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想走?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1-03-13 21:29      字數:816
  網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a>最新章節!

  壇道山北麓,解池,率軍至此的武祥,看著眼前這片遼闊的水域,感慨萬千:這鹽澤,真是大的出奇啊。

  解池,又稱“鹽澤、“河東鹽池,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產鹽地。

  這裏的湖水很鹹,人們將湖水煮幹或者曬幹,就能獲得食鹽。

  所以,曆朝曆代,任何控製著解池的朝廷,都會在這裏設鹽官,主持池鹽的開采、運輸、銷售(征稅)事宜。

  武祥看看不遠處正在行進的兵馬,見天色尚早,便聽幾個鹽吏、鹽池池主講解起這片地區的曆史。

  拓跋氏的魏國崛起後,攻下河東地區,立刻在解池設鹽官、征鹽稅,將其作為重要的“錢袋。

  到了後來,魏國遷都洛陽,皇族也改姓為“元氏,解池地區愈發繁榮,當時鹽業的管理方式,是“官府監督(征稅),民間開采。

  這時,池鹽的生產技術有了大幅改進,人們在“墾畦種鹽法(小水池曬鹽法)所得“白鹽基礎上,生產更加精製的“花鹽和“印鹽。

  花鹽和印鹽,白如珂雪,味道鮮美,能夠賣出很高的價錢。

  但到了元魏後期,民變四起,朝廷為收買人心,便取消解池的鹽稅,至此,池鹽的開采,漸漸由“官督民辦,變成全麵的“私營。

  池鹽的生產、運輸、銷售,全都是民間群體經辦,於是,更多的池鹽(河東鹽)運往外地,運往洛陽地區,造就了一大群有錢人。

  河東鹽運往洛陽,當然不會繞道西麵百餘裏外的蒲津、在那裏裝船外運。

  而是直接翻越南邊的壇道山,到達山南麓的虞阪,再到黃河北岸各津渡,在那裏過河,抵達南岸陝州地界,向東運往洛陽。

  之所以不是在北岸直接用船把鹽運到下遊洛陽,是因為黃河在陝州河段(東端),有一處峽穀河道十分湍急。

  此峽穀河道處有“三門,即三條水道,船隻通過時非常容易翻船。

  所以,許多鹽商慎重起見,寧願多付出成本,在虞阪津渡把鹽運過河,走陸路過了“三門地區,再把鹽裝船運到下遊洛陽。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