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辭而別
作者:寧溪南      更新:2020-06-28 01:32      字數:2292
  十月五號,張景義第七次來到縣城公安局。

  看著公安幹部在自己的材料上蓋上紅色印章的那一刻,張景義眼淚就湧了出來。

  已經出來七天了,懷著焦急,雀躍而又有一絲迷茫的心情,張景義告別弟弟,登上了火車。

  中午飯點兒剛過,張景義走出本溪湖火車站,顧不得喝一口水,匆忙的奔向胡大頭家。

  “照豐,金寶兒。照豐,媽回來啦,給媽開門。”

  院門從裏麵打開,兩張髒兮兮的小臉兒出現在張景義麵前,劉金榮看了看,確認是媽媽,哇的一聲哭起來,撲到張景義懷裏。

  張景義抱著女兒問兒子:“照豐,怎麽了?”進了院子,劉照豐在後麵關了院門,娘三個進到屋子裏。

  屋裏飄浮著一絲酒氣,炕桌隨意的擺在炕梢。

  劉金榮摟著媽媽的脖子:“媽,我餓。”

  張景義看著兒子:“照豐?”

  劉照豐說:“媽你怎麽才回來呀,妹妹都一天沒吃東西了。”

  張景義啊了一聲:“你胡叔叔呢?”

  劉照豐說:“你走的前兩天還好,他還拿了東西回來,第三天又喝多了,我把前一天剩的東西給妹妹吃了。然後兩天就隻有晚上才回來,昨天又喝醉了,什麽也沒拿回來,妹妹哭還被他罵了。他,他還想打開咱們的箱子。”

  張景義扭頭看了看箱子,鎖還是好的,問:“他人呢?”

  劉照豐說:“上班去了。”

  張景義問:“他打你們沒有?”

  劉照豐搖搖頭:“沒,就是罵了,他喝多了躺在炕上我和妹妹離的遠。”

  劉金榮把臉貼在媽媽臉上:“媽,他好凶的。媽,我餓。”

  張景義茫然的在屋裏看了一圈,腦子裏亂哄哄的,劉照豐小聲叫了一句:“媽。”

  張景義一下子清醒過來,把劉金榮遞給劉照豐:“抱著小妹,咱們走。”

  劉照豐接過妹妹問:“咱們去哪?”

  張景義去拿箱子:“先去你慶遠舅家,完了再想辦法,媽把戶口辦過來了,不行媽去找政府。”

  張景義這會兒內心無比的堅定,她要去找政府,她丈夫是英雄,兒子是英雄,憑什麽沒個活路?

  張景義拿出一百五十塊錢放到炕桌上,一百是還胡大頭的,五十算是這段時間的吃住錢,費力的拎著兩個箱子,劉照豐抱著妹妹,娘三個出了院子。

  張景義鎖好院門,鎖院門的時候她遲疑了一下,但看了看孩子,心又堅定起來。

  找到公交車站,張景義已經累的大汗淋離,好不容易在熱心人的幫助下上了車,買了車票,抱著女兒摟著兒子看著車外的景色,這會兒她真的想車永遠不要停下來,因為她下了車不知道該往哪裏去。

  坐到終點,又有熱心人幫著把箱子拎下來,娘三個靠著兩個箱子站在路邊抹眼淚,楊慶遠家裏沒人。

  “媽我餓。”劉金榮趴在媽媽懷裏小聲說了一句。

  張景義抹了把臉站起來,看了一下四周,把女兒交給兒子抱著:“你就站在這裏,坐在箱子上不要動,有事情你就喊。聽懂了嗎?媽去找找你舅舅。”

  想了想,張景義來到楊慶遠鄰居家敲響房門,第一家沒人,第二家沒人,第三家,一個大媽開了門:“找誰?”

  張景義鞠了個躬:“大嬸你好。我是,106家的親戚,我是他姐,前幾天在這住過的。”

  大媽往那邊看了看:“老楊家?楊慶遠家?”

  張景義說:“對對,楊慶遠,我是他姐姐,從莊河過來的。”

  大媽問:“你,有事兒?”

  張景義說:“他不在家,我不知道他單位在哪,他今天,能回來嗎?”

  大媽搖了搖頭:“我不知道他今天回不回,他在鋼廠上班,但是哪個車間就不知道了,鋼廠有那麽大,那麽大一片呢,我一個老太太也分不清。那你先進屋呆會兒吧,等會兒。”

  張景義咬了咬嘴唇:“那,大嬸,你家裏有什麽吃的嗎?不是我,是我兩個孩子,一天沒吃東西了,餓的直哭,我也是,實在沒辦法了。我買,我給錢。”急慌慌的去掏錢。

  大媽往兩邊看了看:“孩子呢?”

  張景義說:“在路邊,看東西呢。”指了指那邊。

  大媽拍了張景義一下:“你呀,走走,領過來,把孩子扔路邊你也能放心,這車多馬亂的。”

  大媽和張景義一起把孩子皮箱弄到了樓裏,大媽又去給倒了熱水,給兩個孩子拿了餑餑和煮熟的土豆,張景義要給錢,大媽沒要:“鄰裏鄰居的,孩子吃一口能值個什麽,可別臊我了,你也歇會兒。這是從哪來?”

  張景義說:“我剛從莊河回來,回去遷戶口。”

  大媽問:“辦好啦?這年頭戶口可不好遷,聽說啊,戶口政策要變啦,也不知道怎麽個變法,反正,以後想遷更難了,聽說是什麽公社化集體化,我一個老太太,就是聽了一耳朵,也搞不懂,反正就是,農村的就釘死在農村了,不能進城,城裏的也不能去農村了。”

  張景義問:“那我這剛遷出來的,還能給落吧?”

  大媽說:“你手續辦好了肯定給你落。聽說以後要辦糧票了,糧食跟著戶口。按戶口本辦糧票,一家人一個月糧就得按著人頭買,多了沒有,一個人多少都是固定的。你是這邊的戶口糧食關係就釘死在這了,去別的地方買不到糧。也不知道是好事壞事。”

  張景義問:“拿錢也買不到糧?”

  大媽搖搖頭:“買不到嘍,國家有規定啦,不準向沒有戶口的人供糧,私人之間更不準,犯法的。前兩天街道剛組織我們開的會,以後隻能憑著戶口和糧食關係到指定的地方去買糧,買多買少都是人家說了算。以後在外邊吃飯都得拿糧票去才給吃,都和以前不一樣啦。”

  其實國家糧食早就開始統購統銷了,不過一直管理的不是那麽嚴格,由其是城市裏,在58年以前還沒有限製性購買,一度出現了糧食倒流回農村的現像。從58年秋天起,糧食管理一下子苛刻起來,嚴的令人無法想像。

  而張景義也不知道,自己馬上就將被卷入一場史無前例的命運大轉盤裏。

  陪著大媽說話,喝了點兒水,劉金榮吃飽了趴在媽媽懷裏睡著了,劉照豐也在一邊打嗑睡,這兩天他照顧妹妹一直也沒睡好,而且,他也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