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5-8
作者:點清鏡      更新:2020-06-22 21:36      字數:4283
  【發展部】

  5.

  戰報抵達的同時,水泓言在傅懷堯的命令之下也返回了京城,深夜入宮麵聖。

  內書房中(此處環境描寫,深夜/昏黃燈火/宮外鑼鼓喧天/書房空無一人/落雪聲等,突出傅懷堯內心的寂寥),傅懷堯外表不見端倪,平靜如常。見了水泓言之後第一句話問的就是,何禹的屍身為何沒有找到。

  水泓言與傅懷堯並不熟悉,不知他是喜是悲,便照實說其實他在之前有給何禹設計過一條撤退的路線,如果敵軍未曾提前埋伏,是可以安然撤退的。而後來真正出兵之時,敵軍毫無防備,卻不知為何何禹並沒有按計劃撤退,讓大軍直破王庭的時候他自己卻孤身去追擊殘兵,最終屍骨無存。

  傅懷堯十分不解,直到水泓言說到何禹臨走前的一番話,他才知道何禹早已誤會自己已經不再信任他了,恐怕早就心存死誌。

  而後水泓言自陳監軍失職,請陛下降罪。傅懷堯雖然有那麽一刻怪他攔不住何禹,但是他也知道何禹重兵在手,水泓言一介書生,也沒有辦法。沉默片刻,最終隻罰俸半年了事。

  水泓言離宮之後去看望了族兄,水泓秋這才知道戰報之事,立刻慌裏慌張地拋下泓言入宮求見傅懷堯。而此時深更半夜,傅懷堯果然還沒睡。

  水泓秋作為他多年的知己,一見傅懷堯的狀態就心道不好。傅懷堯一向冷靜,而此時冷靜過頭,眼底已是近於死寂之色,怕是要大悲傷身。傅懷堯對何禹這麽多年的一腔深情和暗中照拂他全都知曉,此時言語無力,他竟不知該如何安慰。

  待水泓秋默默走上前去,傅懷堯喑啞地開口說,是我害死了他,我不該那麽輕率的在詔書裏斥責他的。水泓秋已從泓言那裏聽聞了整個事,說你何必自責,你又不是不知道,何禹在打定主意違反你第一道聖旨的時候,已經決心把自己定為謀反之罪了,無論你是什麽言辭,他都不會回來了。

  傅懷堯淡淡抬眸,說按你這個說法,他沒錯我也沒錯,難不成他的死竟是命運使然了?

  水泓秋說,懷堯你當然有錯,但是錯不在那道聖旨,錯在你這麽多年裏沒有跟他表明心意。若是他知道你心裏有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懷疑他反,他必然珍惜己身。而現下他至死都認為你對他不過君臣之義,但無論哪個朝代的君臣相處,帝王都不會容忍一個如此作為的將領的,所以他才抱了必死之心。

  傅懷堯沉默良久,說你說的有道理,但是我的性子一向如此你又不是不知。水泓秋答說,感情的事不是朝堂鬥爭需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但是現在我說這個也已經沒用了。

  水泓秋見傅懷堯心情沉重,便不再打擊他,默默告退。第二天清晨,卻又接到傅懷堯命他入宮的吩咐。

  他見了傅懷堯,顯見是一夜未睡,便問有何事,傅懷堯將自己的璽印和京中禁衛的兵符交給他,說你幫我暫且坐鎮兩天京城,我出宮一趟。

  水泓秋擔憂他此時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就說你得跟我說你去哪裏,不然你信不信你走了以後我馬上就能把京城給你鬧翻天。傅懷堯無奈,說你別任性,水泓秋說你自己看看現在任性的是誰。傅懷堯隻得說他去暮峰山。

  水泓秋隱約聽說過暮峰山是個什麽地方,心裏覺得不太妙,便說你不帶侍衛一個人去,你發什麽瘋。傅懷堯說我身有武功,不過去幾天而已,怕什麽。

  傅懷堯隻身離宮,水泓秋明麵上安撫群臣說陛下有恙暫不朝會,暗中代掌了幾□□政。七日後傅懷堯悄悄回京,水泓秋見他沒什麽異常,稍稍放下了心。

  6.

