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年後
作者:紫伊281      更新:2020-06-25 23:18      字數:2109
  三年後,已是八月入秋時節,眼看著馬上就到中秋,安茉兒忙著做冰皮月餅。

  三年前她就推出了這款月餅,放在一品鮮和醉仙樓售賣,五百文一個,第一年隻有她一個人,累死累活做了三百個,結果兩天賣完,又緊趕慢趕做了兩百個,照樣搶光。第二年吳小三、香草、芳兒、招娣都學會了,多了四個助手,做了一千個,還是供不應求。今年,還沒到中秋,一品鮮和醉仙樓接到的訂單已經過千。為此,宜香園的老板跑去一品鮮大鬧了一場,他家生意全被一品鮮搶走了,金華府那邊鬧沒鬧她是不知道,估計也夠嗆。

  但是,管他呢!做生意這種事情,本來就是各憑本事,我家的月餅做的比你家的好,客人喜歡,有什麽辦法?

  “茉兒,我就不明白,為什麽咱們不自己賣,非要放在一品鮮和醉仙樓,讓別人賺這個錢。”香草去年就提出這個問題。

  有錢自己賺不是更好嗎?放在別家售賣,他們還要抽走兩成,不僅僅是月餅,還有蘑菇醬。自從安茉兒在石頭屋成功種出蘑菇後,又開發了蘑菇宴,教金大廚和薑大廚怎麽做,蘑菇宴推出後,鮮蘑、蘑菇幹以及蘑菇醬的銷量劇增,根本不愁賣不出去。

  如今蘑菇這一塊的收入已經成為東桑村村民最主要的收入,畢竟稻穀一年隻有兩季,養蠶隻有一季,而蘑菇不分季節,一年四季都能培植,跟割韭菜似的,收了一茬又一茬,源源不斷。全村人的日子都好過了起來,附近十裏八鄉都羨慕不已,說句最實在的話,東桑村的男兒不愁娶不上媳婦,東桑村的姑娘不愁嫁不出去。

  安茉兒一邊壓模一邊說:“有錢大家賺不是更好嗎?錢是賺不完的,但可靠的生意夥伴難找。再說,一品鮮和醉仙樓畢竟是當地數一數二的大酒樓,同行們就算羨慕也不能對他們怎麽樣,有他們替咱們頂著風擋著浪,咱們悶聲發大財,不是很好嗎?要不然,宜香園老板就不是上一品鮮鬧,而是跑東桑村找我算賬了。”

  “來就來,還怕他?他要是敢來,都不用你動手,村民們就會把他打出去。”香草嘴上這麽說,但心裏還是承認茉兒說的對。

  “金大廚和薑大廚人很好。”吳小山道。

  但師父人更好,有好處從來不自己獨占,有財大家一起發,所以,師父才能交到那麽多朋友,得到村民們的尊敬。

  “哎!哥哥今年吃不到這月餅了。”一旁的安芳兒唉聲歎氣。

  “等德仁哥哥回來,咱們再做給他吃啊!”招娣道。

  “那不一樣,月餅就要中秋吃才應景。”安芳兒在意的是德仁哥哥趕不回來過中秋。

  大哥已經三年沒在家過中秋了,如今德仁哥哥也不在家,本該團圓的日子,家裏人卻越來越少。

  “德仁是奔前程去了,說不定這趟回來就是秀才老爺了,多好,況且,你也不用擔心德仁吃不到月餅,有七爺在呢,七爺會安排的。”安茉兒根本不擔心。

  德仁是真的爭氣,二月裏縣試,德仁拿了案首,四月的府試,又是案首,整個金華府都轟動了,上一個十四歲的案首是盧家大老爺,現如今的盧侍郎,之後再沒出現過,若較真的比起來,德仁的月份比盧大老爺還小,算金華府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案首。所以,德仁這次去臨安參加院試,能不能再拿下一個案首不好說,但考試肯定能通過,考中秀才就算有了功名,便屬於士大夫階層,而不是布衣百姓了。

  今年,盧家也有兩位小輩參加院使,盧七爺十分重視,親自帶幾個小的過去,德仁便隨著盧家的車隊去的,中二兄護送。

  想到德仁哥哥要當秀才老爺了,安芳兒又高興起來:“大伯去楊州的時候還說過三年讓大堂兄回來考試,如今我哥哥連拿了兩個案首,大堂兄卻是一點動靜都沒有,不是說麓山書院很厲害嗎?培養出來的都是舉人。”

  “人家吹牛皮你也信。”招娣不以為然道。

  “麓山書院確實厲害,但聽說麓山書院附近有些小書院都打著麓山書院的幌子招攬學生,也許,安德昌讀的就是這種小書院。”安茉兒道。

  大興哪家書院什麽水平,朱茂財那個胖子最了解了,現如今,他已經不經營筆墨齋了,開了四海書局,主要就是賣字帖,她寫的字帖,常年奔走與各大書院。

  當初她隻是瞧著四海筆墨齋人少,方便她在裏麵寫字,沒想到朱茂財這個家夥眼睛這麽毒,立馬抓住商機,這幾年,連續推出了三套十三本字帖,一套適合初學者,一套適合適合提高者,一套適合書法愛好者,銷量每年遞增,現如今總銷量都過萬了。

  這錢來的比她做食雕,做月餅,做蘑菇醬還要容易。

  “茉兒,你們先別忙活了,快來吃午飯。”王氏來叫大家吃飯。

  “娘,稍等一會兒,這一批馬上做完,等上鍋蒸就好了。”安茉兒回道。

  “快點,飯菜涼了就不好吃了。”

  “知道咯!”

  吃午飯的時候,王氏道:“上午周媒婆來過了,給你五姑姑說了戶人家,縣城裏做茶葉生意的,今年二十七歲,姓馮,他娘子兩年前去世,膝下無兒女,我覺得挺合適的,你五姑姑地意思,想請你幫忙去相看相看這人,若是你也覺得好,再把這事兒告訴你祖父祖母。”

  “行,我下午要進城,辦完事兒就去瞧,地址給我。”安茉兒答應下來。

  五姑姑改嫁的事兒也是她起的頭,這麽年輕水靈一姑娘,就因為丈夫去世便要守一輩子活寡,太慘了,安家又不需要貞潔牌坊,五姑姑應該繼續追求幸福,別人怎麽說怎麽看又有何相幹,大興律法又沒說不允許寡婦改嫁。

  安連順擔心道:“我覺得這事兒你們辦的不妥,哪有自己相看好了再告訴爹娘的,爹娘肯定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