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21-24
作者:點清鏡      更新:2020-06-22 21:36      字數:3760
  21.

  何禹一夢醒來,淚流滿麵,知道自己錯怪了傅懷堯。他的陛下這麽多年助他青雲直上,不是為了私心寵他,而是為了讓他能自由的展翅,情到深處,陛下的一舉一動,全是為了自己。

  而何禹先前十分堅定的那個不能讓傅懷堯為了自己讓江山混亂的念頭,一瞬間全部打消。因為他知道陛下對自己用情有多深,他知道陛下放棄自己的時候有多痛苦,他能理解,因為他對陛下的感情也是一樣的。

  然而他剛想進宮找傅懷堯說明心意之時,卻接到一封調令。何禹接令的瞬間,心中冰涼,想起傅懷堯昨夜最後所說,我不願讓你折翼為籠,那就隻能選擇讓你高飛。

  調令隻有一行字,著都察院右都禦史何禹,調任邊南節度使,總督兩廣滇川各省軍政要務。

  何禹知道陛下這是求而不得,幹脆便山高水長兩不相見,知道陛下做這個決定有多麽痛苦,頓時心中劇痛不已,連忙入宮求見。

  誰知卻被侍衛攔下,說聖上身體微恙,誰也不見,並且轉達了傅懷堯的意思,說若是何大人來見,讓他立刻啟程不得有誤,否則按律處斬。

  何禹萬般無法,又想到現在傅懷堯隻怕正在傷心處,自己強求也是無用,反正自己心意已定,總要找機會回來的。於是便隻得倉促離開了京城,快馬前往邊南赴任。

  他走的匆忙,朝中兩天後才知道這事,眾人十分驚訝為何之前半點風聲也沒有,實在太突然,而也看不出陛下對何禹到底是怎麽了,議論紛紛。

  傅懷堯心中平靜如水,他自認事情已定,這輩子即便和何禹不能在一起,十分遺憾,然而重生一回,何禹的性命救了回來,也官居高位,盛寵一生,做了這麽多能留名青史的治世良策,也是很好的結局了。

  至於自己的那點遺憾,想來天道允自己重來一回,自然不會那麽優厚的。故而三個月過去,傅懷堯也漸漸心情平靜了下來,隻將對何禹淡淡的思念按在了心底。

  然而他剛剛平複的心情,很快又被打破了。

  建隆十七年三月,軍情急報,邊南節度使何禹,聯合南疆山越諸家諸族,帶四十萬大軍起兵欲反。

  傅懷堯接到急報,當場氣得踢翻了桌子。

  【發展部完】

  【尾聲】

  22.

  何禹快馬到了川滇與南疆國(景朝附屬省)的邊境,他知道南疆的十幾家部族的族長和一些大大小小的南疆世家,一直以來暗中把持著南疆國的子民,不服景朝管理。曆任知府怕引得南疆生亂,皆束手無策不敢多管,故而南疆成為傅懷堯心中之患,時日已久。

  何禹知道,陛下隻道自己有能力又忠心,來解決南疆問題再好不過,不過這裏的世族勢力根深蒂固,自己慢慢調查,再滲透瓦解,再重建秩序,慢慢收編為中央管理,少說五六年過去了,兩人的感情估計也會淡了許多。

  他很清楚陛下打的什麽主意,然而他想了一路,陛下既然選擇了放棄,然而他知道傅懷堯兩輩子,為他做的犧牲實在太多太多了,他此時卻隻想主動一次,他不能再讓傅懷堯求之不得了。

  於是他根本沒按傅懷堯的意思走,他到了節度使的任上,根本就沒去熟悉邊南的四十萬大軍,而是直接派人去南疆大肆散//布//謠//言,說新來的何大人是陛下心腹,這次來是要清理這些不服管理的世族的。

  謠言散布的聲勢十分龐大,再加上何禹時不時的做出一些練兵籌糧草的動作,南疆各世族頓時人心惶惶。何禹不斷派親信密探去打探情況,當他看這些人已經十分驚惶之後,覺得火候差不多了,又派人以極為私密的方式,迂回輾轉數次,向他們透漏出另一條消息。

  第二條消息是說何禹這次來南疆是惹了陛下不快,遭到了貶謫,心中對陛下意見很大,常常在府衙吃喝玩樂,借酒消愁不理政事雲雲。各世族自以為探聽到了真實情況,頓時蠢蠢欲動。

  又經過了兩個月的來回耐心試探之後,何禹依舊明麵上吃喝玩樂,實則暗中和各族長老,各家家主暗通款曲了一陣子,互相拋橄欖枝。於是何禹覺得時機成熟,便借別人之口,給當地的德陽郡主透漏了信息。

  德陽郡主是太子傅晗容的親姐姐,而傅晗容還有個幼妹壽陽郡主,跟姐姐住在一起。傅晗容的爹是廢太子(傅懷堯的大哥),當時太子被廢,前麵幾個兒子和女兒都被當時的聖上下令斬了,唯有傅晗容姐弟三個當時年歲實在太小,被傅懷堯求情保下。

  而後傅晗容知道自家失勢,怕她姐妹二人被打主意,便當機立斷,做主將她二人送到南疆生活,而他自己留在京中,自願軟禁為質。

  他們三個知道太子被處死與傅懷堯無關,而傅懷堯登基之後又依著親王之女的標準,給姐妹二人封了郡主,頗多照料,是以都對傅懷堯好感很高。

  而傅晗容被立為太子之後,曾問過傅懷堯,想把她們接回京城,誰知德陽郡主留戀邊南安閑而清淨的生活和南疆美景,不願回到京城,於是傅懷堯也沒強求,隻是雖然沒改她們的名分(隻有傅晗容一人過繼到了傅懷堯的名下),卻是將她二人的生活用度和配給,按著公主的標準又提升了。

  23.

