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先發製人
作者:紫伊281      更新:2020-06-25 23:18      字數:2480
  金氏訕訕:“我剛去上房,親耳聽見老大在跟公爹商量這事兒。”

  金氏沒好意思說,她偷偷摸摸去上房,是想瞧瞧上房今年包什麽粽。

  “那他們是去走親戚還是打算常住?”大嫂呂氏的哥哥在揚州做生意,王氏是知道的。

  “一家人都去,那肯定是常住。”安茉兒道。其實不難理解大伯這個打算,大伯丟了刑名師爺的差事,那日又被紀雲亭敲打,自知待在東陽縣沒什麽前途了,更不想待在家裏伺候二老,說不定大伯在揚州也置辦了產業,索性一家人去揚州美滋滋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雖然我隻聽了一耳朵,但我也這麽覺得,我巴不得他們去楊州,最好別回來了。”金氏美美道:“大房的人走了,東廂的房子可就歸咱三房四房了,你們家孩子多,擠不下,我家德平呢!也要說親了,搞不好明年媳婦就能進門,小兩口子總得有個單獨的房間,還有老大的地……”

  安茉兒忍不住潑金氏冷水:“三伯母,你想的太美了,就算大伯去了揚州,東廂的房子還有大伯的地也輪不到咱們,祖父肯定不會答應,不但咱們一點好處撈不到,咱們還得出血。”

  “出……出啥血?”金氏有點沒反應過來,隻是聽到要出血,下意識的緊張了起來。

  王氏也不解地看著安茉兒。

  安茉兒道:“他們一家子去揚州不要盤纏的?大伯肯定會跟祖父哭窮,你們看著好了。”

  話音剛落,安秀梅來了:“咦?你們家也包粽子?”

  “五姑姑,等煮好了你拿兩個嚐嚐。”安茉兒笑眯眯地說。

  安秀梅笑的見眉不見眼:“那敢情好,也嚐嚐你的手藝,對了,我四哥呢?”

  “秀梅,你哥出去辦點事兒。估摸著也快回來了。”王氏道。

  “爹叫我四哥過去一趟。”

  “沒叫你三哥?”金氏問。

  安秀梅不愛搭理金氏,懶洋洋地說:“三哥已經過去了。”

  兩妯娌對了個眼,心照不宣,老爺子叫三房四房的人去,肯定是為了老大的事兒,金氏想到安茉兒說的要出血,立時就坐不住了,起身道:“我也去瞧瞧。”

  “哎……三嫂,我爹沒讓你去。”

  金氏哪裏肯聽,關係到四房的利益問題,她必須在場把關,不然連承那個木頭還不是公爹說什麽就是什麽。

  安茉兒不慌不忙包好手裏的粽子,說:“五姑姑,我跟你去吧!四房現在我當家,有什麽事兒跟我說便是。”

  安家上房,安老爺子看到金氏和安茉兒,不由的皺眉頭,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來了。

  安盧氏沉浸在兒子要遠行的心慌與惆悵中,壓根不管來的是誰,隻是不舍地盯著兒子,滿麵愁容:“一定要去揚州嗎?揚州那麽遠,回來一趟都不容易。”

  安連文給呂氏使眼色,讓呂氏說幾句寬慰寬慰娘,呂氏避開安連文的目光,隻做沒看見,鐵了心當悶嘴葫蘆,最近婆婆看她各種不順眼,她還是少開口為妙,不然婆婆還以為是她攛掇連文去揚州。

  安連文訕訕,隻得自己出馬:“娘,這不是為了德昌嘛!現在村裏人看德昌的眼神都不一樣了,背後說三道四,指指點點,德昌哪還有心思念書,倒不如去揚州,那邊沒人認識他,他才能靜下心來讀書,過個兩三年再讓德昌回來參加鄉試,一舉奪魁風風光光,爹,

  您覺得呢?”

  安老爺子不吭聲,心裏是讚同的,德昌賭博的事兒影響太惡劣了,別說大家看德昌的眼神不一樣,對他的態度都與往日不同了。

  “要找個沒人認識他的地方也不用去揚州,去金華府不好嗎?過時過節你們回來也方便。”安盧氏道,揚州真的太遠了。

  “娘,去金華府還不如在家呆著,整個金華府總共就那麽幾個讀書人,傳來傳去,一下就傳開了,怪隻怪德昌自己不爭氣,被人誘惑誤入歧途,再說了,茉兒叫人去查我這個當大伯的,知道的是呂氏自作主張用她的嫁妝置辦產業,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宋連文不是人,我哪還有臉去金華府。”宋連文悻悻,不忘給安茉兒上眼藥。

  要不是安茉兒,金華府的地產他們就能瞞混過去,可恨的丫頭。

  “哥,這事兒可怪不到茉兒頭上,要不是茉兒有門路,我們還不知道當年大嫂嫁過來,竟然抬了這麽多嫁妝,敢情破棉被裏塞的全是銀票。”安秀梅倚在門邊磕著瓜子兒陰陽怪氣道。

  最近她看茉兒是越看越順眼,忍不住替茉兒說話,這種爛借口也就爹娘願意相信。

  安連文嗆聲:“這有你什麽事兒?”

  “你把錢還我,我立馬回屋去。”

  “沒錢。”安連文沒好氣地甩袖。

  “你沒錢,大嫂有啊!能置辦得起金華府的地產,還差這五兩銀子?這五兩銀子可是給她兒子還了賭債的,兒子不是她生的?她不管?”安秀梅反嗆。

  “住嘴。”安老爺子喝道:“吵吵什麽?”

  安盧氏擺擺手,衝安秀梅喝道:“你還杵在這幹嘛?快燒火去。”粽子還沒煮上呢!

  安秀梅翻了個白眼,不情願地走了。

  安老爺子麵色凝重地問連文:“你們去揚州,住哪兒?以什麽為生?一家子過去,吃喝用度,德昌還要念書,開銷可不小。”

  “爹,呂氏她哥在揚州買了一棟二進的宅子,我們先住他家,等安定下來,再去租個小房子,至於開銷肯定少不了,那麓山書院每年光學費就得五十兩銀子,不包括吃穿住,我打算賣了金華府的地,因為時間倉促,一時找不到買家,我那好友他這會兒手頭也緊,但他願意出八十兩買下,有這八十兩銀子,應該夠頂一陣子了。”安連文說的可憐兮兮。

  “五十兩銀子,這麽貴?”安老爺子一陣肉疼,這哪是讀書?分明就是燒錢。

  “爹,貴是貴,可麓山書院名氣大,那的先生都是我朝名士,狀元也出過好幾個,要不是大舅爺他剛好認得書院的管事,像德昌這樣尚未取得秀才功名的學子書院是不收的,那管事拿了德昌的文章給書院的先生看過,書院的先生說德昌是個可造之才。”安連文驕傲道。

  安茉兒心底冷笑,一個整天隻知道賭博的家夥寫的文章還能得到書院先生的誇讚?看來那先生的水平也不怎麽樣。

  安老爺子聞言,心裏不再動搖:“若真如此,去書院也好。”

  “書院好是好,就是太貴,你那八十兩銀子還不夠德昌一年的開銷。”安盧氏發愁,眼珠子滴溜溜地在金氏和安茉兒身上打轉。

  金氏心裏咯噔一下,不出茉兒所料,爹娘又要把算盤打到三房四房頭上來了。金氏決定先發製人,陰陽怪氣道:“大哥大嫂真是好氣魄,換做是我,若非有著萬貫家財,不然我是不敢把孩子往那貴死人的地方送,莫非大嫂嫁妝豐厚,在揚州也置辦了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