  建隆十三年之後,雁門另派人駐守,水泓言調任兵部,繼續在朝中曆練。而傅懷堯也越來越忙於朝政,水泓秋以為他是想用忙碌來忘掉何禹之死,漸漸安心。

  誰知年末的時候,傅懷堯突然將先湣王(死後追封)、前朝廢太子的遺孤,十七歲的傅晗容過繼到自己名下,朝野嘩然。然而傅懷堯大權在握已有多年,雖然傅晗容是罪臣之子,卻將所有非議一力壓下。

  水泓秋疑惑不解,說你先前為了何禹一直不納後宮,我倒是能理解,可是現在他……難道你這麽著急的選繼承人,是準備為他守身一輩子麽。傅懷堯眼神晦澀不明,說你很快就知道了。

  建隆十四年春,傅晗容得封太子。

  國儲已立,傅懷堯忙得更厲害,每日勤於政事,還要兼顧傅晗容的教導。傅晗容本來很有政治天賦,奈何身份太尷尬隻得一直韜光養晦。此時在傅懷堯的教導之下,又知自己重蒙聖恩心懷感激,迅速成長為令人信服的儲君。

  建隆十五年秋,傅懷堯忽染重病,臥病休養月餘,閉宮不見任何人。一個月之後,忽然下旨,著翰林院編修水泓秋,轉任吏部尚書,入閣,加參知政事,兼任太子太傅。

  朝臣都知道水泓秋是什麽人,故此對這份任命沒有任何異議,卻是暗中議論陛下忽然啟用舊人是什麽意思。

  水泓秋接到詔書的時候心知不好,急忙入宮,想問他這是何意,誰知月餘未見,傅懷堯這一場病,竟然鬢邊已生銀絲,懨懨地說我是什麽意思你能不清楚?泓秋大驚,想起來之前他獨自出宮那幾天,便問你都幹了什麽。

  傅懷堯說你別管我幹了什麽,反正你給我帶好太子。你在家閑了這麽多年,也該出來幹活了,到時候兩朝從龍之功,豈不美哉。

  水泓秋知事已不可挽回,忽然流淚,咬牙切齒地說我自個兒正想清閑一輩子呢,明遠(傅懷堯的字)你怎麽可以就這麽擾人不得安穩。我當年追隨的可不是這麽個不負責任、隨手拋棄江山社稷的昏君庸主。你還這麽年輕,不過是病了一場而已,怎麽就想著托孤了。

  傅懷堯笑道,我這相思病,恐怕是要病一輩子了,我有什麽辦法。水泓秋知道好友命不久矣,流淚更凶。

  建隆十六年,傅懷堯沉屙更重,加之思念成疾和心中對何禹的愧疚,身體每況愈下。

  建隆十七年初春,景朝第五任皇帝傅懷堯駕崩,諡曰,宣帝。卟訊傳出,舉國哀喪。

  人都道宣帝博學強識,英武非常。弱冠之年繼位,在位十七年間朝野清明,四方蠻族亦無不俯首,當得上數百年來的一代明君。可惜未及不惑便病逝,膝下無子,實在令人惋惜。

  國喪之後,太子傅晗容繼位,改元淳德。同時太子太傅水泓秋任內閣首輔,新一代開啟。

  此時距離何禹之死已有五年。

  7.

  (以下倒敘)

  建隆十三年春,傅懷堯一人一騎孤身入暮峰山。

  暮峰山有一無名道觀,隻有景朝曆代皇帝知此觀來曆,連水泓秋也僅僅是略知一二。

  無名道觀原先起源於開國之時,一位道法高深的隱士觀帝星將出,入世佐君。亂世中四方征戰的多年裏,觀風知雨,無數次幫□□趨吉避凶,功成之後隱於此處。目前道觀中所居乃是他的三代徒孫澹台靈微。

  傅懷堯麵見澹台靈微,說因我之過使得一人喪命,可有法子使他死而複生?

  澹台靈微說天道有常,你雖貴為帝王但也不可逆轉,傅懷堯說但是他本不該死。之後澹台靈微在他苦苦哀求之下,見他信心堅決,語氣便有所鬆動。

  傅懷堯見有希望,忙問有何方法,澹台靈微冷冷地道,逆轉天命需要付出代價。傅懷堯說隻要不危及社稷黎民,什麽都可以。

  澹台靈微被他的堅定和深情所打動,便說何禹屍骨無存,魂魄飄離,想逆轉天命十分艱難。常人本無法付出這種代價,但你冥冥之中生為帝王,運氣好,你的命比別人值錢一點,兼之你情堅心守,或許能打動天道。