  何禹自然知道此事,於是他輾轉的借一個和德陽郡主相熟的夫人之口,在閑聊時將他們意欲聯合謀反之事透漏出來。

  德陽郡主大吃一驚,她平日裏十分感念傅懷堯的勵精圖治和對他們兄妹三人的回護,才能有這樣安穩的生活,她內心當然十分討厭何禹的這種行為。

  並且何禹麾下的平南將軍林啟端是太子傅晗容他爹的舊部,傅懷堯十分清楚這點。並且調他來此,一是為了保護兩位郡主,二是為了囤兵,幫太子積累親信勢力。德陽郡主生怕何禹謀反,會牽連林啟端,到時候惹得陛下對她弟弟心生不滿,豈不是大大的不妙。

  於是德陽郡主暗下決心,找機會聯絡到了林啟端將軍,將此事告知,林啟端也很吃驚,不過他說何禹深得陛下信任,我即便跟陛下說了,陛下也未必會信。

  然而林啟端知道事關緊急,便一邊先給傅懷堯密報,一邊想辦法搜羅證據。證據當然很快就拿到了一堆,什麽聯絡的密信,暗中的交易等等,畢竟是何禹故意擺給他看的。而後林啟端便將所有證據一並發給了傅懷堯。

  傅懷堯十分生氣,他在朝堂之事上和何禹心意相通,哪能不知道他想幹嘛,隻是何禹動作這麽快,他完全製止不了。

  於是便隻得直接放權給林啟端,說由你代掌軍隊,而邊南百姓生活不易,盡量不要放他們起兵端,你盡量想辦法趁他們不備,提前解決。

  於是林啟端和德陽郡主聯合,一邊打探何禹,而德陽郡主就積極和南疆世族的夫人們交流,套取各種信息。而後最終確定了他們將在三月某日密會議事。

  何禹知道自己的四十萬兵權實在太誘人,不怕他們不上鉤(就是相當於釣//魚//執//法),然而各世族自然不會輕易信任,提出要何禹親簽文書為證。

  何禹便一口答應了,眾人認為何禹如果是做戲的話怎麽可能把自己也犧牲,便相信了。他們哪裏知道何禹這釣魚是把自己也算進去的。

  密會這日之前,為了讓自己的親兵不至於受連累,便找了理由把他們全打發走了。何禹在一處宅院的密室中與幾十位族長家主會麵,他說門外有自己親兵把守不怕隔牆有耳,眾人信以為真,實際上一個人都沒有。

  於是林啟端帶兵圍住的時候十分輕鬆就將眾人聚//眾//謀//反的罪證拿住,桌上還放著他們協議的文書。林啟端有傅懷堯的聖令在手,直接下令將南疆眾人當場斬殺。何禹見事情已成,心中終於鬆了一口氣。

  眾人橫死一室,最後林啟端看著很平靜的束手就擒的何禹,很抱歉的說恐怕得委屈您幾天了,陛下有令,要將您押回京中再審。何禹自然說,一切依著規矩來便是。

  於是林啟端一邊將何禹押入府衙的牢房,命重兵重重看守,一邊將眾人謀反的罪證公之於眾,帶著軍隊堂而皇之的將所有參與的世家全部抄沒家產,誅殺殆盡。

  於是原本在傅懷堯計劃中多年才能平定的南疆問題,被何禹三個月盡數解決。

  24.

  此時的京中見何禹謀反未遂,嘩然一片。而賦閑在家的水泓秋聽說了消息,心中覺得不妙,忙進宮問傅懷堯,說你給那邊怎麽交待的。

  傅懷堯一臉莫名其妙,說自然是讓他們把何禹押送回來啊,難道我還能讓他們就地把他斬了嗎。

  水泓秋一聽就炸了,跳腳說,傅懷堯你腦子是糊塗了不成,邊南到京城迢迢萬裏,若他是被囚車押送回來,那速度少說三個月才到。何禹他在九州得罪了多少人你自己心裏沒個數嗎?這三個月恐怕走不到京城,你那心肝寶貝就得去見閻王了。

  傅懷堯大驚,說我是氣得糊塗了沒想到,好在邊南都是絕對忠於自己的人,於是連下急令追上前麵的指令,命林啟端將何禹嚴加看守在邊南軍中。

  而後又派了三千親軍(就是何禹曾經的部下),並自己的一小隊影衛,命他們去跟林啟端交接,將何禹押解回京。同時又修一封密信,飛鴿傳書給德陽郡主,一邊是表彰她明察秋毫,舉報謀反之功,一邊讓她這段時間內,親自負責何禹在獄中的飲食。

  德陽郡主心細如發,又是女孩子,十分敏///感,接到傅懷堯的書信的時候已經覺察到了傅懷堯的意思,而後自然也明白了何禹謀反的真意,頓時哭笑不得,知道自己先前是誤會了。

  之後便立刻派心腹侍女時刻監視獄中情況,不放任何一人進去。而何禹的飲食也由她和壽陽郡主親做親送,沒有一次假手他人。

  傅懷堯為了避免在朝堂上扯皮,因此何禹在回京的路上便接到了對他的處置:罷官削爵,貶入罪籍,終生為奴,不可入仕,不可婚配。

  景朝的貶入罪籍這個刑不常用於貴族和官宦,雖然不死不囚,然而終生為奴不能翻身這一點對他們而言實在接受不了,景朝初年有幾人被貶入罪籍之時直接在獄中自盡了,而後也漸漸的隻把此項用給平民了。

  何禹一路果然遭到各處落井下石的報複,三千親兵損失了一小部分,這才安然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