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想走?(續)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1-03-14 14:31      字數:3618
  網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a>最新章節!

  傍晚,開封行宮,琴室內,李笠和幾位妃嬪琢磨琵琶曲,探討旋律和配樂。

  一邊彈奏,一邊討論,李笠陶醉其中,幾位妃嬪亦是如此,氣氛十分融洽。

  研究的琵琶曲,名為《十麵埋伏》,這是著名的琵琶曲,然而這個時代還沒有,於是,李笠想將這名曲給“複刻出來。

  那一世他不懂彈琵琶,卻聽過這首名曲,所以大概的旋律記得,也知道《十麵埋伏》的大概情況。

  《十麵埋伏》又名《淮陰平楚》,是以楚漢相爭(垓下決戰)的曆史為題材而創作的琵琶曲。

  曲分三部分,十三個“小段:

  第一部分,前五個小段,描述漢軍大戰前的準備,突出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

  第二部分,中間三個小段,即六、七、八小段,為本曲的核心部分,形象地描繪了楚漢兩軍殊死決戰的戰鬥場麵。

  第三部分,最後的五個段落,前兩段旋律淒切悲壯,音樂氣氛異常低沉,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憤的形象,後三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姿態出現的各種情景。

  李笠隻知道這個“總綱,和幾個經典旋律(經常被影視作品用於烘托緊張氣氛),但細節基本上無法“複刻。

  隻能將這總綱和旋律說給樂師,讓樂師們慢慢完善。

  所以,“複刻出來的《十麵埋伏》,肯定會和原版有較大出入,但隻要意境到了即可。

  他無法完成這項工作,但這種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辦就行。

  而他的後宮裏,就有專業的音樂人才,擅長彈琵琶。

  平日,李笠也抽空學琵琶,閑暇時來個自彈自唱,陶冶情操,於是,和妃嬪們組成“興趣小組,把他後世聽過的名曲,“改編為琵琶曲。

  但問題隨後而來:琵琶按彈奏技法、曲調風格,如今分為南北兩個流派,《十麵埋伏》的旋律,以哪個流派為主?

  出身北朝權貴家庭、才色俱全的段玉英,擅長彈琵琶,為琵琶流派的“北派弟子。

  出身鄴城倡家的薛月娥、薛月嫦姊妹,從小就學才藝,自然也擅長彈琵琶,同為“北派弟子。

  所謂的“北派,其實就是和這個時期西域各國琵琶曲風格“同步的“流行音樂風格。

  而出身南朝蕭梁皇室的蕭妙淽,學的自然是“南派琵琶,或稱“傳統流派琵琶,彈奏風格,源於漢魏的傳統琵琶曲風格,和如今的北方琵琶曲風格有區別。

  年紀最小的張麗華,這幾年一直在向宮廷樂師學琵琶,學的自然是“南派琵琶,所以和蕭妙淽是“同門。

  五個“音樂人,分南派和北派,三比二,研究琵琶曲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不少討論。

  這樣的聚會,讓妃嬪們有了打發時間的好去處,李笠一有空就召集五位佳人研究琵琶曲、鋼琴曲,改編後世各類名曲。

  有時候,黃姈和趙孟娘也會參與,李笠和自己的妻妾都能從這樣的“音樂研討會上獲得極大的精神滿足。

  畢竟,夫妻(妾)生活,不能隻有生理上的“深度接觸。

  不知不覺,夜幕降臨,李笠和幾位“音樂人沉迷於“楚漢兩軍對陣的旋律之中,旁聽的黃姈,思緒也飛到了戰場上。

  卻不是旋律中的“垓下戰場,而是在西邊,洛陽地區。

  今日,陸續返回開封的信鴿們,將前線戰況帶了回來,替代皇帝關注戰局的皇太子李昉,看了消息之後,愈發坐立不安。

  一,太行北道行軍,已經抵達齊國晉陽郊外,齊軍雲集晉陽,一場大戰即將開始。

  二,太行南道行軍,拿下河東平陽後,分兵南下,在蒲阪與關中周軍隔河對峙。

  三,太行南道行軍,又分兵去蒲阪以西、解池地區,在那裏,將士們不畏艱險,翻越“鹽道山到南麓的虞阪,然後過黃河,入南岸陝州地界。

  楚軍奇襲陝州州治弘農未果,但也在南岸建立據點,擊退周軍進攻,以該據點威脅著關中與洛州(州治洛陽)地區的陸地通道。

  四,河內楚軍,以及河南楚軍,開始對洛陽發動進攻,從北、東兩個方向,逼近洛陽。

  五,沔北地區楚軍,分兵兩支:一支北上,進攻洛州南部的闕南地區,策應河內、河南友軍對洛陽發動的進攻。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另一支,沿武關道西進,即將抵達武關道要地上洛地區。

  這五個消息,其實對於楚國來說都是好消息,意味著戰事順利,各行軍按照戰前擬定的方案,從容推進戰局。

  但是,皇太子為何坐立不安呢?

