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故地重遊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1-02-23 19:39      字數:2894
  網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a>最新章節!

  武州川東,武州塞附近,李笠站在巨大的石窟麵前,看著窟內的高大佛像,那一世的記憶被勾起。

  這裏,他來過,算是故地重遊,當然,那是一千多年後的“現代。

  此處,在後世被稱為雲岡石窟,是大同很有名的旅遊景點,所以,武州川東端出口外的恒安城,應該就是後世大同城的前身。

  也是拓跋氏魏國的國都平城。

  李笠仔細看著眼前石窟裏的佛像,想著曆史。

  當拓跋氏的魏國,還是以平城為國都時,和平初年(和平是年號),有僧人得魏帝信任,於平城以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石窟五所。

  每窟各有一座佛像,高的有七十尺(七丈),略低的也有六十尺(六丈)。

  鑿山開窟建佛像,這一浩大工程持續了將近六十年,到正光五年停止。

  這時,魏國的國都早已南遷至洛陽,皇族改姓,由拓跋氏改為元氏。

  正光五年,魏國北部邊境六個軍鎮,接連爆發叛亂,隨後撼動了整個王朝,是為六鎮之亂。

  這場大亂,改變了元魏的國運,武人群體崛起,將被腐朽貴族、士族把持的王朝踢得搖搖欲墜。

  而平城,早就因為國都的遷移,漸漸變得冷清。

  現在,距離石窟的開工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李笠看著眼前這些氣勢宏偉的大佛像,以及附近靜靜流淌的武州川水,想著周邊形勢。

  武州川是河穀,也是一條古道,為溝通南北的通道。

  草原上的部落大舉南下,翻越陰山之後要進入河東,主要中轉地點之一是平城。

  而要從陰山南麓前往平城,就得入蒼鶴陘(參合陘),走武州川,出武州塞,抵達平城。

  這條路,可謂草原部落南下的必經之路,平城(恒安)北邊,又有“白登道,直通草原。

  所以,隻“堵武州川還不行,恒安本身也要加強防禦,這個城所在位置太重要了,對於代、朔地區,是重要的北麵門戶。

  代、朔地區,又是並州太原的北麵門戶。

  漢初,漢、匈交戰,漢高祖劉邦被圍的“白登之圍,就發生在平城東北的白登山。

  當時,匈奴大軍就是沿著武州川南下抵達平城,將冒進的漢軍圍在白登山。

  過了數十年,漢武帝時期,元光二年,漢軍意圖引匈奴入伏擊圈予以殲滅的“馬邑之謀,匈奴大軍就是出武州塞,前往馬邑。

  到了曹魏時,鮮卑拓跋氏徙居陰山南麓的盛樂,慢慢發展起來。

  到了晉時天下大亂,拓跋氏以盛樂為國都,建立代國。

  拓跋氏的代國,為苻堅的秦國所滅,但後來,晉、秦淝水之戰後,苻堅的秦國土崩瓦解,拓跋氏很快複國,但國號不是“代,而是“魏。

  拓跋魏國很快壯大,向北,征服草原各部,向南,與慕容燕國爭奪代、朔地區,雙方交鋒,有來有往,武州川是兵馬行進的必經之路。

  最後,魏國擊敗燕國,將國都從盛樂搬到平城,武州川成了連接新舊國都的要道,往來商旅眾多,十分熱鬧。

  由此可見,這條通道對於草原勢力和中原勢力有多重要,而平城,就是關鍵的門戶。

  草原勢力掌握了平城,等於掌握了南下的大門,能對河東乃至河北形成戰略優勢。

  從平城往南,破雁門關,可直達並州晉陽,乃至席卷河東;

