,鳥兒在林間飛舞啼叫,男人們在男間揮汗,在河邊築渠修壩,女人們照顧自留地,伺弄孩子收拾家務。

  一派祥和。

  “媽,我餓。”劉金榮可憐巴巴的趴在炕上,對坐在炕沿上的張景義說著:“哥也餓。媽,咱家又窮了麽?小福他家都能吃飽。”

  張景義放下納著的鞋底子,穿上鞋說:“你在家等著,媽去給你買點吃的。”

  帶了些錢,張景義來到合作社。這還是她第一次走進這間泥草房。

  屋裏飄散著一股醬菜味兒,對著正門擺著一圈兒木質櫃台,上麵裝著大塊的玻璃,包著鐵角。

  商品很少,但在這會兒的人眼裏已經很是琳琅滿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