  黃玲知道,這是兒子第一次處於全軍統帥的位置,看各主要戰場的戰況,所以“入戲很深。

  因為事關重大,而李昉經驗不足,所以患得患失的心理愈發嚴重,即便前方捷報頻傳,但李昉依舊坐立不安。

  要麽擔心後勤出問題,拖累前方行軍的作戰;要麽擔心前線某場戰役失利,導致戰局全據崩盤。

  而今日,李昉得知太行南道行軍已經奇襲陝州,雖然未能拿下州治弘農,卻也在陝州站穩腳跟,“釘住洛陽周軍回撤關中的道路,不由急得滿頭大汗。

  急的是什麽:萬一洛陽周軍跑了,官軍撲了空,怎麽辦?

  黃姈見兒子急成這樣,心中也跟著急起來:眼見著漁網就要合攏,結果大魚極有可能開溜,怎麽辦?

  “小李為這件事急得滿頭大汗,結果“老李當沒事一般,現在還有心情研究琵琶曲。

  這讓黃姈覺得急火攻心:都什麽時候了,你好意思讓兒子自己扛?

  黃姈心中焦急,而傳入耳中的琵琶曲,旋律也急促起來,仿佛兩軍激戰正酣,誰勝誰負,尚未可知。

  此刻,彈奏琵琶的是蕭妙淽,她全神貫注的彈奏著琵琶,仿佛自己就是那場激戰的見證人。

  其她幾位,也閉著眼睛,沉浸在蕭妙淽用琵琶曲營造的激戰氛圍裏。

  黃姈看著蕭妙淽那雙白皙、修長的手,無名火起:是你吧,把三郎的背撓成那樣!!

  。。。。。。

  清晨,李笠起床更衣,黃姈撫摸著李笠的後背,摸著那幾道抓痕,有些心疼的埋怨:“到底是誰撓的?

  “是蕭妙淽,還是張麗華?

  平陽大捷的消息傳來,李笠高興不已,當晚就把蕭妙淽和張麗華一並“辦了,次日背上出現明顯撓傷,黃姈對此極其不滿。

  李笠卻不以為意:“哎喲,你還糾結這個做什麽,多大點事。

  黃姈從後摟著李笠,把臉靠在那幾道抓痕處:“你不能有事的...

  “撓傷啊,多大點事喲。李笠笑起來,“那種事,到了緊要時候,手碰著什麽抓什麽,不小心撓了我的背,也隻是意外嘛。

  “以後不許你一晚睡兩個!!黃姈不依不饒起來,“這兩個後來的,沒輕沒重,你受傷了,可如何是好?

  “什麽話,我的女人我做主!李笠依舊笑著,摟住黃姈:“你這是找茬嘛,直說,什麽事?

  黃姈瞪著李笠:“洛陽的周軍就要跑了,太子急得不行,你倒好,當沒事一般。

  “跑?怎麽跑?你說說看?李笠反問,黃姈回答:“騎兵西行,走陝州回關中,渡河的官軍,可攔不住。

  “步兵連同輜重,往西南,沿著洛水往上遊走,過宜陽,走洛水河穀回關中,這不就走了?

  李笠聳聳肩:“哦,這條路在人家控製區,人家想走那就走,我們光在開封急,有用?

  “你想想辦法呀,各行軍一番努力,好不容易就要把洛陽合圍,怎麽就讓大魚走了?

  “是太子向你求助?李笠又是反問,黃姈搖搖頭:“不,我隻是擔心,他急成那樣。

  “這沒關係,坐鎮後方當觀眾的無力感,他要經曆過,才會習慣。李笠的語氣依舊輕鬆。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這種事,說起來輕鬆,但做起來輕不輕鬆,可是因人而異。

  “開國皇帝,有征戰經驗,對將領的能力和作戰風格很了解,所以即便坐鎮後方,麵對前線戰局的跌宕起伏,也能處之泰然。

  “可到了子孫就不行了,他們脫離軍隊,對將領們又不是很了解,光靠在後方當觀眾看戰報,就會覺得坐立不安。

  “前方戰事遲遲沒有進展,他們會懷疑是不是將領畏戰;敵軍四處亂竄,看上去無人能製,他們就會擔心前線將領是不是無能。

  “前線戰事曠日持久,遲遲未見決戰,而己方後勤吃緊,再拖下去,國庫都要空了,所以,他們會懷疑,懷疑前線將領是不是養寇自重,或者在圖謀什麽...

  “在這種心態下,皇帝的猜忌心會越來越重,一旦有人攛掇,皇帝就會胡亂指揮,幹預前線。

  “真要是這樣,會出事的。

  李笠說了一通,看著黃姈:“我們不能強求自己的子孫,個個都是運籌帷幄的軍事天才,所以,他們要習慣這種坐鎮後方當觀眾的無力感。

  “新的軍事製度既然要實行,那麽,仗怎麽打,就由將軍們來打,前線軍情,由前線將領來隨機應變,坐鎮後方的皇帝,可不能胡亂指揮。

  “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去辦,而且,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隻有習慣了坐鎮後方當觀眾的無力感,我們的兒子,將來碰到了新的戰事,才會淡定,而不會出現臨陣換將、瞎指揮的狀況。

  “洛陽的周軍,我們當然想殲滅,對方是戰是走,自有主動權,但我軍也有辦法,盡可能黏住對方。

  大道理,黃姈當然懂,可想到洛陽周軍極有可能溜之大吉,她還是擔心。

  李笠接著說:“周國收縮兵力,以放棄洛州地區為代價,換得兵力聚集關中,這是穩妥的選擇,所以,洛陽周軍撤退,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他們想走,也得看走不走得了!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