  於是澹台靈微便布下祭陣,令傅懷堯以天子之血為引,引得天道感應。儀式結束之後,暮峰山天降異象,澹台靈微說恭喜陛下,契約已成。

  傅懷堯問何時才會應驗,何禹會以怎樣的方式複生?澹台靈微說天威莫測,我的道法隻能帶你呼喚天道,至於之後契約如何交換,你二人命運如何,都不是我等凡人能預料的。

  但是天道也有恒,若你此生積福累善,功業消長,天道自然會厚待於你。你隻需記住堅守本心,無愧於己,你的心願自然能夠達成。

  傅懷堯拜謝澹台靈微之後回京,並沒有對未來有任何期待,因為他知道他所謂的“心願達成”,他的心願不過是令何禹複生而已。而且他內心知道當何禹複生之時,恐怕便也是自己斃命之時。

  日複一日的忙碌和悲傷思念逐漸侵蝕著他的身體,傅懷堯能明顯感覺的到,他的生命在飛速流逝。布置好一切後事之後,傅懷堯躺在病床上迎接生命的終點。

  當萬籟俱寂,業歸塵土之時,傅懷堯心中默默念著何禹的名字,而後眼前仿若出現了何禹虛無縹緲的身影。不過尚未看清便陷入了黑暗。

  8.

  當傅懷堯再次醒來之時,經過一係列的驚訝和對周圍侍從的試探,發現自己回到了多年之前,這才明白原來澹台靈微說的天道無常是什麽意思。

  此刻傅懷堯無比慶幸,執政的十幾年間勤勉無間,海清河晏,所以上天才會允許他重來一次,用如此優厚的方式來完成他的心願。

  他茫然間轉到書桌前,翻了幾眼近期的奏折,看了眼時間,卻猛然發現此時竟然已經是他發出那道“違令視同謀反”的金旨之後了。

  傅懷堯霎時驚出一身冷汗,隻覺天意弄人,難道即便重生一次卻依然來不及挽回何禹麽。好在他向來穩重,馬上冷靜下來,想到此時無論是快馬追回聖旨,還是再另去一道好言好語的書信,恐怕都不能讓何禹改變主意。

  於是傅懷堯直接命身邊輕功上乘的侍衛,攜自己的手諭並調兵令,去往直隸,命駐紮在直隸北關的八千燕雲精騎連夜奔赴雁門。

  燕雲精騎是傅懷堯於太子時期,在邊關一手帶起來的純嫡係部隊,久經沙場精銳無比,故而一直沒有駐紮在京城,而是駐紮在直隸的群山之中,日常在野外訓練。一則拱衛京師,第二就是因為騎兵的機動性,方便北方各州戰事的來回增援。

  統領辛嶸接到調令,寫的是雁門守軍兵力不足,現令燕雲精騎前往增援,協助進攻。而傅懷堯的手諭裏卻隻有一句話:打完以後把何禹那小子給我帶回來!

  辛嶸雖然追隨傅懷堯多年,但他為人忠厚,隻知為傅懷堯盡忠職守,並不屑於猜度帝王心思。他雖然也聽聞何禹抗旨不遵之事,然而既然手諭中語氣緊急,那他便得好生將傅懷堯帶回。

  燕雲精騎整軍有紀,當即全軍出發,僅僅晚於聖旨一天到了雁郡。在水泓言告知他們何禹已經出軍一天之後,拿了水泓言給的行軍路線,又直接追去了湛冥山。

  而剛剛重生回來的傅懷堯當然不知道何禹也是重生的。

  何禹前世死後魂魄尚未歸冥,傅懷堯便去找了澹台靈微,秘術儀式過後,何禹之魂就被一直封在陽間。而何禹的意識也陷入了沉睡,隻有傅懷堯在思念他過度,情緒激動之時,何禹的意識才有所鬆動,能略微感知到一些畫麵。

  重生的何禹因為意識被封印五年,在他看來就是自己領兵出關戰死,而後莫名其妙的就重生了,而且還是僅僅重生到了死前的幾天而已。

  何禹百思不得其解,又看到桌上陛下給他的聖旨,決定還是像上次那樣出兵的計劃不改,隻不過在關內多停留了一天,讓水泓言詳細規劃了一下撤退的線路。他認為上天讓他重活一次可能另有玄機,便不想再那麽輕易的赴死了。

  也就是因為多耽擱了這一天,燕雲精騎正好趕上。兩軍合圍,不僅僅是像上一世那樣大破王庭,甚至因為燕雲精騎的到來,將潰散的敵軍追擊百裏,蠻族的軍隊主力被斬殺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