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入局
作者:酒初祀      更新:2020-06-22 10:40      字數:2680
  置王府於何地?

  這話聽得王沅一陣好笑, 且不說蘇六郎如今尚未定罪, 蘇家馬上就能洗脫冤屈。

  便是蘇家當真犯了通敵叛國的大罪,大昭朝律法優容,蘇六郎與蘇九娘罪不致死,大半是個流放。

  便是她拚著這個郡主之位不要了,與他們兄妹同赴嶺南又如何,說不定還能嚐嚐新鮮的荔枝。

  更何況, 以她跟柳箐的交情, 崔家在嶺南深耕多年,未必就沒有好日子過。

  想得明白了, 王沅說話間, 就帶了幾分底氣, 腰身也挺得筆直。

  “蘇家之事尚未有定論,阿耶便要兒匆匆與蘇家撇清關係?便是如此懼怕皇家威儀嗎?”

  打蛇打七寸, 這是明晃晃地追著王三郎的痛處用激將法了。

  此話一出,父女倆相似的一雙眸子就半眯了起來,王三郎周身氣場一變, 如黑雲壓身, 晦澀難言, 他忍了又忍, 漠然答道:“阿沅何必用話激我,我隻問一句,若是蘇六郎當真論罪,阿沅該當如何?”

  還能如何, 不過是換個地過活,左右她在洛京也是孤身一人,除了兩位好友可以說無牽無掛。

  “兒曾聞嶺南好風光,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若得一見,不虛此生。“

  話裏話外,就差直說,便是隨蘇六郎被流放也是甘願了。

  阿沅便是如此心儀蘇六郎?

  王三郎頭一次如此認真地打量自己的次女,他這一生兒女緣薄,隻得了兩個女兒,俱是不親。

  長女如今一心隻籌謀自己的昏事,這才多討好他幾分,次女清冷高潔,幾乎能看出很是鄙夷他這個生父的。

  可沒曾想,也就是阿沅這麽個小娘子,能心甘情願地放棄洛京城的繁華富麗,能……圓滿他此生遺恨之事……

  等了半天沒等到王三郎的回答,王沅很是不耐煩,她還想琢磨著,有沒有法子聯係上秦王之流,還能讓其相信自己所說之事,好讓奪嫡之事早些掛一段落。

  可沒那麽多時間,陪這個便宜阿耶在這裏唧唧歪歪地盲從時間。

  “阿沅便不怕,日後會悔了嗎?你是聖人禦賜的有封號的郡主,洛京城有數不清的好兒郎願意迎娶你入其家門,何必為這蘇六郎去族離鄉?”

  不知心裏是何種滋味,王三郎最後又加上一記狠的。

  “你若是執意,我必會開祠堂取族譜,除了你名,你可要再思量一二!”

  這話要是威脅其他人,許是有些用,可若是用來威脅王沅,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充其量讓她私底下多給早去的原主燒些紙錢。

  “若是此舉能讓王氏一族劃清界限,兒也不必擔憂連累族親了,求之不得。”

  輕飄飄的一句話卻讓王三郎心內大慟。

  若是他也能如此,在長公主看中他的消息傳來,就能斬釘截鐵地對元娘的阿娘保證,自己便是族內除名仕途盡毀,也要保她們母女;若是能抗旨拒了長公主嫁他,若是……

  這些年就不必活在悔恨與糾結中,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一味地逃避現實,躲在別院裏修書度日。

  他當年做不到的,如今,他的女兒說,她能做到,她也會去這樣做。

  眼前的小娘子就如雨後一杆青竹,任爾四麵來風,自是柔韌不屈。

  王三郎低聲地喃喃道:“甚好,甚好……”繼而笑出了聲,笑聲漸起,他眉間的陳年積鬱散了不少。

  “阿沅若是想去,便去吧。”

  “若是族中有人阻攔,我如今還是家主,定會護你一二。”

  突然得了王三郎支持,略一思量,王沅就猜到了幾分他的想法,不外乎是自己當年沒能骨頭硬咬牙到底,現在對她很有幾分好感。

  也算是支持她了,起碼府內應當不會再有麻煩了,也是好事一樁。

  她也沒接話,隻行了一禮,比平素見他時,身子更低了許多,也算表了誠意了。

  此時大昭宮中,朝堂之上正在吵嚷,朝會已經比平時延了一個多時辰了,可官員們依舊在朝堂上唇槍舌劍,你來我往。

  “陛下!蘇家世代忠良,蘇大將軍與其子失蹤,定是另有隱情!望陛下明察,萬萬不可寒了功臣之心啊!”

