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功臣(新書求收藏推薦)
作者:寧溪南      更新:2020-06-28 01:32      字數:2209
  局長放下筆:“哪個部隊?叫什麽?”

  科長說:“問了他也不知道啊。說是汽車兵,劉照瑞,莊河人。”

  局長想了想,拿起電話。

  “喂?幫我查一個戶口,原來安東的,說是軍屬,參軍的是大兒子叫劉照瑞,48年兵,立過功。”

  過了一會兒,那邊人說:“有,劉照瑞,原安東莊河縣人,父親叫劉華奇,是地方幹部,母親叫張景義。二等功臣,現任我駐朝部隊某部汽車營營長,副團職。”

  局長說了聲謝謝扣上電話,伸手到一邊撂得小山一樣的文件堆裏翻:“哪份?”

  科長過來幫著找,翻了半天才翻到:“這個,張景義,帶著兩個孩子,一個九歲一個七歲。遷戶理由是過來結婚。”

  局長拿著材料看了看,說:“應該是繼子。這是丈夫去世了,過不出頭了,現在困難哪。”拿起筆簽上名字遞給科長:“給辦了吧,軍人在前線流血,我們地方上不能給拖後腿。”

  科長接過材料,敬了個禮出來。

  “怎麽樣同誌?”楊慶遠扔掉煙頭站起來。

  科長到辦公桌後麵坐下說:“簽了。是功臣家屬你不早說。”

  楊慶遠大喜過望,搓著手笑著說:“這不是,一時喇和忘了說了嘛。簽了就好簽了就好,這可是,真是太感謝了。太感謝了。”

  科長把手裏材料放到桌子上:“材料呢?拿過來。”

  楊慶遠趕緊把包裏的材料拿出來:“哎,哎,在這在這,全在這。”

  科長接過去打開綁繩:“你姐這個大兒子,是繼子吧?我看這年紀對不上。”

  楊慶遠點頭說:“是是,我姐是43年嫁過去的,我姐夫原來的太太病故了,咳血。那會兒照瑞已經有十一二了。不過她們感情很好。”

  科長拿出公章來,用嘴哈了哈,給一疊材料上蓋上紅章,在戶口本上填上申請表信息,簽上名蓋上章,說:“好了,趕緊回去辦吧,抓點兒緊還來得及。”

  楊慶遠也不疑有他,千恩萬謝的拿了材料出來騎上自行車就往溪湖奔。

  到了胡大頭家,把辦好的材料拿出來交給張景義,所有人都從心裏的高興,終於石頭落地了。

  楊慶遠說:“姐,那頭就得你自己回去辦了,有了這邊的準遷手續,那頭不難辦,找莊河縣的戶籍科蓋章提檔案就行了,那邊不能難為你。我這走不開,就不陪你回去了,到時候你讓景禮陪你過去,他隔的近。”

  張景義抱著材料說:“嗯,我回去找景禮陪我,這就夠感謝了,真是,麻煩了你這麽久,跑裏跑外的。金寶兒,謝謝舅舅。”

  劉金榮也不明白是怎麽回事兒,看媽媽高興她也就高興,給楊慶遠鞠了個躬,脆生生的道了一聲謝:“謝謝舅舅。舅舅你真好。”過去趴著楊慶遠的胳膊在他臉上香了一口。

  楊慶遠哈哈笑起來,這段時間的壓力一掃而光,摸了摸劉金榮的頭說:“那就趕緊回去辦吧,要不要我去幫你買車票?”

  張景義說:“不用,我直接從這邊坐就行。等我這邊弄好了再謝你。”

  楊慶遠說:“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是我姐,說什麽謝不謝的,日子過好就行,就挺好。”

  楊慶遠坐了會兒就告辭回去了。晚上,胡大頭下了班從食堂打了飯菜回來,張景義說:“胡哥,慶遠把手續辦回來了,我明天就回莊河去遷,孩子得麻煩你照料兩天,我辦了手續馬上就回來。”

  胡大頭也挺高興,擺了擺手說:“沒事兒,應該的,你放心回吧,孩子交給我。身上有錢不?得帶點錢,那頭辦事買盒煙什麽的,去求人呢。拿一百在身上。”從裏懷裏掏了錢數了十張遞給張景義。

  張景義紅著臉推托:“不要,我有。我怎麽能要你錢。”

  胡大頭把錢塞到張景義手裏,說:“別和我外道,我工資高。你趕緊回去順順溜溜的把事辦了比什麽都強。孩子你不用耽心。”

  張景義握著錢點了點頭,扭頭對劉照豐說:“照豐,媽回去遷戶口,以後咱們就是這邊的人了,你帶妹妹在這等媽回來,聽著沒?要聽胡叔的話,在家好好呆著,別出門,看好金寶兒。”

  伸手把劉金榮抱起來親了一口:“金寶兒,媽回去辦戶口,你和哥哥在這等媽,得聽哥哥話,聽見沒?不能出院,不能亂跑。等媽回來帶你上街。”

  劉金榮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結果,第二天,二十九號,張景義沒走上,胡大頭和工友吃飯喝醉了,被工友抬著送回來的時候嚇了張景義一跳,放到炕上伺候了小半天兒,一直到天擦黑了胡大頭才醒過來,有點不好意思,直給張景義道歉,說是心裏高興多喝了幾杯。

  三十號,張景義懷著忐忑的心情告別兩個孩子,獨自一人上了回莊河的火車。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總是那麽的不盡人意。莊河縣城放假了。對的,沒有說錯,那年頭十一國慶全員放假熱烈慶祝,都去搞集會去了。

  58年這一年,國內國外發生了許多事情。

  這一年,美國揚言要對我們施行導彈打擊。

  這一年,毛子和我們翻了臉,很快就升級成了兵戎相見。

  這一年,老蔣要反攻大陸,美航母進入金門海域,解放軍入閩作戰,萬炮齊發轟金門。

  短短的時間內三次空戰,十三次海戰,戰爭的陰影壓在祖國大地上。

  九月二十九號,中央發布指示:必須在全國範圍內把能拿起武器的男女公民武裝起來,以民兵組織的形式,實行全民皆兵。偉人指示:要在全國各地以師為單位組建民兵組織。

  這一年的國慶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大閱兵:工業大煉鋼鐵,農業大越進,全民皆兵備荒備戰。這就是閱兵主題。

  不隻是京城,全國各地都開展了閱兵遊行的儀式,各地民兵披掛上陣,誓師消滅一切敵人。

  張景義隻有回到青堆弟弟家裏,焦急的等待。

  她不知道的是,駐朝部隊將在十月二十六號之前,分三批從朝鮮撤軍,第一批戰士在這個時候已經踏上了祖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