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承
作者:龍月半      更新:2020-06-27 01:46      字數:1450
  “陛下當日為顯齊王之尊,加封其一字並肩王,臣聽聞齊王之幕仲有大言不慚者言齊王開路為皇……”

  燕帝輕笑,抬手打斷中書令怒氣衝衝的陳詞,而後親自斟上熱茶以示賠禮。

  “卿無須為此憂心,卿乃朕之心腹股肱,卿不喜齊王也無妨朕對齊王一片赤忱,朕想齊王與其幕仲待朕亦是如此。”燕帝促狹道。

  “便是齊王自己,也有不少無狀之語逾越之舉!”

  燕帝搖頭,溫言道:“齊王言行略有超脫之處,隻因他本是瀟灑之人,有豪俠之風。”

  中書令輕歎一聲,眉宇間頗見惋惜,“陛下待齊王仁義之至,臣隻擔心有朝一日,齊王有負陛下,陛下該如何傷心?”

  燕帝無奈:“朕與齊王是總角之交,多年來朕不曾薄待他,他為何要負朕?”

  “當年德邑之戰,齊王隻是險勝,便築起京觀昭告天下耀武揚威。陛下如今受他幾下朝拜幾句奉承便忘了當年的羞辱了嗎?”

  “朕沒忘,但朕當年隻怪自己兵道不精,怎會怪齊王?齊王隻是年輕氣盛,並無惡意。何況在巴陵朕全殲齊軍已一雪前恥。如今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豈不為人生幸事?卿生於荊楚,銘記先人莊王拒築京觀,‘止戈為武’之誌,仁者風度,著實令朕欽佩。卿就當全朕以德報怨之令名,不要再同齊王計較了,好麽?”

  此時燕帝雙眼微彎,麵容略帶歉意。

  中書令忽有今夕何夕之感,仿佛眼前不是武霸天下坐擁四海的“赤帝”,還是當年他去楚投燕,親自郊迎,如高山新雪不帶一絲濁色的燕王。

  話已至此,中書令再有滿腹勸諫也隻能暫且咽下,苦笑著告罪。

  燕帝又“卿與朕義則君臣,情逾骨肉”這般雲雲對受挫的中書令大加安撫,這才令其告辭時麵色稍霽。

  親自將今晚第五位峨冠博帶請見的愛臣送至西階,燕帝長舒一口氣,略顯憂鬱,搖搖晃晃地走回殿內,掀開竹簾,見到桌旁輕袍緩帶的少年,展顏道:

  “陽平公、太原公勸我小心秦王,司隸校尉勸我防範吳王,龍驤將軍、中書令勸我看清齊王。分配好的麽?”燕帝嗬嗬一笑,“來來來,東郎,我們繼續,把我灌倒,若待會有人來對我說你壞話,我就可以不見了,哈哈。”

  “我又不隨你去,去也是錯,不去也是錯,人真難做。”少年做了個鬼臉,接過燕帝用油紙包好,遞至手邊的烤鹿肉,美滋滋地咬了大大一口。

  月前,於幽州駐防抵禦匈奴的燕帝叔父安樂王病重,燕帝將其接回燕都修養,尚未來得及另使大將前往接替,蠻夷便趁此機會進犯幽州。燕帝決定親率大軍驅虜,齊王吳王等降臣紛紛請求隨駕為君分憂。

  燕帝欣然應允,然而其心腹股肱皆對此行憂心忡忡。

  諸國中最後一個歸降的越王並不在此列,他並未請求隨駕,燕帝也無命他隨行之令。

  此時,在大軍開拔去往幽州的前夜,這與燕帝在其寢殿內開二人之席,酒未多酣,肉已酣過數輪的少年正是越王。

  “東郎,你覺得我是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麽?”燕帝突然問道。

  越王一口一口吃得滿嘴油光,根本停不下來,突然聽到燕帝發問,略有怔愣之後,拚命咀嚼咽下嘴裏的食物,開口道:

  “怎麽會?陛下隻是記得別人的好處不記得壞處。”

  平日裏,無論真心讚歎假意奉承或是婉轉勸諫前的鋪墊,“風光霽月,宅心仁厚,寬厚仁義,寬容大度”這類高帽,燕帝聽得實在不少,然而越王樸實無華甚至不置褒貶的一句話卻令他心花怒放。

  遞上一杯瓊漿,他柔聲道:“東郎知我。”

  越王接過,一飲而盡,“不過也有可能是人老了記性差。”

  燕帝隻是憨憨一笑,並未反唇相譏,越王疑惑地轉頭,看到燕帝以手支頤,滿麵飛霞,如水目光在他臉上流連。

  “今當遠別,卿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良久,燕帝輕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