  從平城往東或者東南,經由太行山各陘,可以進入河北地區。

  拓跋氏的魏國,就是以平城為據點,漸漸把疆域南擴,將河北納入治下。

  若中原勢力掌握了平城,進可北攻,退,可將草原勢力擋在門外,保護河東,保護河北。

  平城(恒安)位置的重要性,李笠自己都能琢磨出來。

  他知道楚軍一旦對河東發動進攻,必然“引爆楚、齊、周三國決戰,而突厥極有可能趁火打劫,始終是一個麻煩。

  幽燕道行台、幽州刺史王琳,向他建言,要滅齊國,必須先取恒安(平城)。

  如此一來,才可以切斷突厥幹涉楚軍平河東的一條重要通道。

  既然要取恒安,不如順便收拾突厥,讓對方接下來數年都不敢南下。

  收拾突厥的最佳時機,就是在冬天,因為這時許多突厥部落會抵達陰山南麓過冬,聚集在盛樂一帶。

  一旦齊國求救,獲得知楚軍攻齊,對方就會沿著武州川南下,趁火打劫。

  卻正好撞進楚軍的陷阱之中,然後,楚軍全力進攻,給對方以重擊。

  李笠覺得這個戰略構思不錯,齊軍如今已經沒有戰略進攻的能力,隻要楚軍動作足夠快,趕在齊軍反應過來前,把突厥大軍打崩,新局麵就打開了。

  雖然提前和突厥來一場大決戰的風險不小,但是,他有把握打贏。

  所以才有了一係列的準備,耗時大半年。

  他此次禦駕親征,並不是因為在開封聽了軍校學生的推演,才臨時起意。

  現在,楚軍拿下恒安,立刻開始大興土木,將其變成大型要塞,駐紮重兵,支撐武州塞,扼守武州川。

  駐軍會裝備火炮,以炮護塞、護城,能夠在暫時沒有援軍的情況下,從容“超度南下的遊牧大軍。

  武州川全程可視為為狹長河穀地形,但相對來說,還是寬了些,兩側並非完全不能翻越的絕壁險峰。

  冷兵器時代的武州塞,想要完全擋住敵人,駐軍人數不能少,並要修築長牆把整個河穀攔起,構成巨大的堡壘。

  不如此,擋不住沿著河穀進攻的大量敵人。

  不過,有了火炮,就不同了。

  守軍用火炮防禦武州塞,除非內部出問題,否則武州塞絕不可能淪陷。

  他看著眼前的佛像,一動不動,身後遠處,道路上車水馬龍,大量被俘的突厥各部部眾,以及許多牛羊馬,沿著道路向東走。

  押送俘虜的兵卒們,一個個興高采烈,他們追擊敵人,持續了十幾日,極度的疲憊同時,是極度的喜悅。

  從桑乾城一戰開始,官軍追著突厥人猛打,這十幾日來,大小戰鬥打了不知多少次,戰功有了,俘獲有了,誰能不高興?

  但高興的人不止將士,河穀南邊,有數騎向北疾馳。

  他們穿過東進的隊伍,涉水渡過淺淺的武州川水,趕到石窟那裏,向皇帝通報一個好消息。

  河穀南麵,石窟佛像對麵,找到了煤礦礦脈。

  李笠對這個“喜訊毫不意外,他既然“故地重遊,來過雲岡石窟,當然知道在石窟對麵(南麵),有一個很特別的旅遊景點:

  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

  這個礦山公園,是曾經的晉華宮煤礦,開采規模很大,所以,李笠確定石窟對麵的山坡內,肯定有大量煤炭。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魏國之前在武州川開鑿石窟時,也曾經派人在南邊挖過窟,卻發現這裏有石炭。

  因為地質原因,石窟集中在武州川北邊,南邊依舊是青山,而當初遺留下來的石窟遺址,以及當地人為了取石炭而挖的礦洞,為進一步的礦脈勘探行了“方便。

  所以,李笠從一開始擬定戰略的時候,就決定帶著勘探、采礦人員出擊,等拿下恒安後,立刻在石窟對麵勘探,確定煤炭礦脈,然後開礦。

  即便隻是淺層開采,預期采礦量也是不錯的,有了充足的煤炭,等於有了充足的燃料,大同..恒安駐軍,就能舒舒服服度過一個個嚴冬。

  而發展自徐州的煤焦油提煉工藝已經成熟,會讓駐軍擁有充裕的火油,給沿著武州川來恒安“作客的遊牧大軍,送去誠意滿滿的“火之祝福。

  李笠舉目遠眺,看著南方那片起伏不定的山坡,看著這陌生但確實“曾經來過的地方,感慨不已。

  中原尚未統一,對外的攻勢,就隻能告一段落了。 <ter class="clear"></ter>