  “陛下,為何偏偏是蘇大將軍及其長子次子失蹤,此事定然有蹊蹺!還請陛下派人徹查此事!”

  “張侍郎,你舊日與蘇家有隙,莫不是趁此機會排除異己,汙蔑忠良吧!陛下,斷斷不可聽信此等無根無據之言!”

  ……

  如果讓王沅打個比方,大概此時朝堂上的大臣,一個個扯著嗓子嚷嚷,拚著看誰中氣十足,鬥得跟群烏眼雞一樣。

  高位上坐著的聖人抬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隻覺得一陣陣頭疼,他自然是相信蘇琉的,可也不得不拿下了他的家眷,這會被這群人吵得頭昏目眩。

  不過,聖人看了看一直沒發言的顧相公,揚聲聞道:“顧卿有何見解?”

  堂上一下子寂靜起來,方才吵得幾乎要拿手中的笏板打人的大臣們得小幅度地歸了位,等著聽這位顧相公如何看此事。

  待會也好站個隊不是。

  突然被點了名,顧相公不慌不急,他緩緩地踱步出列,冠上係帶與花白長須平齊,腰身有點不明顯的佝僂,聲音溫和有力。

  “臣倒是覺得,眾人所言都有些道理。”

  一句話和了稀泥,君臣相合多年的聖人卻是知曉顧相公接下來還有話說,身子略略前傾了幾分。

  “如今邊關之事緊急,需得有人接手,此為頭等大事。蘇大將軍情形如何,尚未可知,聖人不如派人查檢蘇府,若是當真無所獲,不如將蘇家家眷放出,也可堵悠悠之口。”

  這也算是折中之法,若是查出什麽,蘇府在劫難逃,若是查不出什麽,放了蘇家家眷,也算是個交代。

  聖人將目光投注到幾位長成的皇子身上:“你們覺得如何?”

  兄友弟恭還是要有的,晉王也就上前讚同道:“兒臣以為,顧相公所言在理!”

  一向輕佻的秦王也淡淡道:“兒臣也是如此認為的。”

  輪到楚王時,更是沒有反對。

  很快,朝會也就散了,聖人隻留下了兵部諸人與一班武將,商討由何人趕赴邊關接替蘇大將軍,另外有一隊人馬已經由宮門出發,趕往蘇府。

  才出了第一道宮門,晉王就不動聲色地離顧相公近了些,笑得如毒蛇吐信一般:“顧相公好手段。”

  可對方連眼皮都沒有掀一下,麵上無波:“聽聞殿下少年時曾與蘇六郎交好?”

  這話惹得晉王輕笑:“不過是因為他姓蘇罷了。”

  這話惹得顧相公瞥了他一眼,若是他沒記錯,晉王才開蒙不久就跟蘇六郎混到了一起,小小年紀的孩童,該說不愧是天家血脈嗎。

  遠遠的,秦王與楚王正看著這一幕,楚王有些慶幸:“也不知壽安是如何歪打正著的,如此可算是救了蘇家的大功臣了。”

  歪打正著麽,秦王可不這麽想,說不定就是蘇六郎發現了什麽,隻來得及告訴了壽安。

  所以壽安明知崔五郎早已投入他們麾下,還是投誠了他們。

  如此,蘇家也算是徹底站到了他們這邊了,秦王挑起唇角,莫名地覺得非常愉悅。

  不知道自己被默認站隊的王沅也就收到了柳箐的書信,邀她出府一敘。

  真是,瞌睡就有人送了枕頭來,真是妙極了。

  作者有話要說:嶺南部分,套用了一句蘇軾的詩~其實下一句更出名,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